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

宋應升看向朱舜的目光,多了一絲敬佩,回答道:“這正是朱先生的高明之處。”

“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先以恩,安撫民心。”

“然後以利,安定民心,有了土豆麪粉,基本上能保證老百姓能夠吃飽了,只要有飯吃,就不會鬧事。”

“過去,在下也一直不明白,以新式機械驚人的生產力,再加上皇上的重視,朱先生爲何沒有快速擴張。”

“現在看來,朱先生深得一句話的精髓。”

宋應升很快就說服了其他人,仔細一想,還真是那麼回事。

工廠主們停止了爭論,視線全部放在了宋應升身上,認真聽他一層一層的剝開這裡面蘊含的深意和廟算。

宋應升停頓了片刻,在工廠主們期待的目光下,說出了那一句話。

“大國治理,當鎮之以靜。”

宋應升說到這裡便不說了。

這裡的工廠主們,要麼是周員外這樣飽讀詩書的鄉紳,要麼是從小苦讀經史子集的將種子弟。

都有一定的學識,聽了宋應升的最後一句話,全部陷入了沉思,細細品味裡面的含義。

心裡漸漸充滿了對於朱舜的敬佩,這一次不是敬佩朱舜的發明能力,而是說上一句經世濟民都不爲過的治國才幹。

如果真是莽撞的快速擴張,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工廠主這方要死人,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也要死人,最終受益的卻是東林黨和晉商。

宋應升敬佩朱舜,朱舜對於他也多了幾分惺惺相惜。

一項新的發明,再是先進,想要真正推廣,必須要考慮到複雜的政治因素和社會環境。

上來就傻不拉幾的要稱霸這裡,稱霸那裡的,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朱舜很明白作爲一個穿越者,最缺少的不是銀子,不是兵權,也不是地盤。

而是聚攏在身邊的人脈關係。

沒有深厚的人脈關係,沒有利益的捆綁,在邊疆當了幾年兵就能稱王稱帝?就能拯救大明?

可笑。

睡着了,半夜誰給上一刀都不知道。

宋應升似是看出了朱舜的惺惺相惜,話鋒一轉,再次說道:“但是這個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不過嘛,朱先生既然喊我們來了,應該是找到了對策。”

宋應升說到這裡,又不說了。

如同隔靴搔癢的工廠主們,哪裡能耐得住性子,一起催促起來。

“老宋,賣什麼關子,有什麼話趕緊說出來,俺老黃都快急死了。”

“應升賢侄,儘管暢所欲言。”

“宋先生,趕緊趕緊。”

朱舜沒想到一直在祠堂教書育人的宋應升,竟有這等的戰略大局觀,也來了興趣,示意他繼續說。

宋應升溫文爾雅的笑道:“梳棉機。”

“手工經濟的棉布價格高,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棉花的價格高,只要咱們給老百姓提供廉價的棉花。”

“嗯,梳棉機生產出來的是棉條,更加節省了老百姓的時間。”

“在下已經計算過了,一擔原棉所需要的棉種、糞水、租借農具這些成本,也就在五六分銀子左右。”

“而官僚鄉紳們的收購價一般都在七八分銀子左右,最多不超過九分銀子。”

聽到這裡,工廠主們不免罵罵咧咧的大罵官僚鄉紳真黑。

七八分銀子收購的棉花,轉手一賣,就是二兩銀子一擔,崇禎初年的時候甚至漲到了四五兩一擔。

周員外剛纔還在得意自家有不少的棉花地,聽到工廠主們的破口大罵,臉紅的爭辯道:“爲了把原棉挑揀成乾淨的棉花,可是要耗費不少的人力。”

“請人就要花銀子,爲了挑揀棉花,花的銀子都快超過收購價了。”

宋應升贊同道:“不錯,爲了挑揀棉花確實要花不少的銀子,原棉挑揀成棉花,大致會把成本提高到一兩四分銀子左右。”

聽到這裡,工廠主們全部明白了,明白宋應升說的怎麼徹底解決了。

有了梳棉機這個堪稱神仙機器的存在。

工廠主們完全可以用一兩銀子的價格收購棉花,再用一兩二分銀子的價格賣給老百姓。

棉花的價格從二兩銀子一擔,驟降到一兩二分銀子一擔,老百姓手裡紡出的棉布,成本就降下來了。

工廠主們收購的價格高了,還能讓種植棉花的老百姓賺來更多的銀子。

一來二去,手工業經濟不僅沒有因爲工業化的衝擊,瞬間摧毀。

還會出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老百姓也就成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倘若東林黨敢摧毀永定河岸邊的蒸汽工廠,估計一定會被順天府老百姓,憤怒的撕成碎片了。

有了梳棉機的量產化和廉價化,只是兩分銀子,工廠主們也能賺來大筆的銀子。

難怪宋應升說了一句鎮之以靜。

這樣一來,第一次工業革命得到了推廣,本土的手工業經濟也得到了保護,甚至是得到了更好的發展,還避免的革命流血。

三贏局面。

周員外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恍然大悟道:“難怪當初宋老爺子要把順天大幅布的價格,定價爲一兩五分銀子一匹,朱先生死活不同意。”

“原來是因爲這個,真的是要降到一兩五分銀子一匹,咱們確實還能賺錢。”

“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就算是發明了梳棉機,老百姓還是賺不到錢。”

工廠主們在宋應升的敘述下,已經想清楚了裡面的關節,朱舜就不用再浪費口舌繼續說了。

只是關於梳棉機的蒸汽工廠問題,還有一些細節要敲定。

朱舜喝了一口鈞窯翠色茶杯裡的茶水,開始交代一些細節,主要是蒸汽工廠的選址。

因爲沒有完善的交通道路系統,永定河岸邊的蒸汽工廠,最多輻射方圓三十里以內的鄉里村子。

再向外的話,單單依靠兩條腿走路,老百姓花費走路的時間,一來一回就要五六炷香,來不及上工了。

走的多了,還涉及到要多吃糧食,多買草鞋,更加不划算了。

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給工人們建造臨時住宅,但住在一起的人數一旦多了,公共衛生就是個大難題。

在水泥還沒發明以前,這個計劃職能擱淺了。

所以現在只能把梳棉機蒸汽工廠的選址,像麪粉蒸汽工廠那樣分散在各個縣了。

朱舜等人一直到黃昏時分,還是沒有商討好,這其中涉及分配、河流、棉花地等等很多實際問題。

沒個三五天,商量不出來一個結果了。

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
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