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

(感謝老牌555、oang的月票,最後的三小時了,雙倍月票到碗裡來,哈哈!)

印度半島動盪不安。

孔雀王朝不復存在,短暫的統一王朝在經歷了阿育王偉大的征服後,漸漸的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末代君王巨車王雄心勃勃,正值壯年的他,準備通過與強秦的一戰來確立他的地位,但他的夢想,他的生命,還有他的子孫們,都在一場陰謀中化爲了絲絲哀愁。

普西亞米陀和差友在刺殺了巨車之後,又血洗了華氏城、曲女城、瞻波城、俱盧城等摩揭陀王國的重要城市,巽伽族的屠刀一次次的落下,每一次都相伴着摩揭陀人痛苦和絕望的淚水,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樣的大屠殺,要是換作其它的民族,早就揭竿而起拼一個你死我活了,但摩揭陀人卻因爲信仰佛教的緣故,他們把這種苦難看作了往生罪惡的救贖。

佛教。

真實起源於尼泊爾一帶的古國迦毗羅衛國,由這個小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立,達摩祖師在佛經中被稱爲佛陀,他拋棄王位而出家的故事,也成爲一代代信佛之人傳頌的佳話,不過說實話,在印度這個小國林立,王國朝不保夕的地方當王子,還真不如出家當一個和尚來的有前途。

達摩結舍利而顯真靈,它的教經,總能給人以希望,讓人在幻想中憧憬美好,在一次次的頌經中麻醉自己的靈魂,這種自我的麻醉將人本性中的善與惡掩蓋了起來,向善的人希望自己所做的善事能通過神靈傳遞到來生,做惡的人希望通過一次次的懺悔來換得內心的平靜,在阿育王執政的後期,佛教在印度次大陸的傳播達到了頂點。

不過,摩揭陀人的忍讓。並沒有平息印度半島上的權力爭鬥,巽伽人的崛起過程,伴隨着無數的陰謀與詭計,而刺殺巨車的行爲,更讓相當一部分對孔雀王朝抱有同情心的小國心生異志。

巨車這個傀儡君王的存在。

不管有沒有用,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各部族對於孔雀王朝還有着名義上的尊敬,對於巨車下達的各部派兵的命令還能遵從,而現在,普西亞米陀算什麼?還有那個只會算計別人的差友。十足的小人一個,憑什麼來領導我們?

懷着不同的心思,百乘族、安達羅、哈拉帕、吠陀、阿溼陀、羯陵伽等十餘個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羣,紛紛宣佈脫離孔雀王朝而自立,他們在忐忑中小心翼翼的保護着自己的地盤,生怕一個不慎被近鄰的對手給抓住疏忽,奪去祖宗生存之地。

在這樣的一種困難局面下,印度人就象一盤散沙一樣,無法聚攏起多大的抵抗力量。這對於普西亞米陀、差友這樣的堅定反秦派來說,無疑是壞的不能再壞的消息。

——。

印度人的內耗。

對於正在大舉進攻的秦國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一個好消息,只不過。在李原的眼裡,印度人充其量只是一隻臭蟲,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跳出來噁心幾下罷了。不管是普西亞米陀還是差友、室利,都算不上強大的對手。即便是印度人尊之爲戰神的阿育王復生,也是一樣的待遇。

井底之蛙。

就算叫喚的再響亮。也不過是一隻蛙罷了。

大秦歷十八年,一月中旬。

丘力金的五千烏桓士兵冒着嚴寒風雪,突然出現在了巴米揚河谷一帶,這支來自遙遠北方軍隊就象是幽靈一樣,在印度士兵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就已經登上了巴米揚殘破的城垣。守衛巴米揚的巽伽王國士兵,此時正躲在溫暖的烤着炭火的屋子裡,對於外頭冰天雪地的天氣,他們只能望之而興嘆。

丘力金大開殺戒。

烏桓人已經有近十年沒有象今天這樣痛快的屠城了,他們不斷的放火縱燒巽伽人躲藏的屋子,將對手燒成一塊塊的焦炭。而讓人覺得怪異的是,這些打着秦軍旗號的士兵,穿着草原上用魚骨縫製的皮袍,他們的頭上還戴着毛絨絨的皮帽,怎麼看都與東土中原人不一樣。

收復失地之後,韓信的北地軍團繼續南下,終於在俾路支一帶與東進的秦軍部隊匯合,丘力金這個北路軍先鋒在見到年紀比自己小了有三十餘歲的馮唐時,口中喚着馮將軍,擺出一副親熱之極的樣子。

將軍!

馮唐的軍職,還只是秦軍中的一軍校尉,距離將軍中最爲低等的偏將軍都有不小的距離,而丘力金是什麼身份,莫說曾經的匈奴左賢王,就是現在他也是烏桓部落的首領,麾下的部衆全部加起來也有三萬之衆。

討好馮唐這樣的後起之秀,丘力金的意思很明白,他是想借着馮唐的一張嘴,在李原面前爲烏桓部落說上幾句話。與韓信不同,丘力金對李原這個一手創建了大秦,並親手將匈奴打得奄奄一息的強大帝王一方面恨之入骨,另一方面又是畏懼的不行。

——。

蘇萊曼山。

位於俾路支與信德之間的屏障山脈,由於氣候炎熱的原因,這裡的山上,很少見到一片片的森林,取而代之的則是裸露在外的岩石,在這樣荒草不生的地方,就算是覓食的飛鳥也不見了蹤跡。

秦國兩路軍隊在俾路支會合之後,面臨的主要難題,就是如何翻越蘇萊曼山脈,擊敗守衛在所羅門隘口巽伽軍隊。

所羅門。

這個名字在猶太聖經中響亮之極,他是大衛王朝的第二任國王,在他的任期裡面,猶太王國通過一次次的貿易,發展成爲橫跨亞非歐的大國,在所羅門王之後,猶太人漸漸的失去了驕傲的文明,最後淪落爲被人欺凌的弱小民族。

爲了抵禦秦軍的進攻,普西亞米陀派出了一支二千人的部隊,由他的親弟沙歐守衛這一處險峻的隘口,二千人雖然不多,但對於山勢崎嶇、通行不易的蘇萊曼山區來說,這一點兵力已經足夠。

大秦歷十八年,二月。

李原在俾路支地區的小城蘇塔爾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突破印度人的防線,以及進入印度河流域之後對不同的王國所要採取的對策,面對已經年近五旬、髮梢有了雪白痕跡的韓信,剛剛步入中年的李原也是感慨萬千。

“陛下,信此番受詔,感懷倍至,南征之役,願爲大軍做一小卒耳!”韓信紅潤的臉龐上,露出豪氣萬丈的神情。

“大將軍說笑了,你就是想做小卒,也要問過在座的諸位將軍們答不答應?馮唐他們可是對大將軍的戰績傾羨已久。”李原擺了擺手,笑說道。

聽李原這麼一說,馮唐、楊玉、周平等年輕一輩的將領也是頻頻點頭,對於他們來說,統一戰爭時的那些宿將們的一次次戰鬥,就是鼓勵他們前行的動力,而在這些宿將之中,漸漸的成爲一人之下,衆將之上的韓信無疑是重要的一個。

“好了,所羅門隘口的情況,相信大家都已知道,我們只有突破了那裡,纔有可能出現在印度人的腹地,要是過不了隘口,那我們之前的那些戰績,就都是泡影,因爲只要我們一退兵,印度人就又會捲土重來。”

“所以,攻佔隘口是當務之急,對於如何破敵,諸位有什麼高見?”李原言語鏘鏘,波斯高原和帕米爾高原一帶,不毛之地居多,秦軍不可能長久的駐足於此,而印度河流域則不然,那裡是天然的大糧倉,可以給大軍提供充足的食物。

面對李原的發問,諸將一個個面面相覷,一時無語,所羅門隘口的險峻,這些天他們也真真實實的見識過了,甚至於丘力金這個老傢伙還率領着烏桓部衆攻打過一回,但結果卻是損兵折將,敗下陣來。

一條羊腸小道,在彎彎曲曲的裸山間通過,印度人佔據了隘口的制高點,秦軍一方除非能一下子飛到隘口前面,並且當先開道的那幾個人還要有以一擋十、擋百的勇猛,纔有可能在呼吸困難的地方擊敗對手。

“陛下,蘇萊曼山可不是隻有所羅門隘口一處可以通行,我們完全可以選擇繞道而行,雖然花費的時間要長一點,但至少可以讓印度人覺得,他們守在那裡是沒有用的,我們隨時可以出現在他們的背後,切斷他們的補給錢——!”韓信沉吟了一陣,說道。

“繞道?大將軍有所不知,除了所羅門隘口之外,其餘的小道雖然有,但都不適合大軍翻越,況且,其路程也要遠了不止一倍?”馮唐聽韓信這麼一說,疑惑不解的問道。

“哈哈,大將軍莫非有了新的設想,不妨說來聽聽?”李原眼睛一亮,笑對着韓信問道。對於這種有敵堵在隘口的戰局,韓信在軍事方面的奇思妙想,確實能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陛下,諸位,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明繞他道以麻痹守敵,然後遣一支奇兵,趁夜晚之時潛伏在山坳處,待來日敵困之時,遂起猛攻,一舉破隘,如何?”韓信快步的來到參謀們早就擺好的沙盤前,點指着所羅門隘口一帶的地形,分析道。(未完待續

第52章 名將之後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297章 勝利會師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502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一)第5章 沛公驚惶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459章 馬其頓的末日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81章 雷霆戰車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481章 滅絕日本人第71章 奸細第86章 劫獄計劃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207章 橫掃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142章 陳平之謀第309章 人質第415章 唯我彭大將軍第502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一)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317章 人心第63章 美男計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21章 大神“月關”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63章 美男計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267章 再戰鉅鹿第230章 驕兵悍將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289章 王子與公主第7章 大盜彭越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333章 一龍雙鳳第390章 叛徒臧衍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502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一)第3章 生死一線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14章 劉邦來犯第462章 少女多情種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13章 初生牛犢第359章 項楚之弊第85章 投名狀第206章 破城第416章 渡江戰役第263章 有喜了第342章 土地換和平第269章 拋石車登場第126章 甕中之鱉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13章 初生牛犢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527章 多瑙河大會戰(二)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0章 新婦未亡人第214章 青羊觀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89章 閻樂之苦第95章 再見劉邦第358章 真正底牌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222章 合縱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202章 潛伏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21章 大神“月關”
第52章 名將之後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297章 勝利會師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502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一)第5章 沛公驚惶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459章 馬其頓的末日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81章 雷霆戰車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481章 滅絕日本人第71章 奸細第86章 劫獄計劃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207章 橫掃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142章 陳平之謀第309章 人質第415章 唯我彭大將軍第502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一)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317章 人心第63章 美男計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21章 大神“月關”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63章 美男計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267章 再戰鉅鹿第230章 驕兵悍將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289章 王子與公主第7章 大盜彭越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333章 一龍雙鳳第390章 叛徒臧衍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502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一)第3章 生死一線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14章 劉邦來犯第462章 少女多情種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13章 初生牛犢第359章 項楚之弊第85章 投名狀第206章 破城第416章 渡江戰役第263章 有喜了第342章 土地換和平第269章 拋石車登場第126章 甕中之鱉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13章 初生牛犢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527章 多瑙河大會戰(二)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0章 新婦未亡人第214章 青羊觀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89章 閻樂之苦第95章 再見劉邦第358章 真正底牌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222章 合縱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202章 潛伏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21章 大神“月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