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投降是一種習慣

節日自然是熱鬧的,長安城從今天到十五一直會金吾不禁。上龍坡上有無數的人在遙祭祖宗,遠遠望去滿坡的的燭火與星斗相接蔚爲壯觀。或許這是天人之間最近的距離了吧。

一直以來雲燁都以一種局外人的態度來看待大唐的一切,將自己置於先知的地位,就彷彿穿越在一部非常真實,又非常漫長的歷史長劇中,知道李二的死期,知道皇后的死期,知道李承乾必然的結局,所以對皇家沒有敬畏感。如今,夢境照進了現實,劇中的人物忽然對自己產生了威脅,這就讓雲燁茫然間不知所措。有些怪自己,明知道李二兩口子就沒一個好對付的,自己還招惹,這和老虎頭上拍蒼蠅有什麼區別?如果硬要說有區別,那就是自己拍的不是老虎,而是兩隻霸王龍。老程說的對啊,入世就要有入世的樣子,不要人入了世,心思還是世外的一套,遲早要吃虧,還是大虧。太精闢了,粗頭粗臉的老程纔是真正的智者。老奶奶非常捨不得現在的生活,既有面子,又可光宗耀祖,磕破頭也求不來的好光景誰能捨得?雲燁明白只要自己捨棄尊嚴,拋棄驕傲,憑自己的性子一定能討好長孫皇后,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唐臣子,這種幸福的生活就會一直延續下去,甚至更加幸福也不是不可能。

堅持自己的尊嚴?堅持自己的驕傲?封建社會不存在這些東西,家天下的制度註定永遠有一個人站在你的頭頂吆五喝六。除非你幹掉他。無論是歷史上,還是演義裡李二都是響噹噹的豬腳,千古一帝的名聲不是白來的。造他的反,純屬活膩了。

花園裡靜悄悄的,只有風吹枯葉的沙沙聲,天上沒有月亮,幕布一樣的天空綴滿寶石,一閃一閃的,像是在對你眨眼。弄不下來啊!離着數百萬光年呢。每到三十,初一,月亮就把黑暗的屁股對着地球,腆着臉對太陽獻媚。我該不該向那隻金鳳凰獻媚?雖然聽老奶奶說那隻鳳凰長得極美,雲燁也不想低下自己的頭。來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自己唯一能擁有的就是自己的精神。毛太祖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遵從他老人家的遺訓,雲燁想保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被封建主義佔領。雲燁的腦子裡亂七八糟的跑馬。

小丫吃力的抱着一件大氅從月亮門溜進來,她在門外面偷看好久了,哥哥一個人坐在鞦韆架上發呆。奶奶不讓她進去打擾,哥哥冷的在發抖,不知犯了什麼錯,被奶奶罰。她偷偷抱了哥哥的大氅子給哥哥送來,但願不要被奶奶看見。小丫頭這樣想。

雲燁沒有發現小丫,只是沉浸在胡思亂想的可怕場景裡,方孝孺倒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在面對明成祖朱棣要誅他九族的威脅,他強硬的說:“你誅我十族又如何。”氣節堅挺,立場堅定,所以一千三百餘人隨他奔赴黃泉。堅持自己的驕傲,堅持自己的意志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嗎?

小丫夠不着他的肩膀,就把氅子蓋在雲燁腿上,她不知道自己的一個小動作徹底毀了雲燁剛剛建立起來的自信心。拿全家做賭注,這是腦殘行爲,不要說全家,就是拿小丫的一根毛髮來賭,也是不可饒恕的。裝狗熊就裝狗熊,爲小丫裝烏龜都沒問題。

披上氅子把小丫頭抱在懷裡,緊緊裹住。心裡的煩惱早拋到腦後,兄妹倆坐在鞦韆架上輕輕搖晃。

“哥哥你做錯事了嗎?”

“哥哥做錯事了,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心思看得比天還大,現在沒關係了,煩人的事沒了,抱緊,我倆盪鞦韆。";

聽着傳來的笑聲,老奶奶緊繃着的心放鬆下來,小燁子終於跨過了那條心坎。雙手合十虔誠的向佛祖祈禱,小燁子再也不要有這樣的煎熬。

子夜的鐘聲敲響了,貞觀三年到來了。

雲燁決定妥協,向該死的封建王朝妥協,雖然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在後世也沒有多少尊嚴,但是一到唐朝尊嚴就變的格外重要,難怪說國人一個人是龍,三個人就變成蟲了,他有切身的體會。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就是老程家的門風。太陽剛剛升起,酒宴就進入高超,一個滿臉鬍子的大漢帶着三個兒子陪一大早上門拜年的雲燁,程處默,程處亮,程處弼,年齡分別是,十八,十五,十四,三條好漢,三條酒鬼。平底瓷碗裝滿三勒漿一仰脖就灌下去了,呼出一口酒氣,一寸見方的紅燒肉塞嘴裡嚼都不嚼就下了肚。

";你小子就是瞎操心,早叫你多蒸些好酒出來,你就是不肯,災民有皇上操心,你緊張個什麼勁。現在家裡只有三勒漿能勉強下肚,想想就晦氣。”老程邊喝酒邊數落雲燁。

“伯伯,那白酒極度耗費糧食,三斤糧食才能蒸出一斤酒,您也知道,小侄這回可是拿命當賭注壓在我師父的一句話上了,要是明年真的有蝗災,多留一口糧食說不定就能多救一條命。”

";皇后娘娘要親自教導你,你小子好大的面子,朝堂上傳遍了,弄的議論紛紛,要不是陛下乾綱獨斷下令不許多嘴,早有令官上本參奏你了。怎麼樣?一當官就處在風眼上,被油煎的感覺如何?”老程幸災樂禍的口吻。

‘關小侄何事,是皇后要管教我,又不是我上杆子求來的,參我幹什麼。雲家小門小戶的經不起折騰。”這事一提起來就火大。

“呀?還抖起來了,皇后是一國之母看得起你,怕你誤入歧途把一個好好的奇才毀了這纔要親自管教,給你臉還不趕快兜着,當你是什麼東西?這滿天下奇才,怪纔多了,爲什麼就你有這機會,別人就得窩在草棚子裡吃糠喝稀?國朝從沒有的好事落你頭上還不趕快謝恩,跑我這裡混吃喝,收起你高人子弟的嘴臉,老老實實去就學,娘娘說什麼就是什麼,對的是對的,錯的還是對的,知道嗎?”

雲燁發現任何人只要投降一次,慢慢就會成爲一種習慣,昨晚和奶奶說起來滿肚子的不認同,今天老程罵罵咧咧硬逼着投降心裡卻沒有一絲逆反。雲燁知道自己天生就不是幹大事的料,暫且在這封建主義大家庭胡混着吧。

第18節 廉價的寶物第7節 樂極生悲第2節 故地重遊第9節 李義府的報復第19節 春情的味道第54節 新四民論第11節 一菜殺四師?第36節 吐蕃王妃第1節 郭平的一天最後的求票單張第30節 看不見未來的李佑第17節 爆燃第18節 傻人傻福第28節 豬爲媒?第51節 少林寺第43節 惡魔的傳說第12節 武士的惡習第16節 殺不了人,還殺不了狗第20節 陰魂不散第33節 城門郎第41節 李二的民主第16節 屠龍第40節 殺吧!第50節 糊塗海第5節 荒涼的城第7節 給李佑換心第32節 假戲真做第56節 上元節的轟鳴第10節 撞到鐵板第32節 那日暮的眼淚第27節 彼能取而代之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25節 怪人來了第33節 積木成排第30節 熱氣球和飛船第63節 肉中刺第28節 健康的替罪羊第36節 變形的駝城第26節 被誤解的高士第19節 有狐第22節 根源第29節 血汗銀子第36節 三無詔書第43節 古聖賢何苦爲難後輩第54節 血腥的人頭第20節 襄城劫第31節 憤怒的力量第22節 侯君集和雲家大小姐第5節 劉方如是說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46節 桃源第56節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第4節 不關我事第4節 書院和驢子第13節 哈雷是我先師第42節 聰明的響馬第47節 他是誰?第48節 第一個第6節 李泰求教第28節 肥豬王爺第51節 十六王宅第40節 戰場上的禮貌第47節 千里取人頭第11節 美女老師第5節 天下太平第37節 射鵰手第71節 故地,故人第17節 馬蜂來襲第37節 吃大戶第19節 飯桶,全是飯桶第58節 亂糟糟的書院第54節 風波惡第46節 暗訪第62節 喜怒無常啊第42節 遭遇官僚第15節 恐怖的徵兆第35節 小丑的睿智第63節 大網和小網第15節 盛唐人物第41節 孫思邈說蝗蟲是個好東西第6節 白板第18節 爺爺生在天地間第9節 李承乾的政治秀第47節 流淚的雲莊第34節 姦夫,淫婦與淫媒第39節 名將死光了第55節 用武之地第57節 君子和小人第54節 小麻煩?第5節 兩個不正常的主帥第7節 美人第2節 大希望第21節 換桌子的辛苦第11節 魚,我所欲也第18節 全走了第16節 遠航第24節 雲大小姐力破三軍第18節 好吃的麪條第46節 大家業
第18節 廉價的寶物第7節 樂極生悲第2節 故地重遊第9節 李義府的報復第19節 春情的味道第54節 新四民論第11節 一菜殺四師?第36節 吐蕃王妃第1節 郭平的一天最後的求票單張第30節 看不見未來的李佑第17節 爆燃第18節 傻人傻福第28節 豬爲媒?第51節 少林寺第43節 惡魔的傳說第12節 武士的惡習第16節 殺不了人,還殺不了狗第20節 陰魂不散第33節 城門郎第41節 李二的民主第16節 屠龍第40節 殺吧!第50節 糊塗海第5節 荒涼的城第7節 給李佑換心第32節 假戲真做第56節 上元節的轟鳴第10節 撞到鐵板第32節 那日暮的眼淚第27節 彼能取而代之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25節 怪人來了第33節 積木成排第30節 熱氣球和飛船第63節 肉中刺第28節 健康的替罪羊第36節 變形的駝城第26節 被誤解的高士第19節 有狐第22節 根源第29節 血汗銀子第36節 三無詔書第43節 古聖賢何苦爲難後輩第54節 血腥的人頭第20節 襄城劫第31節 憤怒的力量第22節 侯君集和雲家大小姐第5節 劉方如是說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46節 桃源第56節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第4節 不關我事第4節 書院和驢子第13節 哈雷是我先師第42節 聰明的響馬第47節 他是誰?第48節 第一個第6節 李泰求教第28節 肥豬王爺第51節 十六王宅第40節 戰場上的禮貌第47節 千里取人頭第11節 美女老師第5節 天下太平第37節 射鵰手第71節 故地,故人第17節 馬蜂來襲第37節 吃大戶第19節 飯桶,全是飯桶第58節 亂糟糟的書院第54節 風波惡第46節 暗訪第62節 喜怒無常啊第42節 遭遇官僚第15節 恐怖的徵兆第35節 小丑的睿智第63節 大網和小網第15節 盛唐人物第41節 孫思邈說蝗蟲是個好東西第6節 白板第18節 爺爺生在天地間第9節 李承乾的政治秀第47節 流淚的雲莊第34節 姦夫,淫婦與淫媒第39節 名將死光了第55節 用武之地第57節 君子和小人第54節 小麻煩?第5節 兩個不正常的主帥第7節 美人第2節 大希望第21節 換桌子的辛苦第11節 魚,我所欲也第18節 全走了第16節 遠航第24節 雲大小姐力破三軍第18節 好吃的麪條第46節 大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