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奪三關,縱橫馳騁

當天夜裡下起大雨,轟隆隆的雷聲和雨點打在帳篷上的密集聲響嚇得史從雲不敢入睡。

他不是怕那天雷雨聲,而怕大雨阻礙明天的攻城行動。

都不敢睡覺枯坐在大帳中,守着這場雨,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因爲外面很黑,好幾次站起來走到大帳外伸手去接雨點,感受雨勢大小。

這一刻他緊張到了極致,到目前爲止,整個河北戰場形勢大好,一切都按他的預想在發展......

如果因爲一場雨大亂所有部署,他絕不甘心,而且這場大戰關乎天下局勢,也是他個人的夢想。

史從雲從來不是什麼憂國憂民的大善人,他的行善多隻是力所能及,如果不危及自身的情況下,他自願意讓天下人覺得他帶善人,至少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所以他從不覺得自己是英雄豪傑,很多時候他都是個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性格,事到眼前了就要全力拼一把!哪怕有些聰明,有些長遠的想法,都是事情到肩上他纔開始想的。

只有對遼國的戰爭這件事他想了好幾年,因爲遼國太強,讓他時刻難安,就達摩斯利克之劍,生怕十三年前遼國兵入大梁的慘劇又會重演。

所以早就在日夜想着如何打遼國了,只是這一天來得比他想得早許多,如果萬事能順他心意來,那麼他想滅了蜀國、南漢、北漢、南唐、吳越等之後,有了北宋初期那樣的實力再發動對遼國的全面大戰。

但事情沒有如果,他不是皇帝,既然來了,他已經準備好和遼國大戰一場。

初期的戰事都在順着他的計劃進行,沒有太多偏差,只有........這場雨!

史從雲讓衛兵把大帳門簾捲起來,冷風夾雜雨點呼嘯着往裡灌,閭丘仲卿有些擔憂的道,“大帥,小心着涼。”

“沒事。”史從雲緊緊盯着大帳外,心裡亂糟糟的,表面依舊不動聲色。

益津關距離幽州有二百里不到,距離固安只有六十里,如果遼軍反應過來從固安派兵馳援的話不過是兩三天的事情,援軍一到讓他們多守上兩三天,那麼幽州的援軍也該到了.......

他緊張到了極致,恨不能開口罵兩句賊老天,想想還是算了,外面電閃雷鳴的,萬一被雷劈了不划算。

大帳外的深沉黑暗中,嘩啦啦的雨水聲在他看不見的地方肆虐蔓延,時不時劃破天空的藍紫色驚雷像是地煞閻羅之怒猙獰恐怖,隱約照遠處黑暗中的樹影搖擺如活物,密密麻麻的帳篷在雨中輕搖,令人心神不安。

見他不睡,閭丘仲卿、潘美和符昭願也在一旁陪着,史從雲讓他們先去睡,三人都拒絕了和他一起等着。

煎熬的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到半夜雨水聲開始逐漸變小,五月(農曆)的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下了一個時辰左右大雨就完全停了,連細密的小雨也沒有,天空開始逐漸放晴,雲朵散去,星辰皓月重新在遼闊天穹顯現。

史從雲長舒口氣,身體一軟差點站不住,這一個時辰,他真是神經緊繃,緊張到了極致。

“哈,這老天真折磨人,走,睡覺去!”

......

一夜好夢,第二天醒來晴空萬里。

昨夜大雨過後,天空萬里無雲,晨光初山樹梢益津關外已經到處是鑼鼓號聲,大軍調度的馬蹄聲和腳步聲,甲冑摩擦產生的聲音混雜砸一起。

史從雲起來後草草吃了些東西,隨後上馬到後方觀戰,此時益津關外周軍兩萬五千大軍從三面列開陣,密密麻麻擠滿南面所有空地,各軍士氣高漲,高聲唱着軍歌,聲音在遼闊原野之上響徹四方。

後方大量營帳前還有一萬中軍作爲預備隊,也時刻可以投入陣地,戰線延綿五六裡,到處都是看不到邊的周軍士兵。

這樣的陣勢上次見到還是在打壽州的時候,不過益津關顯然比不了壽州。

“大帥,要開始攻城了嗎?”衆傳令兵都躍躍欲試等待他的命令,只要等他一聲令下,四面八方的周軍就將開始攻城。

史從雲看着遠處城頭有些稀疏的人影心裡有些意外,隨即又有了另外的猜測,“再等一會兒。”

纔等了一會,前方王全斌陣地上就來人了,急匆匆騎馬過來,激動向他報告,“回稟大帥,剛剛遼益津關守將終廷徽在城頭請求投降,王將軍讓某來請大帥決斷。”

史從雲點頭,他說的等就是等這個,益津關城頭守軍稀疏,女牆後空蕩蕩的,滾木礌石和熱油金湯都沒準備,十有八九是被嚇到不想打了。

“告訴終廷徽,讓他來見我就准許他投降。”

傳令兵拱手,回去傳達他的命令了。

符昭願有些不解,“大帥,要是嚇到他怎麼辦。”

“他要不出城我還怕他城中設伏呢。”心裡又說一句,就他這佈防情況要是敢反悔,數萬大軍三面強攻,打下來是必然的事,不必給他留餘地。

過了一會兒,前方傳來響動,一面白旗在大量軍旗簇擁下向着他這邊而來。

後方是衆多武裝到牙齒的周軍重騎,前方是一個看起來五十多的男人,騎着白馬,身着白衣,手持白旗,看一眼就知道是終廷徽。

對方在他面前五步左右停馬,隨後下馬磕頭,“罪臣終廷徽見過周朝大帥。”

“起來說話。”史從雲說。

對方連忙起身,激動道:“大帥,老夫也是漢人,自山河淪落遼國之後,臣日日盼着王師到來,解救我們於水火之中,絕沒有抵抗王師的意思。

之前幾天不開城迎接只是沒法確定南來的是不是王師,所以不敢貿然開門,今天知道是王師大帥親至,老夫立即率衆同僚來向王師投誠。”

史從雲擡手,制止了他接着往下說,這樣的話他不會全信,要是他真是喜迎王師,那一開始邵季等人到的時候早就投降了,怎麼會僵持這麼多天。

不過話不能這麼說,“你們對朝廷的忠心某都知道了,也會向朝廷天子奏明此事。

我現在還有些事問你。”

“大帥請說,老夫定知無不言。”終廷徽立即高興道。

“益津關有多少守軍?”

“三個營,一千三百多人。”終廷徽連道。

史從雲點點頭,接着問:“固安和易州大概有多少遼軍。”

終廷徽猶豫一下。

“你可想好了再說,對朝廷是不是忠心都要看你們的表現。”

“固安有守軍一千左右,易州只怕更多些,不過不會超過三千!”終廷徽立即回答。

史從雲點頭,“好,去把你的人帶出來,之後我會派人接管益津關,你們在城南紮營吧。”

終廷徽連連點頭,隨後激動的去調兵了。

史從雲隨即道,“立即讓王審琦和董遵誨來見我。”......

不一會兒,王審琦和董遵誨騎馬從城西趕來。

史從雲直接擡手製止他們行禮,隨後道,“益津關守將終廷徽投降了,王審琦某現在以河北招討使的身份任命你爲益津關守將,董遵誨爲你副手,聽你調遣,手下五千人繼續爲你節制,立即入駐益津關。

另外終廷徽手下有一千三百多人,你把他們收編成一個軍,我再給你一控鶴軍一個軍的兵力。

你接手益津關之後立即佈置防守,準備應對遼國大軍。”

史從雲這番話說得很嚴肅,王審琦和董遵誨都直起腰桿。

“大帥,咱們不往北打了嗎?”監軍的潘美問。

“打,要一直打到幽州去。”史從雲說着回頭對王審琦道:“不過‘戰在我,非在賊也’,這場戰必須我們牽着遼軍的鼻子走,不能遼軍牽着我們的鼻子走,否則要吃大虧。

所以益津關是一個關鍵的勝負手!”

說完他把手放在王審琦的肩膀上:“王將軍,這樣的大任就交給你了,益津關得失是此戰關鍵,你必須牢牢把他握在手中,我能信任你嗎。”

王審琦當場翻身下馬,把腰間橫刀往後一擺,單膝跪地拱手道:“請大帥放心,我們人死絕了也會守住這益津關,無論如何也不讓遼國賊寇攻上城頭。”

史從雲點頭:“好,這千鈞重擔某交給你們了,帶人進城接管佈防吧。”

王審琦和董遵誨拱手,回去城西調兵入城,史從雲又從中軍抽調一個軍兩千人的兵力給王審琦。

一時間王審琦大軍已經多達八千,成了除他中軍外最大的一股兵力。

.......

當天正午之後,史從雲也終於收到老爹史彥超和慕容延釗他們那路大軍的消息。

他們才向西進攻,寧州刺史王洪就投降了,王洪是真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得知中原王師北上,立即投降周軍,打開大道。

史彥超遂率軍往北,沿途擊敗兩股敵兵,不管瀛州和莫州,直接到達瓦橋關下。

瓦橋關是三關之中最靠南的,直面中原壓力,城池修築在大清河邊上,雖然沒有益津關那麼雄偉高大,但城池前幾十米寬的河水着實把老爹等人難住了。

他們輕裝奔襲,人也不多,想要填幾十米寬的河完全不現實,橋也被守軍給破壞力了,一時間大軍在瓦橋關前僵持難以前進。

向訓和羅彥環後軍趕到後急忙從旁邊樹林裡伐木造橋造船,渡過一些人,拿對岸河邊的城牆沒辦法,過去偵查一圈就回來了。

向訓想到寧州刺史王洪主動投降的事情,又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也是漢人,立即派人去城前勸說他投降,歸順中原王師。

結果使者被亂箭射死,滾入大清河中,連屍體都沒撈上來。

守將姚內斌有恃無恐,瓦橋關城堅,前方有幾十米的大清河,橋已經被他們毀了,周軍想要過後攻城難上加難。

見這種情況,側面的莫州和瀛州刺史雖是漢人也拒不投降,一時間局面開始對周軍不利,因爲瀛州、莫州在後方,周軍是從寧州進軍,直接越過兩地進攻瓦橋關的。

之後幾天時不時有遼國騎兵在周軍附近出現,雖然沒發生戰鬥,但對周軍士兵士氣打擊很大,已經進入遼國境內,後方瀛州、莫州沒有投降,遼國騎兵又經常出現在大軍附近,難免害怕遼國大軍也快到了。

史從雲得到這些消息的時候正在南下,準備從後方,從北面進攻瓦橋關。

他們已經從東面繞了一個大圈,一路走乾寧軍出發,往北攻陷獨流口,拿下淤口關,奪取益津關繞到瓦橋關背後。

一路從乾寧軍出發,奪取平舒縣,往北出文安縣,夾擊淤口關,往西面去往益津關,繞到瓦橋關後。

如果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有上帝視角,能看清全局的狀況絕不敢這麼囂張了。

因爲整個局面上,瓦橋關在整個局面上已經被周軍數萬大軍包圍了。

東面七八十里外的文安縣已經被周軍拿下,北面五六十里外的益津關和一百里外的淤口關已經盡數被周軍佔領,數萬周軍在益津關正在南下。

前方是史彥超,慕容延釗,向訓,羅彥環的大軍。

只要再過一兩就會被合圍。

果然五月下旬,兩路大軍從南北兩個方向齊聚瓦橋關,數萬大軍從北面背後陳兵城下。

頓時之前還很囂張的姚內斌頓時慌了,立即也被嚇成了大周忠臣,開城出來對着史從雲三百九扣,表面自己對大周忠心耿耿,早盼着王師北來了。

瞬間就成了大周的忠臣,還把他的副手推出來擔了之前殺害周軍使者的事情,就這樣瓦橋關也拿下了。

拿下瓦橋關之後,消息很快陸續傳開,莫州刺史劉楚信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他已經被包圍了,北面的地方全被周軍佔了,立即舉城投降。

隨手史從雲下令符昭願率軍南下瀛州境內,迫於這樣的威勢,遼瀛洲刺史高彥暉也立即開城投降,這樣後周就收復的瓦橋關以南的地區。

如此大周從滄州往北半個多月,相繼拿下瀛州、莫州、寧州、乾寧軍、獨流口、平舒縣、文安縣、淤泥口關、瓦橋關、益津關等地,奪取了益津關、淤口關以南的大片土地。

史從雲採用分兵進擊,大局面上從東面往北向西繞後,從背後擊潰淤口關、益津關、瓦橋關三關,四處縱橫馳騁,短時間內瓦解遼軍在幽州南面的防禦體系......

318、聯盟利害286、南唐惶恐450、火熱四月19、李谷273、老將王全斌第532章 山後之戰(下)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92、戰地黃花分外香(四)24、郭榮的難104、姐妹情深479、兵臨城下31、閭丘仲卿298、江中黑龍155、第五層(四千)43、再見潘美313、打破常規3、五代兵將450、火熱四月318、聯盟利害175、貪財好色106、控鶴左廂都指揮使303、光速登基38、史從雲的大寨子7、交代後事198、三江口之戰(一)422、無力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08、史從雲的後院428、霹靂陣(上)457、下揚州225、接連告捷156、投降307、安排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353、衝着太后435、冤家88、戰略預判(下)405、下決心24、郭榮的難208、史從雲的後院428、霹靂陣(上)325、前程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248、牽一髮而動全身31、閭丘仲卿389、蕭胡輦的野心296、要三次才成第564章 國務473、事實勝於雄辯286、南唐惶恐353、衝着太后252、交易463、迎刃而解380、進攻型軍隊29、家書497、爲國獻身史從雲133、色字頭上一把刀(下)365、集權,集權!429、霹靂陣(下)213、熟讀兵書王昭遠第509章 桑乾河之戰(一)7、交代後事269、出兵207、符皇后的心思144、個人信譽+捨我其誰111、年輕人就要聯絡感情103、符家老六241、鏖戰67、大工程師韓通346、吹角連營82、郭榮治佛76、僵局(上)238、北逐!435、冤家33、雲州往事(上)321、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一)第517章 由點向面284、兩開花170、未來的思考207、符皇后的心思332、荊嗣361、大朝的結果297、安排151、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197、兵貴權詭446、文化改組178、擴軍433、疑雲205、武陵魚和大梁魚337、遍地開花497、爲國獻身史從雲292、飼虎(上)201、三江口之戰(三)194、江陵風雨402、天子殺伐405、下決心442、番禺不速之客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95、潰敗471、兩軍差距
318、聯盟利害286、南唐惶恐450、火熱四月19、李谷273、老將王全斌第532章 山後之戰(下)45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92、戰地黃花分外香(四)24、郭榮的難104、姐妹情深479、兵臨城下31、閭丘仲卿298、江中黑龍155、第五層(四千)43、再見潘美313、打破常規3、五代兵將450、火熱四月318、聯盟利害175、貪財好色106、控鶴左廂都指揮使303、光速登基38、史從雲的大寨子7、交代後事198、三江口之戰(一)422、無力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208、史從雲的後院428、霹靂陣(上)457、下揚州225、接連告捷156、投降307、安排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353、衝着太后435、冤家88、戰略預判(下)405、下決心24、郭榮的難208、史從雲的後院428、霹靂陣(上)325、前程124、不動如山史從雲(一)四千字大章,求訂閱248、牽一髮而動全身31、閭丘仲卿389、蕭胡輦的野心296、要三次才成第564章 國務473、事實勝於雄辯286、南唐惶恐353、衝着太后252、交易463、迎刃而解380、進攻型軍隊29、家書497、爲國獻身史從雲133、色字頭上一把刀(下)365、集權,集權!429、霹靂陣(下)213、熟讀兵書王昭遠第509章 桑乾河之戰(一)7、交代後事269、出兵207、符皇后的心思144、個人信譽+捨我其誰111、年輕人就要聯絡感情103、符家老六241、鏖戰67、大工程師韓通346、吹角連營82、郭榮治佛76、僵局(上)238、北逐!435、冤家33、雲州往事(上)321、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一)第517章 由點向面284、兩開花170、未來的思考207、符皇后的心思332、荊嗣361、大朝的結果297、安排151、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197、兵貴權詭446、文化改組178、擴軍433、疑雲205、武陵魚和大梁魚337、遍地開花497、爲國獻身史從雲292、飼虎(上)201、三江口之戰(三)194、江陵風雨402、天子殺伐405、下決心442、番禺不速之客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95、潰敗471、兩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