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

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

金州州學,大榕樹下。

今天是朱銘在金州的最後一次講學,且根據朝廷的禁令,所講內容與《大學章句疏義》、《道用策》無關。

官吏、士子、百姓,到場者六百餘人,就連廊下都人擠人。

如果聲量稍小,外圍者根本聽不清。

“今日無所講,諸君有何疑惑,可儘管當場提出,”朱銘高聲說道,“鄙人年幼,學問不精,或有偏頗,望諸君海涵。”

錄事參軍宋寧,今天是故意來找茬的,率先發問:“閣下釋《大學》所講,人之初生,性無善惡,此非佛家之言乎?”

朱銘玩味一笑:“君與蔡相一般,所習非新學也。”

宋寧表情有些尷尬,隨即低頭裝死。

兩人的交流很扯淡,宋寧一上來就找茬,朱銘一開口就扣帽子。

洛學纔講性善,新學是沒有善惡的。

王安石對於人性的闡述,經歷了性善論、性善惡混論、性無善惡論三個階段。

由於“性無善惡”經常被攻擊爲佛家言論,蔡京並未推廣王安石此書,有些刻意的將王安石性命說掩藏。

但根本掩藏不了,儒生好談性命,就是從王安石開始的。

朱銘突然指着天空,又指着自己的胸膛:“性,太極也!善惡,陰陽也!太極之初,無論陰陽,人性之初,無論善惡。陰陽分,,天地造。善惡分,人性立!”

此言一出瞬間轟動。

因爲解得太巧妙了,就連宋寧都愕然,張根更是拍手叫好。

朱銘又說:“太極必在陰陽未判之先,真性必在善惡未分之際。便是君子,心中就有善無惡嗎?或許我不是君子吧,我所行者儘量爲善,但心中亦常有惡念。看到財貨,我也想佔爲己有,只不過剋制自己而已。諸君,你們心中有過惡念嗎?”

有人微笑,有人低頭,沒人反對,沒人狡辯。

朱銘說道:“所以舒王(王安石)說,人有性情之分。性是無善無惡的,情是有善有惡的。我卻認爲,無善無惡的性,只存在於人性之初,就如太極只存在於陰陽未分之時。”

“人之在世,情之所發,必有善惡,且善惡雜之。君子心中亦有惡,小人心中亦有善。善之情主導人性,則爲君子;惡之情主導人性,則爲小人。”

“所以君子慎獨,時刻自省。心中有惡,卻能行善,此慎獨使然。慎獨者,誠意正心是也。”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此四句何解?心,性也。意,情也。無非誠意正心,格物致知。”

“如果始終不生惡念,以本性而做善事,能做到這樣的是聖人。心有惡念,慣行善事,這麼做的是好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爲善去惡,無限趨近於本性而行善舉,這樣的人可以稱爲君子。”

“哪天不用刻意區分善惡了,可稱‘知天命’。天命之謂性也。”

“哪天能夠隨心所欲以行善,可稱‘知道’。率性之謂道也。”

“以道而存身此修道之謂教也!”

這段話,是朱銘對王陽明的理解,還引用了明末的學術思想。

同時,也在串聯新學與洛學,將新學與洛學的性命論合而爲一,但在理論上更偏向王安石。

朱銘依舊在煮雜粥,但煮得挑不出錯來,比當下任何一個學派都更完善。

既然講了性命論自然而然要談到中庸。

司理參軍黃珪問道:“朱先生怎麼看待高明與中庸?”

朱銘毫不掩飾地回答:“舒王的道理並無不妥,但不能割裂高明與中庸。只是稍顯支離割裂,此二者本爲一體,就似內聖外王不能分開來說。”

內聖外王,本來是講君主治理國家。

從王安石開始,闡述爲中庸之道,變成君子修身處世之法。

即“極高明處而道中庸”,高明是內聖,是用於立身處己的,中庸是外王,是用來待人處世的。

這個觀點被洛學所攻擊,認爲王安石割裂中庸之道。

程頤罵了王安石很久,但估計晚年也想通了,把自己註解的《中庸》直接焚燬。

呂大臨註解了《中庸》,謊稱是程頤所作。

陳淵的老師楊時最初是王安石的弟子,後來轉爲學習二程。楊時撿起呂大臨的著作,瘋狂批判王安石的中庸是墮入佛家。

更有意思的是,朱熹身爲楊時的徒子徒孫,卻說楊時纔是墮入佛家,又說王安石雖稍顯割裂卻無大問題。

朱熹集大成的理學,不僅傳承洛學,還帶着許多新學影子。因爲他的師祖楊時,本身就做過新學弟子,本身就帶着大量新學思想。

楊時爲了與新學撇清關係,偶爾會雞蛋裡挑骨頭,朱熹卻非常平和的糾正過來。

支使官吳懋突然說:“先生何不注《中庸》,著一本《中庸章句疏義》?”

“我的學問不行,只能試論之。”朱銘微笑道。

朱熹的《中庸集註》,直接抄就行了,沒有哪裡講得不對。

其實《中庸》原文就講得很清楚,君子的中庸是“執中”,小人的中庸是“無忌”。

即君子講中庸,有一套自己的堅持,能始終不偏不倚秉承正理。

而小人講中庸,內心毫無堅持,行事無所顧忌。

孔子就說過,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後世人們理解的中庸,恰好是小人的中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拋棄底線而圓滑處世,還自詡貫徹中庸之道。

一直從上午講到下午,朱銘餓着肚子講,衆人餓得肚子聽。

皇帝禁學禁書,朱銘講別的就是,反正他講的是“新學”。

《中庸》和《大學》經過宋代大儒重新闡釋,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太深遠了,可以說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即便是沒怎麼讀過書的中國人,不懂什麼中庸、大學之道,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也會向這兩本書靠攏。真正做到了百姓日用而不自知。

甚至是國家施政,也暗合其道理,不自覺的受這兩本書影響。

“諸君,今日講完,有緣再聚,”朱銘朝着衆人拱手,“吾完婚之後,便離開金州。婚禮一切從簡,只請幾桌親友。諸君也莫要贈送貴重禮物,寫首詩詞相贈即可。若我成婚,能湊齊五百首詩詞,也不失爲一樁雅事。”

“當爲先生作詩以賀!”衆人說道。

朱銘又言:“實在寫不出來,打油詩也可湊數。”

“哈哈哈哈!”

衆人大笑不已,在歡快的氣氛中散去。

朱銘依舊住在州衙內宅,反正新任知州還沒到任。

他用三天時間,把朱熹的《中庸集註》抄下來,只略微增刪少許細節,把明代的一些思想也加進去。

這個版本,以朱熹的理學爲主,本身就融合洛學和心學,是宋代中庸之學的集大成版。

同時朱銘又撰寫《性命說》,以王安石的學問爲主,又摻雜朱熹的闡述,再加入部分陽明心學,徹底彌合王安石學問的割裂感。這篇文章按照正常發展,就算有人能寫出來,至少也應該出現在明末,它是對前面四百年學說的融匯完善。

特別是“性太極,情陰陽”,完美解構性本論。傳播出去肯定引起爭議,它違背了性善說,但又符合儒家思想。贊同的人肯定很多,反對的人也不會太少,平時探討學術,兩幫人估計能打出了狗腦子來。

王陽明“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那四句,也被朱銘正式拋出。但被朱銘篡改,“心”改爲“性”,“意”改爲“情”,其實都是一個道理,說法不同而已,反而更貼合對《中庸》的闡述。

“父親在作文章?”張錦屏端着羹湯進書房。

張根回答:“在讀朱成功的文章,一些感悟順手寫下來。”

張根也不知道自己要在金州待多久,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不如趁機搞學術研究。

他哪個學派都不是,學問直接承自宋初道學。新學他也學過,洛學他也接觸過,朱銘這套融合各派的理論,張根接受起來毫無違和感。

甚至張根覺得,《大學》、《中庸》就該這麼解,那幾派吵來吵去有啥意思?融合各家,取長補短,方爲正途。

張根決定撿起這一套,在金州進行發揚完善,他不覺得這是啥道用學問。如果非要弄一個名字,可以稱爲金學,或者叫金州學派。

金州的諸多官吏和士子,就是這套金學的基礎。

現在肯定不能迅速發揚光大,但只要皇帝和姦黨沒了,他們就能迅速傳播,成爲大宋新一代的學統。

張錦屏站在旁邊看着,忍不住拿起新出爐的《中庸章句疏義》翻閱。

她能夠看懂,也覺得有理,但僅此而已,跟普通士子沒啥區別。

張錦屏更喜歡雜學,家裡的溼法鍊銅,她就專門去學過。外公家的那些雜書,她也都有涉獵,還喜歡玩表哥發明的七巧板。

相比起《中庸章句疏義》,張錦屏更愛讀《朱氏算經》,以及《道用策》裡稀奇古怪的內容。

(本章完)

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195章 0190【拿人】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492章 0487【金國行記】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296章 0291【老六】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54章 0051【收麥】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279章 0274【入蜀】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296章 0291【老六】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296章 0291【老六】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515章 0510【民夫】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743章 0738【大阪】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456章 0451【討金檄文】(爲盟主光芒之影第126章 0121【道茶】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75章 0071【進兵】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233章 0228【捐官別駕】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
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727章 0722【完顏宗望暴斃】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195章 0190【拿人】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492章 0487【金國行記】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296章 0291【老六】第772章 0767【俸祿 封邑調整】第54章 0051【收麥】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279章 0274【入蜀】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296章 0291【老六】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839章 0834【謀害忠良的金國皇帝】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400章 0395【未戰先撤】(爲盟主孤獨症貓第296章 0291【老六】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515章 0510【民夫】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743章 0738【大阪】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456章 0451【討金檄文】(爲盟主光芒之影第126章 0121【道茶】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75章 0071【進兵】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233章 0228【捐官別駕】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659章 0654【劉豫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