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風起雲涌

孟義山進城的消息雖機密,但也瞞不過有心人。

戶部尚書王學善府坻後苑西角有一間跟走廊相接的雕花窗閣子,王學善、王添、餘心源圍爐而坐,閣子沒有讓僕侍進來伺候,王超是晚輩,就站在一旁端茶遞水。

“絕不能讓杭湖軍進來,”餘心源蹙着眉頭,滿臉憂思,說道:“在浙西吃了大敗仗,皇上都被迫跟陳西言低頭,請他出來主持局面。這個還是暫時的,只要將奢家兵馬打退了,皇上多半還是會讓陳西言告老還鄉。但要是讓杭湖軍進了江寧城,陳西言要是不肯‘告老’,誰能逼他?要是陳西言不肯‘告老’,我們的處境就難了……”

餘心源已經顧不得其子給浙閩軍捉俘,他眼下是自身難保,不得不約王添一起到王學善的府上來商議對策。

“當年曲家案,絕不是顧悟塵、林縛捕風捉影,要沒有一點真憑實據,顧悟塵、林縛敢在陳西言眼皮子底下滅了曲家?”王學善當年被迫跟顧悟塵媾和,對當年的曲家通匪案瞭解得比王添、餘心源透徹,他也不認爲陳西言是個心慈手軟的主,在謝朝忠領兵一事上,他與王添已經徹底站到陳西言的對立面,開弓就沒有回弦箭,他們不奢望陳西言以後能當這事沒有發生過。

杭湖軍跟陳西言的淵源極深,不會因爲餘心源往杭湖軍塞了王約當釘子就有所改變,陳西言此時已經是首輔了,要是將來的御營軍都唯他馬首是瞻,陳西言要玩死他們三個,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王添說道:“我們當然曉得不能讓杭湖軍進江寧城,怕是皇上也不願意讓杭湖軍進來,但是當下形勢危急,要是叛軍兵鋒直指江寧,杭湖軍進不進江寧,怕是由不得我們,也由不得皇上吧?”

“要是淮西兵跟江州兵能早一步回援江寧就好了……”王學善惋惜的說道。

杭湖軍就挨着浙西,所以在徽南軍給滅之後反應最快。在徽南軍覆滅之後,孟義山就立即率軍北上到臨水,得旨之後,更是在一天之內就進入丹陽境內;他本人更是先一步來江寧復旨,意圖無非也是想爭勤王首功,先一步進江寧城協守。

只要杭湖軍進了江寧城,編入御營軍,御營軍都統制的位子就逃不了是孟義山的囊中之物。

嶽冷秋在江州、董原在渦陽,離江寧稍遠了一些,怕是到此時才曉得江寧勢危的消息,比孟義山慢了已經不只一兩步。

當然,東陽府軍離江寧最近,也堪稱精銳,但林庭立跟林縛都出自林族,東陽府跟淮東穿同一條褲子。

不要說讓東陽府軍進江寧城了,就算是渡江進入南岸相援,林庭立也排在董原與嶽冷秋之後。

王學善、王添、餘心源無一不曉得不能讓孟義山率杭湖軍進江寧,但他們三人還在爲謝朝忠領兵事“避嫌”在家,即使出聲反對杭湖軍進城,聲音也無法響亮。

王超插不上話,只是在一旁幫着添水。

這會兒有腳步聲響起,王超走到門外,見是心腹韓賓走來,不悅的說道:“不是說過不許過來打擾嗎?”

“如夫人那院子裡好像有客人在說笑,還以爲大人知道……”韓賓壓着聲音說道。

王超眉頭一挑,韓賓特地來通風報信,陳如意留的應該是男客,而非平日相處的姐妹。

王超上月迎娶陳如意過門,用五百名家僕騎高頭大馬穿街過巷,在江寧城裡也算是出盡風頭。當時他王家在江寧城也是風聲水起,到處都傳言他父親王學善拜相登閣指日可待。誰能想到謝朝忠在浙西會打得這麼窩囊,叫他王家樂極生悲——拜相入閣一事自然沒人再提,還要擔心給陳西言反擊,連眼下的官位都保不住。

陳如意過門後還算守規矩,難道這時候就嫌棄王家了?王超心裡尋思着,暗道:要是這婊子不守婦道,給她好顏面看。

王超一時不能脫身,只跟韓賓說道:“我曉得了……”便將韓賓遣走,他走回閣子裡,心思卻飛到新納的小妾陳如意身上去了,想着會是什麼男客深夜進宅子來?

王學善、王添、餘心源圍着火爐也商議不出什麼對策來,過了片刻,餘心源、王添就各自離去。

王超心裡始終念着陳如意院子裡的來客,緊腳趕過去。

王超納陳如意爲妾,在王府東鄰買下一棟宅子,打通了給陳如意做居所。

陳如意同意許給王超爲妾之前,就說不願意看王家人的臉色,所以居所要有獨立的門庭跟外面連着。王超當時也給迷得三魂丟兩魂,陳如意有什麼要求都滿口答應下來,沒想到這時候就成了隱患。

在院子外看到韓賓也守在那裡,王超問道:“客人走了?”

“還沒呢。”韓賓說道。

“都什麼時辰了,院子裡還留客人,要傳出來,我王家臉面往那裡擱?”王超大聲埋怨道,推開門徑直往裡走,也沒有考慮給陳如意留下顏面,心想再不進去,綠帽子都要給戴到頭上了。

陳如意居住的院子是兩層廂樓小院,範圍不大,但精緻得很,廂樓圍了一方中庭在,樓下是小廝、丫鬟所住,樓上纔是起居室、書房跟會客廳。

王超徑直往樓上闖,看到一個青衫男子坐在他平日所坐的軟榻上,而陳如意坐在下首,他就氣不打一處來,擺起冷臉對陳如意哼道:“什麼貴客臨門,也不讓我知道一下,也不覺得時辰不對嗎?”

“王少君,多年不見,這才初見就不念舊誼要逐客嗎?”青衫男子笑問道。

王超轉臉看去,看清燈下那張熟悉的面孔竟然是離開江寧已經數年之久的奢飛虎,嚇得差點跌下樓去,驚慌的抓住樓梯扶手,厲聲質問:“你,你……你要刺殺本官不成?”

“王少君說笑了,如意與我情同兄妹,得知如意嫁給你爲妾,我作爲兄長的,怎麼能不過來道賀一番?我刺殺你做什麼?”奢飛虎微微一笑,坐在那裡理了理袍襟,鎮定自若的看着王超,倒沒有想到還用得上他。

“你……如意……”王超語無倫次的說道,眼睛也在奢飛虎與陳如意的臉上亂轉,奢飛虎的出現已經差點嚇跌下樓,得知陳如意竟然跟奢飛虎早就相識,而且關係這麼密切,更是驚得連句整溜話都說不出口。

陳如意還是在奢飛虎離開江寧之後才嶄露頭角的,但在奢飛虎來江寧之前,就是江寧城晨的清倌人,王超萬萬料不到陳如意竟然是奢家在江寧裡的暗樁。

“相公,你怎麼了?”陳如意聲音又軟又糯,走過來攙住王超將要癱軟下去的身子,對他嬌嗔說道,“你王家不是一直都嫌奴家出身低賤嗎?相公不也爲此跟爹孃謳氣嗎?奴家也是有苦衷說不出口啊,如今大都督收奴家爲義女,二公子與奴家結爲兄妹,相公怎麼就不高興了?”

王超看見韓賓從後路上樓來,不曉得何時拿了一把刀在手裡,神色間似乎對眼前的情形毫無意外,他的身子就真的癱下來了……

***********

浙閩叛軍兵鋒直指江寧,江寧城裡註定無法安寧。

林續文幾乎也是第一時間知道孟義山進江寧的消息。

“孟義山這人太貪心了!”林續文痛心疾首的說道。

“要是孟義山率杭湖軍進江寧城,形勢也不算太壞!”黃錦年說道。

江寧城裡雖然已經宵禁、淨街,但還不會妨礙他們這些高級官員穿街過巷互訪。

“皇上雖兩顧茅廬,請陳相出來主持大局,但也沒有責罰餘心源、王學善、王添,我看皇上心裡對陳相還是很有不滿的,眼下只是迫於形勢低頭罷了,”林續文說道,“不要說餘心源、王學善、王添三人會極力阻撓杭湖軍進城,只怕皇上心裡也不願杭湖軍進城。孟義山不來江寧,他大可以在丹陽府境內拖延着,從側翼對浙閩軍始終是個威脅。孟義山既然來了江寧,皇上不讓杭湖軍進江寧城,而讓孟義山率杭湖軍去守宣州或溧陽,孟義山還能推脫嗎?杭湖軍要是敗了,江州軍跟淮東兵馬來不及趕過來,江寧可真就危險了……”

“彭城郡公什麼時候能回師援江寧?”黃錦年問道。

“初五就打下晉安,算着時間老十七也應該到明州登岸了,”林續文推算道,“但淮東兵馬要準備好,從浙東抽出來進入江寧,也需要時間。在時間上,浙閩軍要寬裕得多,老十七未必倉促就趕過來。”

這會兒家人進來通報說孫文炳與林續祿過來了。

林續祿是林庭立的長子,雖然散官在身,但一直都未擔任官職,而是留在處置林族的事務,他與孫文炳走進來,搓着手,對林續文、黃錦年說道:“這鬼天氣,感覺得比去年還要冷,要是北面淮河都凍上,情況可就糟糕通頂了……”

徐泗防線對燕胡騎兵有很強的防滲透能力,但淮西就差了許多,雖然陶春能率原長淮軍精銳守住渦陽,但只要淮東上游能凍上,燕胡騎兵部隊甚至可以繞過渦陽,進入淮西腹地攻城奪寨,大肆破壞。從濠州到東陽可沒有太多能遮攔的障礙地形。

“比起擔心這個,眼下更要提防董原率兵馬來爭勤王之功,劉庭州對朝廷可是忠心耿耿,董原跟劉庭州搓合一起,信陽、濠壽的兵馬多半會隨之南下,陶春根本也不會獨守渦陽,”林續文說道,“東陽那邊還是要態度更堅決一些……”

“我會再派人回東陽府,”林續祿說道,他也擔心他父親犯迷糊,寧魯之爭時,他父親已經迷糊過一回,雖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也經不起接連在大事上犯兩次迷糊,“老十七這兩天應該就能到明州,先部兵馬都已經進錢江口,我跟文炳這時候進城,就是要告訴你們這事……”

“哦,是嗎?”黃錦年興奮起來,他與林續文之前就擔心淮東在閩東的兵馬主力趕不上趟,既然淮東能在浙東湊出數萬精銳,主動權就還在他們手裡,這個消息比什麼都安慰人心。

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69章 不臣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104章 轉機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1章 濟南城外第50章 彭城郡公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77章 孤臣忠烈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36章 對壘第6章 重兵東移第109章 老將第71章 南陽第59章 援圍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5章 挖牆腳第43章 泄水第47章 偷營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54章 真假虛實第44章 陷阱第45章 渡淮第60章 梟心難測第43章 多慮有失第35章 鏖戰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67章 取刀之謀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47章 先機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93章 老妖婆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50章 奪壘第137章 配刃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02章 未雨時第4章 備戰糧荒第142章 棋子第9章 郊迎(二)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24章 魂歸何處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5章 裂痕第37章 叛第19章 遼西大捷第66章 請戰第145章 壽州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1章 風向變了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96章 合議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四章 朝天湖第135章 遺計第9章 三沙灣第九十八章 夜談形勢第27間 羈縻之政第65章 賑災第147章 暗流第64章 說刀第34章 耐心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2章 夜觀軍營第7章 誤中副車第9章 大潰第七十二章 逃監第37章 體用之議第53章 北伐猜想第80章 鐵橋營第88章 夢圓江寧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3章 沒落王族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14章 激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48章 花亭第33章 有無野心第56章 態度第24章 戰後第8章 伏兵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63章 炮擊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73章 花燭夜第92章 言之不預第72章 遠交近伐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62章 北還徐州
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69章 不臣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104章 轉機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1章 濟南城外第50章 彭城郡公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77章 孤臣忠烈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36章 對壘第6章 重兵東移第109章 老將第71章 南陽第59章 援圍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5章 挖牆腳第43章 泄水第47章 偷營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54章 真假虛實第44章 陷阱第45章 渡淮第60章 梟心難測第43章 多慮有失第35章 鏖戰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67章 取刀之謀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八十章 巷道夜行第47章 先機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93章 老妖婆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50章 奪壘第137章 配刃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02章 未雨時第4章 備戰糧荒第142章 棋子第9章 郊迎(二)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24章 魂歸何處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5章 裂痕第37章 叛第19章 遼西大捷第66章 請戰第145章 壽州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1章 風向變了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96章 合議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四章 朝天湖第135章 遺計第9章 三沙灣第九十八章 夜談形勢第27間 羈縻之政第65章 賑災第147章 暗流第64章 說刀第34章 耐心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2章 夜觀軍營第7章 誤中副車第9章 大潰第七十二章 逃監第37章 體用之議第53章 北伐猜想第80章 鐵橋營第88章 夢圓江寧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3章 沒落王族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14章 激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48章 花亭第33章 有無野心第56章 態度第24章 戰後第8章 伏兵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63章 炮擊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73章 花燭夜第92章 言之不預第72章 遠交近伐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62章 北還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