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無人

第1083章 無人

劉皇后唯唯諾諾,不敢再多說一句話,可趙璽依舊失去了和她做戲的興趣,勉強笑着和她又說了幾句話,就藉口還有公事,去了御書房。劉氏頓時兩腿發軟,如癱了一般由宮女扶着坐在了太師椅,心裡反覆想着這件事該怎麼辦?

她畢竟和趙璽做了兩年的夫妻,對趙璽的稟性非常的瞭解。

或許和趙璽雖然登基多年卻一直沒有親政,又常被韓太后責罵,被韓太后威脅着說要廢掉他有關係,他越是惱怒的時候就越溫和,越溫和的時候就越記仇。

剛纔趙璽就很溫和。

劉氏心裡發抖,想寫信封給自己的祖父,又怕趙璽派人關注着她這邊的動靜,直到兩日後,她確定趙璽被朝堂上的事迷住了,沒有空管她,這才悄悄地給劉府送了封信。

第二天她的母親就來看她了。

劉氏鬆了口氣。

劉母卻憂心忡忡,道:“你祖父說你太糊塗了,這種事怎麼能跟皇上說!讓你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裝着不知道就是。”

劉氏忙道:“所以我想祖父給我出個主意,怎樣彌補這件事纔好。”

劉母嘆氣,道:“你祖父哪裡有時間管你。”

劉氏面色大變。

劉母道:“皇上要封楊俊爲平清侯,閣老們都反對,趙嘯原本都要走了,也留了下來,昨天中午還和幾位閣老一直勸諫來着。你顧伯父也參加了。皇上雷霆震怒,你祖父正和你幾位世伯、世叔一起商量着怎麼辦呢?”

趙璽不久之前剛剛封了涇陽書院的創始人顧勳的兒子爲金陵祭酒,負責建立金陵太學。

劉氏不解,道:“祖父不是一直說皇上如此縱容靖海侯,靖海侯那邊遲早會出事的嗎?現在有了楊俊,就可以制衡靖海侯了,祖父他們爲何還要反對皇上重用楊俊?”

“你這孩子,知道些什麼?”劉母苦笑道,“那楊俊雖然會用兵,可朝廷也得有兵給他用才行啊!”

劉氏聲音發顫,失聲道:“此話怎講?”

劉母道:“你以爲養支軍隊很容易。朝廷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欠着各地的軍餉,九邊都得自籌糧草,更何況其他的地方。皇上南下的時候,因爲軍餉的事,丟下了大部分京衛由臨潼王節制,身邊只帶了些禁衛軍。汪大人當政的時候,是準備從江南籌備銀子,重新組建京衛的。正好可以藉此把那些只知道吃空餉的京衛丟給臨潼王。可汪大人沒有治軍的經驗,等到了江南才知道,這治軍不僅得有銀子,還得有會領兵的人。如今會打仗的人不在臨潼王麾下就在靖海侯麾下,朝廷一時半會去哪裡找這樣的人才?

“之後又有靖海侯拱衛金陵,皇上要修建皇宮,各地水患要安撫百姓,到處都得要銀子,戶部捉襟見肘,拆了東牆補西牆,這事就拖拖拉拉的,一直到了現在。

“楊俊有奇謀,領兵清剿水匪的時候用兵如神,的確是難得一求的將帥。

“可打倭寇……哪是那麼容易的事?

“僅有帥將沒有強兵,對敵臨陣,誰去衝鋒陷陣?

“這海邊,還是得靖海侯鎮守。”

劉氏想到從前那些倭寇上岸,各州府的縣令知府全都以身殉職,那難道也是不願意打失仗?恐怕還是因爲手中無兵,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兵敗如山。

她不由膽寒,喃喃道:“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

“這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怎麼會沒有辦法呢?”劉母道,“可那也得皇帝採納才行啊!你祖父就建議,既然靖海侯要回福建,那就讓他回福建好了,正好可以讓他練操水軍,讓他像臨潼王一樣,想辦法把倭寇打回老巢去,簽訂個什麼協議的,三、五十年不敢再來侵犯。然後再由涇陽書院出面,在揚州抽重稅,支持楊俊建個水師營,再慢慢圖之。可皇上聽不進去,覺得靖海侯不會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楊俊建水師營。

“還拿了臨潼王打比喻。

“說是臨潼王不過是在天津建了個船塢,靖海侯就覺得受了冒犯,非要把臨潼王那邊的船塢取締不可?若不是天津衛在北方,靖海侯恐怕早就下旨逼着皇上讓靖海侯府接管天津衛的船塢了。

“與其等到靖海侯上書要求取消水軍營,不如就堂堂正正地擺出來。

“你祖父真是哭笑不得。

“這朝堂上的事哪一件哪一樁不是妥協和退讓的事。皇上卻要開門見山。這還不得吃個大虧。

“現在好了,皇上剛起了封賞楊俊的心思,靖海侯就不服了。

“如今福建那邊還掌握在靖海侯手裡,倭寇還依舊猖獗,朝廷哪裡敢和靖海侯翻臉。你祖父他們只也能先站在靖海侯這邊,等送走了靖海侯,再慢慢想辦法。

“這件事,還是皇上做得太急切了!”

劉氏卻不這麼想。

她總覺得皇上既離不開趙嘯,有了機會卻又想把趙嘯除掉。

難道韓太后真的是趙璽殺的,而趙嘯是幫兇,所以皇上一直以來都想殺人滅口,就像對待簡王一樣?

劉氏心底的困惑越來越重。

她送走了劉母之後心裡更加煩躁了。開始關注朝中的動向。

最終趙璽還是被左以明等人勸阻,加之楊俊上書,說自己功不至伯侯,等他再爲趙璽立下汗馬功勞,趙璽再賞賜他也不遲,既全了趙璽的面子,也把這件事給圓了過去,趙璽這才罷休。

不過,這件事估計讓趙嘯心生警戒。

趙嘯從前常進宮來和趙璽說話的,自從發生了楊俊封賞之事後,趙嘯就很快離開了京城。

照劉氏身邊的大太監說,趙嘯進宮是不能帶刀不能帶隨從的,皇上要學着嘉南郡主對待遼王似的突然發難,趙嘯還不得留在宮裡了。趙嘯不趕緊回福建還留在金陵做什麼?

劉氏久久沒有吭聲。

她覺得那大太監說的很有道理,說不定趙嘯就是這麼想的。

之後趙璽雖然沒有再提給楊俊加官進爵之事,卻讓楊俊掌管了一支京衛,這支京衛多會水性,常在長江邊上練兵,還曾讓人去京城向李謙要船。

李謙卻說剛剛做出來的幾艘船都送給郭永固,換了蜀繡、花椒等物。還差人送了半船的蜀繡和香料過來。

劉氏和賢妃都各分了很多,又賞了一些下去,宮裡上上下下都歡天喜地像過年似的。劉氏還常常聽到那些宮人議論李謙,說李謙對皇上怎麼恭順,隔得那麼遠,皇上一紙令下,他也從來不曾推諉,不像靖海侯,皇上要封個人他都忌妒,攔着不讓,讓皇上不好做人。

親們,今天的更新!

(本章完)

第1064章 後事第1095章 祭拜第329章 洶涌第997章 無救第868章 非議第192章 風雲第1009章 感激第624章 欺負第740章 忌憚第795章 主動第110章 圍坐第801章 補貼第369章 喜事第68章 觀戲第515章 結伴第189章 比試第1109章 窩火第1062章 玩伴第459章 提醒第510章 不去第490章 吃否第601章 無法第399章 瞞着第1133章 後方第867章 求醫第993章 不容第1148章 逐鹿第1060章 圖紙第179章 下旨第331章 不謀第281章 親人第632章 聽戲第586章 發火第87章 直白第1026章 四起第103章 各異第345章 關係第354章 對付第770章 交換第234章 私語第27章 人選第993章 不容第672章 鯗魚第255章 來賓第1137章 利益第1011章 破相第1070章 互踩第236章 碰巧第571章 獻俘第905章 肥肉第1038章 左府第251章 聯姻第1015章 不顧第180章 用璽第882章 戰敗第683章 疑問第526章 不樂第330章 暗涌第81章 親戚第363章 生病第631章 出門第300章 親吻第663章 一半第761章 患難第112章 冰嬉第1134章 無聲第488章 出席第238章 泄露第505章 婚前第1137章 利益第589章 花會第1129章 南下第534章 流言第59章 到達第837章 波濤第603章 改時第700章 爭權第297章 出錯第877章 相視第39章 重新第112章 冰嬉第816章 診脈第47章 引薦第521章 皇上第589章 花會第607章 不甘第154章 是誰第983章 執念第575章 說話第1029章 迎接第22章 隱湍第303章 做客第376章 正遇第604章 變化第821章 同慶第391章 莊家第475章 小別第538章 修身第607章 不甘第237章 遇到
第1064章 後事第1095章 祭拜第329章 洶涌第997章 無救第868章 非議第192章 風雲第1009章 感激第624章 欺負第740章 忌憚第795章 主動第110章 圍坐第801章 補貼第369章 喜事第68章 觀戲第515章 結伴第189章 比試第1109章 窩火第1062章 玩伴第459章 提醒第510章 不去第490章 吃否第601章 無法第399章 瞞着第1133章 後方第867章 求醫第993章 不容第1148章 逐鹿第1060章 圖紙第179章 下旨第331章 不謀第281章 親人第632章 聽戲第586章 發火第87章 直白第1026章 四起第103章 各異第345章 關係第354章 對付第770章 交換第234章 私語第27章 人選第993章 不容第672章 鯗魚第255章 來賓第1137章 利益第1011章 破相第1070章 互踩第236章 碰巧第571章 獻俘第905章 肥肉第1038章 左府第251章 聯姻第1015章 不顧第180章 用璽第882章 戰敗第683章 疑問第526章 不樂第330章 暗涌第81章 親戚第363章 生病第631章 出門第300章 親吻第663章 一半第761章 患難第112章 冰嬉第1134章 無聲第488章 出席第238章 泄露第505章 婚前第1137章 利益第589章 花會第1129章 南下第534章 流言第59章 到達第837章 波濤第603章 改時第700章 爭權第297章 出錯第877章 相視第39章 重新第112章 冰嬉第816章 診脈第47章 引薦第521章 皇上第589章 花會第607章 不甘第154章 是誰第983章 執念第575章 說話第1029章 迎接第22章 隱湍第303章 做客第376章 正遇第604章 變化第821章 同慶第391章 莊家第475章 小別第538章 修身第607章 不甘第237章 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