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

翟崇儉卻是強撐了一個月的時間,人都是希望活着的,他卻怨恨自己怎麼還不死。

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翟崇儉親眼目睹了一位大晉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平時老老實實的偏房,全部跳出來要分家產,掠奪了大批財物就逃回了山西老家。

但是他們哪裡還能逃的回去,早就被提前等候的青手喇唬,搶走了財物,交給了背後的大人物。

就連小命也沒保住,全部被沉進了河裡,或者就地掩埋了。

偏房跳出來分家產也算合理,畢竟都是一個宗祠的自家人,翟崇儉的妻弟們也跳了出來,搶奪翟家的財物。

翟崇儉也沒阻攔,任由他們搶奪財物,兩次爭奪黃家字號和王家字號的他,很清楚一件事。

這些妻弟們要是不搶奪財物,還能活下去,畢竟都是外姓人。

這些不要臉的東西,只要敢搶走財物,全家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的。

果不其然,這些妻弟們在家對着金銀珠寶流口水的時侯,很快就被衙役們帶走了。

懷疑他們是響馬流寇的窩家,負責給響馬流寇們銷贓。

妻弟們想要辯解,但是家裡的金銀珠寶無從解釋,全部被捉拿了回去。

爲了封口,這些妻弟們連入案都沒入案,全部被嚴刑拷打至死。

死因推給了響馬流寇,多了一樁樁無頭冤案。

翟崇儉終於在一個月以後,忍受不了這種折磨,上吊自盡了。

翟家的主事人死了以後,五大晉商和東林黨更加肆無忌憚了,翟家被吃的只剩下那一批木材了。

那兩萬名匠人再次成了寶貝,也不知道新寧伯家裡是不是有人得道成仙了,每個月能夠吃下的原木,數目極其龐大。

需要的原木多了,兩萬名匠人再次變的熾手可熱,全部瓜分乾淨,帶到林場去伐木了。

只需要伐木,不像過去那樣伐木的同時,還要打造木材,讓匠人們輕鬆了很多。

那一批龐大的木材實在沒人要,東林黨和晉商投桃報李的送給了新寧伯。

新寧伯家裡木材廠就是生產這玩意,有的是木材,要這東西也沒用,借花獻佛的送給了朱舜。

朱舜啥也沒幹,只是爲了給北平機械局多賺點銀子,賣了一批機械鋸牀。

結果,六大晉商之一翟崇儉耗盡心計,算計了將近兩年時間買來的木材,全部成了朱舜的了。

得,這下三五年之內不愁木材用了。

成立沒多久的木材車間,全部停工了,匠人們全被安排到剛剛建立的工業車間,全力打造機械鋸牀。

因爲這件事,朱舜都開始自我懷疑了。

真的什麼都沒幹啊,就是想掙點小錢,怎麼又絕戶了一位大晉商。

難道自己真的自帶災星體質?

一個月後。

多爾袞率領兩個牛錄的八旗兵,來到了金州中左所。

在那張坤輿萬國圖上,屬於大明的雞嘴位置,還是雞嘴的嘴尖。

這個衛所是一座濱海縣城,根據幾名漢人包衣的查探,這裡有一處天然的港口。

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首先這裡是一處天然的無風港口,風小浪靜,適合水師戰船的航行。

其次與山東登州府隔海相望,從這裡向南航行,最多需要三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明朝的中原腹地,山東。

向西航行,只需要七天時間,就可以繞開山海關,直接抵達山海關後方的京畿重地。

只不過明朝在這裡佈置了一支人數不少的水師,要想從海上進攻明朝,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

水師需要大量的戰船,遼東倒是不缺少木材,深山老林衆多,當年明朝吉林船廠的建立,就是因爲有衆多的優質木材。

遼東缺的是能工巧匠,沒有能工巧匠,再多的原木只能捆在一起做成木筏,做不成福船。

這座本來應該引起旗主們爭奪的金州中左所,卻沒人要,當做雞肋的扔給了豪格。

豪格多名精明的一個人,聽說十四叔想要這塊地盤,獅子大開口的說是拿一處盛產貂皮的縣城來換。

豪格本來只是想待價而沽,等着十四叔坐地還錢,誰知道十四叔直接就答應了。

那座盛產貂皮的縣城,換十個金州中左所也夠了,以至於佔了大便宜的豪格都不想換了,懷疑這裡有什麼寶藏。

雪原上。

多爾袞騎着一匹健壯的千里馬,注視遠處大雪紛飛裡,破敗的濱海小城。

城牆還是元朝的土牆,坑坑窪窪,佈滿了裂痕。

兩扇城門,不知道是腐朽的沒了,還是被老百姓拆走當柴燒了,已經沒了城門。

只剩下空蕩蕩的門洞。

這麼一座破敗的小城,在多爾袞眼裡卻是冒着金光,金銀一般的金光。

多爾袞拿下這裡,不是爲了攻打明朝,他纔不會白白消耗正白旗子弟的實力,爲皇太極做嫁衣。

多爾袞通過翟家提供的戰船,要在繁盛的海上貿易裡分一杯羹,直到控制整個北洋的海上貿易。

這座破敗的小城,可不就是一座鋪滿金銀的金色城池。

別說是一座盛產貂皮的城池,就是十座二十座也不及一座金州衛所。

多爾袞裹緊身上的袍褂,準備進入他的龍興之地。

但是他的壯志凌雲還沒維持多長時間,就被一條消息給破壞了。

一名遼東來的漢人包衣,跳下遼東大馬,跪在雪地裡稟報道:“主子不好了,翟家家破人亡了。”

坐在千里馬上意氣風發的多爾袞,揮舞馬鞭的動作,瞬間僵在了寒風裡。

神色恍惚。

過了很久纔回過勁來,躍下戰馬,拖着漢人包衣的領子把他提到了面前,平靜道:“再說一遍。”

漢人包衣看見主子這副表情,當場就嚇尿了,嘴巴哆哆嗦嗦的說道:“主子,翟家...翟家....”

還沒說完,多爾袞拔出腰間的順刀,一刀宰了這名漢人包衣。

前些年因爲長途奔襲北平那件事,多爾袞這一旗損失了大量八旗子弟,連根毛都沒撈到。

現在又因爲這個破爛小城,損失了一座盛產貂皮的城池。

多爾袞騎上千裡馬,盯着雪原上的破敗小城,平靜道:“屠城。”

一支披掛罩甲,手持順刀的八旗兵,風馳電掣的衝了進去。

多爾袞不知道的是,這座小城裡早就沒了漢人,被一名叫做樸樑鳴和樸倉的高麗海寇霸佔了。

樸樑鳴欲哭無淚的是,好不容易拉起了一支隊伍,不知道衝撞了哪路神仙,又一次全軍覆沒了。

不過樸樑鳴這一次組織的兩千名高麗流民,也不是白給的,硬生生拼死了一個牛錄的八旗兵。

在多爾袞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