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化解危機

及時趕到的‘州牧有令’,使蔡中心中一愣,射箭命令沒有下達,甘寧即將爆發的殺戮之氣也收了回去,兩人同時向衝來之人望去。

來人身着魚鱗甲,頭戴鷹棱盔,只是一名普通低級軍官的打扮,但他胯下寶馬卻格外引人矚目。

甘寧心中驚訝,卻不露聲色,蔡中死死盯了一眼寶馬,眼中露出貪婪之色,又看了一眼劉璟,他並不認識,見只是一名低級軍官,他頓時勃然大怒,手中長刀一指,“你是何人,膽敢以下犯上!”

周圍民衆一片竊竊私語之聲,皆感驚訝,來人自然就是劉璟,在千鈞一髮之時,他不假思索地衝了進來。

劉璟淡淡道:“在下只是一名屯長,想向蔡將軍進一言。”

蔡中三角眼眯了起來,獰笑了一聲,“不知死活的東西,一名小小屯長竟敢以下犯上,按軍規當斬,把這匹馬給老子留下,饒你一命,否則,老子連你一起殺!”

蔡中兇相畢露地盯着劉璟,劉璟卻冷笑不言。

“弓箭手準備!”蔡中惡狠狠地下令。

百名弓弩手刷地舉起了弩箭,這時,一名守城門的伯長跑上前,在蔡中耳邊低聲說了兩句。

蔡中一怔,州牧之侄,原來這個少年小將就是那個擊敗蔡進的劉璟,他又疑惑地看一眼面前的少年將軍,雄駿的戰馬,有恃無恐地表情,看這樣子他真是州牧之侄。

蔡中不敢再亂來,手一擺,“統統放下!”

士兵們都放下了弩箭,劉璟回頭又對甘寧微微笑道:“甘將軍是豪傑之士,可容我說幾句公道話?”

甘寧心中暗叫一聲慚愧,他對少年的戰馬也動了貪念,本想下手搶奪,不料對方卻是全心維護自己,令他心中羞愧,他臉色有點發熱,點點頭道:“少郎請說!”

劉璟前世就熱心豪爽,喜歡打抱不平,也願意替人排憂解難,更有人情世故的經驗,他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緩解雙方的矛盾。

不僅要控制住即將爆發的衝突,還要把甘寧留下來,不能放他去東吳,而且又不能太過於得罪蔡中,必須給他臺階下,防止他惱羞成怒,不顧後果殺人,總之,方方面面都要顧全,這樣才能消弭這場危機。

他亮出了身份,也獲得了對方的承認,這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後面幾步,也不容閃失。

劉璟拱手對蔡中笑道:“蔡將軍忠於職守,一絲不苟的態度令人讚歎,只是甘將軍千里來投,也是一片誠意而來,我相信州牧也願意將他虛懷若谷、納賢好客的名聲傳遍天下,從而召來更多才智之士,所以請蔡將軍稍稍寬容,待州牧來處理此事,不知蔡將軍以爲如何?”

先是恭維兩句,但後面的話語中卻柔中帶剛,軟中有刺,其實就是在警告蔡中,你不要壞了主公招賢納才的名聲。

要知道名聲在漢末極爲重要,尤其對於劉表這樣的諸侯,有賢名,纔會有人來投靠。

蔡中臉色十分難看,本來他想神不知鬼不覺殺了甘寧,既給自己解了恨,同時又能殺水賊立功,一箭雙鵰。

不過劉璟的出現,他便知道自己圖謀落空了,但就這麼算了,他的面子又有點拉不下,蔡中冷冷道:“原來是璟公子,剛纔得罪了,既然璟公子要保州牧名聲,請儘管去稟報州牧,此人是江洋巨賊,我要看住他,防止他以投靠爲名,實施搶掠之事。”

劉璟有些爲難,這個時候他不能離開北城,他很清楚自己一旦離開,必會發生變故,就算甘寧不死,也會被蔡中激走,。

他沉吟一下便道:“能不能請蔡將軍陪我一同前去?”

“不行!”

蔡中斷然拒絕,“嚴守城門,不讓水賊入城侵擾是我的職責所在,我不會離開城門一步。”

劉璟着實感到事情難辦,早知道自己的隨從先不離開就好了,怎麼辦,誰肯替自己傳信?

兩旁民衆議論紛紛,不遠處一棵大樹下,一名鶴髮童顏的老道士牽着一匹健騾遠遠注視劉璟,輕捋長鬚笑而不語。

就在這時,旁邊酒肆裡傳來一聲長笑,“璟公子,我替你稟報州牧如何?”

只見酒肆裡走出一名瘦高文士,身着白色儒袍,頭戴平巾,年約二十五六歲,皮膚白皙,目光明亮端正,儒雅從容,說不出的溫文爾雅。

蔡中認識此人,心中暗叫一聲僥倖,“原來他藏在酒肆,險些犯下大錯。”

劉璟大喜,長揖施禮道:“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年輕文士微微拱手笑道:“在下劉州牧帳中幕僚,山陽人伊籍是也!”

..........

位於城西的鎮南將軍府同時也是荊州州牧府,是整個荊襄地區的權力中心,此時,在州衙官房內,劉表正和蔡瑁、蒯越兩人商議要事。

劉表今天接到了袁紹寫來的一封信,請求劉表出兵中原,袁紹則從北面出擊,兩軍南北夾擊曹操,殺戮漢賊,共舉大義。

其實這是袁紹寫來的第二封信,在去年官渡之戰時,袁紹便寫信來,要求與劉表結盟共擊曹操,劉表猶豫不絕,但他的手下重臣除黃祖之外,其餘大臣一致反對和袁紹結盟。

甚至韓嵩和別駕劉先還勸說趁曹操弱小之時,投降曹操,以獲重用。

今天袁紹的第二封信就沒有激起太大的波瀾,蒯越笑道:“去年我便知本初必敗,所以勸主公勿交袁氏,袁紹其人寡恩少智,有田豐之謀卻嫉而害之,空有百萬大軍卻優柔寡斷,和當年何進何其相似,今和曹軍再戰,必敗也!”

劉表沉吟一下,又問蔡瑁,“德圭以爲如何?”

儘管蔡瑁和蒯越有家族利益之爭,但在反對和袁紹結盟之上,兩人的意見卻是一致,蔡瑁冷笑一聲,“去年袁強曹弱之時,我們沒有和袁紹結盟,現在袁弱曹強,我們卻要和袁紹結盟,這豈不是笑話?這樣的信再來十封,主公也不必理會。”

劉表心中着實有些擔心,他不是擔心袁紹,而是擔心自己,一旦曹操滅了袁紹,下一個會不會就是兵指荊州?

蔡瑁看出了劉表的擔憂,便道:“微臣懷疑這封信是袁紹禍引荊南之計!”

劉表一怔,“此話怎講?”

“袁紹去年官渡戰敗,今年倉亭又敗,已是窮途末路,這個時候他想自保尚不能,哪裡還有殺戮漢賊、共舉大義的心思,主公若出兵中原,荊州必然遭到曹軍的慘烈報復,袁紹卻逃脫大難,得以喘息之機,這其實是袁紹反用圍魏救趙之計,主公切不可中計。”

劉表暗暗嘆息一聲,救有危機,不救又有後患,真的令他兩難了。

這時,一名侍衛快步走到門口,躬身稟報:“啓稟州牧,伊先生求見,說有重要事情稟報。”

..........

伊籍是山陽郡高平縣人,和劉表是同鄉,少年時爲逃避戰亂而赴荊襄依附劉表,由於他聰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劉表欣賞,便資助他完成學業,並拜襄陽名士龐德公爲師。

二十歲弱冠那年,龐德公將他推薦給劉表,成爲劉表的幕僚,替他整理文書,起草書信,深得劉表的信賴。

今天伊籍休息一日,去對岸樊城購物,回來時在北城外酒肆中用午飯,不料正好遇到了甘寧上門投效,也親眼看到了劉璟果斷化解危機的一幕。

伊籍匆匆走上大堂,心中還在爲劉璟的果斷機智感慨不已,這不僅是要勇氣,而且還要有手段,更要懂得有理有節,稍有疏忽都會失敗,這些劉璟都做到了,好像這少年才十五六歲的模樣,卻處事練達,更令伊籍深感驚歎。

伊籍雙膝跪下,向劉表恭敬地行一禮,“屬下有一件要事須稟報主公。”

“機伯有什麼事?”劉表微微笑問道。

“屬下今天去了樊城,剛纔回來時,正要遇到甘寧前來投靠主公。”

“可是那錦帆賊甘寧甘興霸?”

旁邊蔡瑁怒髮衝冠,他掌管荊州水軍,和甘寧多次交戰,皆被其辱,嚴重損害了他在軍中的名望,使他心中同樣極恨甘寧。

“正是此人!”

伊籍便將城門外蔡中欲殺甘寧,劉璟挺身而出,化解雙方一觸即發的殺機,詳詳細細說了一遍,他口才極好,心中對劉璟有好感,描述之中又將劉璟的形象刻意拔高几分。

蔡瑁和蒯越對望一樣,原來劉璟回來了,蔡瑁是個有身份之人,雖然他恨甘寧入骨,但不會像蔡中那樣肆無忌憚,懂得官場中不可先聲奪主,他忍住心中的怒氣,暫不說話,等待劉表的意見。

劉表沉思片刻道:“這個甘寧該如何處置,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疼之事。”

他看了一眼蔡瑁,意思是徵求蔡瑁的意見,蔡瑁冷笑一聲,“此人殺人無數,惡貫滿盈,荊州多少人慾殺之而後快,既然送上門來了,我想,死在他手上的無辜生靈可以瞑目九泉了。”

伊籍心中大急,如果決定殺甘寧,這和蔡中殺他又有什麼區別,他連忙勸道:“主公請聽我一言,甘寧是荊襄豪傑,武藝高強,現天下大亂,曹賊南窺,正是荊州用人之際,而且荊州名士衆多而武將鮮寡,甘寧來投正是天助主公,主公當用其武力而不咎往事,切不可拒他於千里,更不可殺之,望主公明鑑。”

蔡瑁重重一哼,“賢者助賢名,惡者壞惡名,主公若收****爲將,自毀名聲,天下賢良之才誰又敢來投靠主公?伊先生,要替主公的名望考慮。”

劉表心中有些矛盾,他也知道甘寧武藝極高,有萬夫不當之勇,用他爲將,正好以御東吳或者曹軍,只是蔡瑁之言又說中了要害,收****爲將,會損害他的名聲,令賢者止步,這令劉表委實拿不定注意。

這時,蒯越在一旁微微笑道:“其實主公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劉表略一思索,忽然醒悟過來,在收與不收之間,他確實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

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40章 蒯越之勸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280章 謀長沙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1章 絕地求生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77章 新野急報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98章 老將黃忠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31章 黑裙少女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55章 元日到來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906章 逼要名單
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490章 龐統之策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40章 蒯越之勸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280章 謀長沙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1章 絕地求生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521章 武陽不利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941章 如假包換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528章 激戰成都(五)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77章 新野急報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98章 老將黃忠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31章 黑裙少女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868章 困獸之鬥第55章 元日到來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906章 逼要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