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

當葉暢跨過興慶殿院門的一剎那,院中兩百餘雙眼睛,同時都盯着他。

這一刻,陽光自西側照在葉暢的臉上,他身上的緊身服飾,襯得他更是英氣勃發。

即使貴爲天子擁有四海的李隆基,這個時候,也不禁嫉妒葉暢展露出來的風采,彷彿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在羣臣的矚目之下,葉暢大步上向,來到興慶殿的玉階之下,彎腰躬身,向李隆基行禮。

“臣葉暢,拜見陛下仰賴陛下洪福,高將軍指揮若定,諸位將士、吏員效命,逆賊王束手就擒,如今已在宮外矣。城中各處逆亂,亦已漸平息,如今長安、萬年二縣,已經組織人手,在追捕逃逆、救火巡視。”

“好,好,這纔不到一個時辰,一場彌天大禍,就被卿平定了”李隆基聽得這裡,喜形於色,從玉階走了下來,來到葉暢身邊,拉住葉暢胳膊:“卿辛苦了,是朕用人不明,令王逆賊竊居高位,卿方纔在春明樓上所言,正是忠諫直言也”

衆大臣這時也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算學大賽之時,葉暢還指責王包藏禍心,現在看來,當初葉暢突然攻擊王,分明是有所察覺

果然,葉暢應道:“臣亦非先知先覺,只是王之弟王焊,屢屢遣人窺探臣之行蹤,爲臣所察覺,順藤摸瓜之下,才知其人謀逆之行,但臣手中沒有證據,加之與王又有舊怨,故此不能直言,還請聖人恕罪。”

這態度,這解釋,楊釗聽了再度咬緊了牙。

這是難免的,他不咬牙不行,葉暢這番話說出來之後,王的事件裡,他洗脫了知情不報的罪名,便只有功勞而無過失了。

“卿這番功勞,加之又屢立邊功,不賞不足以褒忠善”李隆基道:“陳希烈,楊釗”

陳、楊二人出列,但李隆基揮了揮手:“罷了,由朕親擬吧……”

所謂親擬,就是親自確定葉暢在立此大功之後的官職勳爵。葉暢的散官升爲金紫光祿大夫、冠軍大將軍,勳爲柱國,爵也一躍而爲清源縣開國公,階官爲左驍衛大將軍員外置同正員、右散騎常侍,差官則持節劍南道節度使、守安西節度副使知節度事、遼東行軍總管,諸使皆如故。

也就是說,葉暢的品秩升到了開國縣公、柱國的從二品,單就品秩而言,已經在朝中少有人及。

這是官職爵賞,至於權力和利益分配,則不是現在說的,當要在今後再來決定。葉暢謝過之後,擡起頭來,卻無意中與壽安的目光相對,壽安極是大膽,嘴輕輕抿了一下,又象是囁了一下。

葉暢一個激靈,這可是在調戲他。

壽安也確實是情難自抑,她對葉暢的情義自是不必說,而葉暢方纔踏入興慶殿門時的英姿,也讓她芳心暗折。她性子裡原本就有李家女子潑辣大膽的一面,故此敢爲此舉,好在羣臣的注意力都在葉暢身上,倒是沒有誰看到她這樣子。

葉暢不敢多看她,只能苦笑,然後向後,退入朝臣之中。

緊接着果然是人事命令,元公路終於被提拔爲御史大夫,進入了朝官中最高層的行列,而且李隆基還命他與大理寺等聯合會審王逆黨,又以楊釗爲京兆尹、京畿採訪使,着其負責追捕逆黨殘餘。

至於其餘護衛羣臣,各有賞賜,放下不提。此次風潮,先是算學比試,然後是逆亂政變,可以說讓長安城中諸人目不暇接,同時也讓各方人等對大唐的情形有了一個新的評價。身處於朝廷風暴中心的羣臣們,對此印象最爲深刻,而撿了大便宜的楊釗,亦是明白,他想要對付葉暢的事情,只能推遲了。

這場臨時的朝會拖到酉時才結束,天色都已經晚了,楊釗出了興慶宮,卻沒有急着離開,而是在門前等候,不一會兒,便見葉暢行了出來。

楊釗向着葉暢迎了過去,滿臉都是笑容:“恭喜十一郎了。”

當初兩人交好之時,楊釗稱葉暢爲“十一郎”,只不過隨着二人分道揚鑣,這一稱呼已經好久沒有出現。葉暢笑吟吟地拱手:“哪裡的話,還是要恭喜楊公,不日便要入相了”

饒是楊釗現在已經在官場裡變得極爲油滑,這個時候,也忍不住臉上一喜。確實,朝中與他爭相位的,只有王,至於陳希烈,與他爭的只是權力,而葉暢之志,暫時並不在朝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很快就要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哪怕是在十年前,甚至就是在五六年前,這對他來說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安西行開中法,將是明年第一等的要務,另外,從中原、淮南遷移民實邊之事,亦不可怠慢。”楊釗按住心中歡喜,開始向葉暢示好:“這些事務,十一郎最是熟悉,還要請十一郎相助”

“那是自然,我回去之後,便着人擬好條陳,然後送請楊公過目。”

楊釗既然示好,葉暢當然要接下,這是他應得的。

見葉暢如此爽快,楊釗卻有些不放心,立此平叛大功,一兩年之內,明顯是動不得葉暢了,若不能安撫住他,葉暢到處給自己搗亂,就算當上宰相,也沒有意思。因此楊釗琢磨了會兒,然後又道:“轍軌之利,天下可見,我亦欲大興轍軌,此事也非十一郎莫屬,同樣要請十一郎擬好相關條陳。”

實邊,修路,這是葉暢最關心的兩件事情,能將他的精力轉到這兩件事情上,至少可以少給自己找些麻煩,這是楊釗打的如意算盤。葉暢同樣來者不拒,將此事應下來。

“十一郎既是察覺到王逆黨的行徑,不知能否與我一些指點?”示好之後,楊釗便要收些好處了。他既然接任京兆尹,負責緝捕王同黨,此事就必須辦得漂亮,否則有葉暢平亂的珠玉在前,他連小小的餘孽都掃不淨,豈不要讓滿朝笑話。

“倒是有一些線索,王逆黨,多爲城狐社鼠,由王焊出面招撫聯絡,其中刑滓爲首領,其住處在金城坊,另在城外有數處藏身之所。”葉暢說到這裡,微微有些猶豫。

見他此情形,楊釗哪裡不明白,他肯定還有隱瞞,當下拱手道:“十一郎,二十九娘之事,你也知道,非是犬子有此野望,實是聖人一時思慮不全……此事還請十一郎替愚兄向二十九貴主致歉。”

“哈。”葉暢一笑,卻不答話。

楊釗的好奇心被激了起來,又問了幾遍,葉暢卻只是搖頭,被問得過不得了,才勉強道:“楊公,此事於系重大,我不敢多言,你去審刑滓等輩,問問他們此次謀逆,殺了陳玄禮逼聖人退位後準備做什麼就知道了”

楊釗心中一凜,能讓葉暢都不敢說的事情,全天下能有幾件?

他細細思忖,然後渾身一抖:儲君?

此次王一黨謀逆,他們的計劃是逼天子退位,可是李隆基當了上皇,總得有人來當皇帝,那麼會是誰?

提到接替帝位,毫無疑問,身爲太子的李亨,總會是第一個被想起來的人

牽涉到儲君之位,無怪乎葉暢不敢說,除了李林甫那樣的權奸,有幾人敢操弄這種事情?

楊釗正細細想着,那邊葉暢卻又嘆了口氣:“楊公,說句實話,你我此前爭來爭去,何苦來哉,便是富貴,豈能永久?我只是想做些實事罷了……富貴,於我如浮雲啊。”

說完之後,葉暢拱了拱手,告辭而去,將楊釗一人留在那裡發呆。

葉暢這最後一番話,充滿了看破世情的情緒,他剛剛纔被封賞,怎麼這時就看破世情了?

再想想此前他提的事情,楊釗心中的不安更甚了。

他也好,葉暢也好,還有王,他們的權勢都是建立在李隆基的信任之上,李隆基老矣,就算再長壽,又能在帝位上再呆幾年?到時候換了新君,他們這些舊臣,豈會有什麼好下場?

葉暢好歹還有實打實的功勳,若不是受李林甫拖累,想來新君也會重用其才。他楊釗起家靠的是楊玉環的裙帶關係,若是新君繼位,他這等人物,會成爲新君第一輪清洗的對象

以楊釗心性,原本不那麼容易被葉暢幾句話亂了心思,但今日風雲變幻,他幾乎完全是一個看客,卻平白撿了大便宜,心情激盪之下,自然免不了胡思亂想。而且,葉暢說的含而不露,越是如此,就越能引發他的懷疑。

無論葉暢說的意思對不對,有一點不錯的,他必須儘快審結王的案子,好將精力轉到經營自己的宰相之位上去。

想到這裡,楊釗精神一振,當下向隨從下令道:“請禁軍將一應人犯,押送大理寺,我們也去大理寺,今日我要夜審刑滓等輩”

他們這些外臣都離開,李隆基將諸子孫也打發回去,唯有高力士、楊玉環隨侍在身側,李隆基看了高力士一眼,笑着道:“今日高將軍又立功矣。”

高力士躬身行禮:“奴婢有罪,不該向聖人請假,逆亂之時,奴婢未能隨侍護衛……”

“有壽安在朕身邊,你這老貨擔心什麼更何況,你還與葉暢一起平亂,立下了功勞”李隆基眼睛微微眯了一下:“朕有些好奇,這是怎麼回事?”

“奴婢回到府中,見煙火起來,情知不對,便向宮中趕來,途中連遇幾夥賊人,都被奴婢趕散,到了萬年縣治,正好與葉暢相遇,得知聖人這邊已有陳大將軍護衛,奴婢這才稍稍放心。”高力士信口道:“擒獲王之後,葉暢說他乃外臣,恐京中官吏軍民不能信服,奴婢跟着聖人多年,在官民面前混了個眼熟,故此請奴婢相助平亂。”

這番話倒是真的,只不過高力士將自己是葉暢派人通知的事情隱瞞了下來,也有意含糊了自己與葉暢相遇其實是在葉暢已經擒獲王之後。聽起來,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與葉暢共同處置一般。

李隆基對他倒是十分信任,聽他說到這裡,嘆了口氣道:“朕終究是老了,竟然有些識人不明,誤用了王,誤會了葉暢……唉”

“聖人何出此言,王奸詐,人面獸心,滿朝文武盡未識之,豈只是聖人一人?至於葉暢,若不是聖人破格拔舉,他能年紀輕輕,便到正三品、開國公?若不是聖人放手讓他施爲,他又如何能屢屢立功,揚威於絕域?”高力士笑着道。

這倒不全是奉承,李隆基仔細一想,確實如此,他雖然有些猜忌葉暢,可是當葉暢在外領兵時,從來沒有在兵員補給、後勤保障之上扯葉暢的後腿,甚至連監軍大使都沒有派過,就算葉暢將上司高仙芝給抓了,他也一笑置之。這麼說來,能用葉暢,倒是自己的本領。

高力士見李隆基又歡喜起來,想到今日葉暢給予自己的幫助,他又開口道:“奴婢在京中,一向不知葉暢在邊疆威風。雖然此前與葉暢也見過幾次,總覺得這不過是一英俊少年郎,哪裡有大將的赫赫威風。可是今日平亂,與葉暢同行,總算是見識了葉暢的威風,當真是名不虛傳啊”

“哦,此話怎講?”

“那王逆之弟王焊,其人兇蠻,爲長安一霸,殺戮良善膽大包天。可是見到葉暢之後,竟然只是被一瞪之下,便吐血而死;葉暢至萬年縣衙時,數十差役執刃相向,葉暢驅馬上前,只是一句⊥開,,便喝得這數十人連滾帶爬;他入縣衙之後,面對王逆,亦只是寥寥數語,便令其束手就擒,竟然無一絲一毫敢反抗之意”高力士來時就已經打探了許多消息,有些細節,甚至葉暢自己都未必有他清楚,說到這裡,他又嘆道:“古人云,邪不勝正。今聖天子在上,故此有此正人,可以喝破奸邪,令宵小之輩破膽”

李隆基沒有想到平叛中還有這些趣事,他聽得津津有味,跟在他身側的壽安,更是美目異彩流動,便是楊玉環,此時也不禁悠然神往。待高力士說完之後,李隆基細細咂摸,然後笑道:“京中說書人,只怕又有傳奇可說了”

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
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