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亡國之兆

輕歌曼舞之中,一箇中年男子半眯着眼躺着一個美女的大腿的,一邊欣賞着歌舞一邊品嚐着美女送到脣邊的美酒,頗有一股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意味,不過若是趙顏在這裡見到這個人的樣子,恐怕根本認不出來這個被酒色所迷的中年男子就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耶律浚。

“魏王,北方的局勢如何了?”正在這時,只見半眯着眼睛的耶律浚忽然對旁邊端坐在那裡的一個老臣問道,只見這個老臣鬚髮皆白,但因保養得當,臉上的皺紋並不多,看上去頗有些鶴髮童顏之態,這個老者正是權傾遼國朝野的耶律乙辛。

“啓稟陛下,前段時間完顏部率兵再次攻打黃龍府,不過被蕭巖壽的大軍打得大敗,無奈之下只得退走了。”這時只見耶律乙辛有些輕描淡寫的開口道。

不過坐在耶律乙辛旁邊的蕭德讓聽到他的話,卻不由得暗自撇了撇嘴,之前完顏部大舉進攻黃龍府,鎮守那裡的蕭巖壽在外無援助的情況下,用手下不足萬人的遼軍憑藉着城牆擋住了對方七天七夜的進攻,雖然最後完顏部退走了,但卻根本談不上大敗,反倒是蕭巖壽的軍隊傷亡慘重,若是女真人再次進攻的話,他絕對擋不住女真人的兵鋒。

“很好,看來還是魏王你有眼光,當初把蕭巖壽派到黃龍府去,終於能夠保得我遼國北方的安寧,既然他立下如此功勞,那朝廷也不要吝嗇賞賜,該有的獎賞即刻讓人送到黃龍府去!”耶律浚對耶律乙辛的話好像沒有絲毫的懷疑,也沒有詢問傷亡情況,只是讓人送去賞賜。可惜他卻不知道黃龍府那邊的情況已經十分的危急,隨時都可能被女真人再次攻陷。

“老臣遵旨!”耶律乙辛這時微笑着開口道,只不過他心中還是有些遺憾。自從耶律仁先死後,也只有那個蕭巖壽纔敢在朝堂上頂撞他。剛好黃龍府一直受到女真人的威脅,所以他才向耶律浚進言,把蕭巖壽調到黃龍府鎮守,不過他卻又命人剋扣蕭巖壽的軍餉與物資,甚至連兵員也得不到補充,本以爲這次女真人可以攻破黃龍府,那時蕭巖壽就只有兩條死路,第一是死在女真人的手中。第二是逃回來死在自己的手中,可惜卻沒想到他竟然只憑藉着不足萬人的兵力就能打敗女真人,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陛下,大宋那邊傳來消息,說是有一支使團將要抵達我遼國!”這時耶律乙辛忽然又想到一件事,當下再次稟報道,對於大宋這次忽然派來使團這件事,他也感到十分奇怪,雖說上次對方奪回燕雲後,兩國重新達成了盟約。但是對於遼國來說,大宋依然是自己的敵人,也只有上次趙煦登基之時。遼國纔派了一個使團過去,其它時間兩國再也沒有派過使團。

“哦?大宋無緣無故的派什麼使團,他們有沒有說是因爲什麼事?”耶律浚聽到這個消息也不禁第一次睜開眼睛道,對於他來說,北方的女真人只是疥蘚之疾,哪怕是鬧得再兇,他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但是大宋卻是遼國的心腹大患,特別是大宋這些年愈加的強勢。遼國感受到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強,所以對於大宋的所有動態。他都不得不關注。

“這次宋人的使團奇怪就在這裡,按照出使的規矩。兩國使團出使前,都會派人通知一下對方,讓對方知道這次出使的大概目的,可是大宋的這次使團卻沒有告知他們的目的,只說有十分重要的事要我大遼商議,另外率領使團的使節名叫章惇,官拜門下侍郎之職,算得上是宰相之下的第一人,由他親自擔任使節,由此可知大宋對這次出使的重視。”耶律乙辛這時皺着眉頭道,對於大宋使節的忽然到訪,他也同樣感到有些奇怪。

“那倒是奇了,大宋使團什麼時候到達?”耶律浚這時忽然坐起來道,本來他已經很長時間不理會朝政了,朝堂上的一切事務都交給了耶律乙辛打理,但是這次大宋使團的到來,卻讓他產生了幾分興趣。

看到耶律浚忽然對大宋的使團發生興趣,這讓耶律乙辛卻是心中一沉,這些年他好不容易纔讓耶律浚不理朝政,把所有事情都交給自己打理,卻沒想到這種狀態卻被大宋使團的到來打破了,不過他表面上還是不動聲色的道:“啓稟陛下,按照送來的消息推算,估計最多一個月他們就會到達上京。”

“很好,到時別忘記通知朕,我要親自接見大宋的使團!”耶律浚當下吩咐道,這時的他才能依稀看出當年的幾分風采,不過隨着殿中歌舞的再次響起,他臉上卻又露出迷醉的神色,高舉起酒杯招呼着耶律乙辛與蕭德讓,讓他們及時行樂,莫要辜負了大好時光。

與此同時,章惇率領的大宋使團也終於穿過了燕雲十六州,然後從當初曾經發生過宋遼大戰的古北口進入到遼國境內,燕雲十六州北方的長城沿線全都被修復了,而且還駐紮了大量的軍隊,憑藉着長城之險,只要大宋的防守不放鬆,基本上不用擔心遼國再南下。

剛一出古北口,章惇立刻感覺到長城內外的差別,之前在燕雲十六州前行時,他發現這裡雖然被大宋佔據的時間不長,但卻已經十分的興盛,大大小小的村莊錯落有致的分佈在燕雲之地,耕地連着耕地,城鎮中更是十分的熱鬧,雖然與河北之地還有些差距,但至少已經從之前的大戰之中恢復了過來,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可是等到章惇出了古北口,立刻看到一副與燕雲之地截然不同的景象,只見長城以北的遼國境內竟然是一片荒涼,百里之內竟然沒有看到一塊耕地一個村莊,不過從一些荒地的地形上還可以看到一條條的田隴,這說明這些荒地以前都曾經是耕地,但卻因爲某些原因被捨棄了。另外沿途他們還能看到一些已經變成野獸窩的廢棄村莊,不少村莊中甚至還可以看到累累的白骨,到了晚上之時。更是鬼火處處,宛如人間鬼域一般。

本來剛出古北口時。章惇還以爲是因爲這裡太過靠近大宋,所以遼國將百姓遷移到更遠的地方,可是等到他一直深入遼國近百里,卻還是一片荒涼的景象,這讓他也不禁感到十分驚訝,以前在大宋時只聽說遼國的國力衰退,現在看來果然如此,百里之內幾乎看不到人煙。這讓章惇感覺遼國好像真的有幾分亡國之兆了。

一直等到章惇他們往前走了六七天,才終於看到了一些有人煙的地方,每當早晚時分,時不時可以從一些殘破的村莊裡看到嫋嫋的炊煙升起,不過當使團從這些村莊旁邊經過之時,村莊裡的百姓卻都不敢外出,頂多是有些孩子藏在籬笆牆後偷偷的向他們觀望,大大的眼睛中滿是驚懼之色,而且這些孩子大都是面黃飢瘦,一看就知道平時連飯都吃不飽。

因爲沿途太過荒涼。連個像樣的城鎮都沒有,所以章惇他們也經常露宿野外,這天晚飯過後。章惇將遼國前來迎接自己的官員請到自己營帳中飲茶,順便也向他打聽一些事情,對方也是欣然赴約。

“蕭點檢,本使這一路行來,發現遼國境內竟然十分荒涼,算算時間,咱們也快要到中京大定府的地界了,我記得這裡曾經是遼國最爲繁華之地,即便是經過大戰。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應該恢復了一些氣象纔是。可爲何依然如此荒涼?”章惇親自給對方斟了杯茶問道。

這位前來迎接他的遼國大臣名叫蕭兀納,官拜都點檢之職。所謂都點檢,其實就是遼國的禁軍統領,統率着遼國最爲精銳的皇城禁軍,以前後周時也同樣有都點檢之職,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曾擔任過這個職位,並且後來起兵造反成功,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大宋成立後,就不再設都點檢的職位。

遼國文武不分家,蕭兀納雖然擔任着武職,但同樣也頗有見識,而且當初耶律浚還是太子時,蕭兀納就投靠到耶律浚那邊,所以極受耶律浚的寵信,在朝堂上也擁有不小的影響力,這也是他被派來迎接大宋使團的主要原因。

蕭兀納聽到章惇的提問,卻是在心中暗罵,因爲中京以南之所以如此蕭條,可以說全都拜大宋所賜,不過現在兩國表現上還保持着結盟的關係,所以他肯定不能和章惇撕破臉皮,只得苦笑一聲道:“章使節有所不知,自從當初我們宋遼爲了燕雲之地發生了一場大戰後,中京這裡也受到極大的破壞,不過若僅僅如此,還不至於讓這裡如此的蕭條,關鍵是你們大宋邊境的守軍守關不嚴,竟然讓我大遼的許多逃民進入大宋境內,我們大遼爲此數次與你們大宋交涉,可是你們的宋軍根本不理會我們的要求,爲此還差點引發了兩國的武力衝突,若是章使節回到京城的話,還望您向大宋朝廷稟明此事,一定要嚴懲那些邊境的守軍纔是啊!”

聽到蕭兀納的話,章惇先是一愣,緊接着就明白過來,雖然對方說得不明不白,有些地方還隱瞞了實情,但是他也可以猜到,肯定是燕雲被大宋佔據後,燕雲的百姓本來也都是遼地的漢民,他們在大宋的統治下生活越來越好,而長城以北的漢民與燕雲之地的漢民肯定有些來往,甚至不少人還是親戚關係,他們在看到大宋境內百姓的生活比自己這邊優越百倍,自然也都心有不甘,如此一來,肯定有人選擇逃到長城以南的燕雲之地,而大宋的守軍自然樂得如此,遼國方面又禁絕不了,結果使得長城以北的百姓越來越少,難怪自己進入遼國後百里無人煙。

“咳~,原來如此,邊境守軍此舉實在是不成體統,怎可任由遼國百姓逃入我大宋境內,等到本使回到京城後,定然要參奏他們一本,若是有可能的話,一定要把那些遼國百姓遣送回遼國,如此才能顯示我宋遼兩國的情誼啊!”章惇當下做出一副義正言辭的表情道,不過他的這些話恐怕只有鬼才會信,至少蕭兀納就半分都不信,不過表面上他卻還要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讚揚章惇高風亮節,有他出任使節,實乃宋遼之幸等等。(未完待續。)

第909章 耶律延禧被困第487章 呼延慶(下)第975章 遠征歐洲(十)第177章 忽悠出來的軍校第193章 青玉案;元夕第677章 統一占城第333章 寶安公主與了空第564章 征伐交趾第791章 兒女長大了第590章 人羣中的隱娘第777章 皇陵教育(上)第833章 邢恕第637章 在海南辦造船廠第397章 進入地下河第1037章 封禪泰山第622章 離京準備第166章 絕境中的薛狼第959章 大屠殺第1040章 趙顏去歐洲第873章 被發現了第436章 趙頊的戰爭(上)第514章 “忠臣”胡青第755章 誰是趙煦?第692章 危機逼近第20章 偏心的高皇后第543章 挑選太子妃第494章 重逢薛狼第882章 越王是我父親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373章 玉如是我的親妹妹第326章 軍校着火了第663章 流民與移民第312章 原來是暗戀第714章 灤河之盟(上)第385章 地下的垂拱殿第186章 去遼國第392章 逃跑計劃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871章 約定第529章 取消歲幣第109章 扭力彈簧第410章 徐得祖死了?第154章 有賊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388章 地宮的情況第366章 太極拳第453章 軍令如山第365章 治療肺病第56章 這個才叫感謝第16章 趙顏、王詵、寶安公主第594章 駙馬已定第229章 叛亂開始了第871章 約定第1068章 父子同歸第867章 十字架第485章 呼延慶(上)第584章 王安石與銀行第64章 兩種未知的蔬菜種子第1052章 快刀斬亂麻第529章 取消歲幣第262章 懷孕了和我走第47章 輸人不輸陣第590章 人羣中的隱娘第670章 招兵(下)第1040章 趙顏去歐洲第465章 你的命不在這裡第798章 援助女真人?第488章 校督就是郡王第622章 離京準備第180章 曹穎的見地第1073章 更加可恨的趙顥第371章 海外之事第170章 沒有離開的楊懷玉第729章 春雨中的追擊第350章 送學生第869章 歐洲人也洗澡?第565章 宋越之戰第817章 火燒完顏部第517章 趙曙的反應第201章 軍校中的呼延慶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1019章 金國使團的到來第86章 臉面大於人命第197章 寧兒等候多時了第117章 那個人是我第486章 呼延慶(中)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426章 高血壓第1071章 手足相殘第360章 巧合還是圈套?第477章 樹立信用第857章 屠殺引起的爭議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8章 獸園鬥氣第606章 朕就是要耍賴第138章 吃蛋糕第529章 取消歲幣第652章 瓊州造船廠第135章 宮中秘聞第472章 老花鏡
第909章 耶律延禧被困第487章 呼延慶(下)第975章 遠征歐洲(十)第177章 忽悠出來的軍校第193章 青玉案;元夕第677章 統一占城第333章 寶安公主與了空第564章 征伐交趾第791章 兒女長大了第590章 人羣中的隱娘第777章 皇陵教育(上)第833章 邢恕第637章 在海南辦造船廠第397章 進入地下河第1037章 封禪泰山第622章 離京準備第166章 絕境中的薛狼第959章 大屠殺第1040章 趙顏去歐洲第873章 被發現了第436章 趙頊的戰爭(上)第514章 “忠臣”胡青第755章 誰是趙煦?第692章 危機逼近第20章 偏心的高皇后第543章 挑選太子妃第494章 重逢薛狼第882章 越王是我父親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373章 玉如是我的親妹妹第326章 軍校着火了第663章 流民與移民第312章 原來是暗戀第714章 灤河之盟(上)第385章 地下的垂拱殿第186章 去遼國第392章 逃跑計劃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871章 約定第529章 取消歲幣第109章 扭力彈簧第410章 徐得祖死了?第154章 有賊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388章 地宮的情況第366章 太極拳第453章 軍令如山第365章 治療肺病第56章 這個才叫感謝第16章 趙顏、王詵、寶安公主第594章 駙馬已定第229章 叛亂開始了第871章 約定第1068章 父子同歸第867章 十字架第485章 呼延慶(上)第584章 王安石與銀行第64章 兩種未知的蔬菜種子第1052章 快刀斬亂麻第529章 取消歲幣第262章 懷孕了和我走第47章 輸人不輸陣第590章 人羣中的隱娘第670章 招兵(下)第1040章 趙顏去歐洲第465章 你的命不在這裡第798章 援助女真人?第488章 校督就是郡王第622章 離京準備第180章 曹穎的見地第1073章 更加可恨的趙顥第371章 海外之事第170章 沒有離開的楊懷玉第729章 春雨中的追擊第350章 送學生第869章 歐洲人也洗澡?第565章 宋越之戰第817章 火燒完顏部第517章 趙曙的反應第201章 軍校中的呼延慶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1019章 金國使團的到來第86章 臉面大於人命第197章 寧兒等候多時了第117章 那個人是我第486章 呼延慶(中)第261章 水到渠成第426章 高血壓第1071章 手足相殘第360章 巧合還是圈套?第477章 樹立信用第857章 屠殺引起的爭議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8章 獸園鬥氣第606章 朕就是要耍賴第138章 吃蛋糕第529章 取消歲幣第652章 瓊州造船廠第135章 宮中秘聞第472章 老花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