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蒸口氣

燕軍開始敗退,

是的,敗退;

主要是因爲燕軍敗得,過於真實,真實到難以看到什麼做作的痕跡。

一是因爲全盤謀劃之中,連一線的總兵,他們也只是棋子,並未能參透其中真意,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們是完全本色出演;他們是真的在爲了照顧王爺佈局失誤的面子,護送王爺後撤回鎮南關以圖將來。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鄭凡在基建的執拗上出了疏忽,導致燕軍的防禦體系看似完備實則沒了重點,在楚軍大規模的多路攻勢下,守不住……那是真的守不住。

乃至於當燕軍撤過渭河,楚軍跟進踏破先前燕軍那一座座營盤時,

連謝玉安都感到有些恍惚,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般的巧合以及順理成章,嚴絲合縫得讓人挑不出毛病;

這種湊巧,真的是能設計出來的麼?

可能,

真是自己想多了?

自己的父親,和他們,其實是賭對了麼?

“報!!!定親王派信使來請示都督,是否渡河!”

另外三路大軍,都已經推到了渭河邊,接下來,就是渡河兵進上谷郡了。

當然,派人來詢問自己,其實也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燕楚格局之關鍵,在鎮南關。

鎮南關一日不拿回來,燕人就能繼續從容地自北而下,用他們的馬鞭,鞭撻楚國的疆土與子民。

自己其實根本就沒時間去猶豫和思索,既上牌桌,就至死方休。

“傳令下去,各部渡河,按既定路線推入上谷郡!”

身爲大都督的謝玉安,最終還是下達了這道軍令。

第三天時,大楚中路軍先頭部隊已經過河,在其他三路兵馬的配合下,開始深入上谷郡,中間段的主力,也已經過河完畢。

謝玉安謹慎穩妥了一些,選擇最後一批過河。

按照既定的方略,各路先鋒軍統一由定親王統籌指揮,中路軍以及後續跟進的兵馬,則依次入列;

謝玉安這位大都督並不會繼續上前,而是轉爲負責在渭河沿線設立據點,轉接自後方運輸上來的糧草爲大軍提供支援。

真到了真刀真槍乾的時候,他的作用反而沒那麼大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位大燕的攝政王以及他的那座王府,雖然以善於地方治理而出名,但對上谷郡這麼一大塊地方,採用的卻是人口盡數內遷,根本就不做開發的政策;

所以,上谷郡現在除了少數的幾座塢堡之外,近乎就是一片白地,前方的楚軍想就地取糧根本就不可能。

也因此,糧道,成了當下重中之重,一旦前方攻勢暫時受挫,大軍又無糧可繼的話,那麼先前的這一番進軍與努力,都將成爲泡影。

一旦燕人緩過神來,將主力調回,楚軍只得撤兵向後退,退出上谷郡,退出渭河,而且還得再次拱手讓出渭河防線,退回三郡;

眼下,大量的民夫正在兩岸忙碌,好在楚國的水師在楚軍控制了渭河兩岸後,也從覓江處下來,起到了極大的幫襯作用,極大的提高了運糧的效率。

前方,不斷的有戰報傳來,定親王領軍,可謂高歌猛進,一連和燕人交手了幾次,仗着己方優勢兵力,都將燕人擊退。

眼下,

楚軍已經觸碰到鎮南關了。

定親王決意,先將燕人餘下兵馬,全部推過鎮南關去,最重要的是,要將燕人的那面王旗,給逼退回去。

隨後,將鎮南關外圍的燕人勢力給清掃乾淨的同時,讓後方的攻城器械要麼運上來要麼就地取材進行準備,最後,再集中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哪怕是用人命去填,也要將鎮南關給啃下來!

對此,已經坐在後方的大都督謝玉安自然沒有異議;

一批批攻城器械,已經在推進的路上了,主要是包括重要的零部件;

在和燕人的戰爭之中,楚人也不是沒有在學習,比如晉東的分類化與精細化的戰爭準備工作,楚人也早就偷師了過來。

這個本身就不難,只要朝廷肯放權,不加掣肘。

原本當年諸夏之國公認的,燕人不善攻城,器械使用方面,除了甲冑兵器,大型的其餘器械,燕人都不擅長;

只是這一切因爲晉東緣故,成爲了歷史;

上一次燕楚國戰時,燕人就已經呈現出了琢磨與學習攻城的態勢,被推出來當標兵示範的,還是那時候只是平野伯的攝政王。

而在攝政王統御晉東的這些年裡,燕人的戰爭器具的設計與打造水平,已經後來居上,雖然晉東仍然是以騎兵而出名,但它的任何一個對手,都不會小覷其現在對城池攻堅的能力。

原本的領先者楚軍,現在則成了追趕者。

好在,

戰爭的勝負手,終究是在於人。

這一次,優勢兵力體現在局部戰場之下,是難逢的絕佳機會,要且必須要有所作爲。

……

“都督,下一批糧草的起運,可能會晚三日。原因是輸送了一批軍械上去後,佔了運糧的艙位。”

“三日,無妨,先前的軍糧已經送上去了,足夠大軍十日之用,你也辛苦了。”

“不辛苦。”

謝玉安伸手拍了拍身邊這位文士的手背;

楚人倒沒怎麼浸染晉風,但楚人天生好浪漫的風氣,讓其貴族階層,對於男子之間親暱一點的舉動,較爲接受。

“難爲你了,身爲孟師的嫡孫,本該像景氏一樣在郢都好好地修史做學問,如今,卻得到此地來,爲軍中分憂。

不過我相信,孟師在天之靈,會寬慰的。”

孟壽,曾修四國史書,更曾是靖南王的文教老師,歸楚後,曾見證過火燒郢都,於五年前亡故。

“爺爺在天之靈,可能不會高興。”孟啓靈說道。

“哦,爲何?孟師不也是我楚人麼,楚國打了大勝仗,孟師泉下有知,怎會不喜?”

“都督,爺爺曾修四國史書,其實,在爺爺心中,他認爲自己是夏人更甚於楚人。”

“呵呵。”

謝玉安倒是沒因爲這句話而生氣,反而笑了起來,道:

“倒是能懂這句話的意思。”

“在爺爺眼裡,燕國,是燕侯之國,晉國,是晉侯之國,我大楚,是楚侯之國,其餘諸多小國,連同那乾國;

也是諸夏諸侯之國。

自大夏分崩以來,天下紛紛擾擾,所謂國之戰,乃諸侯之戰,爲諸夏之內戰;

而燕對蠻族,晉對野人,我大楚對山越,甚至是乾對西南土人,這些,纔算是外戰。

爺爺這輩子,耗盡半生心血,修四國史書,看似圓滿,實則遺憾。

修史者最高所願,非修諸侯史書,乃修天下史。”

“這些,是孟師與你說的?”

“不,是我從爺爺歸楚後所著的一本書中看了所知。”

“書呢?”

“爺爺去世後,此書呈交與陛下,陛下下旨,禁止刊印發散。”

謝玉安點點頭,道:“理所應當,孟師這書,不該出現在此時的大楚,其實更適合出現在對面的燕國。

若是此番戰事得以順利,若是我大楚能從燕人的壓力之下掙脫站起,國運能得大勢,那此書,就能從皇室封存之中,取出加以供奉了。

在孟師眼裡,或許他巴不得這場仗,我大楚敗,且要敗得徹底吧。

孟師不在乎到底是誰家一統了這諸夏,在乎的是,諸夏何時能再真正的一統。”

“正是因爲不理解爺爺的這個想法,我纔會出現在這裡,我覺得我是楚人,理所應當地站在這裡,爲大楚而戰。”

“吾輩當盡吾輩之責。”

謝玉安緩緩地吐出一口氣,

面向北方,

感慨道:

“當年燕國不惜以疲敝之國力,甚至以皇子之死栽贓我大楚,也要發動起對我大楚的國戰,其目的,就是爲了這座鎮南關。

這座關,於我楚人而言,實在是太過重要,也太過沉痛。

奪回它,我大楚纔有資格重新立起來。”

“都督……”

“有什麼話儘管說盡管問,這是當年孟師教導我時說過的話。”

“都督,若是此戰,未能成功呢?”

“未能成功,那好一點的結果,就是我大軍再度撤回三郡。”

“壞……壞一點的呢?”

謝玉安閉上了眼,

道:

“你家有拓印本吧?”

“什麼?”

“沒有?”

“沒有,但……我都背下了。”

“謄抄出來。”

“這……”

謝玉安轉過身,擺擺手,

道;

“獻與燕人吧。”

……

“王爺,奴才唸完了。”

黃公公將手中的卷軸閉合,先前他念的,是熊廷山派人送入鎮南關中的檄文。

“以熊氏皇族血脈身份來警告孤?以大楚火鳳之靈的名義,來通告孤?呵呵呵。”

鄭凡站在那裡,雙手平舉,四娘正在幫他着甲。

“黃公公,你說這傢伙,是不是在拿他的出身,在壓我?”

世人皆知,大燕攝政王出身北封郡黔首,是從草莽中崛起的光耀。

黃公公笑道:“王爺,他也就只能拿這個來嘴快嘴快了。”

鄭凡點頭道:“就是,血統什麼的,在我看來,那是論畜生用的。”

黃公公面色有些尷尬,不知道怎麼接,因爲這話其實是把姬家也牽扯進去了。

王爺可以隨便說,因爲他親眼見過王爺與陛下互罵畜生;

可他這個奴才,怎敢跟着一起附和?

倒是屋外頭院子裡,

躺在那兒的貔貅聽到這話,擡起頭了頭,看向了屋子裡,打了個響鼻,以示不滿。

隨後,又匍匐下來,順帶掂了掂自己背上半年前剛換的一套鱗甲。

“再說了,真要論血統,他有什麼資格與我論?

他是旁系所出,已不算楚國皇室本家了,我家大妞她娘,可是他楚國皇帝一母同胞的親妹妹;

論火鳳之靈,呵呵呵,

這就更可笑了,

我家大妞是天生的火鳳靈體,他配比麼?

哎呀,

真要論起血統火鳳什麼的,

原來他大楚皇室的正統,竟在我大燕攝政王府?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王爺說的是,王爺說的是。”黃公公馬上跟進配合。

“就這樣寫,與他回信。”

“奴才遵命。”

“要快,今晚前就送過去,這臉,得提前還回去,要不然他就沒心思了,他沒心思無所謂,孤,就很不舒服了,總覺得他欠了孤一巴掌。”

“奴才明白,奴才現在就寫,馬上就讓人送去。”黃公公馬上去忙活了。

四娘開口道:“以前沒覺得,您會在意出身。”

“我這純粹是被那位定親王追了這麼多天,追出了火氣。”

“主上,好了。”

“嗯,辛苦。”

“對了,主上,這個帶上,剛蒸好的。”

“呵,還真差點忘了,大虎提着。”

四娘笑而不語。

穿戴好甲冑的鄭凡,走出了屋門,翻身上了貔貅,來到了南城牆處,登上了城樓。

此時站在這裡,已經可以眺望到遠處楚軍的密集營寨了,這是一個,足以讓任何防守方,都感到心驚的進攻規模。

“大虎,你曉得麼,擱以前,想都不敢想吶,他楚人,竟敢將大軍就堂堂正正地擺在你面前,而且還是一馬平川的地形。”

“王爺,需要下令麼?”劉大虎問道。

帥帳每日接收的摺子,劉大虎都會先過一遍,而自打撤入鎮南關後,劉大虎看見了一批新送來的摺子,激動得,讓其難以自抑。

以至於他現在跟在王爺身邊,一樣眺望着前方的楚軍營寨時,臉上掛着的,是興奮的笑容。

“大虎,你說楚軍接下來會做什麼?”

“回王爺的話,屬下覺得楚軍會先行驅逐城外的我軍,形成對鎮南關的全面包圍。”

“對,所以不用急,魚兒已經跑不掉了,那就讓它,自己再多吃點兒餌鉤,套得更深一些。”

“是,王爺英明。”

“孤餓了。”

劉大虎馬上打開食盒,從裡頭取出一個饅頭,遞給了王爺。

“再來一個。”

劉大虎又取出了一個,遞了過去,饅頭還是熱的,冒着白氣。

只見王爺自己手裡拿着一個,還將另一個放在旁邊城垛子上。

王爺手肘撐着城牆邊緣,對着前方的楚軍營寨,順着迎面吹來的寒風,一口一口地吃着饅頭。

已經陪了王爺這麼多年的劉大虎清楚,此時的王爺,需要獨處,所以他提着食盒,默默地後退。

後退時,

聽到王爺也不知道是對誰所發出的一聲感慨:

“瞧着,

這口氣,

快蒸到了。”

————

鋪墊內容算是好了,接下來將是一波大高氵朝。

龍現在去睡覺,醒來後再繼續寫。

第八十四章 野種第三百八十六章 魔臨!第六百一十四章 好的第二十三章 好劍!說一些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哀傷第九十七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二百六十六章 屈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十二章 設定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三十四章 抓老師第二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屈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擊鼓聚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隻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地圖第655章 秘辛第三十八章 短命老師第二百零六章 怒火第五百八十章 王八殼第六百八十七章僧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妨!第一百九十七章 魔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降異象!第二百五十九章 弒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可!第二十六章 壞水兒第五百七十六章 真假平西侯第四百零八章 帝心第七十八章 乾,降!第七十六章 孤,請諸位仙家,歸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特來問安!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爺發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像不像一個人第648章 必死無疑第八十七章 幼教第十一章 王詔第九章 重甲鐵騎!第四十四章 駕崩!第十三章 我比你髒第七十三章 屍變!(下)第三十七章 這天命,孤親自來寫!第八十三章 主上,魔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波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治病第一百九十七章 魔王第三十八章 短命老師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六百四十九章 破上京,擒乾後!第四百一十一章 寒冬日暖第二十三章 這天下,面目全非第五百四十章 他是,活的!第四十章 奪寶奇兵第九十五章 國書第四百六十章 劍聖一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沒了第二百零五章 姓姬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爺召見第四十章 潰敗和搶功!第六百七十章 劍聖之怒!第三十六章 衆生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妨!第655章 秘辛第二百零四章 送禮第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妖第五十五章 跋扈第四百二十八章 跪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九十三章 烏拉!第十七章 把營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酒、劍、龍、虎第七十六章 孤,請諸位仙家,歸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退!第兩百五十二章 我罵我自己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產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二章 兵馬招募歸來第一百三十章 千古一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僧與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立旗番外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江湖(上)第五百七十章 開戰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六百七十二章 燕狗第一百五十七章 掏心窩子第一百零八章 姐姐第三百六十一章 劍師第六百五十六章 雷雨第五百二十五章 錕鋙白髮第六十五章 討個說法!第八十五章 靈堂第五百一十一章 到我了!第三十三章 大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開幕!第六十六章 黑龍旗第七百零八章 受命於天第四百九十八章 侯爺和皇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蓋世!
第八十四章 野種第三百八十六章 魔臨!第六百一十四章 好的第二十三章 好劍!說一些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哀傷第九十七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二百六十六章 屈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十二章 設定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第三十四章 抓老師第二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屈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擊鼓聚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隻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地圖第655章 秘辛第三十八章 短命老師第二百零六章 怒火第五百八十章 王八殼第六百八十七章僧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妨!第一百九十七章 魔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降異象!第二百五十九章 弒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可!第二十六章 壞水兒第五百七十六章 真假平西侯第四百零八章 帝心第七十八章 乾,降!第七十六章 孤,請諸位仙家,歸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特來問安!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爺發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像不像一個人第648章 必死無疑第八十七章 幼教第十一章 王詔第九章 重甲鐵騎!第四十四章 駕崩!第十三章 我比你髒第七十三章 屍變!(下)第三十七章 這天命,孤親自來寫!第八十三章 主上,魔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波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治病第一百九十七章 魔王第三十八章 短命老師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六百四十九章 破上京,擒乾後!第四百一十一章 寒冬日暖第二十三章 這天下,面目全非第五百四十章 他是,活的!第四十章 奪寶奇兵第九十五章 國書第四百六十章 劍聖一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沒了第二百零五章 姓姬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爺召見第四十章 潰敗和搶功!第六百七十章 劍聖之怒!第三十六章 衆生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妨!第655章 秘辛第二百零四章 送禮第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妖第五十五章 跋扈第四百二十八章 跪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君臣怒斥第九十三章 烏拉!第十七章 把營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酒、劍、龍、虎第七十六章 孤,請諸位仙家,歸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退!第兩百五十二章 我罵我自己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產第五百三十一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二章 兵馬招募歸來第一百三十章 千古一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僧與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立旗番外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江湖(上)第五百七十章 開戰第四十三章 大俠第六百七十二章 燕狗第一百五十七章 掏心窩子第一百零八章 姐姐第三百六十一章 劍師第六百五十六章 雷雨第五百二十五章 錕鋙白髮第六十五章 討個說法!第八十五章 靈堂第五百一十一章 到我了!第三十三章 大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開幕!第六十六章 黑龍旗第七百零八章 受命於天第四百九十八章 侯爺和皇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