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青州之戰

呂布到了洛陽後,並未去見徐榮,而是直接轉去了河內,直奔泉州,對他來說,新的五行船或是太極船要比攻伐中原重要得多,以眼下的局勢,還有雙方軍備的差距,沒理由輸的。

“冀州軍軍紀不行,這點要告訴各軍主將,定要嚴格控制,破城之後,但有傷害百姓這,不問出身,不問功勞,立斬無赦。”這是呂布換乘太極車前留下的唯一一道命令,至於仗怎麼打,他相信徐榮和高順會有判斷。

他現在要做的除了造船之外就是幫前線各路軍隊把握好後勤。

“將軍,這便是主公離開前留下的命令!”平原,華雄大營,徐庶將呂布留的命令說了一遍,其實並非說給華雄,而是這帳中的冀州將領。

攻打袁紹的過程中,冀州軍降軍極多,關中軍的軍紀是呂布耗了十年時間培養出來的,現在大量調用冀州軍,雖然彌補了人手不足的情況,但軍紀方面纔是呂布最擔心的。

眼下天下一統在即,沒有足夠的時間整頓軍紀,這纔是大問題,所有人都知道呂布想將這場平定天下之戰的傷亡降到最低,但兵災之所以會稱爲兵災,就是破城後很難控制。

“都聽到了嗎?”華雄擡頭,看向帳下一衆冀州降將:“沒有看不起爾等的意思,單是關中軍入冀州是怎樣的,諸位該當清楚,本將軍希望,這次進兵青州,冀州將士不求做到如關中軍一般,但迫害百姓這件事,主公不會容許,老子也不會容許,誰犯了,別怪我不講情面,主公的命令是殺無赦,我華雄也是殺無赦!”

“將軍,這事兒我們不好管吶!”一名冀州將領皺眉道。

“那我告訴你如何管。”華雄一拍桌案道:“尋常將士犯了,伍長同罪,伍長若犯,什長同罪,什長犯了,隊率同罪,隊率若犯,屯將同罪,我就不信管不了,我告訴你們,別把你們在袁紹手下那一套推脫之法拿來這邊用,我大漢將士,保的是大漢江山,保的是黎民百姓,你給我犯一個試試,看老子敢不敢砍你!”

華雄一怒,帳中衆將瞬間噤若寒蟬,這位看面相就不是好說話的主,一個個心中暗暗叫苦,要說也不算推脫,只是除了關中軍,破城後縱兵劫掠基本上都是默認的規矩了,曹操、袁紹都沒有管過,偏偏關中軍來了就管,這讓很多人不適應。

徐庶皺眉看着這一幕,如今爲了迅速安穩冀州,攻入冀州的關中將士臨時當起了冀州各地治安的作用,爲的就是配合各地縣令、太守推行新政,所以華雄這邊纔將十萬冀州降軍投入了戰場。

但相比於關中軍的軍紀嚴明而言,冀州軍的軍紀實在差的驚人,主公下達這個命令自然是好的,但真正實際操作起來怕是會出亂子。

華雄讓衆人各自回營準備渡河,徐庶找到華雄道:“將軍,這般強行威嚇恐怕不行。”

“那還要我哄着他們?”華雄瞪眼道,帶慣了訓練有素的關中將士,現在帶這些冀州軍,感覺耗費的心力比以前多了三倍,這讓他相當煩躁。

徐庶想了想道:“這樣,除了火神砲、雷神弩以及專門用雷的將士之外,其餘關中將士組成督戰隊,專門負責督戰,不必派上戰場了。”

“能行?”華雄皺眉道:“如此一來,軍中豈非都沒有我們的人了?”

“有也無用,如今雙方理念相沖,一伍一什中只有一人是關中將士,很難扭轉衆人心思,不如以嚴明軍法爲主,也能隨時應對譁變。”徐庶點點頭,現在這情況不是練兵的時候,這些冀州軍只要聽話就行,至於軍紀,可以等戰後慢慢練。

“只怕會生譁變!”華雄皺眉道,就冀州軍這種軍紀,破城的時候一旦管的太嚴,肯定會出問題。

“殺一些便足矣震懾了。”徐庶笑道。

華雄:“……”

徐庶看着一臉愕然看向自己的華雄,疑惑道:“將軍這是何意?”

“沒事兒。”華雄搖了搖頭:“就是你們這讀書的發起狠來有些嚇人。”

發狠?

徐庶疑惑的看着華雄,隨即恍然,微笑道:“這些事自是由將軍去做,在下下不了手的。”

“也沒錯。”華雄點點頭,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哈哈,當初向主公要元直,果然要對了,你這可真對我脾氣!”

徐庶點點頭沒說話,他記性還算可以,當初華雄可不是這麼說的。

平原準備待續,張任負責火神砲、雷神弩、震天雷這些東西的指揮,九月,華雄指揮大軍渡河,袁譚命人在河口建起數道壁壘,又以牀弩防守,想要將大軍擋在和對岸。

但實際上,這邊看着聲勢浩大,卻基本都是冀州軍,華雄帶着三千關中精銳在蓼城渡河,而後一夜奔行百里,在黎明時奇襲袁譚大營,大破敵營,大軍得以順利渡河。

雖說有了提前示警,但在攻入菅縣時,還是發生了掠奪民財,淫辱民女的事情,華雄也沒手軟,一連斬了二百多顆腦袋,震懾軍心,這一仗死在自己人手裡的將士比死在敵軍手中的都多,但也因此,很快便獲得了當地民心。

在攻入菅縣之後,華雄的戰略和攻打冀州時一樣,尋找敵軍主力部隊下手,只要擊滅敵軍主力,這青州自然便是他們的。

不過青州戰場並不順利,倒不是青州軍有多厲害,而是冀州軍出了三次規模不小的譁變,雖然被及時鎮壓,但也讓華雄一度陷入不利境地,幸得徐庶早有防備,幾次化解了危機並以鐵血手段將軍令如山的概念深深地根植在冀州軍心中,再三度譁變之後,又以府庫財物犒賞三軍,才徹底將這支冀州軍收服。

不過青州與冀州不同,青州多山,袁譚正面打不過有着火神砲、雷神弩、震天雷的朝廷軍隊,卻可依託青州境內複雜的山勢跟華雄糾纏,令華雄一度陷入被動甚至糧道都幾次被截斷,戰局一度陷入膠着狀態。

“既然賊軍主力一時難以消滅,那我軍便釜底抽薪!”徐庶看着快要薅幹自己頭髮的華雄,微笑道。

“怎麼抽?”華雄頭疼的看向徐庶。

“敵軍以山勢爲主,我軍便以這片平原爲主,將這東萊、齊國、樂安三郡平原佔全了,這些地方便是賊軍糧食主要供應,他們處於山中,糧草必然不備,我軍再將附近百姓遷往平原,堅壁清野,不出一月,他們便要退往濟南,我軍正好趁勢追擊,將其趕出青州!”徐榮攤開地圖,給華雄講解道。

現在他們怕的不是袁譚據險而守,火神砲、震天雷這些東西出來以後,險關依舊重要,但沒有對等武器的情況下,很難守住,真正怕的反而是敵軍依託山地跟他們玩兒這種襲擾戰。

經過冀州之戰後,青州軍顯然對於新兵器有了一定的熟悉和免疫,甚至有了不少對應之法,比如說將他們引入複雜地形,亦或者在陰雨天氣出手血戰。

關中軍中招的不多,但冀州軍卻常常中招。

如今天下,除了江東之外,恐怕就屬這青州地形對他們不太友好,反倒是疆域最廣,人口最多的中原,相比起來更容易攻取。

徐榮此計,跟攻伐冀州時不同,不再一味解決敵軍主力,而是反過來先將對方的根基一點點挖掉,逼的對方只能撤出山中,在濟南決戰。

華雄沒有廢話,當即答應下來,大軍開始收縮,同時將一座座城池攻佔,而後安排人治理。

袁譚這邊自然也得到了消息,眼看着自己的地盤不斷縮小,幾次出山想要奪回城池,卻被早有準備的華雄打的狼狽奔逃。

田豐自然也猜到了徐庶的用意,奈何無能爲力,拳頭沒人家硬,就只能處處受限,幾番交手之後,只能率軍退往濟南,同時向曹操求援。

華雄則聽了徐庶的建議,不再急着追殺敵軍主力,而是迅速將各郡城池盡數佔據,並在各處要地安排將士,把這一片盡數吃下。

至此,青州六郡,袁譚實際上佔據的五郡之地就被華雄奪了四郡,袁譚率領兩萬殘軍退守土鼓、歷城一帶,隨時準備退入濟北,到了濟北那就是曹操的地盤了,但現在,袁譚也只能將曹操當做最後的依靠了。

但被袁譚視爲最後依靠的曹操,日子也不太好過,袁譚的求援信他早就已經收到,但沒辦法,袁紹敗亡之後,徐榮開始源源不絕的往滎陽一帶調兵,同時高順也往潁川、汝南一帶調兵,呂布這不只是準備一戰下袁紹,而是想要連自己一起下。

面對關中軍的威懾,曹操哪敢怠慢,也開始調兵遣將準備與關中軍一決勝負,他知道關中軍有了新兵器,從冀州探回來的情報讓他一度覺得那些細作是在跟自己講神話,但從各處回來的消息只有更誇張的,這才讓曹操不得不重視起來。

袁譚那邊不是不想救,而是根本沒有多餘兵力能派出去救援,只能讓人寫信告訴袁譚,若實在扛不住,先退往濟北或是徐州,待他退了高順和徐榮便去助他。

只是高順和徐榮顯然不那麼容易退……

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零六章 黑暗時代第二十八章 絕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陳家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窮途第一百八十六章 仁恕第一百零七章 重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蠻王的遭遇第一百零五章 木匠太尉第五十四章 再邀第四百三十六章 盡忠第三章 我死了?第一百零三章 諸侯撤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同化第八十一章 立後第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十二章 排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良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無題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五十四章 論雄第二十九章 生機第四百零二章 見面第八十四章 火燒洛陽第六十五章 箭懾羣雄第十七章 化解第三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拜訪第四十九章 招攬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二十一章 請見第二十三章 故人第七十四章 中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天山(上)第五章 青樓背後的秘密第四百三十五章 決戰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退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天山(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天山(終)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四十五章 分兵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六十四章 態度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烈焰焚城第二十二章 迎駕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將第五十八章 互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二百零六章 劉璋的抉擇第五十六章 紙第五十六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讓國第二百章 循環第四百二十六章 連戰連敗第五十三章 聯盟第九十五章 崩潰第四百零六章 態度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八十二章 善惡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五十四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天山(上)第八十六章 入咸陽第八十四章 張文遠馬踏三軍第三章 半日閒第七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十章 最後的體面第九章 晚宴第二十一章 請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獄中龍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主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抵達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遊長安第四百三十章 荊州戰終第六十五章 搶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書生氣第四十五章 抓捕宗親第二百七十章 呂家人第十三章 一劍第四十九章 招攬第二百零二章 尾聲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十章 補救
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零六章 黑暗時代第二十八章 絕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陳家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窮途第一百八十六章 仁恕第一百零七章 重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蠻王的遭遇第一百零五章 木匠太尉第五十四章 再邀第四百三十六章 盡忠第三章 我死了?第一百零三章 諸侯撤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同化第八十一章 立後第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十二章 排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良機第三百六十八章 無題第四十八章 收復河東第五十四章 論雄第二十九章 生機第四百零二章 見面第八十四章 火燒洛陽第六十五章 箭懾羣雄第十七章 化解第三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拜訪第四十九章 招攬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二十一章 請見第二十三章 故人第七十四章 中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天山(上)第五章 青樓背後的秘密第四百三十五章 決戰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退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天山(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天山(終)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四十五章 分兵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六十四章 態度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烈焰焚城第二十二章 迎駕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將第五十八章 互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二百零六章 劉璋的抉擇第五十六章 紙第五十六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讓國第二百章 循環第四百二十六章 連戰連敗第五十三章 聯盟第九十五章 崩潰第四百零六章 態度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四百三十八章 定江東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關收心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八十二章 善惡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五十四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天山(上)第八十六章 入咸陽第八十四章 張文遠馬踏三軍第三章 半日閒第七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小聚第十章 最後的體面第九章 晚宴第二十一章 請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獄中龍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主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抵達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三十五章 遊長安第四百三十章 荊州戰終第六十五章 搶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書生氣第四十五章 抓捕宗親第二百七十章 呂家人第十三章 一劍第四十九章 招攬第二百零二章 尾聲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四百零七章 動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十章 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