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

中華軍的艦隊在擊潰了日本人派出的水師部隊之後,十分順利的就在長門登陸了,而德川家綱在下關部署的十萬大軍和其他大名的二十萬軍隊也立刻趕過來,想要阻止中華軍登陸,而迎接他們的自然是中華軍的一頓炮火洗禮了,日本人這個時候毫無辦法,只能暫時的向後退去,不過他們依舊是在不斷的利用自己這邊的火炮攻擊中華軍登陸的那片海灘,雖然不會給中華軍造成太大的傷亡,但是卻能夠有效的遲滯中華軍的登陸速度,給國內其他軍隊的到來爭取時間。,x.

不過中華軍這邊絲毫不爲所動,很快就將十萬人全都搶灘上岸,並且開始主動的向日軍進攻了。

日本人這個時候知道自己所處的不利局面,要是不能成功的擊潰這支敵軍的話,他們的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民族都有可能會被滅亡,因此他們人人皆懷這死戰之心,各個奮勇當前,向着中華軍衝了過去。

中華軍的士兵迅速的就地組建防守陣型,一邊利用自己這邊的火炮和火槍打擊敵人一邊不斷的向後退去,日本人不知所以,還以爲是自己成功的將對方給打退了,因此一個個的興奮不已,更加奮力的向前衝去,想要一鼓作氣將對方攆下海去。

其實如果仔細的觀察之後,就會發現,中華軍的後退並不是全部軍隊都向後撤,在歷代的登陸戰裡面,首先搶灘的部隊一定要站穩腳跟,抵禦住敵軍的反撲。不然的話後續的部隊將很難登陸上岸。那樣的話灘頭陣地自然是保不住的。所以從常理上來說,中華軍的部隊主動的後撤是極不符合常理的,因此纔會被日軍誤以爲是對方堅持不住了。

而實際上,中華軍這邊的後退顯然是極有目的後撤,除了中間的部隊在漸漸的向後撤退之外,兩邊的部隊不僅沒有後撤,甚至是還在穩步的向前推進,並且不斷的擠壓着日本的軍隊。漸漸的將日本的軍隊擠成了一個長錐形,日本人的部隊陣型拉得越來越長,部隊的寬度卻越來越窄,而且他們向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慢。

很快,中華軍就全部撤退到了海邊,一些士兵甚至已經站在了海水之中,因此,在日本人看來,他們只需要在努力的向前推進一點,就能夠將對方徹底的趕下海去。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日本人開始不計代價的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他們絲毫沒有注意到,在他們開始進攻的時候,兩邊的中華軍已經將自己的包圍圈逐漸的縮小,已經逐漸有要合圍日本軍隊的架勢。

中華軍採取的戰術就是二戰的時候東線救火員曼施坦因在對付美國人的時候所採用的戰術,只不過曼施坦因的戰術更加隱蔽,而中華軍的戰術更加直觀。

這種戰術中華軍在這之前也使用過很多次,每一次都能夠取得奇效,在對方沒有戰略大家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能發現中華軍的這一企圖。

項玉將自己的這一戰術稱爲口袋戰術,意思跟實際很貼切,主要的戰術思想就是,將自己的陣線儘可能的向後拉,然後逐漸的形成一個類似於口袋一樣的陣型,讓敵軍盯緊自己的主力部隊,也就是中間的那支軍隊,用主力部隊的節節後撤吸引對方跟進,這樣一來,他們的兩翼就會暴露在自己兩側軍隊的火力之下,而敵軍此時的主要目標是正面戰場上的己方軍隊,所以不會去進攻自己兩翼的軍隊,而自己部署在兩翼的軍隊則能夠持續不斷的攻擊對方的兩側軍隊,逐漸的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同時削弱他們的陣型。

歷史上,曼施坦因在被從東線調到西線之後,將不可一世的美隊擋在了阿登山脈一帶,而美國之前放出豪言,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爭,但是隨着城市花園行動的失敗加上英軍傘兵基本上被打殘了,所以盟軍在沒有威脅德軍後方戰線的能力,曼施坦因在這之前一直是憂心忡忡,對於未來的戰局不抱希望,持悲觀的態度,可是當此役結束之後,他在西線徹底的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並且認爲,只要再給他一年的時間,他就能夠穩固西線的戰局,只可惜後來元首太過心急,急着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發動了阿登戰役,將曼施坦因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好局給徹底的葬送了。

而眼下中華軍的策略和曼施坦因一樣,那就是保持自己的陣型的完整性,不斷的先後退卻,給日本人一種他們即將攻破對方防線的感覺,只不過在他們還沒有發現的情況之下,己方的部隊已經對他們造成了重創。

日軍又一次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攻勢持續的時間比上一次還要短,甚至都沒有威脅到中華軍的防線就已經被對方擊退了,日軍漸漸的開始急躁起來,對方明明已經被自己趕到了海邊上,就差最後一步就能夠將他們攆下海,但是爲什麼偏偏就是這最後的一步卻怎麼也不能達成!

而這個時候,就在日本人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受挫之後,中華軍終於發動了自己準備已久的反攻,而且還是全線反攻,日本人一下子就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似乎是陷入了對方的重重包圍,四面八方都是對方的部隊,他們本來就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少部隊,這個時候還以爲是從別的地方登陸的中華軍趕到了這裡來增援了,於是就更加心慌,加上在這之前他們久攻不下,士兵們的銳氣早已被消磨光了,因此這個時候自然是抵擋不住,很快就發生了潰敗,日軍紛紛向東逃竄,他們不讓中華軍登陸的計劃徹底宣告失敗。

而中華軍也沒有選擇追擊,畢竟他們經過海上的航行和之前的戰鬥,自己也有些疲憊,因此暫時的選擇了穩固自己的陣地,而沒有選擇冒險的追擊逃跑的日軍。

於是日軍這才獲得了的機會,等到他們倉皇的逃到了京都附近,這纔有機會來收攏敗軍,而長門之戰中日軍的傷亡十分慘重,一共有超過十萬人陣亡或者被俘,此外還有至少五萬人失蹤,此時德川家綱的手中只剩下不到十五萬的軍隊,而此時日軍銳氣已失,軍心不穩,大家本來都信心滿滿,認爲自己這邊擁有超過三十萬的軍隊,怎麼也能夠像先輩那樣將入侵者擊退,誰曾想這一仗一打,自己這邊不僅沒有擊退敵軍,反而是損失慘重,就算是敵軍也損失慘重,但是他們至少已經成功的在本州島登陸了,那接下來他們要向哪裡進軍誰都不知道。

日本人並沒有等太久,很快,中華軍就一路追趕,打到了京都城下了,這裡是天皇的所在地,是日本的的國家象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京都比幕府的所在地江戶更加重要,所以日軍不能退縮只能再次拼死一戰。

而這一戰的結果更慘,包括德川家綱在內的十餘個大名都死於亂軍之中,就連天皇本人都被俘虜了,因爲考慮他是松下美惠子的生父,所以中華軍並沒有像對待普通戰俘那樣對待他,不過依然是將他囚禁了起來,日後被流放到了臺灣島去了,終生都不能回到日本。

很快,從山東出發的五萬軍隊也抵達了日本,兩支中華軍迅速的從南往北,很快的就佔領了日本的本州,接下來就要出兵攻打北海道了,而南邊從琉球羣島這邊過來的五萬大軍也順利的拿下了九州島和四國島,日本除了北海道以外,所有的地區已經全部被中華軍佔領了。

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230章 陷阱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86章 籌備貨幣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298章 猛攻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3章 關寧鐵騎第47章 各自突圍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6章 三桂定策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93章 惠子入學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294章 騷亂第1章 戰敗的將軍第14章 索要槍械第76章 將軍府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29章 不堪一擊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350章 援軍第57章 傷兵營第298章 猛攻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36章 圍困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17章 論戰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21章 連夜撤退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356章 對峙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68章 女海盜第98章 發展戰略第57章 傷兵營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371章 破局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8章 梟雄相會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192章 議和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13章 改編火器營
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230章 陷阱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86章 籌備貨幣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298章 猛攻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3章 關寧鐵騎第47章 各自突圍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6章 三桂定策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63章 莫臥兒使者第93章 惠子入學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294章 騷亂第1章 戰敗的將軍第14章 索要槍械第76章 將軍府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29章 不堪一擊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350章 援軍第57章 傷兵營第298章 猛攻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36章 圍困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17章 論戰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21章 連夜撤退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356章 對峙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68章 女海盜第98章 發展戰略第57章 傷兵營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371章 破局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8章 梟雄相會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192章 議和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13章 改編火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