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神醫孫思邈(2)

孫思邈不僅精於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在中醫學上首次主張治療婦女兒童疾病要單獨設科,並在着作中首先論述婦、兒醫學,聲明是“崇本之義”。他非常重視婦幼保健,着《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響之下,後代醫學工作者普遍重視研究婦、兒科疾病的治療技術。

孫思邈非常重視預防疾病,講求預防爲先的觀點,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爲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只要“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並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強調“每日必須調氣、補瀉、按摩、導引爲佳,勿以康健便爲常然。”他提倡講求個人衛生,重視運動保健,提出了食療、藥療、養生、養性、保健相結合的防病治病主張。

孫思邈很重視研究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山區人民由於食物中缺碘,易患甲狀腺腫大病{俗稱粗脖子},他認爲這種病是由於山中的水質不潔淨引起的,所以就用海藻等海生植物和動物的甲狀腺來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他對腳氣病作了詳細的研究,首先提出用谷白皮煮粥常服可以預防,所選擇的治療腳氣病的藥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效果很好。在長期的實踐中,孫思邈還總結出治療痢疾、絛蟲、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藥方。在太白山中居住時,孫思邈親自採集藥材,研究藥物性能。他認爲適時採藥極爲重要,早則藥勢未成,晚則藥勢已竭,依據豐富的藥學經驗,確定出233種中藥材適當採集的時節。

孫思邈對針灸術也頗有研究,着有《明堂鍼灸圖》,以鍼灸術作爲藥物的輔助療法。他認爲“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鍼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積極主張對疾病實行綜合治療。

在研究醫學的過程中,孫思邈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製成粉,用來發火煉丹,這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關於huǒ yào de pèi fāng。他在所着《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中,記述了伏火硫黃法的製作方法。

孫思邈還對良醫的診病方法做了總結:“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膽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氣質;“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邊落足一樣時時小心謹慎;“智圓”是指遇事圓活機變,不得拘泥,須有制敵機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貪名、不奪利,心中自有坦蕩天地。”

在臨牀實踐中,孫思邈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阿是穴”和“以痛爲腧”的取穴法,用動物的肝臟治療夜盲症,用羊的甲狀腺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用牛乳、豆類、穀皮等防治腳氣病;對於孕婦,提出住處要清潔安靜,心情要保持舒暢,臨產時不要緊張;對於嬰兒,提出餵奶要定時定量,平時要多見風日,衣服不可穿得過多等等。這些主張,時至今日仍有現實意義。

孫思邈對古典醫學有深刻的研究,對民間驗方十分重視,一生致力於醫學臨牀研究,對內、外、婦、兒、五官、鍼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中國醫藥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倡導婦科、兒科、鍼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孫思邈認爲“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將他自己的兩部着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爲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張仲景《傷寒論》後,將傷寒歸爲十二論,傷寒禁忌十五條,爲後世研究《傷寒雜病論》提供了可循的門徑,尤其對廣義傷寒增加了更具體的內容。他創立了從方、證、治三方面研究《傷寒雜病論》的方法,開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千金要方》三十卷,全書合方、論五千三百首,集方廣泛,內容豐富,書中內容既有診法、證候等醫學理論,又有內、外、婦、兒等臨牀各科;分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牀醫學的分類方法。既涉及解毒、急救、養生、食療,又涉及鍼灸、按摩、導引、吐納,可謂是對唐代以前中醫學發展的一次很好的總結。《千金要方》是中國唐代醫學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着,對後世醫學特別是方劑學的發展,有着明顯的影響和貢獻;並對日本、朝鮮醫學之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千金要方》是中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從基礎理論到臨牀各科,理、法、方、藥齊備。一類是典籍資料,一類是民間單方驗方,時至今日,很多內容仍起着指導作用。《千金要方》是對方劑學發展的巨大貢獻。書中收集了從張仲景時代直至孫思邈的臨牀經驗,歷數百年的方劑成就,特別是源流各異的方劑用藥,顯示出孫思邈的博極醫源和精湛醫技。後人稱《千金方》爲方書之祖。

《千金翼方》三十卷,是孫思邈晚年着作,系對《千金要方》的全面補充。全書分一百八十九門,合方、論、法二千九百餘首,內容涉及本草、婦人、傷寒、小兒、養性、補益、中風、雜病、瘡癰、色脈以及鍼灸等各個方面,尤以治療傷寒、中風、雜病和瘡癰最見療效。書中收載的800餘種藥物當中,有200餘種詳細介紹了有關藥物的採集和炮製等相關知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將晉唐時期已經散失到民間的《傷寒論》條文收錄其中,單獨構成九、十兩卷,成爲唐代僅有的《傷寒論》研究性着作,對於《傷寒論》條文的保存和流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643章野火第157章 大鍊鋼鐵(三)第375章 愛屋及烏第533章呂布降唐第428章 引蛇出洞第630章 顯示實力第612章水軍第243章 西嶺月(3)第150章 水泥引發的轟動第519章庇護第336章 蒙山雀舌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629章 國運永昌第594章 下獄第408章 貧僧第一個不服第73章 王大錘奪魁第105章 李世民也成了書迷第621章誘惑第424章 皇后之位的誘惑第463章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第786章 等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08章 真相第917章 查明身份第920章 貪腐第815章 回國第16章 一首詞的威力第7章 一碗粥的故事第519章庇護第686章解困第222章 考前放鬆第371章 再去安國寺第596章 走漏消息第664章 城破第668章斷糧第728章 奴隸殺人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283章 秘密第639章大周出兵第66章 誰道相思苦?第767章 賣刀第317章 口誤第849章 不合散夥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523章 殺豬做包子第534章 換將第260章 昏迷第559章救死扶傷第553章上元節第119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675章周攻打唐第318章 少年你終於開竅了第744章 保證不打你第399章 福王麻煩了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400章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第335章 安國寺第808章 孵化小雞第722章救民女第341章 你害死了我姐姐第549章 出乎預料的結局第218章 正式比賽(一)第684章打誰第530章敗呂布第599章唐出兵第558章 啤酒第917章 查明身份第99章 種豆南山下第501章 李武本是一家第743章 朝堂之亂第622章交換第128章 黑衣人和侯君集第507章宇文化及第515章 大唐四大家族第921章 保不保第594章 下獄第1章 睜眼嚇一跳第24章 陪先生去長安第473章皇后大怒第535章 系統獎勵第489章呂布回京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207章 籌備醫學院第48章 寶叔的絮叨第253章 人無完人第631章 陌刀隊第859章 佳偶天成第658章鄭和第644章 善戰者攻心第737章大唐的條件第583章 外使來朝第585章垂簾聽政第677章密而不宣第494章 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第104章 看書魔怔的太子第6章 貪婪陰毒的守備第332章 夢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第8章 各懷心思第865章 一鍋端
第643章野火第157章 大鍊鋼鐵(三)第375章 愛屋及烏第533章呂布降唐第428章 引蛇出洞第630章 顯示實力第612章水軍第243章 西嶺月(3)第150章 水泥引發的轟動第519章庇護第336章 蒙山雀舌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629章 國運永昌第594章 下獄第408章 貧僧第一個不服第73章 王大錘奪魁第105章 李世民也成了書迷第621章誘惑第424章 皇后之位的誘惑第463章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第786章 等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08章 真相第917章 查明身份第920章 貪腐第815章 回國第16章 一首詞的威力第7章 一碗粥的故事第519章庇護第686章解困第222章 考前放鬆第371章 再去安國寺第596章 走漏消息第664章 城破第668章斷糧第728章 奴隸殺人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283章 秘密第639章大周出兵第66章 誰道相思苦?第767章 賣刀第317章 口誤第849章 不合散夥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523章 殺豬做包子第534章 換將第260章 昏迷第559章救死扶傷第553章上元節第119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675章周攻打唐第318章 少年你終於開竅了第744章 保證不打你第399章 福王麻煩了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400章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第335章 安國寺第808章 孵化小雞第722章救民女第341章 你害死了我姐姐第549章 出乎預料的結局第218章 正式比賽(一)第684章打誰第530章敗呂布第599章唐出兵第558章 啤酒第917章 查明身份第99章 種豆南山下第501章 李武本是一家第743章 朝堂之亂第622章交換第128章 黑衣人和侯君集第507章宇文化及第515章 大唐四大家族第921章 保不保第594章 下獄第1章 睜眼嚇一跳第24章 陪先生去長安第473章皇后大怒第535章 系統獎勵第489章呂布回京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207章 籌備醫學院第48章 寶叔的絮叨第253章 人無完人第631章 陌刀隊第859章 佳偶天成第658章鄭和第644章 善戰者攻心第737章大唐的條件第583章 外使來朝第585章垂簾聽政第677章密而不宣第494章 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第104章 看書魔怔的太子第6章 貪婪陰毒的守備第332章 夢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第8章 各懷心思第865章 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