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

“再把完顏宗幹帶上,他在遼東,始終是個隱患。防人之心不可無。”韓世忠抿了一口,這麼烈的酒,大碗直接悶,他也受不了。

王稟點了點頭,完顏宗幹現在幾乎和王稟綁定在了一起,王稟在哪裡,完顏宗幹就必須在哪裡。

完顏宗幹若是沒有了王稟的保護,人頭早就被拿去領賞了。

“官家那裡,勢必難做,纔會調動好哥哥進京,一定要萬事小心,輕易不要和任何人接觸。”韓世忠小心叮囑着。

當初他作爲河北副制置使的時候,也在朝中待過幾天,新舊黨爭,把大宋的朝堂生生弄成了菜市場。

“又不是生離死別,朝堂也不是龍潭虎穴,不用囑咐這麼多,來喝酒!”王稟看着比自己還小心的韓世忠,一點不像平日裡大大咧咧的他,也是連連搖頭。

韓世忠搖頭說道:“雖說不是龍潭虎穴,但是也相距不遠了。對於咱們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永遠忙於邊事,離那朝堂越遠越好。”

菜過三巡,酒過五味。

韓世忠拍着肚子,笑着說道:“官家總是擔心軍卒們吃不好,殊不知,現在當兵可是個好差事,吃得好穿得暖,立功還有地拿,這進軍營胖五斤,前兩天有省親的軍卒回鄉,家裡人都不認識他們了。”

“海參崴哪裡怎麼辦?”王稟說起了正事。

大宋皇帝走的匆忙,韓昉送來的情報,金人要從海參崴逃海,這件事官家沒有個章程就回了京。

韓世忠聽到這裡,也是嘆氣的說道:“韓昉這次和你一起回京,海參崴那裡我打聽過了,在金國腹地,千里突襲意義不大。若是能從海上繞路,大有可爲,陸上,幾無可能。唉。”

“咋就這麼能跑呢?留下來跟老子堂堂正正的過兩招不行?”

韓世忠對金人瞭解不少,但是始終理解不了他們爲何見勢不妙,扭頭就跑,從來沒想過正面抵抗呢?

又不是不能打,但是金人就是一直跑。

“跑習慣了吧,夷狄都這樣,習慣就好。”王稟皺着眉頭問道:“我聽說今年津口船塢要交付十艘三千料的大船和一艘萬料海舟,海上能不能想想辦法?”

“這個我一個旱鴨子,你問我我也不曉得呀。”韓世忠哈哈大笑的說着。

此時的汴京城中,趙桓也在研究堪輿圖,考慮如何阻攔金人的逃海。

“要說水軍,朕也有。”趙桓想起當初宗澤離京,前往荊湖兩路赴任之時,宗澤詢問大宋皇帝,楊幺怎麼安置。

趙桓說依託荊湖訓練水師。

本來下的是一部閒棋,宗澤能訓練出來最好,訓練不出來,也給當初投誠的楊幺一個妥善的安置。

宗澤是個文官,一輩子沒接觸過什麼軍務,但是在軍務上的天分,照貓畫虎,還是整理出了一支可堪一戰的水師。

李綱能夠派遣荊湖水師前往災區造堤,也是側面反應了這隻軍卒的軍紀嚴明。

到底該怎麼辦纔好呢?

趙桓盯着堪輿圖思忖了好久,眼下大宋不缺少對倭國用兵的理由,畢竟倭國的君主,崇德王就在汴京,請求宗主國前往藩國平定禍亂。

這是非常堂堂正正的理由,不需要多一條倭國收留金人,大宋興兵。

“官家,李太宰來了。”趙英打斷了官家的思考,李綱匆匆忙忙的走了進來。

“官家,臣聽說宮中鬧鬼了?”李綱見面第一句就是問的宮內是否安定。

官家的家務事,也是國事,太子、皇后的廢立都需要經過多方面的周旋,皇帝壓根就沒有私事。

聽聞宮中鬧鬼,李綱自然是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只不過是蜃景罷了,李太宰某要擔憂。”趙桓笑着解釋着宮中鬧鬼之事。

“沒事就好,臣今天來一則請安,另外還有一事,請官家定奪。”李綱面露爲難的說道:“官家,缺錢了。”

“缺錢了?國帑收支出現了問題嗎?”趙桓疑惑的看着李綱,這水患不是應該缺糧食嗎?怎麼連錢都開始缺了?

趙桓想起了當初給胡世將安定蜀中的三年免稅,難道是因爲這個政策?

李綱搖頭說道:“不是國帑收支問題,是錢荒了。鳥羽上皇把崇德王趕走之後,這白銀海貿就停了。前段時間存的白銀頂多就夠四五個月,來年開春,大宋又要錢荒了,官家。”

“大宋也有銀礦,可是汴京鑄錢用量極大,停了工,那些銀匠就得自謀生路,官家,這不能停工呀。”

趙桓點頭,他猜到了會有錢荒的可能,只是沒想到繁盛的海貿,只給大宋帶回來了四五個月的存銀。

李綱憂心忡忡的說道:“若是這鑄幣一停,這錢引繼續增發,那就會和之前的錢引一樣,大幅貶值,到時候又是麻煩事一堆。”

大宋錢引的崩壞,直接導致了方臘在漆園造反。間接的導致了兩川在趙桓和趙構之間的搖擺和猶豫。

大宋苦錢引久矣,皇帝生辰要印一批、皇帝修院子要印一批、皇帝生孩子也要印一批。

關鍵是這趙佶還特別能生,截止到趙桓登基之前,已經有了二十八王。

趙佶特別喜歡修院子,修完延福宮,修艮嶽宮,修完艮嶽宮修萬歲山,錢引一批一批的印,不崩纔怪。

趙桓堅持的銀根和錢引數量一致,防止擠兌,就是在恢復大宋朝堂信譽。

這個過程極爲漫長和艱難,但是卻必須要做,若是大宋銀元和大宋錢莊崩了,那趙桓登基這幾年做的所有事,又回到了起點。

“官家調動了王稟回京,要不要讓他們乘船討伐鳥羽上皇?”李綱猶豫的問道。

趙桓眯着眼看着李綱,探着身子問道:“王稟回京是參加春秋大演兵,一羣旱鴨子你讓他們去海上打仗,這是要他們的命嗎?”

“這建議誰跟李太宰說的?”

李綱瞬間明白了這個建議問題出在哪裡。

大宋皇帝調王稟回京,自然是爲了震懾某些人,而破解之道,自然是讓王稟不在京城,而倭國顯然是一個好去處。

“戶部侍郎鄭望之找的臣,他跟臣說起了錢荒之事,順嘴說了一句得有人討伐鳥羽,之後就提到了王將軍回京之事。”李綱擦着額頭的汗。

這個鄭望之張嘴閉嘴就是錢荒的害處,倒是晃住了李綱。

趙桓點頭說道:“又是這個鄭望之呀,他要是坑害我大宋軍卒呀!”

“不過你最近的嗅覺不大靈光啊。”趙桓對李綱笑着說道。

李綱久不在官家身邊,又沒有讀心術,自然不曉得官家最近的重心是在肅王、景王背後的人。

這一樁樁的事,安排的極爲機巧,甚至連李綱都給瞞住了。

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四百一十九章 來自系統友善的提醒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樓(5/5)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觀+1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匹布變成了一尺第二百二十二章 論用一個孩子換榆關的可能性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華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三百六十九章 千年的狐狸,還是兩隻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復得的玉佩第九十三章 系統發的老婆,是將門之後!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四章 要不要試着逃跑?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在皇帝面前展開地圖,怕不是不想活了!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一百零二章 高級生產力,砍了捨不得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鬥蛐蛐的草葉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五百四十六章 如何有效剔除害羣之馬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復得的玉佩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邊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發皇宮劍指皇后!(1/5)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功爵均田露出一點邊角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七百一十九章 聞將軍威名,望風而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六百八十五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朕,演視而不見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朕把趙構的卡全部抽走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
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四百一十九章 來自系統友善的提醒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樓(5/5)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觀+1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足四翼王正臣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匹布變成了一尺第二百二十二章 論用一個孩子換榆關的可能性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宋的繁華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三百六十九章 千年的狐狸,還是兩隻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復得的玉佩第九十三章 系統發的老婆,是將門之後!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四章 要不要試着逃跑?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在皇帝面前展開地圖,怕不是不想活了!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七百二十一章 言之不入,罪實在予第一百零二章 高級生產力,砍了捨不得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一百四十六章 鬥蛐蛐的草葉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五百四十六章 如何有效剔除害羣之馬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復得的玉佩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雖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邊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發皇宮劍指皇后!(1/5)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功爵均田露出一點邊角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七百一十九章 聞將軍威名,望風而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六百八十五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朕,演視而不見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一百章 來自九百年前的普通刑罰手段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朕把趙構的卡全部抽走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條訴求,危害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