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

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

【公元225年五月,諸葛亮見益州百姓生活安定,糧食儲備也已充足,開始出兵南中平叛。】

【大軍渡過瀘水,於七月,抵達南中,所到之處捷報頻傳。】

【南中反叛首領之一的雍闓很快被諸葛亮斬殺,但另一個反叛頭目孟獲收編了雍闓殘部,繼續抗拒諸葛亮。】

【諸葛亮知道孟獲在南中深得南蠻夷之心,隨即以攻心之計爲上。】

【不久後,諸葛亮首次俘獲了孟獲,諸葛亮讓他在蜀軍軍營中參觀,問他說:“此軍如何?”】

【孟獲:“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

【諸葛亮大笑,將孟獲釋放,要他再戰。】

【就這樣,諸葛亮把孟獲生擒七次,放回七次。】

【最後一次,孟獲留下不走了,他感念諸葛亮的威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

大漢,

劉邦看着天幕,目瞪口呆。

“不是,你有錢有兵也不能這麼打吧?”

“七次?!”

“你逗乃公呢?!”

呂雉也驚疑不定。

“這行軍打仗並非兒戲,把對方主將捉了放、放了捉,連續捉七次,放了七次,這……不可能吧?”

劉邦撓了撓頭。

“這個時期的人怎麼個個都這麼離譜啊?”

“你們比天幕都奇異啊!”

……

大唐,

李承幹磕絆的問向一臉欽佩的李世民。

“阿父,這……這是真的嗎?”

李世民看着天幕,悠悠道:

“伱是問七擒孟獲之事?”

李承乾點點頭。

“那朕不知道。”

“啊?”

李世民笑着道:

“七擒孟獲首見於《漢晉春秋》,其後《華陽國志》內也如此說。”

“裴松之注《三國志》也引的《漢晉春秋》”

“但有意思的是,《三國志》的原本里並沒有寫這件事。”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李世民突然笑出聲。

“重點是,南人的確永不復叛。”

Www●ⓣⓣⓚⓐⓝ●¢ ○

“你可知道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嗎?”

李承幹拱手行禮:

“請阿耶教導兒臣!”

李世民讚賞的看了一眼李承幹,思考片刻道:

“承幹,你要記住,兵法本於王制。”

李承幹不太懂。

“任何國家,都有軍事力量,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纔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

李世民捻着鬍鬚。

“但,軍事只能是最後的手段,不能一上來就首啓戰端。”

“它是一個國家內政與外交的最後手段。”

“只有軍事是不能單獨解決問題的,只有依託於正當的制度,才能解決問題。”

“這就叫‘兵法本於王制’,這也是諸葛亮用兵之法的核心。”

李世民坐到凳椅上,示意李承幹也坐下。

拿起水壺倒了一杯水。

“七擒孟獲當然精彩,但其中蘊含的攻心之法、治國之術,卻被世人輕視。”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可懂何意?”

李承幹想了想,回道:

“渠率,是南中蠻夷首領,諸葛亮是讓他們自己治理自己?”

李世民將面前的茶杯推到李承乾眼前。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李承幹受寵若驚的捧起茶杯喝了一口,提出一個問題。 “可是,阿耶。南中都已經叛亂了,怎麼還敢讓他們自治呢?爲何不派官員呢?”

李世民給自己倒了一杯水,飲了一口。

“其因有三。第一,派出去的官員,南中人信不信你?”

“第二,既然留了官員,那要不要留軍隊?不留軍隊,如果反叛怎麼辦?”

“第三,留了軍隊,還要運送糧食,耗費太大了。”

“既然如此,諸葛亮所幸讓他們自己治理算了。”

“但這並不是說他就徹底不管南中了。”

“恰恰相反,諸葛亮定期從南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到蜀漢去任職。”

“如孟獲,後來官至御史中丞。”

“還從南中抽調優秀的戰士,成立了擅長山地作戰的“無當飛軍”和擅長平原作戰的“虎步軍”。”

“同時,蜀漢也源源不斷的向南中投入資財、技術、制度和文化,幫助當地人教化。”

“蠻夷自治,互利互惠,這是諸葛亮政策的第一要義。”

李承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李世民看着他,笑了笑,繼續道:

“自治是根基,然後就要因地制宜,因俗設法。”

李承幹開口道:

“阿耶,是不是就是不要把中原的律法強加給地方蠻夷?”

李世民撫掌大笑:

“我兒聰慧!沒錯!”

“《華陽國志》有載:南中之人信奉鬼神,用對天發誓的方式來締結契約,用鬼神的力量保證誓言的效力。”

“諸葛亮沒有因此覺得他們不堪教化,而是尊重他們的習俗。”

“所以,諸葛亮也經常以對天發誓的方式和當地人締結誓約。”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諸葛亮,感嘆一聲。

“南中之人不識字,諸葛亮就用圖譜畫了天地、日月、君長、城池。”

“向他們傳達尊卑有序、國家社稷的思想。”

“又畫了中央官員巡視地方、安撫百姓,當地人向官員敬獻羊肉和美酒,以此宣傳漢夷和諧的思想。”

“因俗設法,是對他們文化的尊重。”

李世民扭過頭對李承乾道:

“諸葛亮的“攻心之戰”,功在當時,利在千秋。”

“至今,南人依舊思念於他。”

“以此等方式治國,何愁天下不能大同?”

……

【公元226年五月十七日,魏文帝駕崩。太子曹叡在洛陽即位,是爲魏明帝。】

【此時的曹叡壯志躊躇,想讓魏國在自己手裡統一!】

【但殊不知,一個讓他頭疼了一輩子的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

在兩漢皇帝的一臉不明所以,曹叡的嘴角抽動中。

天幕中射出一道金光!

金光中,

一隊隊威嚴肅穆的將士手持長矛,與山川險阻中穿行。

軍隊中央,一面三丈高的大旗迎風招展!

上書四個墨色大字!

『克復中原』!

大旗下,

一位頭戴通天冠,手持羽扇,身坐木車的矍鑠長者。

金光一斂,化作四個大字。

『北伐中原』!

……

【公元227年,得知曹丕病亡,魏國不穩。諸葛亮率領大軍北駐漢中,準備出師北伐曹魏。】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然後看向身邊的司馬懿。

“孤是不是眼睛出問題?”

“天幕上是不是寫的北伐?”

一旁的司馬懿也驚異的點點頭。

曹操頓時笑了。

“一州之地,就想北伐?”

“諸葛亮不智矣。”

……

諸葛亮,不好寫。

不好寫的原因在於,我不會情緒拉扯這東西。

所以,稍微寫點會的吧。

(本章完)

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