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郡之土

第131章 一郡之土

“馬御史此言和燕王一樣,怕也是空口無憑吧。”

袁航橫了官員一眼,毫無懼色。

此人乃是秦州馬家人,名爲馬源。

在御史臺擔任御史一職,一向直言敢諫,人送外號“刀子嘴。”

皇帝趙恆因沉湎酒色,常被他說教。

有時趙恆的鑾駕碰到他,便繞着走,免得又被聒噪。

除此之外,他對自己的本族馬家同樣不偏袒,罵的時候比罵其他勢族還狠。

正因此,他和自己哥哥的秦州州牧馬璇關係一直都不和睦。

趙恆見馬源下場,頓時一喜。

“言官自古望風奏聞,何須實證,如果袁侍郎想要實證,朝廷可派人前往燕郡和范陽查案,定能查出實證。”馬源逼視袁航,揚起頭。

袁航一陣憋悶。

馬源這麼說,他的確只能受着。

更重要的是,他心虛,如果朝廷動真格的,真的調查此事,還是對袁家不利。

六皇子聽了,也立刻閉了嘴。

他只是想維護自己的舅舅,但若鬧大了,於他不利。

趙恆見狀,心中大樂。

他心知袁家難以撼動,即便拿下了袁立,下個上任的燕州州牧依舊是袁家人,或是袁家的親信。

因爲在范陽,沒有袁家的支持就做不了州牧。

與其如此,不如藉着此事嚇唬袁家一番,實在暗中割袁家的肉。

於是他道:“此事暫且壓下不提,還是先說說對燕王的封賞吧。”

他這麼說,就是在告訴袁家一方的官員,袁立暗害燕王這件事他握在手中了。

查還是不查只在他一念之間。

如果你們繼續不識好歹,那就讓你們難看了。

頓了下,他正色道:“當初燕王前往燕州,朕本欲將兩個郡封給他,只因其當時患了腦疾,無法執掌如此大的封土,現在他既立此功勞,便將另外一郡補給他吧。”

“父皇聖明。”趙剛再次搶說,“燕王以一郡之地尚可痛擊北狄,若有兩郡,北狄再難入寇燕州,再有墨將軍扼守燕關,燕州安矣。”

“既是本就屬於燕王的封土,給他也是應當。”三皇子說道。

他已經從舅舅口中得知了皇上的意思。

而且皇上將燕王的母親從貴人一夜間晉爲妃,也足以看出他的想法。

他要用燕王在燕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削弱袁家在燕州的實力,以穩固燕州。

以前燕州固若金湯,任何勢力都無法伸入燕州。

大臣們只得無論如何叫嚷,都動不了袁家,所以也就賣袁家的面子,朝堂頂多罵幾句,不去招惹。

但是沒想到陰差陽錯,燕王在燕州立了足。

“皇上聖明。”衆多大臣齊聲附和。

趙恆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頗有幾分得意,當時若不是九皇子瘋傻,袁立怎會容忍燕王去燕郡。

但沒想到燕王到了燕郡反倒給了他如此大的驚喜。

有時想來,他甚至覺的冥冥中自有天意。

天佑皇家。

正是想到這些,這位遠在燕州的九子,他現在越看越順眼。

他的母親,也是越看越順眼,所以昨夜他一高興,便封了妃。

這也是在向燕王表明他的心意了。

見大部分大臣傾向自己,他道:“既然如此,傳朕的旨意,即刻起,將上谷郡納入燕王封土。”

“上谷郡。”六皇子聞言輕輕鬆了口氣。

袁航和六皇子對視一眼,也心中一鬆。

在燕州剩下的六郡中,上谷郡毗鄰晉州,而晉州正面臨西涼的威脅。

如果非要拿下袁家六郡中的一郡,上谷郡他們還能接受。

趙恆一直在注意六皇子及其附庸袁家官員的表情。

見他們眉頭舒展,他微微點頭。

之所以把上谷郡給燕王,他也是經過考慮的。

首先上谷郡和燕郡相鄰,給燕王一塊飛地不切實際。

當然毗鄰燕郡的還有平郡。

不過平郡有燕關坐落,墨翟戍守,就無需燕王再插上一腳了。

其次,他這樣做也是爲了避免過於激怒袁家,維持燕州的大局。

最後,燕王如此大的功勞,封賞一郡的封土給他,也能讓他記得他的皇恩。

定下的封賞的事,趙恆像是突然失去了興致一般。

打了個哈欠,他給了樑成一個眼神。

樑成這時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大臣都知道這位帝王的秉性。

一起躬身行禮,“恭送吾皇。”

送走趙恆,大臣們三三兩兩各自離去。

……

嬉延宮

糜雲汐面對謝皇后的熱情有些不知所措。

自從貴人晉升了妃,整個後宮對她而言似乎都熱情了起來。

“謝娘娘。”

糜雲汐在椅子上坐下,皇后的宮女又立刻爲她奉上了茶水。

謝皇后在糜雲汐旁邊坐下,喝了口茶道:“今日早朝,太子爲燕王殿下仗義執言,皇上一高興,又賞了燕王一塊封土。”

“還有此事?”糜雲汐瑩白姣好的臉上泛起一絲喜色。

燕王去了燕郡後便如魚得水一般,她自然是高興的。

“千真萬確,你可令人打聽。”謝皇后第一次認真打量糜雲汐。

她不得不承認糜妃的確端莊美麗,即便這個年齡,肌膚也如少女般。

若不是她出身寒門,只怕早早就會得到皇上的寵幸。

“如此臣妾便代燕王謝謝太子殿下了。”糜妃道。

謝皇后輕輕笑起來,她在糜妃面前提起此事自然有自己的計較。

她那個不爭氣的嫡子把好好的一個太子之位丟掉了。

現在她每次讓外面的親信大臣提恢復太子之位的事便會遭受朝臣的反對。

這裡面以二皇子,三皇子那幫人鬧的最厲害。

這二皇子的母親韓貴妃出自八大勢族之一的齊州韓家。

又與燕州袁家狼狽爲奸,在朝中勢力雄厚。

而三皇子的母親竇貴妃出自荊州竇家,舅舅爲當朝宰相,權傾朝野,同樣難以對付。

她的母家,寧州謝家雖也是八大勢族之一,號稱天下之糧,謝家佔其五,而且家族所在又毗鄰京師。

在內她怡然不懼,但在外,總歸是缺乏助力的。

正因爲如此,她和竇唯都在打燕州的主意。

以前,他們總是盯着墨翟。

但現在,又出了一個燕王,身在宮中,她自認比竇唯更近水樓臺先得月。

於是對糜妃便熱情了起來,甚至恨不得以姐妹相稱了。

“謝倒是不必謝了,太子身爲皇上的長子,照應燕王不過是處於兄長對弟弟的憐愛,只要燕王記得他太子哥哥的好就行了。”謝皇后給了身邊宮女一個眼神。

宮女離去,不多時端來一盤首飾,“這都是本宮喜愛的東西,送給妹妹。”

“這如何使得。”糜妃擡手推阻。

現在這般,即便再傻,她也懂了皇后的意思。

只是想到她的兒子如今遠在燕州,在朝中也沒個人遞話,與皇后交好或許不是壞事。

於是她道:“這兩日臣妾便給燕王去封信,讓他清楚在京師有娘娘記掛着他。”

謝皇后聞言,露出滿意的笑容。

糜妃繼續說道:“燕王在京師有些小生意,臣妾無能,還望娘娘能多多照拂。”

她心知燕郡貧瘠,這生意是燕王很重要的收入。

現在深居宮中,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利用朝中的形勢,爲燕王,她的兒子的商貿保駕護航。

……

金陵,州橋街,燕郡商行。

而當一隊銀色盔甲的騎兵在店鋪門前停下後,董安小跑着迎了出去,惹得等待商賈一陣抱怨。

“陳虎!”董安來到門口,握住了陳虎的胳膊,很用力。

“董主事。”陳虎笑起來。

在金陵這個原理燕郡的地方見到同爲燕王麾下的同僚,陳虎頗有老鄉見老鄉的喜悅。

董安更是激動的眼淚要流出來了。

得知陳虎入京之後,他便一直盼着他來。

“殿下在燕郡可還好?”拉着陳虎進入商行,董安問道。

陳虎笑了笑,“好着呢,這不是還把黑鐵王帳的大王給抓了。”

董安聞言,大笑起來,問道:“前些日子,京師的人都說殿下是在吹牛,現在他們無話可說了吧。”

“那是自然,早朝上皇上還給了殿下一塊封土作爲獎賞。”陳虎已經拿到了旨意,馬上就要返回燕郡。

來的時候,燕王叮囑他去一趟商行,代他探望一下商行的官員。

所以早朝之後,他徑直來了這裡。

“封土?”董安大爲訝異,“這可比銀子珍貴多了。”

陳虎點了點頭,略有些可惜,“不過是上谷郡,和燕郡一直是難兄難弟,就怕這塊封土不但無用,反倒成了累贅。”

董安比陳虎更懂權謀,且在京師這些日子,接觸了不少權貴,更能理解皇帝這麼做的原因。

他道:“這你就不懂了,這不過是皇上的平衡之術罷了,既讓殿下得了好處,又不過於刺激袁家,讓他做出悖逆之事,不過這件事最重要的便是有其二,便可有其三,若是日後燕王再立奇功,說不定……”

董安這麼一點,陳虎恍然,“是的,是的……”

兩人又敘了一番燕郡的事,又談了一陣商行在京師的貿易。

最後陳虎道:“董主事可有什麼話捎給殿下,時間不早了,我就要出發了,好早日將這個消息告訴殿下。”

董安有些不捨,他摸了下腦袋上的傷口。

那是一晚有人想殺他,未成功後留下的疤痕。

他笑了笑,“請告訴殿下,董某在京師很自在,定不辱沒了商行的名聲,若是商行能再多些貨物品類就更好了。”

“好。”陳虎拱了拱手,“下次我們在燕郡見。”

說罷,大步離去。

上了馬,他再次向董安拱了拱手,領兵向城北而去。

董安目送陳虎離去,眼中盡是不捨。

不過同時心中升起一股勇氣。

這些王府士兵能在燕郡以命拼殺,他照樣可以在京師用性命換來商行生意的蒸蒸日上,爲燕王提供源源不斷的銀兩。

與此同時,燕郡,趙煦此時卻遇到了麻煩。

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袁家終於選擇了報復。

(本章完)

第607章 空中炮臺第771章 屈生的突破第127章 京師輿論第470章 竇家辛密第419章 東南攻略第580章 徐克的收穫第851章 火力發電第923章 彈雨第1089章 屠戮第106章 傷亡第470章 竇家辛密第958章 紅色的雪第115章 俘獲第103章 戰第830章 榮歸第299章 虛虛實實第479章 風口浪尖第74章 反殺第708章 鑄幣權第818章 舊貨的作用第59章 軍需第773章 準備戰鬥第650章 新式戰法第554章 接戰第797章 日新月異第866章 將隕第976章 手足第819章 江南信號第354章 圖景第334章 燕山角鬥第1056章 規劃第786章 炮擊第843章 到位第526章 全面優勢第239章 展會第1099章 針鋒相對第664章 決戰之前第1159章 最終決戰第1088章 打援第373章 大頌之外第95章 初心第84章 滑輪弩第474章 改良第58章 民情第657章 偷襲計劃第238章 雙倍震撼第152章 鐵模鑄成第232章 嚇昏了第623章 會盟第1004章 全面發展第902章 宗主第821章 南下第24章 棋子第1034章 形勢變化第505章 重心第161章 上谷陰雲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628章 阿舒爾第362章 商盟第897章 蛛絲馬跡第996章 支棱縣第954章 鐵馬冰河第85章 醇王遭難第993章 南下號角第460章 兩家州牧第275章 糧草來了第49章 常威負傷第1102章 四公里第739章 殘局第290章 噩耗第623章 會盟第139章 旨意第216章 被針對了第27章 產業第393章 反制第135章 上谷郡第505章 重心第1155章 火力覆蓋第67章 皇子第365章 豪情第279章 飛漲的煤價第779章 陷阱第703章 交易和機車第1066章 準備第81章 本色第246章 驚聞第664章 決戰之前第343章 背叛第1074章 計謀第372章 本性第221章 荒唐君臣第942章 艦炮新用途第753章 劍指東瀛第704章 姻緣第556章 死戰第150章 海港與名將第762章 親臨第1142章 歸來第60章 穩步前進第500章 發行
第607章 空中炮臺第771章 屈生的突破第127章 京師輿論第470章 竇家辛密第419章 東南攻略第580章 徐克的收穫第851章 火力發電第923章 彈雨第1089章 屠戮第106章 傷亡第470章 竇家辛密第958章 紅色的雪第115章 俘獲第103章 戰第830章 榮歸第299章 虛虛實實第479章 風口浪尖第74章 反殺第708章 鑄幣權第818章 舊貨的作用第59章 軍需第773章 準備戰鬥第650章 新式戰法第554章 接戰第797章 日新月異第866章 將隕第976章 手足第819章 江南信號第354章 圖景第334章 燕山角鬥第1056章 規劃第786章 炮擊第843章 到位第526章 全面優勢第239章 展會第1099章 針鋒相對第664章 決戰之前第1159章 最終決戰第1088章 打援第373章 大頌之外第95章 初心第84章 滑輪弩第474章 改良第58章 民情第657章 偷襲計劃第238章 雙倍震撼第152章 鐵模鑄成第232章 嚇昏了第623章 會盟第1004章 全面發展第902章 宗主第821章 南下第24章 棋子第1034章 形勢變化第505章 重心第161章 上谷陰雲第467章 趙煦的決定第628章 阿舒爾第362章 商盟第897章 蛛絲馬跡第996章 支棱縣第954章 鐵馬冰河第85章 醇王遭難第993章 南下號角第460章 兩家州牧第275章 糧草來了第49章 常威負傷第1102章 四公里第739章 殘局第290章 噩耗第623章 會盟第139章 旨意第216章 被針對了第27章 產業第393章 反制第135章 上谷郡第505章 重心第1155章 火力覆蓋第67章 皇子第365章 豪情第279章 飛漲的煤價第779章 陷阱第703章 交易和機車第1066章 準備第81章 本色第246章 驚聞第664章 決戰之前第343章 背叛第1074章 計謀第372章 本性第221章 荒唐君臣第942章 艦炮新用途第753章 劍指東瀛第704章 姻緣第556章 死戰第150章 海港與名將第762章 親臨第1142章 歸來第60章 穩步前進第500章 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