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如果是這樣? 簡介

孔明首伐曹魏,得天書三國演義,可知未來。蜀漢前途可變乎?君請看:如果三國演義是這樣?帶君翱翔,進前所未有之地!

三國演義如果是這樣? 最近章節

第三十七回:賈充叛魏獻許昌 曹奐遷都幸壽春

話說許昌城被漢軍團團圍住,日夜喊話令其歸降,城中人心浮動,皆有願降之意,只是畏懼司馬師,未有人敢降也。許昌城池堅固,漢軍攻城數次,郭淮防守有道,漢軍皆不能入。司馬師自割了惡瘤,傷口數月不愈,用遍藥物不能奏效,每日言語飯食皆痛入心肺。師日漸枯萎,帶病與衆商議軍情。賈充曰:“大將軍勿擾,吾有一計,可令諸葛亮退兵。”師忙問其詳,充曰:“漢軍遠來,糧道漫長,只需派一軍騷擾糧道,令其軍糧不濟,漢軍必退。”師問誰願去斷漢軍糧道?王雙出班曰:“末將願往。”師大喜,給王雙精騎三千,令其便宜行事。雙令騎兵帶了乾糧飲水,開了西門,殺出城去。漢軍未曾提防,被雙一鼓作氣,穿營而過,去得遠了,雙令騎兵掉頭向西而行。行了兩日,雙見漢軍車隊行過,皆是糧草,方出了虎牢關,向許昌行去。雙大喊一聲,率先衝鋒,殺入漢軍糧草隊中。押糧之將乃廖化也,化正行間,忽見衝出一隊魏軍,漢軍大亂,化急忙舉三尖刀,和王雙戰在一處。魏軍騎兵早得命令,不待王雙吩咐,即衝亂漢軍,舉火燒糧。廖化和王雙戰了二十回合,力怯不能當之,卻因糧草重大,不敢有失,只得拼命死戰。雙眼見糧草皆被點燃,呼喝一聲,魏軍騎兵皆退。雙停刀不鬥,冷笑一聲,率軍走了。廖化死裡逃生,顧不得喘息,查看糧草時,不由得叫一聲苦,只見糧車盡數被燒,烈焰熊熊,半粒糧食也未留得。化無奈,只得令漢軍收拾殘車,自快馬加鞭,回了許昌大營。化見了孔明,跪地請罪,言糧草被劫一事。孔明曰:“此必司馬師之計也,我軍糧道遙遠,運輸不易,魏軍若派輕騎騷擾,確是不易防備。此事乃我料敵不周,元儉無罪。”馬承曰:“既如此,吾派文鴦領三千西涼鐵騎護送糧草如何?”孔明搖首曰:“雖可如此,然千日防賊,必有疏漏,且騎兵一路跟隨,消耗頗巨,恐得不償失也。好在吾早料到此事,令馬鈞於長安造出奇物,以之運糧,必無差池。”遂吩咐信使速去長安傳令。

話說王雙率軍潛行於虎牢關與許昌之間,但見糧草,皆帶隊衝殺燒燬,已有數次成功,皆燒了就走,讓漢軍追之不及。有數次西涼騎兵護送糧草,雙即不出,至夜間,糧隊歇宿,雙即帶兵突襲,將糧草燒了便走,文鴦帶隊追時,雙已遠遁矣。漢軍既無後繼糧草,軍中存糧日漸稀少,軍需官數次找孔明告急。孔明曰:“汝莫急,七日內糧草必至。”卻說王雙見劫糧有成,心下大喜,這日正與魏兵埋伏,只見遠處行來一隊漢軍,推木牛流馬而至,牛馬四方中空,內存糧草,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魏軍軍見之,無不驚駭。雙令莫驚,率隊殺出,漢軍見了魏軍,暗將牛馬舌頭扭轉,皆棄於道上,漢軍一鬨而散。雙教且莫追,令軍士舉火燒之,其木甚堅,半晌不燃,雙大奇,欲開其蓋,卻不得其法,雙遂舉刀劈落,數刀方劈開一牛,糧米流出。雙無奈,欲驅回木牛流馬。魏軍一齊驅趕,卻那裡驅得動?雙欲再細看,忽鼓角喧天,喊聲四起,兩路兵殺來,乃文鴦、文虎也。雙慌忙上馬,引軍撤退。文鴦也不追趕,令軍士將牛馬舌頭,重複扭轉,驅趕而行。魏軍回首視之,皆以爲神助也。文鴦兄弟解得糧至,孔明令歸入庫,漢軍遂無糧草之危。自此,漢軍運糧皆用木牛流馬,人不大勞,牛馬不食。王雙亦無法劫糧,只得迴轉許昌,詳細告之。司馬師聞報大驚曰:“吾所以堅守不出者,爲彼糧草不能接濟,欲待其自斃耳。今用此法,必爲久遠之計,不思退矣。如之奈何?”賈充亦無可奈何。

轉眼又過一月,許昌存糧日少,軍士皆食不果腹,心生怨念。司馬師面上創口潰爛,血流遍地,疼痛難當;又恐有亂軍心,只咬被頭而忍,被皆咬爛。師自知將死,秘傳賈充入見,曰:“吾大限已至,今有數言告汝,汝需謹記於心。”充哭拜於地,連聲應諾……半晌之後,充滿面驚駭,再欲問時,師大叫一聲,眼珠從肉瘤瘡口內迸出而死。充六神無主,半晌方定下心來,提劍斬了司馬師首級,密令心腹開了城門,歸降漢軍。郭淮正在巡視城防,忽聞西城大亂,有人報賈充殺了司馬師,降了漢軍。淮大驚,忙點兵聚將,欲待反抗,然城中皆亂,魏軍亂走亂奔,不受統屬。王雙帶隊奔來,保了郭淮出了東門,孫禮、許儀、張虎亦帶隊跟隨,幾人率軍殺出漢營,直向東走了。幾人路上商議,淮曰:“眼下大將軍被害,許昌失守,我等唯有去投魏主曹奐,好在我之前留了情面,魏主現在用人之際,諒能收容。”遂帶領人馬,直奔陳留。曹奐見司馬師已死,郭淮來降,心中大喜,當即封淮爲前將軍,統領陳留兵馬。孔明進了許昌,重賞賈充,先將司馬師首級與文家兄弟祭了文欽,又令吳班護送賈充至長安,將司馬師首級交於後主劉禪。孔明令招降魏軍,出榜安民,於許昌城內駐紮,只待養兵完畢,再出兵陳留。

話說賈充到了長安,獻上司馬師首級,劉禪大喜,封充尚書僕射,魯郡公,賜府邸。充下殿回府,靜待數日,遍訪百官,以充之如簧巧舌,自是如魚得水。這日進得牛尚府邸,尚待充甚薄,充求尚屏退左右,充試探曰:“將軍雖着鐵面,然卻有柔腸,不若思兄長乎?”尚大驚,拔劍而出,欲斬賈充。充忙道:“吾有一言,聽罷若想殺充,悉聽尊便。”尚猶疑不定,終放下劍來。充上前耳語數句,尚大驚,翻身拜倒。充忙扶起,二人於府中秘密計議一晚,充天明方回。

話說許昌城內,孔明正在和衆將商議軍情,忽感腹痛如絞,暈厥於地,衆將大驚,孔明半晌醒來,還覺腹中疼痛,請軍醫診治,衆醫皆不能斷。衆將只得遍請名醫,恰華佗弟子吳普在附近行醫,王平親去請來。普急來許昌問診,號了孔明脈搏,問了數言,普眉頭緊皺,教孔明屏退衆將。普曰:“丞相之病,由來已久,乃壯年之時操勞過度,致腹內生出惡瘤,若瘤破,丞相則亡。按脈象來看,丞相應於三年前便病發身亡,不知何故能到今日。”孔明頷首嘆曰:“果是如此,天書所載,皆無拗誤,吾延命三載,已是託天之幸也。命之如此,雖七星燈亦不能延壽也。不知吾還有幾日?”普曰:“此瘤已成,若吾師華佗在世,或可開腹取之,吾實無能爲力也。然丞相若不操勞,早晚飲食有序,再輔以吾之湯藥,或可再延壽三載。”孔明即令謝過吳普,取了藥方,當晚孔明輾轉反側,不能入眠。次日,孔明聚將,令三日後兵發陳留,衆將皆去準備。

...

三國演義如果是這樣? 章節目錄

載入失敗,請重試
章節目錄載入中...
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十七回:賈充叛魏獻許昌 曹奐遷都幸壽春
第一回 得天書孔明排兵 助孟達子龍獻計第二回 馬幼常計守街亭 姜伯約大戰張郃第三回 戰斜谷趙雲奮勇 取長安魏延中計第四回: 戰陳倉孔明鏖兵 破離間趙雲歸天第五回:攻長安王雙斬將 襲涪城李嚴失機第六回:破東吳馬謖借兵,取陳倉孔明用計第七回:取扶風孔明遇友 出隴上諸葛妝神第八回:降天雨郭淮受挫 戰長安虎鬥龍爭第九回 破曹真孔明下書 取潼關馬謖弄險第十回:司馬懿引狼入室 孫仲謀稱帝江東第十一回:錦馬承威服羌兵 巧馬鈞打造神兵十二回:諸葛亮大破匈奴 司馬懿反間東吳第十三回 興土木魏主身隕 反曹魏遼王興兵第十四回 遼軍雨夜擊曹休 仲達觀星擒公孫第十五回:仲達回兵擊曹爽  權臣入都立新君第十六回:東吳大意失荊州 曹爽借兵擊司馬第十七回:諸葛亮會戰仲達 夏侯玄借兵報仇第十八回:漢軍舉火燒襄陽 曹髦驅車死南闕第十九回:立新帝仲達專權 連東吳賈充下書第二十回:鍾會奇謀敗漢軍 張苞浴血戰樊城第二十一回:諸葛恪箭射仇敵 鄧士載劫糧中計第二十二回 戰穎水龍馬相爭 襲長安鄧艾奇謀第二十三回:錦馬承飛軍勤王 破詐降漢軍劫營第二十四回:斬馬臺仲達授首 許昌城衆臣紛爭第二十五回:亂許昌魏主出奔 守宛城二士相爭第二十六回:說姜維鍾會遭誅 襲建業馬謖奇謀第二十七回:馬謖火牛敗孫琳 陸抗劫營破李嚴第二十八回:丁奉定計斬孫琳 賈充巧舌說曹爽第二十九回:得寶甲馬承興兵 計中計諸葛神算第三十回:戰洛陽馬承楊威 追曹爽孔明發兵第三十一回:走官渡曹爽遭誅 定洛陽魏主降漢第三十二回:叛臣進宮刺後主 黃皓放火燒長安第三十三回:曹芳受封駐長安 陸抗反計襲襄陽第三十四回:陸抗李嚴戰漢江 辛毗張郃收河北第三十五回:馬承衝陣破郭淮 文鴦窮途投漢軍第三十六回:戰河北英雄相爭 造鐵船初露鋒芒第三十七回:賈充叛魏獻許昌 曹奐遷都幸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