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 因爲是她,也只能是她

蜀州有聖人突破的氣息,氣息別說席捲整個涼州,就算遠在一州之隔的龍虎山都能清晰感受到恐怖氣息。

原本還與三小真人在菜園打鬧的太子殿下,瞬間收起玩笑心思,皺着眉頭冷聲道:“三小,去把清雲和清山兩個老東西都叫起來,本宮等下上山。”

同樣感受到氣息的三小真人從紅薯地裡站起,知道此事非同尋常,點頭便往山上跑去。

太子殿下深吸口氣,搖頭無奈道:“要麼不來,要麼全來,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玄承熙又往身後並無一人的空地喊道:“土地魚,跟京城打個招呼,本宮擇日就回城。”

身後樹林傳出一聲厚重的應喝聲,不到三息時間,便有一隻白鴿飛向京城。

玄承熙皺着眉,妖美的臉龐上陰晴不定,看向涼州方向,喃喃道:“只能在京城與你會一會了。”

龍虎山天師府在曾經的掌教白日飛昇以後,山中便極少有全部天師共聚一堂的盛況,哪怕當年玄承熙率領數千鐵甲上山,龍虎山上德高望重的老天師們也不曾破關而出。當年的道家三大家的論戰,四大天師裡也只是去了兩位。在京城當了兩朝宰相的藺如六十大壽,普天同慶,龍虎山也只是掛上紅燈籠,賣個面子罷了。雖說明眼人都知道龍虎山背後真正的靠山是誰,但聰明人誰都不會去點破這張薄薄的窗戶紙,只會靜觀其變,等待真正出手的時機再做打算,是扶搖直上還是一墜青雲,得等真正起風才知道。

玄承熙也許就是把握住了這點,才能在天子也是自己老子的眼皮下,肆無忌憚的做任何事。

或許早就在很久之前,他就抓住了大玄的命脈。

站在龍虎山門檻最高的府前,玄承熙大步流星進入頭門,臥室甬道三百餘步,通過二門直達大堂。在進頭門二十步的甬道間跨路橫建石坊一座,上書“儀門”二字。

玄承熙微微一笑,記得第一次上山,這羣吊兒郎當的道士還讓自己止步於此,最後卻被身後的數百弓弩給嚇得魂飛魄散。

從二門距頭門一百二十步,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

頭門矮三尺,紅牆綠瓦,脊獸騰飛,十二根大木柱設門六扇三道,門上畫有六尊像爲三對門神。

中門上端懸直匾一塊,上書“敕靈旨”三個金字:前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道高龍虎伏”,下聯“德重鬼神欽”。十八般古代兵器金光銀閃並列兩旁,顯得十分威嚴。

二門前,東爲玄壇殿,西爲法篆局、提舉署。

進入二門有一大院,院內合抱樟樹十有餘株,枝葉繁茂,十分蔥翠,在二門通往大堂的甬道中心,掘有一井,深二丈七,據傳系前朝道士白法奉天師法旨所建。名:一日“丹井”,二日“靈泉井”,三日“法水井”,院內二門內有一處茶亭,再此可品上龍虎山仙茶和上清板栗等龍虎山特產。

前距二門九九八十一步,後靠私第院門,面闊五間,較頭門矮二尺,比二門高一尺,三面紅牆,門前建有“塞身亭”,堂後門直通三省堂,中廳正上方橫懸大玄十七年“御書“碧城”匾和前朝七年御賜“教演宗傳”匾各一塊。堂內原置有法臺、令旗、硃筆、兵器、御賜半副鑾駕,以及麒麟圖祖天師像等,頗有公堂神威之感。

私第是歷代天師的住宅,名“三省堂”,爲江南院落式。

院門樑記載:“皇清同治六年清修”。

這區建築是天師府的主體,面積約二千平方米,分前、後、中三廳和東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牆廂房,並與後花園和敕書閣結成一體,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院門前上書白底蘭字對聯一副,上聯“南國無雙地”,下聯“西江第一家”。院門隱壁畫有“鶴鹿蜂猴”巨畫一幅,象徵高官厚祿,宰相門第。繞隱壁登上三省堂,三省前後中三廳:前廳爲客廳,面闊五間,三明二暗,四柱前伸,石階五級,敞門而進,東西花欄,各設臺階,廳前地面有一綠色園石,名“匝送石”。堂壁掛有墨龍穿雲圖和祖天師像,東西四壁皆書名詩古畫。堂壁上方懸匾三塊:“道契崆峒”一匾置位正中央,“仙派名裔”排於東,“納甲周呈”列於西。

太子殿下一路暢通無阻的到達,還沒進門,就見兩位天師再次等候。

其中一位,身上只是一件尋常的魚肚白蘇紗道袍,並不怎麼出彩,但好歹披了件出塵的方士鶴氅,隱約有幾分得證大道的長生氣派。

剩下一位則就嚇人了,內袍正黃不說,還外罩了一件紫色大褂,華美尊貴到了極點,天師府宗室嫡系可穿黃。

來者恭迎的兩人正是上次與玄承熙所見的清字派兩位天師。

在江湖裡遠近聞名的四位大天師,一生中大半時間都在閉關圖破關的清山天師,才氣超羣卻生性散淡的清雲天師。兩人一見到玄承熙,原本不苟言笑的清雲天師也是擠出一絲笑容,彎腰做輯道:“太子殿下。”

清雲天師沒好氣道:“太子殿下,涼州那邊還沒來消息,這麼大張旗鼓真的是好?可別打草驚蛇,到時候把吳家小子給嚇跑了去。”

清山天師冷哼一聲,也不去理會太子殿下心情,只是回懟道:“涼州武夫盛行,讀書氣運本就稀少的可憐,在武夫境內傳出聖人氣息,不是黃有德還能是誰?黃有德若真有此等機緣,對龍虎山自然不是壞處。”

被歐雁青辭強行突破境界驚擾清修的清雲天師雙手插袖,感慨道:“這氣息是夾雜的全然沒有龍虎大道,聞着氣息搖搖欲墜,估摸是強行突破的修爲,只是此人究竟是誰,能用性命強行突破聖人,着實非同凡響。”

屋子裡頭又走出一個白衫道士,相對於前兩道士的煙火氣,這位老道士分明氣質出塵許多。

最富仙家氣態的天師喚清竹,還未到三人跟前,便點頭道:“是從蜀州來的,試問蜀州除了歐雁青辭,還有誰能有如此本事入聖?”

玄承熙見到這個老道士,冷笑道:“清竹你個老東西,架勢真不是一般大,要不是今日的聖人氣息,本宮斷定你不會出來見一面。”

老人臉皮自然是厚的老道士輕輕一笑,彎腰行禮:“無量天尊,見過太子殿下。”

玄承熙又是冷笑一聲:“尋常聖人氣息聽該不至於將你驚擾出府,看來這歐雁青辭着實不簡單。”

清竹老天師冷淡道:“原本歐雁青辭如何做都與龍虎山無關,但在入聖的那一瞬間,分明有股強硬的氣息席捲整個龍虎山。歐雁青辭倒是一身虎膽,區區一個青城山居然敢窺探龍虎山的氣運,當真是打我們龍虎山的臉面!”

清山天師輕聲微笑道:“面子這東西,在龍虎這邊丟了,就由太子殿下在京城那邊多多撿起便是,能者多勞嘛,貧道在這裡先告罪一聲。”

“清山你個小混蛋,這種潑皮無賴的說法,成何體統。”

清竹天師無奈道,語氣不再一味刻板生硬,這些年的閉關他也看破了些成俗,不再去計較所謂榮辱,只是如今這個局面,還是會心有餘悸的瞟一眼玄承熙,見其沉默不語,饒是年紀大他一點半點的老天師,還是忍不住嚥下一口口水。玄承熙的脾氣他可太瞭解的,都說天師閱人無數,看一眼就能對你脾性知根知底,龍虎山與玄承熙的交情,可不僅僅是見過幾次面啊。

玄承熙的脾氣那是全山公認的差。

真怕他一時上頭,沒了分寸,被吳家抓住小辮子,搶佔了先機。

玄承熙皺着眉頭,低頭不語,單單蜀州二字着實能讓他起了興趣。要知道吳憂可是已經到了蜀州多日,不說如陵城那般重新洗牌,也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看來這個歐雁青辭的底細,要讓人去涼州探一探虛實了。一個勢力能出一個聖人,着實是不容小覷,身爲大哥的太子殿下不由自主又想起在陵城的小皇弟。這個小皇弟的心思,身爲大哥他怎會不明白,置之死地與後生,這點很好猜,地理位置也選的好,只是千不該萬不該,身爲玄家人胳膊肘子往外拐啊,這多少讓當大哥的有點心寒。

不過既然是自家小弟,自然不用行朝廷規矩,但一頓打是免不了的。

玄承熙回過神,緩緩道:“遲早要馬踏涼州不可。”

天師府三個人聞言如雷大驚。

清山天師嘖嘖道:“太子殿下,此時還得從長計議,涼州可滅,但自損八百可會被齊邊給惦記上,這些年過的太平,齊邊那邊又在招兵買賣,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清竹老道士撫須笑道:“你能想到,太子殿下會想不到?”

清雲天師與清山天師兄弟兩人相視一笑。

玄承熙擺擺手道:“你也別給我扣什麼高帽子,齊邊那邊動靜,大玄自然盯得死死得,不然你們以爲就依照我父皇那麼脾性,如何能耐得住與吳晨周旋到這個地步?”

太子殿下無奈一嘆:“說道理科可比動刀子還得難多了。”

清竹老道士贊同得嗯一聲,“太子殿下知道其中利弊就好,龍虎山說實在話只是一羣山野莽夫,廟堂之事,有一個黃有德的前車之鑑,已經足夠了。”

玄承熙冷笑道:“怎麼,指桑罵槐?”

清竹老道士搖頭道:“非也非也。”

心思圓滑的清山天師見此形勢不妙,連忙扯開話題道:“太子殿下現在是何打算?龍虎山是萬萬不能再呆了,朝廷的欽天監也不是吃乾飯的,這等聖人氣息恐怕早就捕捉到,現在等着太子殿下回去主持大局呢。”

玄承熙沒好氣道:“就你知道的多?”

不僅是心思圓滑,體型同樣圓潤的清竹道士嘿嘿一笑道:“略懂略懂。”

玄承熙也不去理會,轉頭問向一直沉默不語的清雲天師,問道:“清雲,齊雨的劍法有沒有上道,是否可以離開龍虎山獨自修煉?”

清雲天師笑道:“太子殿下怎麼突然問到這個,莫不是想帶齊姑娘離開?”

清山天師笑逐顏開,頑童一般伸出大拇指道:“太子殿下莫不是憋着太久,想要開葷了!”

“什麼,太子殿下還是個雛鳥?看樣子不像啊?”

“京城那頭可是三天兩頭就傳來消息,太子殿下又去哪哪戲院了,明兒又逛哪家青樓了,應該不是。”

兩個在龍虎山很有威嚴的天師竊竊私語,好似玄承熙不在場一樣。

玄承熙也懶得跟這兩個驢子腦袋一樣的傢伙計較,冷聲問道:“我觀齊雨的氣息已比之前穩重許多,走路與握劍都與往日不同,極其如何,我不入武道,看不出什麼端疑來,你們識相的最好一五一十的道出。”

清竹老道士頭疼道:“太子殿下,武道沒有盡頭可言。”

清山天師點頭道:“老天師說不得錯,江湖三千道,歷史上還沒有一人說能走到盡頭。”

心思收斂的清雲天師開口道:“與其問我們這幫五大三粗的,殿下何不去問問齊雨姑娘是否願意跟殿下下山。”

玄承熙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本宮道士想開口,只是怕耽誤她的前程罷了。”

被太子殿下惦記的姑娘不知何時出現在其身後,悄無聲息。

準備看好戲的三人互相通了個眼神,清竹道士開口問道:“太子殿下肚量真是大,送被自己滅國的公主上龍虎山學藝,當真不怕哪日她真的要了你性命?倒時候江山美人,一樣都撈不到。”

清雲天師笑而不語。

齊雨雙眸微眯,同樣沉默不語。

太子殿下嘿嘿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太子殿下說到這裡,又收起了笑容,仰着頭認真道:“你們不會懂得,在討伐過程不僅只是吃苦,更是毅力上的堅持。玄家軍隊攻城掠奪的可不單單是城池,男的屠殺乾淨,女的淪爲軍中玩物,恥辱不說,還不一定能保下一條性命,與其讓她們如此死去,還不如給了痛快。至少本宮攻城,會給她們一個自盡機會。”

三大天師沉默不語。

太子殿下繼續道:“至於齊雨,或許真的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本宮自己都不知道喜歡什麼樣的姑娘,只有她,也只能是她給出答案。至於性命嘛,本宮享福這麼多年,值了。”

三大天師齊齊露出一絲笑容。

在紅袍身後的姑娘,羞紅了臉。

第一百五十七,要打就打第三條腿第四十章 一劍破甲一百二第一百六十九 慕容家第一百四十六 工巧能否解相思第一百五十一 等你好久第六十七 棋勝國手第一百四十五 雪白長劍第一百四十四 有氣運在涼州升起第四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五十三章 山道兩旁盡開路第一百四十七 青城大草都來人第一百二十七 涼王論情第一百四十八 保佑平平安第一百七十二 溫柔鄉第一百三十二 收你做劍侍第五十三章 山道兩旁盡開路第一百七十三 有姑娘找少爺第一百三十九 夢中蛟蟒來第六十七 棋勝國手第一百六十六 什麼仇什麼怨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十八章 獅子開口第四十五章 如同姐弟第七十 誰說戲子多秋第三十章 死戰不休第一百六十四 因爲是她,也只能是她第一百三 消瘦老人帶刀而來第一百一十五 可曾記得鶴周天第一百五十五 讀書人生氣起來不要命第十五章 劍鳳吞龍第七十六 萬軍包圍,君臨城下二十二章 兩全第一百八十六 洛塵是我爹第一百二十二 被打還會笑第六十一章 哀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二 收你做劍侍第一百六十六 吳晨上山來第一百二十三 蜀地有劍閣第九十九 吳家人真怪第二十六章 刀亦有心第十四章 無慮第十九章 子房六劍第二章 曾是大儒第一百四十七 青城大草都來人第六章 捨不得第二十一章 情之一字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十章 青衣長琴撫心事第四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百三十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六十四章 真是小宗師第九十九 吳家人真怪第三十三章 雨中論道(中)第一百四十七 青城大草都來人第一百八十六 洛塵是我爹第十三章 包子第二章 吳家有龍第一百七十二 原來如此第七章 高山流水第七十九 還禮再還禮第一百一十五 可曾記得鶴周天第三十二章 雨中論道 (上)第五章 風雨來,聽龍吟第一百三十五 先行一步第五十二章  看劍學招第七十八 將軍賣我幾斤道理第二十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章 兵不厭詐第二十六章 刀亦有心第一百七十四 與你打個賭第一百七十一 有龍都一百七十一 出手第二十七章 朽木不可雕第一百六十七 當年第一百七 拿你練劍第一百一十三 一曲涼人離殤第九十二 無庸載玉第七十七 好人壞人第四十六章 吳晨的劍第九十六 先手十招第七十六 萬軍包圍,君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五 交易第一百五十 一槓銀槍指青城第二十三章 黃裙見白衣第十四章 僧人娶親皇家迎第一百二十八 唯手熟爾第一百六十八 青城第六十九 聽風等雨第八十二 家主牽馬引路第一百七十 那就做馬卿文就好第一百四十六 工巧能否解相思第三十四章 雨中論道(下)第一百五十九 皇姑姑第三十三章 雨中論道(中)第十五章 劍鳳吞龍第一百六十 雙修第五章 散心第七十五 學劍第三十五章 同樣等人
第一百五十七,要打就打第三條腿第四十章 一劍破甲一百二第一百六十九 慕容家第一百四十六 工巧能否解相思第一百五十一 等你好久第六十七 棋勝國手第一百四十五 雪白長劍第一百四十四 有氣運在涼州升起第四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五十三章 山道兩旁盡開路第一百四十七 青城大草都來人第一百二十七 涼王論情第一百四十八 保佑平平安第一百七十二 溫柔鄉第一百三十二 收你做劍侍第五十三章 山道兩旁盡開路第一百七十三 有姑娘找少爺第一百三十九 夢中蛟蟒來第六十七 棋勝國手第一百六十六 什麼仇什麼怨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十八章 獅子開口第四十五章 如同姐弟第七十 誰說戲子多秋第三十章 死戰不休第一百六十四 因爲是她,也只能是她第一百三 消瘦老人帶刀而來第一百一十五 可曾記得鶴周天第一百五十五 讀書人生氣起來不要命第十五章 劍鳳吞龍第七十六 萬軍包圍,君臨城下二十二章 兩全第一百八十六 洛塵是我爹第一百二十二 被打還會笑第六十一章 哀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二 收你做劍侍第一百六十六 吳晨上山來第一百二十三 蜀地有劍閣第九十九 吳家人真怪第二十六章 刀亦有心第十四章 無慮第十九章 子房六劍第二章 曾是大儒第一百四十七 青城大草都來人第六章 捨不得第二十一章 情之一字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十章 青衣長琴撫心事第四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百三十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六十四章 真是小宗師第九十九 吳家人真怪第三十三章 雨中論道(中)第一百四十七 青城大草都來人第一百八十六 洛塵是我爹第十三章 包子第二章 吳家有龍第一百七十二 原來如此第七章 高山流水第七十九 還禮再還禮第一百一十五 可曾記得鶴周天第三十二章 雨中論道 (上)第五章 風雨來,聽龍吟第一百三十五 先行一步第五十二章  看劍學招第七十八 將軍賣我幾斤道理第二十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章 兵不厭詐第二十六章 刀亦有心第一百七十四 與你打個賭第一百七十一 有龍都一百七十一 出手第二十七章 朽木不可雕第一百六十七 當年第一百七 拿你練劍第一百一十三 一曲涼人離殤第九十二 無庸載玉第七十七 好人壞人第四十六章 吳晨的劍第九十六 先手十招第七十六 萬軍包圍,君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五 交易第一百五十 一槓銀槍指青城第二十三章 黃裙見白衣第十四章 僧人娶親皇家迎第一百二十八 唯手熟爾第一百六十八 青城第六十九 聽風等雨第八十二 家主牽馬引路第一百七十 那就做馬卿文就好第一百四十六 工巧能否解相思第三十四章 雨中論道(下)第一百五十九 皇姑姑第三十三章 雨中論道(中)第十五章 劍鳳吞龍第一百六十 雙修第五章 散心第七十五 學劍第三十五章 同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