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

多爾袞率領正白旗八旗兵奇襲工業之城的兵禍,最終是以一個可笑的方式收場,可笑到讓所有人都沒能想到。

那可是八旗兵,斬殺遼東邊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八旗兵,還是八旗兵裡最能打的正白旗八旗兵。

還是由滿清最是驍勇善戰和足智多謀的多爾袞統帥,這五千八旗兵在一馬平川的中原大地上,足以橫掃一支數目多達十萬的官兵。

就是這麼強大的一支正白旗八旗兵,接連鑿穿了盧象升的天行軍,洪承疇的洪兵,孫傳庭也說過就算他的秦兵在這裡也不是對手。

居然沒能撐過工業之城的一場炮擊。

只是一場炮擊,五千八旗兵死亡過半,還有那支攜帶各種精良紅夷大炮的火器營也全部死傷殆盡了。

京城城頭。

崇禎、內閣首輔溫體仁、老督師孫承宗等天底下最煊赫的一撮人,拿着千里鏡親眼目睹了工業之城前方的慘烈一幕。

崇禎拿着千里鏡望着那些正白旗八旗兵,全被朱舜的火炮一股腦的轟成了碎肉,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但還是轉頭看向了東廠督公王承恩,詢問道:“確定那是八旗兵?”

在城樓上觀望了那慘烈一幕的重臣權貴們,心裡都有這麼一個疑問,尤其是老督師孫承宗和孫傳庭兩人。

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滿清八旗兵的實力,那可是縱橫沙場多年,斬殺驍勇善戰的遼東邊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八旗兵。

還是八旗兵裡最是驍勇善戰的正白旗八旗兵。

咋的,怎麼變得比京營的那些少爺兵還要不堪一擊。

崇禎會有這樣的疑問,也是在理所當然的事情,站在城頭上的所有重臣權貴全有這樣的疑問。

老督師孫承宗最是清楚滿清八旗兵的沙場征戰能力,他在遼東多年,親眼看到過幾百八旗兵追着幾千甚至上萬大明軍隊打。

大明軍隊不僅毫無還手之力,還像是碰見了什麼洪水猛獸一般玩了命的向後跑。

但在今天,就是那些基本能夠追着上萬大明軍隊打的滿清八旗兵,卻是這麼的不堪一擊。

在工業侯莊子面前就像一堆豆腐,輕而易舉的被打爛了,還爛成了豆腐渣。

老督師孫承宗突然想吃一大盆摻了酒水的麪條了。

鎮遠侯在崇禎二年的那場兵禍裡,負責駐守一處城門,可謂是親眼見識了滿清八旗兵的驍勇善戰,感慨道:“沒想到工業派積累這麼多年的爆發,居然是這麼的驚人。”

“倘若是在山海關城頭擺了上千門這種08型野戰炮,大明的國門從此便會永遠永固了。”

這些年,大明的國門就像是形同虛設一般,以前蒙古韃子突破過大明的國門,襲擊過京城。

滿清八旗兵也是突破過大明的國門,襲擊京城,算上這一次已經是被第二次突破國門了。

這樣的國門還能算是國門?

朝野上下已經對所謂的大明國門極度的失望,這些年已經消減的裁撤山海關,撤掉那些只會消耗銀子的山海關邊軍的聲音,越發的有影響力了。

要不是暗中投靠了東林黨的洪承疇擔任了遼東總督,還是袁崇煥擔任遼東總督的話,這個時候早就吵翻天了。

東林黨肯定又在吵着要撤銷山海關的遼東邊軍,讓他們解甲歸田,畢竟留着這些遼東邊軍也沒什麼用只會消耗銀子。

此時,聽了鎮遠侯的這番話,就算是對山海關的防守再怎麼失望也會贊同那一句。

大明的國門永固。

孫傳庭站在旁邊,贊同鎮遠侯說法的同時,更明白08型野戰炮能夠發揮這麼強大的火炮齊射威力,應該和工業侯莊子前的那些鐵絲網有關。

要想真的讓山海關這座國門永固的話,還要像工業侯莊子前方那樣修築長達五里的鐵絲網,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永固。

孫傳庭突然想起來一件事,饒是以他在僻靜處手書的安靜心態,莫名的呼吸有些粗重了。

如果大明北方邊關所有的墩堡和城池,全部修築這種鐵絲網的話,防禦力不知道能強大到何種地步了。

就算是一個只有幾十人的小墩堡,也能消耗上百甚至幾百八旗兵。

如果真是那樣就太可怕了,要知道遼東邊軍與八旗兵的互換是十換一。

只是修築了一片簡單的鐵絲網,這個互換瞬間就扭轉了,遼東邊軍與八旗兵的互換變成了一換五,甚至一換十了。

不過想到鋼鐵高昂的價銀,孫傳庭在心裡只能把這件事擱置了,不管怎麼說,大明的邊關總算是有了一個出路和希望。

再者說了,作爲支持工業革命的一員,孫傳庭可是很清楚朱舜已經在研究怎樣讓鋼鐵大批量出產,實現量產化廉價化的方法了。

孫傳庭看出了鐵絲網的價值,對於大明邊關防禦的無價之寶,老督師孫承宗也看出了鐵絲網的價值。

不太喜歡說話的老督師孫承宗,忍不住說了一句:“十朋,當真是上天賜給大明的一塊瑰寶。”

何止是瑰寶,此時此刻,在老督師孫承宗和孫傳庭的心裡,唯有朱舜才能拯救這個破破爛爛快要航行不下去的大明瞭。

如果沒有朱舜和他的工業派,老督師孫承宗和水孫傳庭都不敢想象現在的大明是怎樣的一番光景,這一次的滿清第二次入寇中原,不知道又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一場災難。

可惜滿清八旗兵碰見了朱舜,接連突破左良玉精銳大軍,盧象昇天雄軍,洪承疇洪兵等大明最是精銳的邊軍,卻在一個小小的莊子面前折戟沉沙了。

還讓多爾袞的正白旗八旗兵死亡了足足十個牛錄,那可是十個牛錄,遼東邊軍多少年也殺不了那麼多的滿清八旗兵。

孫傳庭曾經立下過一個志向,就是在有生之年斬殺十個牛錄的滿清八旗兵,以他的滿腹韜略也只是敢說立下十個牛錄的志向。

但是誰能想到,就在今天,十個牛錄的滿清八旗兵,還是滿清八旗兵裡最是驍勇的正白旗八騎兵。

就這麼慘死了在朱舜的莊子前,連朱舜的衣角還沒摸到,便被火炮轟成了碎渣。

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
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