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幽州長史

王世充哈哈一笑:“如果不是紅拂姑娘的話,那是不是越國公也打算給我封郎的待遇,拿出一個侄女出來呢?想來想去,非如此的話,好象也很難打動我啊。”

紅拂的妙目流轉,聲音卻變得冰冷:“王世充,雖然主公認可你的能力,但你也未免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你以爲你真能娶到什麼郡主?實話告訴你吧,你娶進家的,只不過是高僕射再一次給你安排的枕邊間諜罷了。”

王世充的臉色倏地一變,他剛纔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可能,但這回聽紅拂親口說出,還是吃了一驚,臉馬上沉了下來:“紅拂姑娘,你說這種話,可有何真憑實據?我不可能就這麼信你的一面之辭。”

紅拂微微一笑,抿了抿嘴脣:“這次高僕射給你找的,確實是北齊宗室,樂安王高勱的女兒高鳳仙,但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高僕射的秘密情報組織高天中訓練多年的女殺手。”

王世充心中一動,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哦,既然是北齊宗室,又怎麼會捨得把自己的女兒送到這什麼高天的組織中呢?再說了,既然這個組織連你們都知道,皇上又怎麼可能允許這種組織的存在?”

紅拂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世家大族的可怕之處,不只是在於本人位高權重,而且還在於這些世家大族累世相傳,都有自己的累世忠僕,上次王世積倒臺後,他的那些部曲親兵不都是現在歸了你麼,你自己也清楚,這些人裡有多少是從他爺爺輩就傳下來的,可不都是以王家部曲的名義現世。”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幾個月他除了打仗外,就是一直在消化王世積留在山洞中的那個龐大組織,這個組織從王世積祖父輩的北魏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大多數成員看起來都是不起眼的販夫走卒。但家裡的產業地契都在王家的名下,還有些是自己或者父輩殺人,犯了死罪,那些罪證也在王家的名下。

更有些造反謀逆之徒被王世積的父祖輩剿滅,行刑時故意留了一命,把這些人秘密安頓,而他們的自白書與感恩狀也都留下。那個秘密山洞裡,存放的就是這些地契。感狀和罪證,也正是靠了這些東西,王世積才能代代控制這些人,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一個身爲關隴將領的王世積就能在三代人的時間裡經營起如此龐大的組織,更不用說高熲這樣當了帝國二十年的首輔了,但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楊堅又怎麼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

王世充沉聲道:“這個什麼高天組織,皇上可否知曉?”

紅拂點了點頭:“這些是幾百年的大世傢俬人保留的權力,皇權可以滅一個。兩個世家,卻不可能同時挑戰整個世家系統,所以即使是皇上,也不可能動這世家的底線,所謂的千年世家,之所以能代代爲官,所仗者無非有三。一是千年積累的廣大田產和數量龐大的家奴,二是代代在朝爲官所積累的深厚人脈和其他世家的聰明,三是世家子弟能接受遠遠高於普通人的教育,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遠遠強於普通人,要治理國家。或者是出外征戰,文臣武將非世家子弟不可。”

王世充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可是皇上因爲這個就能默許世家的權力凌駕於皇權之上了嗎?我朝的均田制,不是奪了世家和皇族的田地,均給百姓了嗎?還有每家的奴僕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更是禁止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存在,既然連私兵和家奴都不允許。又怎麼可能允許自己經營情報組織呢?”

紅拂輕啓朱脣,吐氣如蘭:“這就是皇上的過人之處了,均田制是高僕射當年和皇上密商多次後纔出臺的,可以說是整個世家階層和皇上之間的一次利益妥協,自古以來,庶民一向被君權和世家視爲牛羊,因此五胡亂華之時,鮮有保家衛國,戰鬥到死的民衆。

民衆反而是幾百戶幾千戶地聚集在自己的世家和地主手下,形成了大大小小地塢堡,以求自保,後來這些漢人世家和入侵的胡人達成了協議,向胡人效忠,入朝爲官,而胡人則繼續保護和承認漢人世家的利益,雖然統治階層是入侵的胡人,但是在中原之地,仍然是行千年來的王與臣共天下的老規矩。

皇上和高僕射,還有本朝開國之初的整個士大夫階層有鑑於此,不願五胡亂華時這種只知有家,不知有國的慘劇再次發生,加上南北朝三百年,漢化的胡人們又形成了一個關隴大將代代相傳的軍功貴族集團,與原來代表漢人利益的北方五姓七望這樣的超級大世家形成了對抗之勢。

所以漢人的士大夫階層也不得不作出些妥協,讓出一部分的祖產田地,分配給民衆,換來國家的富強與穩定,畢竟如果國家垮了,他們作爲世家也是損失極大,象太原王氏這樣的家族,經歷了大亂之後,已經遠遠不如新興的二李這樣的軍功世家了。

但皇上也是和這些大家族作了一些交換,他們拿出了大量的田地,減少了大批的奴僕,但自身的其他產業和一直保留的情報系統卻被默許存在,只要不觸及那條謀反的底線即可,要知道大世家之間也是存在着競爭關係,不太可能形成一塊鐵板,集中起來造反,真要到了那一天,這個皇朝也就是氣數已盡了,就象北周,最後他們的忠臣除了宇文氏宗室以外,也就只有個尉遲迥了,這說明無論是關隴大將,還是漢人世家,都選擇了皇上,北周豈能不亡?”

王世充長嘆一聲:“皇上果然是厲害,知進退,通人心,又有高僕射這樣的重臣輔佐,這纔有了大隋的如日中天啊。”

紅拂點了點頭:“高僕射本人自然是宰輔之材,但他的出身地位也決定了只有他才能到這個位置,高僕射的先祖在北魏年間從遼東遷移到渤海,與北齊皇族的高室並無血緣關係,雖然他的祖父輩開始就在北魏爲官,但也只是州郡一級的中下層官員。並非高官顯貴,所以高僕射這樣的中等世家,是不希望五姓七望這樣的超級世家永遠壓在他們頭上的,這也是他和皇上能君臣一心,利用開國之初人心思定,民衆渴望國家強大與和平的心態,推行這種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王世充冷笑道:“越國公也是這樣的吧。雖然是弘農楊氏的後人,但並非顯貴。雖說能和鄭氏聯姻,但也並非超級世家,這也是皇上重用他的原因。紅拂姑娘,你也是越國公手下情報組織的首領,皇上也應該知道你們家情報組織的存在。”

紅拂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但我們兩家的情報組織從不針對皇上,大臣之間有些爭鬥,正好符合皇上的利益,他寧可重臣互掐。也不願意這些人團結在一起,鐵板一塊來威脅君權,高僕射雖然一直是尚書左僕射,但先後也有蘇威和越國公任右僕射與他分權,就是此理。王世充,跟你說了這麼多,你應該瞭解了皇上對於大臣和世家間擁有自己的力量與情報網絡的態度了吧。簡單說就是一句話,不影響君權,不謀反的情況下,皇上是默許這些組織存在的。”

王世充點了點頭:“所以即使這些世家之間聯姻,通婚,皇上也不過問是吧。可是你說的我還是有些不太相信。堂堂的北齊宗室之女,又怎麼會給高僕射訓練成了間諜呢?世家訓練普通的百姓當殺手,當刺客,當間諜,這點我信,可要說北齊皇室之女也是間諜,這個玩笑開得有點大了吧。”

紅拂微微一笑。嘴邊再次現出一個美麗的小酒窩:“王世充,你難道不知道高勱家的往事嗎?如果不作這種交易,只怕二十五年前北齊滅國的時候,高勱家就給滿門抄斬了,還用等到今天?”

王世充對於北齊的往事不是太瞭解,甚至於模糊印象中,姓高的高熲和建立北齊的高歡是不是遠親,都不甚了了,聽到這裡時,心中一動,問道:“能說得詳細點嗎?我對北齊的皇族不是太清楚。”

紅拂點了點頭:“北齊的創立者是神武皇帝高歡,他的先祖是渤海高氏,祖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六世祖高隱曾經做過晉朝的太守,五胡入主中原的時候,高歡連續三代的祖先投降了慕容氏的燕國,三代在燕國爲官,後來北魏拓跋氏(後改爲漢名元氏)興起,燕國滅亡,高歡的曾祖父高湖降附於北魏,一直到高歡的祖父高謐的時候,因爲犯法而被舉家流放到當時北魏防禦草原上的柔然汗國的六鎮之一,懷朔鎮。

由於高家三代都與世代鎮守六鎮的鮮卑族軍人混居,所以高歡雖然是漢人,卻也早已經鮮卑化,從小學的不是詩詞歌賦,而是象胡人一樣的學習騎射和兵法,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甚至還取了個鮮卑名字賀六渾。

到了北魏末年,由於北魏的皇族上層醉心於漢化,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無不以拋棄自己的鮮卑傳統,全盤漢化爲榮,甚至皇帝拓跋氏帶着把名字改成了元氏,而另一方面,廣大的鮮卑族普通士兵卻長年鎮守北方邊關,世世代代喝風吃沙子,地位低下,原來六鎮精兵都以參軍爲榮,到了此時去六鎮已經成了流放犯人的手段,象高歡的祖父就是因爲犯事才被流放此地,而且世代不能遷移。

積累了百年的怒火終於在北魏末年爆發,這就是六鎮官兵大起義,這場起義摧毀了整個北魏,最後軍權旁落到在鎮壓起義中嶄露頭角,把握了北魏軍政大權的高歡和宇文泰二人手中。

高歡和宇文泰這對絕世雙雄,各自擁立了一個元氏傀儡皇帝,分別定都洛陽和長安,北魏也分裂成東西兩魏,來回反覆打了幾十年也沒有消滅對手,直到高歡和宇文泰死時,這二位也沒有黃袍加身,而是分別作爲東魏和西魏的大權臣離開了人世,篡位之事,留給了二人的兒子來完成,這就是北齊和北周的來歷。”

王世充對於北齊和北周的歷史還是比較熟悉的,聽到這裡點了點頭:“那高勱的父親高嶽,是北齊的清河王,高歡的堂弟,參與了幾乎高歡起家的每一場戰役。在高歡死時也成爲託孤四重臣之首,可謂位高權重。

與那位北周的大權臣,野心勃勃,連廢三個皇帝的宇文護不同,這位高嶽可是忠心耿耿,沒有謀反之心,連昏君高洋讓他喝毒酒自殺。他都沒有反抗,所以也爲自己的兒子高勱搏得了足夠的同情。積累了足夠的人望,到了高勱的時候,又恢復了樂安王的爵位,成爲尚書右僕射的重臣。只是北齊滅亡後,高勱在北周被閒職,掛了個儀同的職務,一直到入隋之後才外放刺史,你說沒了高熲他家早就完了,這又是什麼意思?”

紅拂微微一笑:“對於前朝的宗室。尤其是象高嶽這種關係很近的宗室大臣,歷代皇帝都是要斬草除根的,比如高勱的堂兄,北齊末帝高緯,就給宇文邕斬殺了,高勱本人又身兼了北齊的尚書右僕射,按說是不能保住一命的。虧得了當時高熲的父親高賓全力說情,又拉上了楊堅跟着求情,才保住了高勱全家的性命。

高熲的祖上是在北魏年間從遼東遷居到渤海的,當時也許受了高嶽的照顧,讓其全家安頓下來,還讓其位列渤海蓨縣郡望。而高熲這時候也投桃報李,救了高勱全家一命。

高勱由是感激高熲,由於他們是名義上的同族,不能通婚,於是選擇了另一條道路,讓自己的兒子高士廉成爲高熲的門生,而讓自己的女兒高鳳仙。從小就寄養在高熲那裡,被他訓練成爲出色的間諜,以其宗室貴女的身份,一方面在京城的仕女圈裡打聽一些情報,另一方面也執行一些見不得人的任務,當然,她最大的用處,還是成年時嫁給官員,尤其是自己想要控制,又沒有完全控制的官員,以刺探其情報,掌握其動向,這一點,你在安遂玉身上應該見識過了吧。”

王世充想到安遂玉就是一陣心痛,厲聲道:“不要提我的阿玉!”

紅拂似乎沒有想到王世充會有如此大的反應,微微一愣,轉而說道:“是紅拂失言,還請見諒。不過我剛纔應該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次高熲準備嫁給你的高鳳仙,是他訓練多年的間諜,而且這次高鳳仙應該不會象安遂玉那樣向着你,你娶了她,就永遠會被高熲所控制,再也不復自由。”

王世充冷冷地說道:“紅拂姑娘,你今天來我這裡,只是爲了說這個的嗎?如果只是如此的話,王某很感激你的情報,但至於是不是娶這個女人,我現在還沒有想好,所以也不會輕易地給你什麼承諾,沒有別的事,你請回吧。”

紅拂微微一笑:“我還要告訴你一個消息,如果你答應娶了高鳳仙,高僕射會給你一個相當不錯的官位,你有興趣知道嗎?”

王世充心中一動,臉上卻是面不改色:“無非就是六部的侍郎之類,跟裴弘大一樣,順便再加個開府,對不對?”

紅拂搖了搖頭:“這回你還真是想錯了,他準備給你的,是幽州長史的職務。”

王世充這回驚得站起了身:“什麼?幽州長史!”

隋朝的天下雖然有近四百個州,但多數是小州,相當於後世的地級市級別,真正的大州還是東漢的十三州:司州(洛陽一帶的河南南部地區),青州(今山東大部,治所在臨淄),冀州(山西的東南,河北的中部與南部,河南的北部,天下第一大州,治所在鄴),幷州(今山西大部,內蒙一部,治所在晉陽,即太原),徐州(長江以北的今江蘇北部,山東一部,治所下邳),兗州(河南西北與山東的西南部,治所在昌邑),豫州(治所譙郡,安微大部與河南一部的兩淮地區),揚州(安徽淮河及長江以南的江蘇,浙江,福建三省,治所壽春),荊州(今湖南湖北兩省的大部,治所襄陽),益州(今四川全部及雲南,貴州,廣西一部,治所成都),涼州(今寧夏,甘肅與青海一部,治所武威,即姑臧),雍州(關中地區,今陝西大部,治所長安),交州(今廣東與廣西的大部,越南的一部,即嶺南地區),幽州(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朝鮮西北部,北京地區。治所在薊)。

這東漢十三州相當於後世的十三個大省,這種大州的主官,一般不是象那種普通州的首長叫刺史,而是直接叫總管。而現任幽州的總管,就是上柱國,落叢郡公燕榮。而自己如果當上了幽州的長史,則是燕榮之下的第二長官,地位甚至要高過不少州的刺史。

第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一百章 夜論軍機(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應對第二千二百四十五章 內馬軍出擊第九百四十一章 開門見山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抱病來投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回師涿郡第一百八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三百八十章 帝王之怒(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利用羅藝第二千三百二十五章 統一中原的另類手段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瓦崗軍的佈置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殺人放火搶營房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杜如晦獻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密的要挾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大逆之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分析利害(一)(一更)第六百一十章 代州城攻防戰(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河東三鳳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陳年舊賬(一)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已斬宋老生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河陽人攻河陽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點兵戲馬臺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開城夾擊?(41更)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出兵平叛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遼東城下第二千四百三十六章 夷陵風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股份制經營第八百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甜言蜜語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三十三章 秀寧夜奔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是朋友的盟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慫恿出擊(36更)第七百五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李淵鎮關西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雙面間諜第七章 太原王氏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玄感的賭局(一)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三個不能用的人(17更)第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箭雨打擊對本書的幾個細節和設定作個說明第二千四百八十章 李建成的大坑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部曲騎兵的逆襲第八百二十一章 沙場伏擊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 大權獨掌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忠臣與叛徒第二千三百六十四章 拒絕投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跨省追逃第二千四百八十五章 不可能的密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幽州薛世雄(一)第二千四百七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感搶親第二千三百七十四章 單騎召還第四百一十七章 可汗折腰(二)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幫手單雄信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二千四百九十九章 尋相夜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楊廣問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竇建德落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夜入後帳第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分封與制衡第二千五百九十五章 權衡利弊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嚴明軍紀(29更)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挖肉排膿第二千四百三十六章 夷陵風雲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方密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外國馬屁精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見皇甫績(二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貓鬼疑雲(十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火箭烈(19更)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獄中諸葛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當李世民遇見尉遲恭第二百二十三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二)(一更)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洗腦來整(一)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陰雄上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李靖傳假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聯手闖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倩女幽魂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烙傷去毒第二千二百七十章 淺水原之戰第一千零二章 搶灘登陸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一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封倫的性--福生活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色---誘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出生天繼續推薦好友的大作第二千四百一十五章 蒲阪陷落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反影武者戰法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兵臨汜水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詐敗回城(2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薛道衡的悲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夜論軍機(五)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弘農蔡王(37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老將斷後第三百六十章 超越諸葛亮
第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一百章 夜論軍機(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應對第二千二百四十五章 內馬軍出擊第九百四十一章 開門見山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抱病來投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回師涿郡第一百八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三百八十章 帝王之怒(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利用羅藝第二千三百二十五章 統一中原的另類手段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瓦崗軍的佈置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反間計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殺人放火搶營房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杜如晦獻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李密的要挾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大逆之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分析利害(一)(一更)第六百一十章 代州城攻防戰(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河東三鳳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陳年舊賬(一)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已斬宋老生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河陽人攻河陽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點兵戲馬臺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開城夾擊?(41更)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出兵平叛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遼東城下第二千四百三十六章 夷陵風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股份制經營第八百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甜言蜜語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三十三章 秀寧夜奔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是朋友的盟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慫恿出擊(36更)第七百五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李淵鎮關西第二千五百八十六章 雙面間諜第七章 太原王氏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玄感的賭局(一)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三個不能用的人(17更)第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箭雨打擊對本書的幾個細節和設定作個說明第二千四百八十章 李建成的大坑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部曲騎兵的逆襲第八百二十一章 沙場伏擊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 大權獨掌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忠臣與叛徒第二千三百六十四章 拒絕投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跨省追逃第二千四百八十五章 不可能的密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幽州薛世雄(一)第二千四百七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感搶親第二千三百七十四章 單騎召還第四百一十七章 可汗折腰(二)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封倫伏擊(1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幫手單雄信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二千四百九十九章 尋相夜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楊廣問計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竇建德落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夜入後帳第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分封與制衡第二千五百九十五章 權衡利弊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嚴明軍紀(29更)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挖肉排膿第二千四百三十六章 夷陵風雲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方密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外國馬屁精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見皇甫績(二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貓鬼疑雲(十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火箭烈(19更)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獄中諸葛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當李世民遇見尉遲恭第二百二十三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二)(一更)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洗腦來整(一)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陰雄上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李靖傳假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聯手闖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倩女幽魂第二千零三十六章 烙傷去毒第二千二百七十章 淺水原之戰第一千零二章 搶灘登陸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一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封倫的性--福生活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色---誘第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伏騎出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出生天繼續推薦好友的大作第二千四百一十五章 蒲阪陷落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反影武者戰法第二千六百二十章 兵臨汜水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詐敗回城(2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薛道衡的悲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夜論軍機(五)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弘農蔡王(37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老將斷後第三百六十章 超越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