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

劉晉這邊忙碌無比,忙着和大明最上層的這些人商討着以後的殖民計劃,另外一邊,剛剛纔回來的杜明恩也是忙碌不停,他成了大明的傳奇人物。

一年多的時間,杜明恩一夜暴富,去一趟黃金洲賺回來900多萬兩銀子的龐大財富,富可敵國來形容也不爲過。

但這還不算什麼,他本是一個商人,商人在明朝地位很低,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面,而且明太祖朱元璋很不喜歡商人,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對於商人有諸多的打壓,甚至於明朝的法律還明文規定了商人不能穿綾羅綢緞什麼的。

當然了,這些個規定都是不符合實際東西,事實上明朝的商人日子那是相當的瀟灑,因爲商稅非常低,三十稅一,甚至於只要你給官員塞點銀子,這點稅都可以不用交。

到了明中後期,江南的大商人甚至於都染指了朝堂,一旦有誰說要加徵商稅之類的,立即就會被他們整死。

由此可見,地位不地位什麼的其實都還是有經濟基礎來決定的,商人有錢,即便是你規定沒地位,他就真的沒地位了?

當然了,至少明面上來說商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

但是杜明恩就不一樣了,他去黃金洲不僅僅帶回來了龐大的財富,爲自己帶回來龐大的財富,同樣爲弘治皇帝帶回來龐大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他帶回來了黃金洲的幾種高產農作物,這幾種高產農作物可以讓大明的百姓再無饑荒,這功勞就大了!

所以弘治皇帝親自在金鑾殿接見了杜明恩、林書鴻、田二牛等船隊的主要成員,並且大方的弘治皇帝還封爵了。

杜明恩被封爲太平侯,一個侯爵,而且還是世襲罔替的那種,也就是說只要大明存在一天,他家的這個太平侯就可以傳一天,世襲罔替,與國同享。

太平侯的封號也是經過了禮部這邊的再三商議,認爲太平侯的封號是最合適的,因爲杜明恩的主要功勞就是帶回來三種高產的農作物。

有了這三種農作物,大明從此以後再無饑荒,自然就天下太平,海清河宴。

林書鴻、田二牛等一些船長和主要的成員也是跟着撈到了一個伯爵,一個個也都鹹魚翻身,由平民老百姓,瞬間躋身到了大明的貴族士紳行列。

這就是傳奇了!

不僅僅一夜暴富,還從一介商人變成了大明的太平侯,關鍵是朝野上下沒有誰有任何的意見,即便是一向迂腐的文官集團都集團表示支持。

金銀不算什麼,三種高產的農作物,讓大明再無饑荒,這個功勞太大了,怎麼封賞都不爲過。

京城杜明恩的府邸門前如市,車水馬龍,每天都有來自大明各地的人前來拜訪杜明恩,拜訪這個傳奇一般的人物。

當然了,杜明恩傳奇歸傳奇,大家認識一下子就好,有的是機會和時間,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爲了銀子。

關於船隊航行的細節,船隊在整個航行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一切,大明早報這邊也是進行了專題的大篇幅報道。

詳細的將船隊的一切報道出來,劉晉這邊沒有任何隱瞞,將船隊發現的金礦、銀礦、各種各樣豐富的資源礦產、肥沃的土地,還有黃金洲這邊好騙的殷商後裔等等全部刊登出來。

可以說原本就已經非常火熱,這下子更是被徹底的引爆。

魚溪的金礦,還有那帶回來的雪白、雪白沒有一絲雜色的皮毛;千河口這裡的金湖,肥沃的土地;黃金洲西海岸的金礦、銀礦,印加帝國的金銀……

整個京津地區,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討論這些東西,也都被這些所深深的吸引。

杜明恩府邸的會客廳當中,杜明恩正在接見一羣來自江南地區的商人、士紳,杜明恩自己就是江南人,出身江南。

這羣人當中有徽商的代表程伯安、祝本端、馮相還有葉禮,這四個人不僅僅是徽商代表,同樣也是江淮地區大鹽商的代表。

今年這些鹽商的日子可是非常難過的,因爲和長蘆鹽場這邊打價格戰,在北方地區一敗塗地,可以說是虧的差點連褲襠都當掉了。

四個大鹽商,再加上其它大大小小的大鹽商,前前後後籌集了上千萬兩銀子來和長蘆鹽場鬥,最終虧的七七八八。

誰都沒有想到長蘆鹽場的產鹽能力如此的恐怖,不僅僅滿足北方市場的需求,連他們這些大鹽商大肆的購買入都能夠滿足。

可以說要多少鹽就有多少鹽。

最終沒有辦法,這些鹽商徹底的失敗,也是幸虧長蘆鹽場這邊還沒有進軍南方市場,所以還剩下一口氣。

以爲很賺錢的買賣血虧,而且估計着明年長蘆鹽場就會進軍南方市場,到時候鹽這塊巨大的蛋糕就徹底沒有他們的份。

可是他們卻又那長蘆鹽場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長蘆鹽場是弘治皇帝、太子、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等人的產業,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動用文官集團的力量來搞垮長蘆鹽場。

可是隻要那個文官敢出頭,弘治皇帝手中的幾個大案子都還沒有了結呢,出一個死一個,再也沒有人敢玩這些手段了。

所以即便是再捨不得鹽這個巨大的利益,他們也是隻能無奈的捨棄掉,並且明年,南方的市場肯定也是會長蘆鹽場給佔掉,他們不得不全部退出鹽這個市場。

這對於他們這些鹽商、徽商來說就很難受了。

接連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前不久的案子牽扯出了好幾個大徽商,不過主要是涉及到糧商的徽商,因爲倒賣軍糧,以次充好等等,被弘治皇帝這邊抄家流放,給予了沉重的打擊。

還有官倉失竊案對徽商、江南大商人、士林的打擊,也是造成了整個江南地區大商人、士紳和士林力量的削弱。

這些都是弘治皇帝乾的,是從上面層面的打擊。

真正可怕的是從根基上的打擊,劉晉所幹的事情就是在挖他們的根基。

伴隨着新興資本主義的興起,北方地區,特別是京津地區,資本主義發展異常的迅猛,工業非常非常快速。

水泥業、造船業、紡織業發展異常的迅猛,北方的新興資本家實力迅速的膨脹起來,進而對南方的這些大商人、大地主、士紳等等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別的不說,單單是紡織業,隨着新式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出現,京津地區這裡,紡紗廠、織布廠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出來。

用機器製造出來的布匹不僅僅質量好,關鍵是速度快,成本低,自然而然的這些布匹就會銷往整個大明,甚至於現在都已經銷到了朝鮮和倭國這裡。

江南地區本來就是紡織的重要產區,主要的依靠還是傳統的家庭紡織爲主,面對這種巨大的衝擊,江南地區的紡織業一敗塗地,被衝擊的潰不成軍。

自然而然的,江南地區的這些商人、地主、士紳的利益也是受到衝擊。

在幾年前的時候,整個大明大家說有錢人肯定首先是說他們這些徽商,而徽商當中又首推他們這些鹽商。

但是現在呢,纔過去幾年的時間,大家說有錢,首先想到的就是北方的這些新興資本家了,京津地區的工廠,生意火爆的不行。

水泥工廠的生意好到火爆程度,水泥現在風靡整個大明,甚至於也是暢銷到了倭國和朝鮮,需求量非常的龐大。

京津地區的新興資本家那更是在大明各地遍地開花,到處開辦新的水泥工廠,規模一個比一個大,產量一個比一個大,用工的人數,原先一個廠還僅僅只有幾百人,現在上萬人的大廠都已經很多了。

新興的資本家財富積累的速度比他們這些靠傳統方式積累財富的人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就如同一個是傳統的手工,一個是用新興的機器織布,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這是一場來勢洶洶的龐大財富浪潮,而他們南方的這些大商人、大地主、大紳士卻是一直都還沒有參與進去。

所以他們現在坐不住了!

特別是隨着杜明恩船隊的回來,一次性就帶回來三千萬兩白銀,如此龐大財富衝擊下,沒有人不眼紅,沒有人能夠保持淡定。

所以這一次,這些南方的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也是齊刷刷的來到了京津這裡,他們也要參與進這新一輪的財富浪潮當中。

朝堂之上,發動他們的人向弘治皇帝這邊請求在南方地區開放更多的口岸,原先反對開海禁到現在主動要求開海禁,這其中的巨大變化,也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最能夠深有體會,說到底還是因爲開海禁所能夠帶來的利益比繼續海禁要更大。

所以他們纔會支持開海禁,主要要求開海禁,爲的也是參與進這巨大的財富浪潮當中。

除了朝堂之上活動,在下面,這些大商人、大地主也是找到了杜明恩,顯然也是希望杜明恩能夠跟他們合作,帶他們去參與進這個財富浪潮。

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801章,再次進言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469章,新軍制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831章,達伽馬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679章,思想控制第48章,廷議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593章,農部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43章,日進萬金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522章,眼紅了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360章,沒有贏家的戰爭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396章,敗家子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589章,朱秀,出列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358章,取銀子第324章,年終清算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861章,血腥殺戮的開始第577章,真好吃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66章,萬木匠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557章,中轉點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033章,窮啊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219章,有貓膩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332章,就有了?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194章,魯班獎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
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801章,再次進言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469章,新軍制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831章,達伽馬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679章,思想控制第48章,廷議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593章,農部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43章,日進萬金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522章,眼紅了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360章,沒有贏家的戰爭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396章,敗家子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589章,朱秀,出列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358章,取銀子第324章,年終清算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861章,血腥殺戮的開始第577章,真好吃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323章,生意火爆第166章,萬木匠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557章,中轉點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033章,窮啊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875章,朱厚照的動物園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523章,最根深蒂固的問題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219章,有貓膩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332章,就有了?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194章,魯班獎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