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第444章 妙玉

“這個十三媳婦,也真是夠沒皮沒臉的,母后最後問她是不是真差銀子,你猜她怎麼說?”

“她說王府一定能維持住,讓母后不必憂心……”

“然後,母后又從庫裡撥了兩萬給她,老十三媳婦還假模假樣推辭,最後還不是把銀子帶走了!”

“你就說咱們家,還有太子一家……何曾被母后如此偏愛過?”

聽着妻子喋喋不休,朱景淵只覺得格外煩悶,所以根本沒有搭理的心思。

如今朝廷推行新政且有大戰,是安插人手培植勢力的大好時機,這纔是朱景淵最關心的事情。

內宅裡那些狗屁倒竈的事,他如今是完全沒心情理會。

再說寶釵這邊,她去了朱雲笙的寢殿,與進宮的黛玉和湘雲說了陣話。

讓寶釵疑惑的是,今日黛玉見自己時目光有些躲閃,讓她以爲是因出宮太久,導致姐妹間關係生分了。

在朱雲笙處逗留了一陣,寶釵方帶着皇后給的厚賜,坐上馬車返回了王府。

在她回府之時,才知朱景洪還沒回來,如今還在兵仗局那邊逗留。

本來寶釵還想分享收穫,如此多少有些失落。

等他回了同心殿安坐,就有女官前來稟告說,上任的典簿管事陳沖死了。

“嗯!”

只應了一聲,寶釵就不再理會這件事,新的典簿管事幾天前安排了。

這個知道得太多的陳沖,王府內有太多人希望他死,那他當然只有死路一條。

………………

隨着西北形勢進一步惡化,朝廷商討出了新一步增兵計劃,並開始了調兵調糧的行動。

而隨着最新的情報傳回,布里亞和土謝圖也已陷入內亂,尊皇一派和反明一派打成了一鍋粥。

至於準噶爾的軍隊,也已開進到嘉峪關百里之內,大戰可謂是一觸即發。

而一旦開打就會結局難料,所以雙方並未大規模交戰,如今還處於試探接觸的階段。

在這樣逐漸發展的過程中,時間進入了二月,寒冷天氣已逐漸褪去。

二月,初八這天,陽光明媚。

神都西門之外官道上,一行數十騎飛馳於上,後方隨行還有近百騎。

爲首一人,自是朱景洪無疑了,緊跟着他的是龍禁衛諸人,今日他們是出城來踏青。

說是踏青,其實就是遊玩而已,說起來朱景洪已很久沒出過城。

相比於住在皇宮,如今單獨開府的他,要出城明顯方便了許多。

京城地面本就太平,外加這次帶了足夠多的侍衛,且侍衛們穿着甲冑帶足了武器,所以安全問題可保無虞。

說句託大的話,他們這一百多號人人,正要那怕是遇上數百賊人,也是可以輕鬆的戰而勝之。

今年初龍禁衛外放一百五十餘人,諸如侯璟王傑這些人都已有了去處,其中多數實在侍衛親軍和京營。

當然了,侯璟等三十來人只要願意,多數都能繼續留在龍禁衛,熬資歷把自己品級升上去。

但朱景洪卻建議他們外放,趁着大戰來臨可以快速升遷,有軍功打底往後仕途也能更順。

所以,這些人都聽了他的建議,分別散進了親軍和京營,把朱景洪的“人脈”範圍拓寬加深了許多。

只有張臨和陸育新二人,在朱景洪要求下繼續留任龍禁衛,如今他二人都已升任隊正。

而最關鍵的侯璟和王傑,他倆人都成了京營的參將,各自手下已有了一千五百餘名兵卒。

值得說明的是,侯璟的參將是靠家裡運作,王傑能任實職則是靠朱景洪幫忙。

按照兵部的安排,侯璟和王傑將在二月十三開赴西北。

眼看一幫好弟兄即將分別,朱景洪纔想着最後來聚一聚,故而纔有今日踏青之行。

在城外跑了一陣,朱景洪方纔慢了下來,此刻他被衆人簇擁在其中。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你們都任了實職,就要爲大明徵戰沙場了!”朱景洪由衷的感慨。

衆人附和之時,只聽侯璟問道:“十三爺何時趕赴西北?”

“不好說啊……北四衛若調往西北,興許我會跟着去看看!”

這時王傑插話道:“此前金陵剿倭,臣等皆當侍衛之職,未能聽十三爺號令殺賊,看來這次我們能趕上了!”

“伱們可別擡舉我了,我也就是跟過去看看,指揮作戰哪裡能輪得到我!”

一番解釋後,朱景洪接着說道:“何況兩年前剿倭,是碰巧太子病重難以理事,我幫着金陵都司出出主意而已,那裡又指揮作戰了!”

這話騙別人可以,但在場這些人當時是他貼身侍衛,整個剿倭過程那是門清。

當時所有的作戰計劃,朱景洪除了幫忙出主意,而且最終都是由他拍板。

侯璟笑着說道:“嘿嘿……有十三爺一起出主意,我們就可以安心了!”

關於調北四衛趕赴西北,這件事朱景洪已提過許多次,皇帝老頭兒心有疑慮,一直還沒有能下定決心。

當然了,接下來朱景洪會繼續想辦法,爭取早日趕到西北湊熱鬧。

這些事沒必要多提,否則顯得他太過心急,傳出去了反倒不是什麼好事。

“你們看前面山坡上……好像有一座寺院!”朱景洪指着遠處說道。

衆人望去,蒼雲疊翠之間,確實有一座寺院存在。

“你們多數人,馬上就要奔赴戰場,去拜拜佛求個平安也好!”

有他這一提議,現場衆人自不會反對,於是紛紛打馬向寺院趕去。

上山的路不太寬,而且周遭林木較密,後方王府侍衛都主動圍上前來,撒在了朱景洪等人的周圍。

另有侍衛趕在前面,起到肅清行人的作用。

還別說,此寺院離京城雖有二十多裡,但前來拜佛的香客卻有不少,但此刻已全都被侍衛趕到了路兩邊。

而那些已進寺中的香客,則被侍衛們全部趕到了外面,其中不乏有京城裡的權貴女眷。

可一看侍衛們的裝束,這些人心裡的怨氣就壓了回去,然後很自覺的躲得遠遠的。

而隨着大批侍衛涌入,寺院內部已被完全戒嚴,所有尼姑都被看管起來。

沒錯,這裡是座尼姑庵!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不知道爲何會招來官兵,膽小的已嚇得臉色煞白。

大概過了幾分鐘,朱景洪帶着人來到了寺院外,而後慢悠悠躍下了馬背。

擡頭看向寺院大門,朱景洪念道:“牟~尼~院!”

在朱景洪一行準備進廟時,此刻就在山腳下的位置,一幫錦衣衛的計劃已被打亂。

正常來說,錦衣衛執法無人敢阻撓,可當襄王府的侍衛前開趕人,他們也只能低頭退走。

“你是說……襄王爺進了牟尼院?”陳雲泰聲音顫抖着問道。

得知上司生氣了,領隊的總旗顫抖着答道:“正……正是!”

陳雲泰上進心格外的強,堪稱南城千戶所第一卷王,在他手底下的人都活得很累。

當然了,陳雲泰並非只會“剝削”下屬,這兩年他也爲手下謀了不少福利,所以他手下的人是痛並快樂着。

“廢物,你們明知那是賊窩,爲何不攔下他們!”

“若是十三爺出了岔子,咱們都得沒命!”

聽着陳雲泰的咆哮,總旗官哭喪着臉回答道:“大人……不是我們不攔,是根本攔不住啊!”

“侍衛們橫衝直撞,咱們兄弟走得慢些的,身上還捱了幾鞭子……”

今日他們是來暗查,所以都沒有穿官服,被侍衛們毆打也不奇怪。這時有小旗官插話道:“百戶大人,那牟尼院內雖有賊人,但不過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應該掀不起風浪來!”

“再有卑職認真看了,今日侍衛盡皆着甲且人數衆多,想來不會有事!”

這話稍微讓陳雲泰安心了些,但他還是不敢太過大意,於是立刻帶人往牟尼院趕去。

再說牟尼院這邊,朱景洪一行已進入院中,此刻正站在大殿之內觀瞻佛像。

既然是來拜佛,總得要拜一拜才行,討個吉利也是好的。

朱景洪自然在最前面,其後便是侯璟等人列隊,隨着朱景洪一起叩拜佛像。

可朱景洪只拜了一次,就發現佛像前香案下有情況,於是他直接起身退後好幾步,隨即呵斥道:“誰在裡面?”

香案極爲寬大,上面覆蓋有黃稠一直延伸到地面,把桌案內都給遮了起來,藏下三五個人絕對沒問題。

聽到朱景洪的呵斥,侯璟等人立馬涌上前將其護住,而後一路退出到了大殿之外。

至於殿內的侍衛,便第一時間抽刀出鞘,跑上前來列隊擋住了香案,同時用刀跳起了桌上的黃綢。

卻見桌案下躲了兩個人,身邊還擺放着好幾樣樂器,看起來多少有些不倫不類。

“王爺,是兩個姑子,一老一少!”領隊百戶張有良呼喊道。

“把人帶出來!”

“是!”

在侍衛們驅趕之下,兩名尼姑被帶出了大殿。

果然是一老一少,其中神色冷淡的清麗女子,看得朱景洪眼睛都直了。

如此年輕貌美,居然做了姑子,着實是太可惜了……朱景洪如是想到。

“你們是什麼人?”侯璟上前發問,眼睛卻也盯着那年輕尼姑看。

老尼將年輕尼姑護在身後,帶有驚慌答道:“貧尼法號玄靜!”

“你身後那個呢?”侯璟沒好氣問道,誰關心一個老婆子叫什麼。

待這老尼將要回話時,只見那少女走上前來,頗爲平靜說道:“小女子法號妙玉,今日以爲是匪盜欲要行兇,故而……”

後面的話,朱景洪一句都沒聽進去,實在是“妙玉”這兩個字太刺耳。

人長得好看,還是個尼姑,而且法號妙玉……此人是誰已不言自明。

只聽侯璟怒道:“躲躲藏藏,一看就不像好人,帶回去我來親自審問……”

“嗯哼!”

聽到身後的咳嗽聲,侯璟很是自覺轉過身來,臉上已經很自然的浮出笑容。

“你來審問?用得着你來審?我都不好意思點破你!”朱景洪斜眼看向侯璟。

侯璟乾笑了兩聲,終究是一句話都沒多說。

正當朱景洪要多問幾句,侍衛百戶張有良帶着一批破爛走了出來,準確的說是非常古樸陳舊的樂器。

從開始到現在,妙玉一直都表現冷淡,但這些樂器的出現卻讓她變了臉色,但很快她就恢復了正常。

事實上,在看到這些樂器的第一眼,朱景洪就認出了這是什麼東西。

兩年前他在金陵見過同樣的東西,乃是作爲白蓮教的禮器被搜出,上面的花紋朱景洪都仔細看過,到如今還記得其上面的細節。

好好一個美女,不會真跟白蓮教反賊有關吧?

爲了確認,朱景洪向張有良招了招手,後者立刻便朝他走了過來。

“王爺,這是桌底下搜出來的破爛!”張有良笑着說道,顯然他還不知道這東西是什麼。

別說他了,包括侯璟等人也不認識,非專業人士認不得很正常。

這些樂器種類繁多,有琵琶、二胡、古琴、笛子等物,此刻張有良和幾名侍衛捧到了朱景洪面前。

拿起一根笛子,朱景洪看向妙玉問道:“這東西爲何要藏起來?”

“樂器金貴,怕磕着碰着了!”妙玉答道,她已經有些慌了。

“原來是這樣……”

嘴上一副瞭然模樣,但朱景洪仍露出狐疑之色,這些樂器怎麼看都不太精貴。

見他這幅樣子,妙玉內心更是緊張無比,生怕被這位識破了身份。

“既是樂器,想來爾等定會演奏?”朱景洪又問道。

其實他知道,這些作爲禮器的樂器,用來演奏根本就不可能,因爲連起碼的音準都達不到。

妙玉當然也清楚,可這個時候說無法演奏,又會加深朱景洪的懷疑。

想到這些,妙玉答道:“還在學,會一點……”

朱景洪遂笑道:“好……把你的人叫來,給我們演奏一番!”

樂器一共有八種,那自然是需要八個人來演奏,於是妙玉便看向了被看押的同伴。

朱景洪招了招手,侍衛們就放了這姑子,然後她們極爲驚慌靠了過來。

“可以開始了?”朱景洪平靜問道。

“可以!”妙玉依舊淡定答道,實則心裡已慌得不行。

“你用這個,你用這個……”

妙玉開始分配人手,可被她點到的人都很懵,因爲她們根本就不會演奏。

可妙玉有主持高看,且周圍又有“羣狼”環伺,讓這些小尼姑們只能聽話照做。

衆人各自分了樂器,妙玉便站在前面提醒道:“你們都是初學,即使彈奏得不好,想來貴人也不會怪罪!”

這些話既是安撫這些小尼姑,也是說給一旁的朱景洪聽。

“搬些凳子過來!”

朱景洪吩咐了一聲,自有侍衛們下去忙碌。

牟尼院只是個三進院落,在京城周圍觀廟中屬於小廟,把這裡找遍了也才蒐羅出十幾張椅子凳子。

“全體欣賞音樂!”

說完這句話,朱景洪當先坐在前方椅子上,侯璟等人也都陸續跟着坐下,另有幾人沒位置只能站着。

而此刻他們前方,幾個尼姑有些不知所措,她們根本就不會吹拉彈唱。

好在琵琶古琴這類東西很容易弄響,在她示意下衆人方“演奏”起來。

於是現場就精彩了,各種樂器亂七八糟響了起來,直接驚呆了期待滿滿的侯璟等人。

這叫音樂?這完全就是在亂彈琴……所有人都忍不住吐槽。

但妙玉本人的彈奏水平確實不錯,在一衆嘈雜聲中宛如清流,細聽之下亦有別開生面之感。

“別隻顧着演奏,快點兒唱……唱起來!”朱景洪聽得津津有味,甚至還跟着打起節拍。

唱?能唱什麼?唱佛經眼下這調子也不搭啊……妙玉絞盡腦汁的想着。

可她眼下怕露餡,不唱也不行,於是她只能現編。

“頌佛經喲,頌佛經……”

“我佛真經渡己亦渡人喲……”

聽着妙玉的歌聲,在場所有人都覺得有趣,若是佛法如今日這般有趣,他們也會喜歡上打坐參禪。

也就在這時,陳雲泰找到了牟尼院外。

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313.第313章 擦腳布和護心襖265.第265章 功成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165章 臨別之言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477.第477章 青陽王痛毆賈寶玉第557章 戲妙玉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425.第425章 林如海歸京第571章 村居201.第201章 倒黴的秦家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42章 本分395.第395章 歸鄉第147章 面聖352.第352章 我來擔着第120章 賈雨村說甄家第492章 運籌帷幄朱景洪第522章 鞭笞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518章 馬驚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37章 這個混賬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497章 朱家兒媳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539章 連襟386.第386章 複選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第606章 量朝鮮之物力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425.第425章 林如海歸京第518章 馬驚70.第70章 賈璉被擒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327.第327章 夾板氣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第41章 我們的對手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31.第31章 召見都司第59章 當堂拿人第33章 銀子開路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490章 朱大帥第507章 歸京第604章 一夜春宵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75章 杖責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第73章 線索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301.第301章 嫡子的煩惱221.第221章 妯娌們2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178章 上林苑內第607章 肉袒負荊234.第234章 武英殿賜宴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當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44.第44章 口諭第41章 我們的對手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50章 登徒子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84章 咱們賭不起207.第207章 賈家的應對第548章 燕藩舊邸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427.第427章 去京營301.第301章 嫡子的煩惱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46.第46章 好險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46.第46章 好險第554章 妙玉到訪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第91章 事情真相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73章 線索
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313.第313章 擦腳布和護心襖265.第265章 功成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165章 臨別之言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477.第477章 青陽王痛毆賈寶玉第557章 戲妙玉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425.第425章 林如海歸京第571章 村居201.第201章 倒黴的秦家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42章 本分395.第395章 歸鄉第147章 面聖352.第352章 我來擔着第120章 賈雨村說甄家第492章 運籌帷幄朱景洪第522章 鞭笞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518章 馬驚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37章 這個混賬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497章 朱家兒媳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539章 連襟386.第386章 複選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第606章 量朝鮮之物力384.第384章 加冠封王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443.第443章 是心動啊23.第23章 好一個薛家425.第425章 林如海歸京第518章 馬驚70.第70章 賈璉被擒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327.第327章 夾板氣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第41章 我們的對手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31.第31章 召見都司第59章 當堂拿人第33章 銀子開路464.第464章 鞍前馬後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490章 朱大帥第507章 歸京第604章 一夜春宵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75章 杖責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第73章 線索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301.第301章 嫡子的煩惱221.第221章 妯娌們2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178章 上林苑內第607章 肉袒負荊234.第234章 武英殿賜宴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當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44.第44章 口諭第41章 我們的對手347.第347章 寶釵訓兄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50章 登徒子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84章 咱們賭不起207.第207章 賈家的應對第548章 燕藩舊邸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427.第427章 去京營301.第301章 嫡子的煩惱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46.第46章 好險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46.第46章 好險第554章 妙玉到訪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第91章 事情真相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582章 襄王嫡長子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第73章 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