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終歸,已老

依照唐律,出征在外的將士回長安,必須經由東城門而行,於是東城門外十餘里地外名爲功勳驛的驛站,便成爲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大唐開國千年,不知有多少名將勇士,帶着榮耀與戰績從此地路過,驛站裡的馬廄和筆直官道畔的楊樹,不知親眼止睹過多少歷史畫面。

夏侯望着西方那座雄城,沉默不語,依照朝廷規矩,他和他的下屬要在功勳驛裡過夜,明日清晨入城,然後直接進宮面見陛下。

暮色中的長安城顯得無比雄偉,黑青色的城牆反射着夕陽的光輝,泛着紫銅色,看上去是那樣的堅不可摧,壯麗異常。

身爲大唐帝國地位最崇高的四位大將軍之一,從軍多年的夏侯,對於長安城自然有深厚的感情,然而沒有多少人知道,雖然他時常回京述職,鎮軍大將軍的將軍府便在北城,但他在長安城裡居住的時間並不多。

數十年來,他絕大部分時間都統領着麾下數萬鐵騎,駐守在寒冷的北疆,替帝國開疆闢土,威震燕國和左帳王庭的騎兵。

如今他終於離開了寒冷的北疆,數萬鐵騎全部留在了土陽城的東北邊軍大營附近,朝廷已經委派舒將軍前去接手,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跟隨他回來的只有數十名親兵,朝廷明旨允許他帶更多的親兵回長安,但處於歸老前夜的他很謹慎,沒有做這些可能會引起文臣猜疑的舉措。

爲了讓朝廷放心,夏侯的兩個兒子如今還在長安城中,自禁於將軍府中,而他的正室夫人和親眷還有那些忠心耿耿的舊僕,早在數月之前,便已經提前回了老家,整治舊田,從老窖裡取出醃菜翻曬,準備迎接他的歸老。

當然那並不是夏侯真正的老家,他真正的老家在極北寒域,那是荒人最大的一個部落,隨着荒人南遷,那個老家他再也回不去了,或許從他當初背叛明宗的那天開始,他便已經回不去了。

“谷溪死了,林零死了,當年跟着自己的很多人都死了……”

隨着夕陽降沉,天色變得越來越昏暗,紫銅色的長安城牆漸漸漆上了一層不祥的血紅色,夏侯眯眼看着那方,想着這些年逐漸以死亡爲代價離開自己的親信,不禁覺得有些感傷。

春天時,黃興和於水主死亡的消息,從長安城傳到軍營中,這個消息沒有讓他感傷,卻讓他變得有些警惕。

感傷與警惕,都不是強者應該有的情緒,夏侯一直在強行鎮壓着這些情緒,於是他開始感覺疲憊,在暮色中咳嗽起來。

大唐軍方是一個崇拜強者的地方,如果是普通將領,絕不願意在下屬的面前咳嗽,流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但夏侯不在意,因爲他知道在下屬的眼中,自己是何等樣的強大,而且他知道自己依然強大。

正如鎮國大將軍許世,已經咳嗽了十幾年,但他依然是大唐軍方的第一人,無論是威信還是陛下的寵信,永遠無人替代。

夏侯連聲咳嗽,大概是想着明天進入長安城後,自己便會無甲一身輕,連最後一絲忌憚都沒有,所以他咳的很是快意甚至顯得有些放肆。

站在驛站門口的親兵校尉,看着眼前將軍寬厚如山的身影,聽着咳嗽聲,臉上流露出擔憂的神情,在他眼中將軍確實依然強大,但在荒原上他曾經親眼見過那個魔宗強者和將軍之間的數場戰鬥,所以他很擔心。

便在這時,驛站院牆外的地面,忽然微微顫抖了一絲,無論是驛站裡神情恭謹的小吏,還是夏侯的親衛,都沒有注意到這絲顫抖。

夏侯雖然是武道巔峰強者,世間最強大恐怖的男人之一,但他不是真的天神,所以他的咳嗽不可能讓大地都顫抖起來。

他靜靜看着夕陽下的長安城,然後轉身走進了驛站。

……

……

有人在驛站房間裡等他。

那是一個極其高大魁梧的男人,竟比夏侯還要高半個頭,神情肅然,身形筆挺,就像是一座難以摧毀的山峰。

這個男人身上穿着件布衣,薄薄的衣料下隱約可以看見盔甲的痕跡,更有肅穆的符紋氣息從布衣下滲透出來。

夏侯站在這個如山峰般的男人身前時,明明比對方要矮,但感覺卻比對方更魁梧,更強大,所以他不用擡頭。

“如果被人看見,西陵神殿神衛統領羅克敵,忽然出現在離長安城最近的驛站裡,一定會被認爲這是對大唐的挑釁。”

他冷冷看着這個男人說道:“我知道你是個驕傲的人,但你真以爲我大唐天樞處沒有高手?我們身後這座長安城裡,至少有十個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你,你這時候出現在我面前,完全是在找死。”

羅克敵說道:“我既然敢來,自然就不怕死,而在我看來,夏侯將軍你回長安城更像是在尋死,你還能再活着出來嗎?”

夏侯神情不變,淡然說道:“在南晉宋越那些小國,你在神殿裡的身份可以讓你獲得無限的尊崇,但這裡是長安城外,在我眼中,你只不過是掌教養的一條狗,你有什麼資格用這種語氣和我說話?”

羅克敵的眼眸深處閃過一絲怒意,卻強行壓抑下來,冷笑說道:“我承認自己就是掌教大人養的一條狗,而你就算是昊天養的一頭雄獅,如今失了銳氣還要回長安城,難道你真想讓自己的敵人開心?”

夏侯沉聲喝道:“這是本將軍與書院之間達成的協議,放眼世間,誰敢從中阻撓?就算是你那個主子也沒有這個能力!”

“神殿很樂意看到夏侯將軍擁有一個美好的晚年,然而您真的甘心嗎?”

羅克敵取出一封加着符文火印的書信,遞了過去,說道:“這是掌教大人的親筆信,他邀請將軍去西陵……不,是回西陵。”

夏侯接過那封書信,神情依然沒有什麼變化。

羅克敵說道:“神殿很需要您的力量,而且掌教大人說了,歸老並不代表就要永遠蝸居在鄉間,總有回來的那個時刻。”

夏侯看着他,那兩道如鐵般堅韌的眉毛微微挑起,說道:“你們能給我什麼?”

羅克敵說道:“既然您效忠的是皇后娘娘,那麼西陵神殿承諾,日後在大唐皇位的爭奪上,神殿會盡一切力量幫助皇后娘娘膝下那位皇子成功。”

以西陵神殿恐怖的實力,提前很長時間,拋出這樣一個毫無餘地的重注,對於夏侯來說,不得不說是個很有誠意的邀約。

然而出乎羅克敵的意料,面對掌教大人的誠意,夏侯卻是根本沒有露出想像中的情緒反應,而是直接說道:“不送。”

羅克敵強壓怒意,說道:“神殿需要一個回答。”

夏侯說道:“我很感謝,然後會認真考慮,這就是回答。”

……

……

功勳驛的地面再次微微顫抖,羅克敵悄無聲息地離開,長安城裡正在籌備歡迎儀式的官員和百姓們,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西陵神殿的神衛大統領,曾經來過長安城,並且試圖把夏侯大將軍帶向另外一條道路。

看着手中那封西陵掌教的親筆信,夏侯臉上流露出一絲冷嘲的笑容。

他知道這確實是掌教的親筆信,因爲這些年裡,他已經接到過七封掌教的親筆信,對書信封皮上的字跡非常熟悉。

他嘲諷的是西陵神殿的意圖——幫助皇后的親生皇子登上大唐皇位?如果讓西陵神殿知道皇后是自己最疼愛的妹妹夏天,知道那個皇子身上流着一半荒人的血液,明宗的氣息,神殿裡的大人物們還敢這樣做嗎?

夏侯臉上嘲諷的笑容淡淡轉爲自嘲,手指微微用力,準備把這封西陵掌教的親筆信碾成粉末,然而不知道爲什麼,他猶豫片刻後停止了動作。

……

……

替大唐帝國駐守北疆數十年的夏侯大將軍,沒有提任何條件,便願意解甲歸老,朝中諸公微覺異樣之餘,頓時覺得輕鬆了很多,在請示了陛下旨意後,朝廷給予了大將軍極高的禮遇殊榮。

清晨時分,在禮部官員熱情的引領下,在羽林軍敬愛的目光注視下,夏侯穿上了一身嶄新的盔甲,帶着數十名親兵,騎馬向長安城。

長安城東門前的官道早已灑洗乾淨,莊嚴肅穆樂聲中,大唐親王殿下李沛言帶着文武百官出城相候,更有無數城中名流翹首以待。

朝廷早已擬好了旨意,就等着夏侯入宮覲見時頒發,此時正安靜擱在皇宮裡的那道旨意下,有着令人目眩的封賞和爵位。

遠遠看着黑壓壓的歡迎人羣,夏侯不顧禮部官員的勸說,提前翻身下馬,拉着馬疆向着那方步行而去。

親王殿下看着這幕畫面,微笑着搖了搖頭,揮手驅走身邊勸諫的太監,同時向着他走了過去。

便在東門外的那道離亭前,二人相遇。

夏侯神情平靜地向親王殿下行禮。

李沛言卻有些難以平靜,看着他黝黑如鐵的臉,感慨說道:“回來就好。”

……

……

大唐朝臣並不喜歡以驕縱奢暴聞名的夏侯將軍。

因爲數十年來,世間一直風傳夏侯殺俘,濫殺無辜冒充戰功,不知道違反了多少唐律,然而一直沒有證據,並且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大將軍深受皇后娘娘的器重,那麼便等於說也極受皇帝陛下的器重。

大概也是因爲這個原因,長安城百姓,對夏侯大將軍也不像對帝國其餘三位大將軍那般發自真心的愛戴,雖然夏侯濫殺的並不是唐人,但思維簡單直接的長安百姓,總覺得暴戾算不得是真本事。

夏侯終究替帝國駐守寒苦北疆數十年,他今日解甲歸老,依然受到了長安城的熱烈歡迎,街道兩側擁擠的人羣,不時發出喝彩聲和掌聲。

長街畔有間茶樓,茶樓裡的掌櫃和夥計都跑到街上去歡迎大將軍的歸來,根本沒有人理會生意,好在此時茶樓裡本身也沒有幾名客人。

寧缺和桑桑坐在臨窗的桌邊。

他聽着長街上傳來的喝彩聲與掌聲,看着剛剛騎馬經過茶樓的夏侯背影,沉默片刻後說道:“和土陽城時相比,他真的老了很多。”

……

……

(今日完成,本月也完成,頓覺輕鬆,就像今日的夏侯,明天更新不會多,因爲岳父岳母從銀川回來休假,我要和領導回孃家覲見,抱拳,繼續請您投出月票和推薦票支持,零點我會定時發個單章拉月票,有更新提醒的朋友,如果擾着睡覺,請見諒哈。)

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37章 無題第5章 看與不看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241章 撕紙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06章 各自滿足彙報三件事情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4章 碧藍如腰(下)第122章 車廂裡的兩個字第34章 斷髮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175章 訪親、回京、凳上的小姑娘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29章 入王庭第100章 圍巷第91章 燕事續第142章 二師兄的規矩(上)第119章 朝陽城並不朝陽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54章 修佛(下)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114章 天生一對(上)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93章 明日黃花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59章 知守第215章 將軍(下)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51章 歌以送箭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99章 陋室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99章 陋室第187章 歸來(中)第88章 入魔(十三)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237章 斬草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96章 該誰走?第5章 殺意濃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4章 又一個夢第78章 溪邊的人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216章 借劍(下)第8章 一人死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18章 青山寂寞待人來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47章 光明的藥(上)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章 軍營裡的十三先生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54章 長安,落雪如幕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90章 入魔(十五)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102章 那些經脈不通或者盡碎的傢伙們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54章 霧隱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142章 登場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
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37章 無題第5章 看與不看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241章 撕紙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06章 各自滿足彙報三件事情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4章 碧藍如腰(下)第122章 車廂裡的兩個字第34章 斷髮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175章 訪親、回京、凳上的小姑娘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29章 入王庭第100章 圍巷第91章 燕事續第142章 二師兄的規矩(上)第119章 朝陽城並不朝陽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54章 修佛(下)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114章 天生一對(上)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93章 明日黃花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59章 知守第215章 將軍(下)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51章 歌以送箭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61章 從天而降的億萬滴雨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99章 陋室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99章 陋室第187章 歸來(中)第88章 入魔(十三)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237章 斬草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96章 該誰走?第5章 殺意濃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4章 又一個夢第78章 溪邊的人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216章 借劍(下)第8章 一人死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18章 青山寂寞待人來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47章 光明的藥(上)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章 軍營裡的十三先生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54章 長安,落雪如幕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90章 入魔(十五)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102章 那些經脈不通或者盡碎的傢伙們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54章 霧隱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142章 登場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