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笑死了

呂錢塘當然不是聾子,聽到那不知準確身份的劍仙老前輩要讓自己與世子殿下過招,雖說大體是一些慢慢喂招以供殿下養刀的苦力活,可他練的是觀潮重劍,出手不如其它劍術來得細膩精準,萬一傷着了世子殿下,找誰訴苦喊冤?找護短著稱的大柱國,肯定是找死。跟世子殿下說刀劍無眼的大道理?這位殿下如何看都不是好說話的主子,指不定就得被穿一路的小鞋了。呂錢塘心中哀嘆,罷了,兵來將擋,到時候該殺該剮都只能豁出去,大不了站着不動讓世子殿下砍幾刀。

三人聯手與符將紅甲人一役中被徐鳳年斥責一句滾開的舒羞眼眸子笑彎起來,咋樣,這回輪到你呂錢塘吃癟了吧,偏偏要學劍,老孃且看你如何收場。舒羞輕輕呸了一下自己,什麼老孃,小女子還年輕着呢,世間幾個女子到了三十歲還有自己這般花容月貌?掐一掐臉蛋,肌膚都能滴出水來。

不做巫女許多年的舒羞在這邊孤芳自賞,徐鳳年已經起身,青鳥付賬,多給了幾兩碎銀,已經讓酒攤子歡天喜地。

望着馬隊緩行,賣酒的老闆坐在空桌長凳上,掂量着碎銀偷着樂,難得給自己倒了一碗讓夥計從酒缸底下撈起來的杏花兒酒糟,這玩意賣不了幾個銅板,卻也能解乏,老郎中更說過可以暑撲風溼冬浸凍瘡,一些被蛇蜂叮咬的村夫都習慣來討點酒糟去解毒,百試不爽。店老闆擡頭看了眼招牌旗幟上灰撲撲的三個字,心想啥時候拿下來好好清洗一番。

正當他尋思着小事的時候,感到地面劇烈顫動起來,轉頭一看,只見爲首一名手提一件陌生巨大兵器的將軍率領百餘人的驍騎轟然而過,老闆揉了揉眼睛,沒看錯,正是剛纔那個在風流倜儻公子哥面前十分恭敬的重甲將領,他也遠遠看見過幾次雍州兵馬的行頭,已經算是震撼人心,可眼前這支騎兵卻是更雄壯鋒芒,除了當頭魁梧將軍,全部駿馬輕甲,個個佩有一柄制式北涼刀,揹負弓弩,那刀,店老闆依稀認得,春秋國戰中,這種殺人刀的名聲早已傳遍天下。早先王朝上下無數人以獲得一柄北涼戰刀爲傲,後來朝廷下了旨意,不準北涼軍卒以外私自佩有此刀,否則以犯禁論處,這股洶涌風潮才逐漸淡去。

娘咧,雍州的貂裘子弟哪一個出行能讓一百精銳騎兵緊隨其後的誇張陣仗?

是從北涼那邊來雍州遊玩的將門子孫?可雍州這些年明擺着與泉州一起跟涼州爭鋒相對,這一點連他這種小百姓都心知肚明,怎麼有北涼的紈絝有氣魄調動軍伍來雍州境內馳騁?這不是硬生生打咱們田刺史的臉面嗎?店老闆將碎銀小心收起,一手護住才喝了小半的白酒碗,一隻手擡起搖了搖,撲散灰塵,想了又想,還是沒整明白那言談和氣風度雅緻的公子哥是啥來頭,總之是生平僅見的大人物了,老闆等塵土少去,這才提碗喝了口酒糟,感慨萬分道:“這位公子,家世氣量可真了不得,回頭要跟家裡那沒見過世面的婆娘好好說道說道。唉,可惜不是咱們雍州的,否則與人說起都有面子。”

曾在大雨中與寧峨眉並肩與那可怕紅甲人死戰一場的鳳字營正尉袁猛,是一個出身北涼中等士族的武將,文官仕途這條路走得不順,便從軍北涼,自小與族內一名從江湖上退下來的隱居教頭習武,袁猛槍法盡得真傳,與師從北地槍仙王繡的小人屠無法比,可也算是一員衝鋒佈陣都可獨當一面的雙全驍將,說實話出行北涼才一天時間便折損了兄弟幾十人,讓視兵卒如同手足的袁猛惱得吐血,更氣悶的是這等委屈偏偏不能擺在臉面上,總不敢去跟那位世子殿下說三道四。

說來好笑,袁猛與大戟寧峨眉官階竟是一樣,從六品,不上不下的位置,但袁猛對寧將軍卻是打心眼服氣,北涼四牙比起大柱國六位義子顯然要差得有些距離,可在北涼軍中,那六位各自領軍的大將位高權重,難免不可望更不可即,四牙虎將卻更容易親眼見到一些,邊境上戰場廝殺,平時慶功喝酒,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在袁猛看來四牙中數寧將軍最得軍心,每次陷陣身先士卒,與大柱國如出一轍,回到軍帳,平易近人,遠比典雄畜這類脾氣暴躁動輒鞭笞的將軍要好相處,尤其是小小河陽郡縣城,寧將軍一戟便將那個不長眼的東禁副都尉挑翻下馬,卜字鐵戟抵住那人心口,那人在戟下屁都不敢放一個!酣暢淋漓,大快人心,這纔是北涼的猛將!

寧峨眉突然提戟停馬,轉身朝所有輕騎大聲笑道:“世子殿下方纔喝酒時與我說,若他當日在穎椽城門口,便要那東禁副都尉剝光了吊在城門上!”

袁猛一怔。

鳳字營一百親衛騎兵大概都是與頭領袁猛一樣的表情,心頭有些波動,卻不太當真。

寧峨眉只是將話傳到,便繼續策馬前行,那枝巨戟幾乎曳地。

按照既定行程黃昏中要進一座城內休息,徐鳳年卻沒有進城,讓呂錢塘挑了一條小道進入青城山脈,這意味着除非找到山上的宮觀寺廟,一行人今晚都要睡在荒郊野嶺,青城山大小六十四峰,諸峰環繞如城池,古木終年青翠,綠意重重,故名青城。

雍州有三大絕妙美景,最東邊是號稱有劍仙一劍東來得以劈出的“西去劍閣”,險峻第一,南邊相傳有聖人騎牛而過的夔門關,雄渾無雙。再就是這個出了一位青城王的道教名山福地,本是九鬥米道的一處洞天,那被老皇帝御賜青城王的青羊宮宮主,卻是個出身龍虎正一教的道士,算是鳩佔鵲巢,把香火鼎盛的九鬥米道給統統驅逐,只剩一座青羊宮獨佔鰲頭,所以現在青翠綿延的青城山年年香火驟減,比起其它名山要冷清很多,實在是與青城山的響亮名頭不符,禍不單行的是訪客少了,佔山爲王的草寇卻是多了起來,一股一股散兵遊勇行蹤不定,與青城王一同稱王,官府剿殺起來十分麻煩,便是重金之下有山中老獵戶願冒險帶路都會經常撲空,數次波折後,郡守見那青羊宮宮主不領情便算了,竟然還倒打一耙說官衙惹是生非,在這塊清淨地上呱噪不休,一氣之下便更不樂意勞民傷財,除非是吃飽了撐着來青城山探幽賞景的達官顯貴不幸遭劫,迫於壓力纔出兵進山,尋常百姓遇險,一概不理。

官府就等着這青城山變成一座死山死城,看你一個空有名號的青城王如何去維持香火。

世子殿下更改行程,九鬥米老道士魏叔陽頗有感觸,年輕時候曾在後山一峰結茅而居,只不過他可不是年少慕道的那種人,種種灰心過後才做了道士,對青城山有些感情,卻不深厚,只是對那青城王驅逐九鬥米道的行徑相當氣憤,若非有護衛世子殿下的重任在身,非要青羊宮與那龍虎山出不了頭便來青城山封王的道士理論理論。

青城山本就以多霧著稱,入山半個時辰便顯得格外暮色沉重,徐鳳年不急着讓呂錢塘去找尋夜晚歇腳的地方,騎在白馬上,意態遊哉,魚幼薇一路聽着老道魏叔陽介紹青城山幽甲天下的風景,並不擔心風餐露宿,當年西楚皇城十數萬百姓逃亡,她與父親被洪流裹挾其中,什麼苦頭沒吃過?

徐鳳年當年便是聽着山上有道教排名極爲靠前的洞天福地,才離了官道上的山,結果大白天就遇到了一夥剪徑蟊賊,你追我逃,實在是狼狽透頂,徐鳳年想着想着便嘴角翹起,若非知道老黃是劍九黃,可能還要很晚才知道這缺門牙愛喝黃酒的傢伙是個高手吧?當時徐鳳年是騎在馬背上,老黃卻是在馬下背匣扛行囊撒腳狂奔,絲毫不慢,那副瘦弱身板若是常人,哪裡來的氣力充沛如海,跟着駿馬跑了半座山?那會兒怎麼就沒想到?

徐鳳年回過神,憑着記憶看了眼熟悉景色,笑道:“呂錢塘,在往上一里路,就有一座廢舊道觀,你先去打探一下。”

呂錢塘領命而去。

山上陰溼,魚幼薇有些泛冷,抱緊了武媚娘,徐鳳年瞥見後柔聲道:“晚上你就和姜泥睡在馬車。”

魚幼薇神情複雜,低下眼簾,與擡頭的武媚娘相望。

沒多久呂錢塘返回,恭聲道:“回稟殿下,確有一座空落道觀,並無閒雜。”

徐鳳年點了點頭,轉頭對楊青風吩咐道:“去抓些野味。”

楊青風身影一躍,沒入密林,那匹馬依舊溫馴前行。

道觀還是那座道觀,只是被當年還要破敗不堪,呂錢塘在撿了柴禾在院中升起火堆,今晚他們三人自然要輪流值守,若是舒羞不肯,呂錢塘也不計較這類雞毛蒜皮的事情。他們三位王府扈從,地位誰高誰低,大柱國懶的說,世子殿下也從未給句話,似乎要三人在途中各自去爭,至於手段誰強誰弱,還真不好斷言,呂錢塘對手中赤霞劍信心百倍,可也不盲目自負,對上符將紅甲人,舒羞的內力不可小覷,楊青風的詭譎手法更是晦暗莫測,退一步講,爭了又如何?那被世子殿下喚作青鳥的婢女,今日那次出手便讓他震驚。

楊青風抓了幾隻山雞野兔回來,更扛着一隻野麂,但世子殿下卻獨獨看中那幾只野雞,笑眯眯道:“這可是青城山的特產,白果雞,啄食白果生長,肉香比野麂還要過分。等會兒你們嚐了便知,前提是本世子管得住嘴沒獨吞。”

道觀後頭有一口清泉,青鳥和被徐鳳年一瞪眼使喚去的姜泥一起剝皮清洗。爲長遠做打算,徐鳳年讓青鳥手把手教授烤鵝都能烤焦的姜泥如何掌握火候,徐鳳年坐在臺階上,繡冬春雷兩柄長短刀疊放在膝上,出行所帶私物不多的魚幼薇不願席地而坐髒了衣裳,抱着武媚娘站在徐鳳年身旁。老劍神倒是四腳朝天躺在最高一層階梯上,枕了一塊隨手揀到的青石子,楊青風在院外餵馬,舒羞和呂錢塘一左一右兩尊門神守在院門口。

徐鳳年光等着美食入嘴,轉頭指了指遠處一座巍峨山峰,輕聲道:“那邊山頂就是青羊宮,若是雨後天晴的夜晚,可以看到千燈萬燈朝天庭的奇觀,只不過我這也是聽老黃講的,不曾親眼見到,當年在山下那邊便被人打劫,跑得差點累死,慌不擇路,騎馬進了林間小道,被一根低垂枝椏給打下了馬,於是就和老黃一起被綁帶到這裡,好在有驚無險,還因禍得福嚐到了半隻白果雞,好像我大發慈悲分了陪我一同遭罪的老黃一隻雞腿,還是半隻來着?總之就把他給感激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笑死我了。”

魚幼薇卻看到說笑死了的世子殿下,一點都沒有笑。

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3章 天大的買賣第74章 北涼親家第140章 天下動靜,除夕(中)第59章 封侯虎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16章 呂祖遺言第79章 開門開劍匣第312章 有始有終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164章 與曹長卿坐地論江山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請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160章 貧道十年一釣第356章 處處殺氣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番外第一章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383章 老子兒子第133章 大真人齊玄幀第98章 猩紅疊猩紅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148章 曲水談王霸第86章 一氣六百甲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3章 兩個酒窩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145章 驚蟄第364章 解籤第27章 要債太安城,大袖飄搖第190章 等紅衣第119章 頭顱第224章 北涼四戰(六)第366章 春風遠去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135章 真龍第244章 噤若寒蟬(七)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66章 長短術第57章 雀騎鷹第10章 變故第39章 下酒菜第382章 大戟橫江第203章 飛昇第166章 風起鳳飛,柳環賣花聲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370章 頭籤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138章 一燈籠蝶第131章 死戰第128章 大仗之前有大仗第57章 兩顧之爭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302章 西楚霸王(四)第33章 說到做到第370章 頭籤第165章 百足之蟲,夫妻之間,強弩之末第174章 急急如律令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8章 搶人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19章 練刀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199章 六兩三第264章 俠客行(上)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125章 對峙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60章 慢刀作畫第98章 去襄樊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56章 陸地神仙第224章 北涼四戰(六)第105章 咫尺風雷(下)第21章 好大的大國手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44章 白衣戰黑衣,白頭殺白頭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05章 互殺第122章 狹路相逢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76章 井中月第144章 天下姓什麼第120章 雙手合十,黃河逆行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109章 斫琴第148章 是誰先見他白頭第3章 天大的買賣
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3章 天大的買賣第74章 北涼親家第140章 天下動靜,除夕(中)第59章 封侯虎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16章 呂祖遺言第79章 開門開劍匣第312章 有始有終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164章 與曹長卿坐地論江山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請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160章 貧道十年一釣第356章 處處殺氣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番外第一章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383章 老子兒子第133章 大真人齊玄幀第98章 猩紅疊猩紅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148章 曲水談王霸第86章 一氣六百甲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3章 兩個酒窩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145章 驚蟄第364章 解籤第27章 要債太安城,大袖飄搖第190章 等紅衣第119章 頭顱第224章 北涼四戰(六)第366章 春風遠去第126章 一劍生佛第135章 真龍第244章 噤若寒蟬(七)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66章 長短術第57章 雀騎鷹第10章 變故第39章 下酒菜第382章 大戟橫江第203章 飛昇第166章 風起鳳飛,柳環賣花聲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370章 頭籤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138章 一燈籠蝶第131章 死戰第128章 大仗之前有大仗第57章 兩顧之爭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302章 西楚霸王(四)第33章 說到做到第370章 頭籤第165章 百足之蟲,夫妻之間,強弩之末第174章 急急如律令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8章 搶人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19章 練刀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199章 六兩三第264章 俠客行(上)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125章 對峙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60章 慢刀作畫第98章 去襄樊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56章 陸地神仙第224章 北涼四戰(六)第105章 咫尺風雷(下)第21章 好大的大國手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44章 白衣戰黑衣,白頭殺白頭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105章 互殺第122章 狹路相逢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76章 井中月第144章 天下姓什麼第120章 雙手合十,黃河逆行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109章 斫琴第148章 是誰先見他白頭第3章 天大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