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碧湖近了

金帳王庭所在的荒原,氣候相對較好,水草肥沃,牛羊衆多,繁衍生息千年,人口漸密,形成二十幾個大部落,直屬王庭的精銳騎兵便有近十萬之衆,實力十分強大。

除了大唐,沒有任何國家是金帳王庭的對手,也正是因爲大唐強硬地把金帳王庭壓在荒原上數百年,中原諸國纔會漸漸遺忘金帳王庭的存在,以至於南晉也敢大言不慚自稱天下第二強國。

即便是大唐,對金帳王庭也是打撫結合,並不願意全面開戰,當年大唐公主李漁殿下遠嫁荒原,雖然主要目的是爲了避開欽天監那道批諭引發的混亂,也從側面證明在唐人眼中金帳王庭的重要性。

寧缺和金帳王庭的騎兵以及那些騎兵假扮的馬賊,打了很多年交道,他很清楚這片荒原上的蠻人的實力——除了那些兇悍至極、騎術驚人的騎兵,王庭供養的十餘位大祭司,都有接近甚至達到知命境的修爲。

所以雖然知道金帳王庭並不信奉昊天,也沒有冥界入侵的傳說,但當黑色馬車行走在這片荒原上時,他依然保持着極高的警惕。

在沼澤裡與葉紅魚一戰,寧缺受了很重的傷,正在慢慢調養,桑桑動用了神術,昊天神輝損耗不少,體內那道陰寒氣息愈發蠢蠢欲動,甚至就連佛法都快要鎮壓不住,咳嗽的非常厲害,身體也變得越來越涼。

他很擔心桑桑的身體,也很擔心那些追殺桑桑的人,觀察痕跡與車轍,他確認。已經有很多佛道兩宗的修行者,已經來到了荒原上。

幸運的是,離開沼澤之後的連續數日內,荒原的天空都是陰雲密佈,一直跟隨着桑桑的那片烏雲融入其間,很難被人分辯出來。而荒原初春時,有很多鳥兒自岷山裡和大唐北方數郡裡飛來,黑色烏鴉也不再顯得那般刺眼。

寧缺結了草藤。密密掛在馬車四周,稍作僞裝,又用灰粉巖融水爲泥,把大黑馬塗的亂七八糟,藉着上天的恩賜藏匿行蹤,繼續向東潛行。

某日,桑桑感知到後方十餘里外,有修行者追來。

寧缺看前方一片莽莽平野。無法藏身,便把馬車駕到近旁南向一片亂石堆裡,繼續藏匿,如果被人發現,這裡也算是一個很好的伏擊地點。

最先來到這片原野間的,卻不是那些追殺桑桑的修行者,而是一百餘名草原騎兵,看那些騎兵身上穿着的軟甲,隊伍後方的一道輕輦,寧缺的神情微凜。判斷出這隊騎兵應該是直屬王庭的精銳,輕輦上的人極有可能坐是祭司。

片刻後,三名修行者騎馬而至,便在那片亂石堆的北面原野間,與金帳王庭的直屬精銳騎兵相遇,那三名修行者身負道劍,應該是出自道門,只是不知是西陵神殿的神官,還是世間某座道觀裡的客卿。

寧缺聽不見他們說了些什麼,但看三名修行者的姿態神情和那些草原騎兵提繮的姿式。便知道這三名修行者完美地展現出了修行者對普通人的風度,那便是驕傲冷漠與輕蔑,不由沉默無言,心知馬上便是一場戰鬥。

荒原蠻人有三座王庭,其中右帳王庭崇信佛法,侵略性不強,左帳王庭面臨着荒人南下的威脅。所以被迫與中原諸國聯軍多次並肩作戰,唯有金帳王庭本身最強,而且從來不吝於展示自已對中原人的敵意。

如果說普通人對修行者會產生某種天然的敬畏。這些金帳王庭的騎兵明顯沒有,只聽得一聲唿哨,數十名騎兵猛蹬馬腹,離開本營,如閃電般向着那三名修行者衝殺而云,手裡的黃楊硬木弓早已繃緊待射。

那三名道門修行者常年在中原道觀裡修行,深受普通民衆敬畏愛戴,哪裡想過普通人敢向自已出手,頓時勃然大怒,一捏劍訣,身後鞘中的道劍倏然而起,隨着荒原上的風凌厲而去,瞬間便刺落一騎。

寧缺看着劍光縱橫,這才知道,這三名修行者竟然都是洞玄境的高手,其中一人甚至已經到了洞玄巔峰,難怪身在荒原,態度依然如此強硬。

看着騎兵隊伍後方那道輕輦,他依然不認爲這三名道門強者能夠佔勝這支百騎精銳,要知道這裡是金帳王庭,可不是修行者可以隨意驕傲的中原。

停留在原地的數十名騎兵,首先發箭,羽箭如雨般向那三名修行者襲去,一名修行者召回道劍,在身前佈下一道劍幕,擋住絕大多數羽箭,然而緊接着,那些騎兵從馬鞍旁抽出短矛,沉喝發力,再次擲出。

短予的重量遠遠超過羽箭,數十枝短予破空而至,聲勢顯得頗爲驚人。

那名修行者連捏劍決,道劍在空中不停劈砍,卻再也無法像先前抵擋羽箭那樣,輕而易舉地把這些短矛砍落,甚至道劍被擊打的顫抖不安。

十餘聲悶響,堅硬地短矛插進荒原地面。

其中有一根插進一名修行者騎着的馬腹間,那馬一聲慘嘶,痛苦地亂跳,頓時把那名修行者掀了下來。

騎兵首領一聲厲喝,留在原地的數十名騎兵也加入到了衝鋒的隊伍,最開始衝鋒而去的數十名騎兵速度奇快,已經到了三名修行者的身前。

那三名道門強者神情驟凜,念力疾出,一時間只見劍光縱橫,不停有騎兵墮馬,或是戰馬慘嘶倒下,但道劍的威力終究有限,甚至有時只能在皮甲上切開一道小口,而且很多騎兵藏身馬腹,便是飛劍也難刺中。

數十丈的距離看似極長,對金帳王庭的騎兵來說卻很短,數次呼吸的時間,百餘騎兵像數道浪花一般涌了過來,瞬間把那三名修行者淹沒。

只聽得唰唰數聲乾淨利落的刀聲,鮮血橫飛,王庭騎兵提繮散開,場中央那三名道門強者倒在地上,已經變成了屍體。

那名洞玄巔峰強者,渾身是血躺在新草之間,雙手各握着一樣物事,右手握着的是他保命的手段,左手握着的是個煙花傳訊裝置。按照約定,如果他看到寧缺和冥王之女,便要把這個裝置打開,通知大部隊。

然而無論是保命的手段還是煙花傳訊,他都來不及打開,便被這些像狼羣般的王庭騎兵殺死,可以想像這一切發生的多麼快。

王庭騎兵打掃戰場,然後快速離開,看馬背上馱着的屍體數量,大概只有十餘人死在那三名修行者的飛劍之下。

……

……

荒原上的一場偶遇,變成了突如其來的戰鬥,三名洞玄境修行者,面對百餘名王庭騎兵,竟顯得沒有任何抵抗能力,便被幹淨利落地殺死。

黑色馬車出了亂石堆,折向南行,寧缺想着先前那場突然開始突然結束的血腥戰鬥,沉默思考片刻後,再次確認了一個觀點。

非武道修行者,如果沒有入魔,或是晉入知命,永遠不是軍隊的對手。

這個結論與世間大多數普通百姓的印象截然不同,卻是事實,因爲修行者都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弱點,那便是他們的身體。

修行者的身體和普通人的身體一樣弱小,晉入知命境也是如此,無論是羽箭還是彎刀,都能輕易地收割他們的生命,更不要說兩軍對陣時的萬箭齊發,或是攻城戰時那些恐怖的投石車和弩車。

更重要的是,修行者用天地元氣操控本命飛劍,飛劍的殺傷範圍受到念力程度的限制,絕大多數飛劍,都無法超出羽箭的射程。

而且飛劍想要破開各種盔甲,便需要打磨的極爲鋒利,又偏偏不能太薄以免破甲之後自身損傷,所以鑄造起來極爲困難。

這正是爲什麼普通的修行者根本不敢與國家對抗,還要替各國朝廷服務,這也正是爲什麼傳統觀念裡,劍師的身邊總要有一位武者近侍。

寧缺在渭城從軍的時候,基本上沒有見過修行者,更沒有與修行者戰鬥過,只是記得馬將軍喝多後講當年沙場之上的故事時的神情。

馬將軍的態度很輕蔑,他認爲修行者單獨很強,但在戰場上沒什麼大用,所以對於今天這場修行者與軍隊的戰鬥的結果,他並不覺得意外。

但戰鬥的過程讓他有些意外——那輛輕輦裡的王庭祭司,始終沒有出手,騎兵們便簡單利落地完成了戰鬥,把那三名修行者變成了死屍。

金帳王庭的精銳騎兵果然還是那麼強大,甚至顯得比前些年更加強大。他看着車窗外漸漸變得有些眼熟的風景,神情略顯沉重。

英武神勇的前任金帳單于——李漁的男人,小蠻的父親——英年早逝並不見得是件好事,他的弟弟接任了單于之位,如今看來於擁有不下於其兄長的智慧與才幹,而傳聞說此人擁有更多的野心。

寧缺是唐人,更是一位駐守邊疆多年的大唐軍人,此時雖然是在帶着桑桑逃亡,依然難以自抑地開始擔心大唐北疆的局勢。

桑桑看着窗外的荒原風景,小臉被吹的微紅,說道:“看着有些眼熟,以前我們是不是來過這裡?”

寧缺向窗外看了一眼,說道:“我以前帶你來過一次,再往南走,就是梳碧湖。”

……

……()

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7章 最後一劍第7章 最後一劍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86章 一個花癡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170章 三元里的少年(下)第32章 清靜的廢人第85章 一杯花茶第68章 這種感覺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21章 上馬爲賊(五)第106章 各自滿足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79章 第一堂課第103章 新甕,舊甕,灰如雪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67 冰封(上)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128章 並肩第102章 鐵劍,木劍,一念間第64章 壯闊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2章 雲集朝陽城(下)第193章 書院來了位挑戰者第78章 登天(下)第153章 修佛第85章 樓外風波起第95章 唐不亂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14章 談情分,說是非第59章 長安亂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28章 將軍府外第199章 看天書第21章 崔家的反應很有意思第117章 一場雨第66章 魚躍此時海(下)第177章 再見朱雀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136章 劈你是因爲想你,所以很響第33章 荒原的夜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31章 大將軍威勢如雷第82章 符與樹與橋及上面繫着的人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81章 爲了吃飯,南歸!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190章 府中燈如豆,扶拐笑披風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61章 苦孩子第77章 甲書院第94章 舉世伐唐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62章 殺人鋤田別樣累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91章 同一個夜第150章 登山第248章 雨中院門外來了位渾身溼漉的少女道士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35章 明志第183章 爲人間所破(下)第163章 不喜歡第193章 書院來了位挑戰者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29章 入王庭第49章 睽違千年的裁決第40章 以辯發難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86章 一個花癡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13章 臨別惘然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
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7章 最後一劍第7章 最後一劍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49章 帝國道門兩相厭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86章 一個花癡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170章 三元里的少年(下)第32章 清靜的廢人第85章 一杯花茶第68章 這種感覺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21章 上馬爲賊(五)第106章 各自滿足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79章 第一堂課第103章 新甕,舊甕,灰如雪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67 冰封(上)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128章 並肩第102章 鐵劍,木劍,一念間第64章 壯闊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2章 雲集朝陽城(下)第193章 書院來了位挑戰者第78章 登天(下)第153章 修佛第85章 樓外風波起第95章 唐不亂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14章 談情分,說是非第59章 長安亂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28章 將軍府外第199章 看天書第21章 崔家的反應很有意思第117章 一場雨第66章 魚躍此時海(下)第177章 再見朱雀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136章 劈你是因爲想你,所以很響第33章 荒原的夜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31章 大將軍威勢如雷第82章 符與樹與橋及上面繫着的人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81章 爲了吃飯,南歸!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190章 府中燈如豆,扶拐笑披風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61章 苦孩子第77章 甲書院第94章 舉世伐唐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62章 殺人鋤田別樣累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91章 同一個夜第150章 登山第248章 雨中院門外來了位渾身溼漉的少女道士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35章 明志第183章 爲人間所破(下)第163章 不喜歡第193章 書院來了位挑戰者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29章 入王庭第49章 睽違千年的裁決第40章 以辯發難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86章 一個花癡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13章 臨別惘然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