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底線

一頓咕嘟煮吃了大半天時間,主要是在這蜀地也沒什麼娛樂,一天到頭沒幾天能見太陽,又冷,衆人圍在火邊,倒也不是全爲了吃。

下午的時候,被呂布派去南中商議事情的黃權回來了。

“公衡來的正好,一起吃些,暖暖身子,老典,再去讓人做些肉。”見到黃權回來,呂布對他招了招手,隨後讓典韋去再讓人弄些肉吃。

“謝主公!”黃權也沒拒絕,依言坐下,接過典韋遞來的碗筷後,開始向呂布敘說此番南中之行的收穫。

“主公,事情就是這樣,想要開通商貿,需要朝廷承認南中藩國之位,南疆各族願意年年朝貢,但不接受朝廷治理!”黃權看着呂布,沉聲道。

“這是那些蠻族之意,還是雍家的意思?”呂布將一片肉餵給小傢伙,隨意問道。

黃權沒有說話,不過有時候,不說話有很多意思。

“這算什麼?要當王麼?”典韋不解的看向身旁的賈詡和法正,感覺上,跟西域那些王也沒什麼區別。

“不同的。”賈詡搖了搖頭道:“這是要讓朝廷將南中割讓出去,天下諸侯不敢做的事,他們做了。”

天下諸侯不管因爲利益也好,理念也罷,但有一點大家都是認同的,那就是不管怎麼打,這天下都是該一統的,天下疆土都是屬於一國,而雍氏這次的做法,是不認爲自己跟大漢是一國,要將南疆這部分地盤割出去,從此跟大漢就是異國了。

“南中那地方,要之何用?爲何感覺主公很不高興?”典韋見低聲問道。

呂布發怒,可不會張牙舞爪,雖然看起來很平靜,但跟在呂布身邊這麼些年了,呂布動怒是什麼情況典韋可是清楚得很,雖然臉上笑容沒什麼變化,看起來也很隨意,但整個房間都充斥着壓抑的氣息,連之前不斷叫喚要食物的小白羆也沒了聲音,安靜的趴在呂布腳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管這南疆之地是否荒僻,但那也是大漢的,如今天下諸侯連割地稱王的都沒有,卻陡然出來一個要永遠將我大漢疆土分裂出去的,這不但是在試探朝廷的底線,更是在挑釁主公。”賈詡搖頭嘆道。

這算是碰到呂布的逆鱗了,自呂布執掌朝政以來,一直盡力維護着大漢的威嚴,敗袁術、平河套、懾西域,使天下諸侯無人敢小視朝廷大義。

但如今,中原諸侯不敢做的事情,被一個邊地家族做了,也不用再找什麼藉口了,只這一個,已經足夠讓呂布出兵了。

“主公,這雍氏自然罪該萬死,不過若想收服南蠻,令其不再生事,正以爲,當以服其心爲要。”法正對着呂布一禮道。

“公衡,你怎麼看?”呂布沒有回答,只是淡淡的問道。

“在下以爲,孝直先生所言……”黃權的話沒有說完。

“我是問你如何看!”呂布擡頭,看向黃權,臉上的微笑總有種叫人心驚肉跳的感覺。

法正和賈詡立刻沉默,顯然,黃權一開始想把這事情推到南蠻各族頭上,有暴斃雍家的嫌疑,而雍家這次可是碰到呂布的底線了。

“雍氏……當誅!”黃權嘆了口氣,對着呂布躬身道。

“拿下雍家後,就由公衡處決吧。”呂布點點頭,舉起雙箸道:“繼續吃!”

這場咕嘟煮,到最後顯然已經變了味道,正南蠻的時機也到了。

黃權從刺史府中出來,回頭看了一眼,最終嘆了口氣,這位主公可不好糊弄啊,雍家做什麼不好,哪怕聚衆叛亂,都不一定有現在這般眼中,如今卻害自己受累。

雖然剛纔呂布並沒有表現出生氣或是其他什麼表情,但那一刻的壓抑感黃權能夠感覺得到,有時候生氣真的不用表現出來,黃權是真的體會到什麼叫不怒自威了。

唉~

至於爲何不說,倒不是跟雍家有多深交情,只是到了這一步,雍家怕是難以善了了,同時呂布與士人之間的仇恨會更深,這樣下去兩邊必須有一邊徹底臣服甚至消亡才行,黃權雖然投了呂布並奉呂布爲主,但本身也是士族出身,他是希望能夠緩和雙方的矛盾,未來找到一個可以讓雙方和平共存的平衡。

雍家真是該死!

雍家的出現,讓這個可能更小了!

呂布這邊,既然決定了要打,那自然是要做足了準備才行。

不能被憤怒左右理智,這也是呂布現在用兵的準則,坐在主帥的位置,呂布能夠始終保持頭腦冷靜。

“主公,此戰可以末將或文遠將軍掛帥便是,何必主公親臨?”次日,呂布決定親征南中時,幾名將領有些不解,張濟疑惑道。

區區南蠻,上次被張濟打的抱頭鼠竄,有必要呂布親臨?

“這是要割地吶!”呂布看着張濟道:“雍家必滅,但如何處理南蠻各族,安民可有準備?”

“這……”張濟有些頭疼,呂布已經不止一次說過,南蠻要打,但同樣也要拉,最終的目的不但是要讓南蠻不再惹事,更重要的是還要幫南蠻發展,幫他們建城、改良環境,發展與南蠻各族的商貿,讓南蠻通過這些融入到漢人中來。

畢竟相比於北方的遊牧民族來說,南蠻的威脅其實並不大,習性是接近漢人的,呂布的意思是將這些南中各族都融進來,而要融進來,不但要有手腕,還要有利益吸引,讓他們願意主動來跟他們交流。

敗南蠻不難,但這些事別說張濟,放眼天下,去數數有幾個能做到?

“去準備吧,叫徐晃接替文遠鎮守魚腹,他也要隨軍出征!”呂布示意道。

張遼以後是呂布內定爲自己鎮守巴蜀的大將,這跟南蠻的關係如何處置,如何順利疏導,這個張遼心裡得有數,呂布也需教他。

“喏,末將這就去辦。”張濟答應一聲,轉身離開。

從蜀郡去往南疆,道路難行,瘴氣、沼澤遍地,不適於人手過多,呂布挑選三萬精銳蜀軍隨自己出徵。

至於爲何不用更精銳的關中軍,倒不是覺得大材小用,而是關中軍入蜀後狀態明顯在不斷下降,聽說南中氣候環境更加惡劣,所以呂布準備以蜀軍爲主力,關中軍則着重於北方新棧道的督工。

將領方面,賈詡留在後方負責指揮調運,他是再也不想入山走棧道了,法正作爲隨軍軍師祭酒,黃權則作爲行軍司馬,典韋爲護軍將軍,張遼、張濟爲領軍大將,張任、甘寧、龐德,以及投降的吳懿等蜀中將領共十八員,這些人爲各部校尉,分領各軍。

“主公,這新的軌道車難以在正常路上行進,若向南疆鋪設木軌的話,很容易遭人破壞!”馬鈞帶着幫他跟人說話的工匠找到呂布。

新的軌道車跟他的獨輪車不同,乃是四輪,高度依賴木軌的同時,也依賴人力,需要人在上面不斷按壓撬棒,車能在軌道上飛速行駛,速度極快,不說比奔馬吧,但至少比用人來背糧要快的多。

結構也是經過呂布多次精簡而成,可以容納四人在其中,後方屯糧的倉車以鎖鏈相連,前方四人只需一人不斷按壓撬棒,其他三人輪番接替,以此來保證運送速度。

但這種軌道車對軌道要求很苛刻,正常的話,也能在路上走,但很容易壞了輪子,同時也沒辦法控制方向。

所以此番征伐南中,想要將這種軌道車鋪設到南中各郡去是妄想了,不是鋪設不了,而是容易被損壞,如果南中已經下了,爲了往來運送物資的話,那鋪設軌道車就很方便,但打仗的話,很容易被人順着軌道車摸清楚他們的糧道,這無疑是不智的,所以馬鈞覺得,還是放棄將軌道車投入戰場的使用爲好。

將來如果征伐中原,倒是可以將軌道車用在內部物資的調配上,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就像秦時那樣,用軌道車替代人力,將物資飛快的運往各處。

比如從關中到南陽,或者從關中到洛陽,有了軌道車會方便很多,也能節省很多。

呂布點點頭,軌道車雖然做出來了,但他也知道不能用,看着馬鈞笑道:“德衡只管繼續負責新棧道之事,至於此番征戰,調派一些工匠在我身邊便可,德衡無需跟着。”

馬鈞現在是蜀道的總督,至於征伐南中,還是繼續用獨輪車送吧。

“喏!”馬鈞躬身道。

“主公,去歲收的糧食不多,不過從各處世家查抄的糧草,卻足矣供應此番出征,若是打到秋收,如今民心已穩,可以從百姓手中回購一些糧食,足矣應付征伐。”姜敘找到呂布,將物資賬冊交給呂布去看,然後建議道。

“秋收……也差不多了。”呂布看了看賬冊,隨後笑道:“開始調運糧草吧。”

“喏!”姜敘答應一聲,轉身便去做事。

興平六年初,在平定巴蜀的三個月之後,呂布再度率軍出征,此番目標,卻是直指南中,他要在離開蜀地之前,將巴蜀之地可能存在的隱患全部解決!

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五十三章 ‘偶遇’第十三章 沉船第六十七章 戰端第二百四十章 來自敵人的招攬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一百零五章 問計第九章 猛虎受挫第五十四章 論雄第十八章 發展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戰也不行第五十一章 暫安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五十章 英雄第四百四十三章 禪讓第三百一十九章 會盟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五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四章 初戰第一百三十章 河東遭劫第二百零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 探尋第三百一十一章 擔憂第一百八十六章 關關難過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十五章 投案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伐第三十三章 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四百三十四章 絕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踏營第六章 夜色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二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十二章 反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疑惑第二百章 和平接手第四章 警告第一百九十九章 虛實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陽戰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一百五十五章 軍演第四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章 書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派遣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議出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攤牌第八十八章 二入咸陽第五十三章 清談第三十八章第六十七章 法正的要求第三十二章 帝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動搦戰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二十六章 首戰第三十章 決定與轉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問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六十七章 夜行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二十八章 動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裴家父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九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一章 愕然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兵第六十七章 夜行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四十七章 謀權第三十七章 爭端第四百三十一章 終戰第六十三章 出兵第六十九章 衆生相上架感言第五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一章 短暫的溫馨第四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壓第七章 迷茫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二章 探尋
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五十三章 ‘偶遇’第十三章 沉船第六十七章 戰端第二百四十章 來自敵人的招攬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一百零五章 問計第九章 猛虎受挫第五十四章 論雄第十八章 發展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戰也不行第五十一章 暫安第三十一章 北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豪族政治第五十章 英雄第四百四十三章 禪讓第三百一十九章 會盟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五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十四章 初戰第一百三十章 河東遭劫第二百零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 探尋第三百一十一章 擔憂第一百八十六章 關關難過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十五章 投案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伐第三十三章 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四百三十四章 絕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踏營第六章 夜色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二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十二章 反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堂第一百七十八章 撤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疑惑第二百章 和平接手第四章 警告第一百九十九章 虛實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陽戰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一百五十五章 軍演第四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章 書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派遣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議出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攤牌第八十八章 二入咸陽第五十三章 清談第三十八章第六十七章 法正的要求第三十二章 帝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主動搦戰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二十六章 首戰第三十章 決定與轉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問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笑話第六十七章 夜行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二十八章 動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裴家父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三章 結束第九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一章 愕然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兵第六十七章 夜行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四十七章 謀權第三十七章 爭端第四百三十一章 終戰第六十三章 出兵第六十九章 衆生相上架感言第五十二章 人心離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一章 短暫的溫馨第四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一十九章 威壓第七章 迷茫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三十二章 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