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

民間思潮的改變,歸根結底是教育。

報紙是百姓瞭解天下的最佳途徑,受過教育,讀得懂報紙,自然就會接受新思潮。

報業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了。

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整合調整,民間有二十大報業集團,覆蓋全球所有國家。

鄉間百姓,在田間地頭,也會看看報紙,聽聽戲。

景泰四十九年,誕生了民歌,新唱法遭到傳統唱腔的駁斥,認爲是下流唱法。

士大夫認爲不雅,這東西太白了。

但民歌是新文化運動的產物,文藝不再是士大夫壟斷,而是飛入尋常百姓家裡,好不好,是百姓說了算的。

百姓真聽不懂京劇、崑曲這樣的傳統戲曲。

新文化連平仄格律不講了,忍了;你們搞戲曲,起碼還有典故,還算小雅,忍了;你們搞民歌,那是給老百姓聽的,他們沒文化,奢求不了太多,忍了。

被民間罵慘了。

所以,民間就形成三個圈層,高端人玩詩詞歌賦,中層知識分子聽戲曲、看舞臺劇,底層百姓聽民歌。

一時之間,民歌風靡全國。

果然,景泰五十五年,第一首流行歌曲誕生。

華夏的歌舞,照樣領先世界,這年代男人也是跳舞的,喝多了一起跳舞是常態,大戶人家都養很多舞娘。

像籃球,每個省都有省隊,在本省第二大城市建立一支二級省隊,作爲球員的補充區。

雖然這些東西,在傳統士大夫眼裡也是下九流,上不了檯面的東西,但民間畢竟學識有限,太高深的也聽不懂啊。

大明第一個流行歌手,被逼的跳樓自殺。

見到賺錢能力強,又開辦了選美比賽、才藝比賽、T臺走秀,挑一些俊男靚女出來圈錢。

就是因爲粉絲太多,需要圈錢。

民歌傳到宮中去,皇帝說好,在萬壽節壽宴上,邀請了民歌大家,在萬壽節上表演。

士大夫真的沒法審美這東西。

那就每個城市都辦,聯賽公司把全國,劃分成五個區,建立兩級聯賽制度。

民歌應運而生,各地方言有自己的腔調、唱法,深得當地百姓喜歡。

士大夫玩的是高端,聽着是有逼格,問題是大家學問有限,聽不懂啊。

以前是賤業,但皇帝早就爲他們證明了,唱歌、跳舞,非但不是賤業,還是少男少女必備的技能。

新文化和傳統文化再次碰撞。

但百姓喜歡啊,詞語簡單易懂,朗朗上口,聽着好聽。

這種說法,得到士大夫普遍認同。

但你們搞一首沒有任何對仗,狗屁不通的白話歌詞,這是什麼鬼啊!辱沒漢文化啊!

以前這些都是權貴人家玩的東西,隨着教育推廣,全國人都要會。

千萬別以爲華夏沒有歌舞。

傳統士大夫發出靈魂三問,你們懂經義嗎?懂詩詞?懂文化嗎?

新文化學者弱弱回答,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朝廷的奏疏都用新文化的白話文了,古新之爭沒有意思。

畢竟這年頭沒有電視轉播。

他們經過這些年,才勉強接受京劇這樣的低級貨色,現在冒出更低級的,他們差點罵娘。

很多年輕人自發的去聽這首流行歌,發現用吉他彈唱也挺好聽的呀,有這種想法的越來越多,直接引起民間大爆炸。

士大夫堅持認爲,該杜絕這等沒文化、沒營養、無病呻吟的唱法,回到古唱法當中來。

但這可上不了士大夫的席面。

歌舞比賽,比體育比賽觀衆更多。

民間冒出來很多突出型人才。

這幾年,皇帝辦各種體育聯賽,其中就有歌舞聯賽,類似於唱歌、跳舞選秀節目,頒發獎金。

但是,這件事在青年羣體中引起巨大的反響,他們認爲,年輕人就是潮流,就是前衛,流行歌好不好暫且不說,這也是一種文化,皇帝尚且支持文藝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呢,你們憑什麼給人家定級啊!

剛開始,只是小圈層內討論。

沒錯,從上學開始就要學。

各省隊先在本區內打球,在各市輪着打,挑出兩支勝利的隊伍,開始全國賽,最終決出總冠軍。

爲此,還將唐詩宋詞,重新譜曲,變成新民歌。

但現在的民歌,更像是《送別》那種唱法,老詞新調罷了。

像宋詞,全是唱的,唱的時候要對應舞蹈,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這是禮。

二級球隊在本地打比賽,也是一筆錢賺。

聯賽,辦了四十多年了,大明已經有非常完善的賽制了。

皇帝也知道民間藝術分層,但藝術嘛,獨樂不如衆樂,大家各有所好,各個圈層才能碰撞出新火花。

爲了照顧買票觀衆的情緒,比賽時間一個小時,分四個小節,一小節15分鐘,一場球總時長在三個半小時左右。

因爲票賣得貴呀。

籃球場那麼小,坐個兩千人已經是極限了,票賣賤了會虧錢的。

中樞爲了平衡地區體育發展,把所有項目分攤開來,每個城市都有一個項目。

因爲球事購買力不大,天天逮着一個城市薅,百姓也受不了。

聯賽發展這些年,已經非常成熟了,從最初的虧損,已經完全盈利了。

各支球隊爲了贏球,早就發現黑人運動能力驚人了,這些年,四處物色運動能力驚人的黑人,買到球隊來養着。

通過關係,運作這個黑人的戶籍,然後出現在二級聯賽裡,一點點運作進入省隊,通過選秀進入聯賽。

如今,各球隊都有些黑麪孔。

按理說,運動能力驚人,能跑能扣,看着多爽啊。

可當地觀衆不買賬啊。

近幾年很多聯賽都鬧出退票風波,觀衆看球也需要代入感的,實在代入不了大老黑。

球隊也狠,對黑人進行植皮手術,植入黃皮膚。

有的球隊,已經開始想,如何把黑人的運動天賦植入明人身上呢,已經有醫療團隊進行秘密實驗了。

除了明人,哪國人都不值錢,只要有買家,都能買到。

除了三大球項目,明人不行之外,其他項目,明人都是很厲害的,明人擅長技巧性的,人類極限這種東西,確實不是明人所長。

說白了,大老黑身體是強,但沒腦子,白人身體比黃人強,但耐力差、腦子差。

人種都是各有優勢,沒有優劣之分。

打個比方說,把愛因斯坦關起來,從小就讓他餵豬,他永遠不會成爲科學家。

總說黑人沒腦子,黑人科學家也不少。

大明包羅萬象,所以越來越強。

很多黑人,在大明也嶄露頭角,也是工程師,每個月賺6000塊,軍中也有黑人將軍。

最厲害的達芬奇,在大明做到了三品官,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天下各國,都有人才爲大明服務。

這是皇帝定的國策。

不看出身,不看地位,不看膚色,唯纔是舉,唯德是用,大明用寬廣的胸襟,包容天下各國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在景泰四十七年,第一次闌尾炎手術成功,從此之後,大明進入手術時代。

景泰五十年,項忠痔瘡疼痛難忍,手術成功,術後恢復非常不錯。

太醫院,也有手術科。

大明第一家皇家醫院,在景泰五十年,掛牌成立,由太醫院太醫親自坐診,爲天下病人治療疑難雜症。

這屬於專家門診,但現在還沒誕生專家這個概念,最厲害的就是手術科。

大明也沒有西醫這個概念,手術被稱爲明醫,區分中醫而已。

製藥行業,如今已經高度發達了。

像後世常見的中藥就不用說了,西藥也很多,最值得說的是景泰四十九年,由民間製藥廠發現的青黴素,就是盤尼西林!

於景泰五十二年,正式製成,全國發售,效果極好。

僅憑這有奇效的青黴素,皇帝就賜下一枚金符,並親自題字,賜字這家藥廠,定爲皇家藥商,爲皇家供應特製藥。

皇帝這般大手筆,民間藥廠全部跟進。

截止到景泰五十五年,民間藥廠多達17萬家,藥物研究所、實驗室高達30萬家,皇帝注資過的超過一半。

很快,抗生素家族成員不斷被填充,鏈黴素、氯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

在藥品方面,皇帝提出成品藥理念,已經過去快五十年了。

皇帝每年都在加大投資。

不計成本的投資,足足五十年,才迎來藥品業的爆炸性繁榮。

看到成果後,皇帝不但沒收取回報,反而將所得利潤,進一步投入藥廠中,投入研發。

累計皇帝投入藥品行業的資金,超過10億,而醫療全行業,皇帝累計投資,超過100億。

這是皇帝個人的投資。

朝廷呢?

早些年,朝廷投資額確實不多,直到看到藥品業紅利之後,跟着投資,而醫療全行業,屬於社會福利性行業,投資基本都由中樞來支持。

截止到景泰五十五年,國家對全醫療行業總投資,超過300億。

醫療行業,從業人員,突破100萬。

醫生、藥劑師、研發人員等缺口依舊非常大,爲了補充人才,皇帝要求各省最少建立兩座醫科大學,鼓勵民間學子從醫、從教育。

民間反響熱烈,但培養一個醫生,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一點點磨練出來的。

說到青黴素,就要說輸液技術了。

輸液技術,皇帝從秘密研究,到開誠佈公的研究,到了今天,已經非常非常完善了。

針頭、針管、藥瓶的生產、消毒、運輸,到應用,全行業已經完全很完備了。

就連皇帝,這幾年都在注射營養藥。

輸液,最缺的不是藥,而是血。

大明其實一點都不缺血。

景泰四十五年,中樞公佈,禁止買賣.血液,鼓勵百姓無償獻血。

就是說,獻血不給錢了。

輸血剛發展起來的時候,醫院缺血,只能向社會買,年輕人爲了買奢侈品,都會偷偷去賣血。

這就造成了,賣.血.黑.產業鏈的形成。

狗屁倒竈的事就別說了,爲了血什麼事沒有啊。

所以,中樞下政策,直接斬斷黑產業鏈,不允許賣血。

但大明其實真不缺血。

大明現在官方註冊的奴隸數量,在3億左右,這個數字絕對只多不少。

一人抽一管子,也夠用了。

現在沒有冷藏技術,不然能拿出去賣。

民間哪個醫院,不養着血牛啊,醫院出資買的奴隸,充當移動血站。

輸液技術,不止在人身上,在植物身上也有用,給樹木打藥,救治病重的樹木。

這項技術應用在各行各業,普及率極高。

大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醫療的發達有直接關係。

全體明人,是強制交醫療保險的。

有病就能去醫院治療,所以小病能好,大病才死,人均壽命自然就提升了。

可民間醫院,都是私立的。

對於擁有保險患者態度是很差的,因爲不賺錢,或者說賺的少。

醫患糾紛,在這個時代也很多。

一切走法院,按照法律來判,中樞是裁判,根本就不下場經營。

但開醫院的,都是達官顯貴,看似和中樞沒關係,其實千絲萬縷,背後都是靠山。

老百姓終究力量小,最後都是不了了之,自認倒黴罷了。

一度傳到皇帝耳朵裡。

皇帝想整頓全醫療行業,卻被中樞勸阻,想發展就得給民間自由,醫療行業確實有很多問題,但發展速度快也是肉眼可見的。

大不了修改一下法律,給患者多一些補償罷了。

此事算不了了之。

皇帝當得越久,朱祁鈺越覺得無奈。

尤其歲數越大,他精力下降,很多事情都沒法管了,他只能寄希望於太孫朱佑榶。

等他繼位的時候,拿這些王八蛋開刀。

醫療行業快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最直觀的是,仵作行業的快速發展,現在仵作叫法醫,不再只負責查案,也用於人體研究。

人體學,早在景泰二十五年的時候,民間一個仵作提出來的。

從此之後,人體學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

但這東西在民間很忌諱,從業人員被瞧不起,但在景泰二十五年,皇帝一連串政策,提高了法醫的社會地位。

並鼓勵支持,民間學子從事法醫行業,人體學是一門很值得研究的大學問。

並將華佗和宋慈,奉爲人體學、解剖學、外科祖師爺。

有了皇帝撐腰,法醫日子好過一些。

爲了讓民間瞭解法醫行業,在大學有一門必修課,就是人體學,但只有一個學分,一個學期上兩節課,主要是讓人瞭解人體學,不要再歧視這個職業。

民間法醫人才缺口很大。

皇帝還追封了華佗和宋慈爲王,大搞祭祀,民間依舊反響寥寥。

誰家正常孩子學這東西呀。

其實,人體研究,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因爲大明奴隸多,對於犯重罪的奴隸,可以用於法醫研究用。

但必須是重罪,要經過批准才行的。

大明用奴近五十年。

民間出現了釋放奴隸的聲音,認爲奴隸無罪,人人平等。

這種聖母是哪裡都有。

中樞剛開始不屑一顧,但聲音越來越大,甚至甚囂塵上。

皇帝下旨,令說釋奴的人去看看中華江,沒有奴隸的奉獻,你們來修嗎?

所有相關發言的人,禁考科舉。

民間聲音戛然而止。

但,很快中樞就下旨,適當提升奴隸地位。

大明奴隸高達3億,其中官奴佔大半,因爲各地建設,用奴隸是划算的。

這些年,中樞一直在釋奴。

一些對大明有貢獻的奴隸,不但被釋放,還發放明籍,發放田產、工具,甚至鋪面等福利,有的還擔任吏員。

預估總釋奴人數在3000萬上下。

發佈聖旨後,提升奴隸待遇,儘可能保證奴隸生命安全,奴隸生存環境得到改善。

至於釋奴,中樞也討論過。

但皇帝不同意,認爲這些都是外夷,被大明奴役過,一口氣釋放上億奴隸,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

這種矛盾,會埋下分裂的種子,未來社會不安定因素。

朝中重臣卻不擔心。

看看這些年釋放的奴隸,他們對大明的歸屬感,遠超他們的母國,再說了,要相信大明的同化能力。

同化異族,大明最擅長了。

別管什麼膚色,只要在大明三代,就會徹底變成明人,永遠不會變的那種。

太子和太孫也支持釋奴,因爲未來二十年,大明都沒有大工程了,根本用不了這麼多奴隸。

而把奴隸變成人口,這些奴隸都是熟練工,會大大提升工廠的運轉,同時,大明要爲藩國修鐵路,這些人能做勞工,好處多多。

重點是,中樞要負擔官奴的吃喝用度,是一筆大開銷。

景泰五十六年,中樞下旨,放寬奴隸對大明貢獻體系,允許給奴隸發放明籍。

第一批釋放的是,爲大明工作十年以上的奴隸,轉爲明籍。

人數高達3700萬。

朝廷負責妥善安置,並給他們發放功勞牌,朝廷承認他們爲大明做的貢獻,而非奴隸。

算是爲他們正名。

此舉是爲了收買奴隸人心。

中樞計劃,未來十年內,持續釋奴,官奴數目控制在5000萬左右,保證基建用途即可。

未來中樞也不再向外購買奴隸,至於民間奴隸,中樞也覺得適當減少。景泰朝,最重視教育、水利、道路、漢化。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全國27億百姓,已經全說漢話了,包括臓區、蒙區,也通行漢字。

即便方言有區別,但一筆寫出來的是一樣的文字。

這是教育的功勞。

但民間教師缺口量巨大,如今活躍在民間的教師隊伍,有300萬左右,遠遠達不到社會需求量。

而這些教師,多是小學、初中教師,高中、大學、太學的教師稀缺到了極致,掌握經義的老先生,門檻兒巨高,不肯入官學任教,他們都開設學宮,辦自己的學校。

就相當於貴族學校。

當初爲了鼓勵教育普及,皇帝是鼓勵民間主動辦學,集合中樞和民間的全力,普及教育。

這就造成了,民辦學校,遠多於官辦學校。

民辦學校師資能力強,因爲辦學的都是地方德高望重的老頑固,他們本就學富五車,能力高絕,因爲各種原因不肯爲中樞效力而已。

官辦學校,多是後來培養的師資力量,被動學習的人,和主動學習的人,知識掌握情況完全不能比。

知識可不是死的。

是要活學活用的,學知識是要用的,而不是應試考試的。

大明只有兩場應試考試,一場是高考,一場是科舉,高考是義務教育的必經之路。

科舉,則是當官的考試。

對科舉士子而言,高考是手拿把攥的,基本都是高考尖子生,才能研讀經義,進而參加科舉,入仕爲官。

皇帝重視教育,朝廷自然就非常重視人才培養。

大明各行各業人才井噴,和重視教育有直接關係。

從三年義務教育,到今天已經是十二年義務教育了,走完義務教育,就要考慮人生道路了,而這個選擇權,是交給學子自己的。

想走仕途,就進入太學研讀經義。

如果想走技術人才的路,可以深造,也可以立刻去找工作;如果去企業行政崗位,也可深造,也可直接就業。

大學,可不是混混就行的,上了大學就放飛自我了,那是不行的,大學學的是生活技能,如果你不學,畢業就失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條路,考取基層公務員,但現在沒人願意做這行,基層公務員是沒有上升途徑的,連以前的吏都不如。

而且,不是鐵飯碗,是半聘用制的。

基層公務員多是軍官轉業、舉人實習的職位,想入仕,必須參加科舉。

明人全都早熟,基本四歲就要上一年級,十六歲高考。

大學四年制,二十歲參加工作。

若想從政,就要考研,研究生考試是嚴進嚴出,模擬的是科舉考試,被民間稱爲小科舉。

太學不止是研讀經義,也有化學、物理、人體、歷史、哲學等等學科。

學生可以選擇提升從業技能,也可以轉行從政,一門心思研讀經義。

前幾年,苦讀經義的人很多。

結果科舉無門,因爲科舉太捲了,研究生參加科舉就別開玩笑了,得繼續讀國子監,讀完博士,才能科舉,參加科考第一關,考取秀才。

大明27億人,27億人都想當官。

就知道有多卷。

科舉一直以來就卷,景泰年間更捲了,即便是擴招,一個舉人都難考,何況進士了。

因爲科舉試卷雞賊。

出的題目特別活,不限於幾本經義,涉及所有知識,什麼都可能考,就看誰積累的多,誰命好。

讀完大學,再經過科舉的千錘百煉,上來的都是精英。

而這,是皇帝當初的構想。

其實,景泰四十六年,皇帝就發現中樞無人可用,因爲上下通道被關閉。

皇帝殺了一波,重新打開通道,從基層吸納大批人才上來。

並進一步收緊科舉,要學以致用的人才,吃苦型人才,懂經濟的人才,胸懷天下的人才。

對基層官員的考覈,進行了一定程度更改。

皇帝要的是能人,是全才,是天才。

科舉反正比以前更難了。

皇帝希望卷,越卷,殺出來的人才越厲害。

但只要考上舉人,不愁找一份工作,大明人才井噴,人才不特別缺,但藩國缺人才呀,他們可以去藩國做官。

科舉以景泰二十五年劃分。

景泰二十五年以前,大明科舉是維持古代科舉制度,變革不多。

但之後,科舉難度翻倍增長,景泰五十年之後,科舉難度,是以前的百倍。

殺出來的都是全才。

天文、地理、軍事、政治無一不通,本國曆史、外國曆史,機械、物理、化學、生物,全都得懂。

機械記憶的根本就沒用,題目出得特別詭異,角度刁鑽,若不瞭解透徹,很有可能掉進坑裡。

對於科舉出題,皇帝雖沒有發言權,但是要過目的,皇帝不滿意,直接罷了官職。

景泰四十一年,春闈。

出題人出的題目,過於機械化,皇帝事後看完試卷,直接免了出題人的官職,重新出題,重考。

當時在朝堂上大發雷霆,直說這樣的庸才,抓緊滾出朝堂,這等庸才如何治國?

皇帝雖沒受過正統皇帝教育,但他從小就讀書,這些年奏疏一份沒落的看完,肚子裡總有幾分墨水的。

自己不會寫詩,但詩文好壞還是能看出來的。

從那之後,題目變得更加靈活、刁鑽,甚至得用詭異來形容,把考生難得想吐血。

而這,恰恰是皇帝需要的,需要人的應急能力,身居高位的官員,很重要的一條是急智。

皇帝喜歡詩詞,太子妃精通詩詞,每次有宴會,皇帝就會把太子妃詔來,吟詩一首。

還出資爲太子妃辦了個詩詞比賽,每一首詩詞他都看了。

他經常感嘆,大明爲何沒有李杜那樣的詩才啊。

當時首輔王竑,跟皇帝說,大唐詩人如此多,因爲寫詩和政治掛鉤,會寫詩的人就能當官,所以文人挖空心思寫詩。

如今大明,以經義爲重,所以文章寫得好的比較多,詩詞並不擅長。

景泰四十四年科舉。

增加了一道題目,寫詩詞,限定題目,現場做一首詩,題目分值不高,也是官方鼓勵民間讀詩寫詩。

皇帝迫切希望大明能重現唐宋詩詞盛況。

說實話,皇帝看不上外國文學。

那都是打油詩,現代話,沒意境。

民間是一邊讀一邊鄙視,這東西確實登不上大雅之堂。

甚至,民間老學究認爲新文化運動,和外國文學有直接關係,揚言封禁外國文學。

皇帝並不反對各國文學,都是好東西,多學點總沒壞處。

但他還是喜歡古詩詞。

奈何自己不會寫啊,兒媳婦會寫,但寫不出氣勢磅礴的詩句,皇帝引爲嘆息。

景泰四十年時,皇帝出資在宮中辦一場詩會,讓宮娥、女眷,朝中官員女眷全都參加。

皇帝和百官坐在殿外,聽這些婦人吟詩。

可惜的是,皇帝沒找到大明李清照。

之後每年,皇帝都會辦一場帷幔詩會,參會的都是女人,即便是皇帝,也只是在殿外,不方便見女客。

皇帝愛詩卻不會寫詩,引爲天下笑談。

太子妃的詩才,卻憑藉帷幔詩會,天下聞名。

朝中重臣皆知,太子妃在宮中地位,比太子都高,因爲她老公公稀罕她,連帶着她兒子朱佑榶也最受寵。

朱佑榶能立爲太孫,和太子妃有直接關係,皇帝兒媳婦幾十個,唯獨看這個兒媳婦最順眼。

對於舞弊,皇帝更是零容忍。

以前朝中官員尚能運作一二,但景泰三十五年科舉,朝中重臣參與舞弊,所有涉案人員,全部戍邊,永不錄用。

很多朝中重臣的兒子,考了十幾年了都沒考上,還在宮中當侍衛呢。

不是進士,就不能當官,這是鐵律。

朝中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庸才。

所以說,大明的舉人,都是頂尖人才,別說進士了。

大學生批量產出的是工人,真正的人才在國子監。

國子監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是朝臣的兒子,富商的兒子,進國子監深造,就是等着蔭官罷了,混日子的地方。

現在的國子監,是最高學府。

進來的都是頂尖人才,出去的都是各行各業的頂樑柱。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大明新建四個國子監,加上三京的國子監,一共七個國子監。

大學,要求每個城市,最少一座大學。

太學,則是城市一座。

國子監僅有七個。

大明也不分本科和專科,專科是爲了擴大招生罷了,現在大學不缺人,所以不需要擴大招生。

技術型行業,沒必要變成專科,這樣反而貶低技術型人才的社會地位,使得好人才不肯學技術。

大學和太學是大部分官辦,小部分合資的。

中樞對於合資是支持的。

主要是看重各個學宮的師資力量,老師纔是寶貝,可那些學宮敝掃自珍,壓根不想參與合辦。

皇帝也沒轍,只能看着學宮乾眼饞。

辦學宮的老學究,都是一派宗師,比如陳獻章,人家對收徒的門檻巨高,可不是一個普普通通國子監學生就能入門的。

而這幾年,學宮人才出品率,明顯高過國子監。

那些搞科研的學宮,可以算作公司,人家是一邊建實驗室搞研發,一邊開公司賺錢。

這種朝廷也插不進去手。

只有在起步階段,皇帝投資了一批,再之後就插不進去手了,反倒民間很多投資公司,對這些實驗室進行注資。

皇帝一度想增設教育部、醫藥部,卻被朝臣攔下來,內閣八部六寺,已經夠多的了。

教育、醫藥、農業、林業等確實重要,但提升爲一部,多少有些浪費資源。

如果提教育了,農業、林業、商業等各部,肯定會有想法,憑什麼就你從司提到部啊。

其實,該提部的部門很多,但中樞礙於行政成本,只是把司法提到了部級,意味着大明是法治國家。

但司法部官員並不多,尚書也只是個擺設罷了。

宮中。

老皇帝正在晨練,太孫朱佑榶捧着毛巾侍奉。

朱祁鈺肌肉明顯萎縮,但身材保持依舊很好,他從六十歲後,就開始吃流食。

“伱那個糊塗爹,又犯錯了?”朱祁鈺接過毛巾,擦擦臉頰上的汗珠。

“皇爺爺,孫兒給您擦。”朱佑榶獻殷勤。

朱祁鈺冷哼一聲,就知道那個傻兒子,遇到難事了,這好大孫可會端架子了,一般不願意紆尊降貴侍奉他。

朱佑榶很機靈,從他爺的眉目表情中,就能猜出他爺的幾分想法,所以他最得朱祁鈺歡心。

“皇爺爺,瞧您說的,孫兒侍奉您是理所應當的事,哪有不願意呀。”

朱佑榶笑嘻嘻道:“前朝事忙,爺爺您清楚,要不孫兒讓您孫媳婦來侍奉您?”

“打住,你那媳婦是個不着調的,朕這老骨頭怕被她折騰散架了,讓她別來養心殿。”朱祁鈺對太孫妃不太滿意。

他更喜歡太子妃那樣的詩才,而非一個跳脫性子。

但朱佑榶喜歡呀,他也是個不安分的,兩個不安分的湊一對,這大明天下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嘿嘿。”

朱佑榶傻笑:“爺爺,孫兒的媳婦是您親手挑的,您該滿意呀。”

“讓她侍奉你爹去,看看你爹什麼反應?”

朱祁鈺走進養心殿,朱佑榶笑嘻嘻跟着:“爺爺,四叔家二哥上疏中樞,孫兒也不知該如何處置了。”

“你是朕耍心眼呢?”朱祁鈺忽然駐足。

朱佑榶立刻跪在地上:“爺爺,孫兒哪敢呀,孫兒是照實說,真的沒法處置。”

“二哥齊王說要全佔波蘭之地,需要母國幫助。”

“爹的意思都是一家人,能幫就幫,可朝臣那邊反對呀,李閣老說和您有過約定,幫扶適可而止。”

朱祁鈺哼了一聲,走進大殿。

朱佑榶不敢起來,驚恐地匍匐在地。

他在試探他爺爺對藩國的態度。

他爺爺對四叔最好,四叔外加三個兒子,都封了封國,這是所有藩王中很罕見的事情。

四個大藩國,實打實的東歐皇帝。

要說朱見淇沒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朱佑榶和四叔沒什麼感情,跟幾個堂兄弟更是連面都沒見過,談何感情?

如今火車發展起來,他更想把天下之土變成明土。

而不是分封出去。

看着這些藩國日漸強大,他心裡是難受的,那些本該是大明疆土啊,都是他爺爺支持下一點點打下來的。

“你想怎麼回?”朱祁鈺坐在御座上。

朱佑榶咬牙道:“孫兒的意思是,支持齊王全佔波蘭,做商國和德國的屏障。”

“但是,這些年中樞是白送東西給藩國,而藩國卻絲毫好處不給中樞。”

“朝中文武,意見都是很大的。”

說到這裡,他略微停下。

養心殿裡靜悄悄一片,皇帝是討厭任何人離間大明和藩國感情的,分封藩國,是他一力推動的國策。

現在,未來的繼承人,就要動搖他的國策。

“孫兒覺得,可讓藩國向大明進貢,如洪武朝大明藩王一般……”朱佑榶小心翼翼道。

“這是你想的,還是誰教你的?”朱祁鈺面無表情。

“是孫兒自己想的,主要是藩國不向大明朝覲,大明無法挾制藩國,孫兒倒不心疼這點東西,只是擔心等大明衰弱的時候,藩國會反咬大明一口。”

朱佑榶還在試探皇帝。

“大明衰弱,藩國撕咬大明,也屬正常。”

朱祁鈺出奇的沒發怒:“想保住大明的宗主國地位,就需要大明全方位領先藩國。”

“太孫,朕知道你什麼想法。”

“朕從分封諸王的時候,就想好了。”

“這個宗主國皇帝,不好乾,大明如此遼闊誰都可能咬一口,大明現在幫他們再多,也沒人記得大明的好的。”

“可是,你不幫藩國,像世界強國,就不會自己崛起了嗎?就不會用大炮轟開大明國門嗎?就不會撕咬大明,奴役大明嗎?”

朱祁鈺語氣一緩:“太孫,你是聰明人,回去想想,朕這麼做的目的。”

“宗主國的霸主地位,該怎麼維繫下去,而不是和藩國摳摳搜搜的。”

“諸多藩國雖是朕的兒孫,但你是太孫,大明終有一天會交到你手上的,朕年紀大了,管不了太久了。”

朱佑榶一聽,很顯然,老皇帝也在防備藩國。

但他防備藩國的方式是,倒逼大明強大。

沒錯。

朱祁鈺一直在擔心,大明會不會衰弱。

保持競爭力的方式,就是競爭,不管是良性競爭還是惡性競爭,都必須要競爭才行。

世界上不能大明一家獨大,那樣世界就會停滯不前。

如果諸多藩國裡,誕生諸多強國。

那麼,他們就會和大明爭世界霸主的地位。

大明就會倒逼着努力。

不管哪一支登上大明皇位,他都得認朱祁鈺這個祖宗,都是明人,都是漢人,肉永遠爛在自己鍋裡。

所以,他在摧毀其他文明的同時,也在極力扶持漢文明,對藩國之所以傾注一切的扶持,就是希望把藩國扶持成霸主國,和大明爭霸,逼着大明前進。

這是皇帝的心思,可能有人猜到過,但皇帝從來沒說出口過。

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164章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128章 先別說話,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00章 覆盤土木堡,這叫打仗?乾脆抹脖子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54章 上架感言!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264章 安南版奪門之變,登基第一劍,血洗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
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414章 巡視南方,天壤之別第164章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87章 華夏神論,西歐風雲,朱佑杬的雄起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26章 鳳麟省滄海省聚窟省呂宋省篇:人口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139章 欽天監,今天不下雨,朕就下你的血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312章 我明人豈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128章 先別說話,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275章 請歷史人傑入武廟(可跳訂,純武廟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51章 三江感言—致我最可愛的讀者朋友們!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376章 崑崙封禪,打假歐洲,思想碰撞,民第371章 房價 鐵路和保險,皇帝成了瞎子聾子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200章 覆盤土木堡,這叫打仗?乾脆抹脖子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02章 胡濙,你來決定,朱軫是死是活!要第361章 大明疆域止步於此,打不了一場國戰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54章 上架感言!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95章 蛐蛐喜歡吃你!黑吃黑,大人,跪下!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127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啪!把你的字給摘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49章 屎溺裡的糞球戰爭,封禪崑崙!(吃第264章 安南版奪門之變,登基第一劍,血洗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19章 皇爺,奴婢不能伺候你了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434章 世界歷史的起源,大明,根就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