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結盟

江東,柴桑。

剛剛掃平山越,孫策準備修養一番之後,去附近的世家裡借點糧食,當然,借糧是假,尋釁是真,最近這朱家跟自己陰陽怪氣,明裡惹不過就暗地裡想要給自己使絆子,真當自己看不出來嗎?

呂布可是直接給了孫策揚州牧的位置,除了是讓孫策參與到兩淮爭奪的破事裡,形成中原穩固的格局,但同樣也給了孫策在揚州境內便宜行事的權利。

如此一來,孫策不但有着如同曹操、袁紹一般能夠決定州中大小事務的權利,更重要的是,他有旁人沒有的優勢——長江!

只要他能夠保證絕對的強勢,在江東這一畝三分地上,就算有世家想要勾結外人都過不來,而孫策跟袁術也還沒有完全撕破臉皮,袁術大概也知道現在自己情況不大妙,在打劉備圖謀徐州不成,被關羽一路追到壽春後,他對孫策這個小老弟就寬容了許多,甚至孫策拿下廬江後,還主動派人去恭喜。

誰說袁術傲了?在被接連教訓做人之後,袁術還是很能隨機應變的,如今不但對孫策百般呵護,讓孫策也不好意思跟他討要九江,同時袁術還主動派人去跟袁紹示好,表示願意以袁紹爲尊。

人其實只要吃足夠的虧,自然就會成長,袁術獲得這些成長的代價是被呂布、曹操、劉備輪番教育了一番,從天下第一諸侯到現在治下僅餘九江、汝南兩郡,至於孫策,現在只能說是袁術名義上的下屬。

現在夾在曹操、劉備和孫策之間,袁術也只能先安撫好孫策,並跟曹操名義上的上司袁紹交流,願意兩家合一,讓袁紹來壓制曹操,讓曹操不敢再對自己動手,這樣一來,就只剩下來自劉備的壓力了。

雖然敗了一仗,但劉備在徐州根基不穩,糧草也不多,袁術就算打不過,跟他耗也是能耗一耗的。

山越已平,兩淮是個坑,這點孫策和周瑜都看出來了,呂布就是想讓他們跟袁紹、劉備糾纏一處,可能還要加上曹操。

所以孫策嘗試攻了兩次廣陵被劉備擋下之後,便果斷將目光看向荊州。

相比于徐州那以平原居多的地勢而言,荊州這種夾在山脈之間的地勢,更適合作爲江東向中原發展的跳板。

在孫策和周瑜的幾次討論中,如今中原各路諸侯相爭激烈,袁紹隱隱有南下之勢,未來可能會有大戰發生,不如趁諸侯亂戰之際,先一步拿下荊州,如果有可能,再拿下蜀地,如此一來,天下險地有三,孫家便佔了其二,到時候就能坐觀中原諸侯還有呂布相爭,伺機而動。

“主公,軍師來了!”凌操大步進來,對着孫策一禮道。

“叫他自己進來,沒長腿啊,還叫人通報,滾蛋!”孫策沒好氣的道。

“說是要引薦人。”凌操苦笑道。

“這樣……”孫策聞言,輕咳一聲,正了正自己的衣冠,臉上露出公式化的微笑:“快請!”

“……喏~”凌操躬身一禮,快步退去。

很快,周瑜帶着張鬆從帳外進來,對着孫策一禮道:“主公,這位便是成都張氏的張鬆張子喬先生。”

“哦?”孫策起身笑道:“久聞先生博聞強記,早有拜會之心,只恨無緣一見,今日能見先生,足慰平生!”

“鬆不過無名之輩,使君謬讚!”張鬆連忙客氣一番,不管是否真心吧,至少人家這態度讓人很舒服。

人情世故嗎,不涉及利益的情況下,可不就是你捧我我捧你麼,孫策看着年少,但顯然已經懂了這其中的規則,有模有樣的。

雙方一番互捧之後,張鬆終於道明瞭來意。

“呂布入蜀?”孫策看向周瑜,見周瑜點頭,微微眯起眼睛:“這是何時的事情?怎會半點風聲都沒有?”

張鬆苦笑道:“呂布入蜀至今已有數月,在下離開時,已經攻至綿竹關,也因此,在下奉命出蜀,尋求天下英雄相助。”

“此事,自然不能坐視呂賊殘害漢室宗親!”孫策點點頭,目泛冷芒,這件事,不論公私,他都有足夠的理由向呂布出手,於公呂布是國賊,挾天子以令諸侯,哪怕他這個州牧是呂布那裡拿的也別管,我這是天子給的,跟你呂布有什麼關係?於私,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可沒有一天忘記過。

“不過……”說到這裡,孫策看向張鬆:“先生,此時我若入蜀,必過荊州,那荊州劉表恐怕不能容我過去。”

其實若能先將荊州給收拾了,那就沒問題了,無論是想要打南陽還是打蜀地,都夠得着,但實際上,孫策想拿荊州可不容易,之前幾番試探,雖然壓制住了荊州軍,但想要拿下卻是很難。

“在下此來,正是爲此。”張鬆正色道:“國賊當道,竊以爲,天下英雄當放下成見,共討國賊。”

“先生之意是……”孫策身子往後靠了靠,看向張鬆道:“讓劉荊州給我讓路?”

張鬆也知道這個很難,若是如此,就等於是把自身生死交到劉表手中,大家之前還是敵人,現在就生死相托,顯然不現實。

“在下一路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只是不知使君是否確有抗擊呂布之心?”張鬆看着孫策道。

“我與呂賊有殺父之仇,如今是國仇家恨,先生還在質疑我討賊之心?”孫策挑了挑眉,反問道。

“不敢!”張鬆搖了搖頭:“若是使君願意,在下倒有一條出路。”

“願聞其詳。”孫策示意張鬆繼續說。

張鬆從懷中取出一張簡略的南方地圖道:“我知使君顧忌,但此番討呂,也是爲解成都之圍,所以未必要入蜀,我等可以攻敵必救!”

“哦?”孫策聞言看向張鬆:“先生是說,我等攻南陽、關中之地?”

“不錯!”張鬆點點頭道:“此番不但是景升公與使君,景升公已經將這消息傳向中原,若不出意外,乃是天下諸侯聯盟討賊,所以此番攻伐,我會設法說服景升公退出江夏之地暫交使君,而後我等聯手出兵攻伐南陽。”

南陽對呂布來說是塊飛地,雖說中間不隔着其他勢力,但卻隔着秦嶺,武關那條路足足四百里,嚴重遲滯了消息的傳遞速度和援軍支援的速度,同時也是入關中的一處絕佳之地!

當年劉邦入秦關,走的就是這條路,只要武關一破,能夠直取長安!

孫策沒看地圖,荊州的地圖他已經研究過無數次,哪怕不看,荊州時什麼地形,南陽在哪他都了熟於胸。

這是呂布治下,最好攻打的一處,相比於河東的箕關、上黨的井陘,洛陽的虎牢關、伊闕關乃至關中的崤函而言,南陽時沒有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的。

不過相比於南陽,孫策更想要荊州,看着張鬆道:“要景升公割讓江夏,先生真能促成?”

“非是割讓,只是暫借。”張鬆搖頭道。

“若是暫借,敢問先生,他日若拿下了南陽,又該如何分地?”孫策笑問道。

張鬆顯然早作了準備,搖頭道:“眼下以攻伐國賊爲主,如何分地卻是難說,不過我會設法說服景升公,討賊成功之後,將荊南四郡讓於使君如何?”

“好啊。”孫策笑道:“若景升公真的願意,此戰我無異議。”

誰都知道,現在說的話是放屁,到時候真到了利益分配之時,看的還是誰拳頭大,跟上次諸侯討董不同,這次可不會有什麼盟主,至少這邊不會有,哪怕是袁紹,孫策也不懼他。

不過該說的還是得說的,到時候如果佔了便宜,那自不必說,若是吃了虧,就能拿今日的約定來說事。

荊南四郡加起來都比不上一個南郡或南陽,辛苦攻伐南陽,到最後卻讓劉表得利,想得美。

不過話說回來,荊南四郡在手,孫策便可逆江而上,直取蜀地,只要拿下蜀地,就是兩面夾圍荊州的局面,南郡、南陽、江夏到時候都是自己的。

既然早晚是自己的,又何必分的這般清楚?

當然,這得劉表答應才行。

“事不宜遲,我這便動身回去與景升公商議。”張鬆跟這邊敲定後,立刻起身,對着孫策一禮道。

“先生何必這般召集?”孫策也起身,詫異的看向張鬆道。

“事態緊急,當速速決斷吶!”張鬆搖了搖頭,謝絕孫策的好意後,再度啓程趕往襄陽。

“公瑾說,此番盟約能成否?”孫策送走張鬆後,看向周瑜道。

周瑜笑道:“伯符倒不如問,用荊南四郡來換南陽,那劉景升是否願意?”

“反正我願意!”孫策看向周瑜,嘿笑道。

“英雄所見略同!”

兩人相視一眼,各自笑起來。

果如二人所料,在張鬆的周旋下,劉表最終答應了條件,暫時讓出江夏,撤走江夏駐軍,事成之後,將荊南四郡送給孫氏。

孫策在劉表撤軍後,迅速命蔣欽佔住夏口,又讓賀齊佔據江夏,到了自己嘴裡的東西,想要再吐出來可就難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三百二十九章 鯨吞中原第三十九章 話羌第五十九章 年末(上)第四十章 平淡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三百八十一章 穩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二百三十八章 叫我將軍第一百零七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計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陽市井第四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一百零二章 安邑密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年第四十五章 抓捕宗親第二十九章 生機第五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五章 心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無力第九十章 家書第八十二章 徐榮相邀第八十一章 立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難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上架感言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七十九章 首陽小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壓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九十六章 信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二十章 知與用第六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堅營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中暗流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九十五章 崩潰第二百七十六章 叫陣第四十二章 不祥預兆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三百六十一章 複試第一百章 中計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一十一章 未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二十三章 招降第五十九章 年末(上)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烏孫來襲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八章 財論第二百三十八章 叫我將軍第一百零五章 木匠太尉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圍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一百九十章 臨敵第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零七章 超越巔峰的力量第四百一十四章 中原戰起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七十二章 豪傑末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黑油第三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呂布的友誼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借兵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四十二章 不祥預兆第五十七章 斬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殞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兵權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動搦戰第九十三章 迴天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清算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心第四十一章 衝突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九十七章 歸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七十章 破城第十四章 長夜
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三百二十九章 鯨吞中原第三十九章 話羌第五十九章 年末(上)第四十章 平淡第二百七十三章 懸殊第三百八十一章 穩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二百三十八章 叫我將軍第一百零七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計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陽市井第四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一百零二章 安邑密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年第四十五章 抓捕宗親第二十九章 生機第五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五十五章 心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無力第九十章 家書第八十二章 徐榮相邀第八十一章 立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難平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上架感言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七十九章 首陽小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壓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三十二章 孫策參軍第九十六章 信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二十章 知與用第六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堅營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中暗流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九十五章 崩潰第二百七十六章 叫陣第四十二章 不祥預兆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三百六十一章 複試第一百章 中計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一十一章 未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二十三章 招降第五十九章 年末(上)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烏孫來襲第八十九章 利益鏈第八章 財論第二百三十八章 叫我將軍第一百零五章 木匠太尉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圍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一百九十章 臨敵第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零七章 超越巔峰的力量第四百一十四章 中原戰起第三百零五章 殺器第七十二章 豪傑末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黑油第三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呂布的友誼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借兵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四十二章 不祥預兆第五十七章 斬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殞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兵權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動搦戰第九十三章 迴天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清算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心第四十一章 衝突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九十七章 歸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七十章 破城第十四章 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