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

蔡琰見此,盈盈行禮道:“妾身先行告退。”

“昭姬就在此處聽聽也是無妨,日後也便於教導學堂內的學子。”呂布笑道。

蔡邕的嘴角動了動,但是看到女兒滿懷期待的眼神,他只好將想說的話憋了回去,在他看來,女子相夫教子即可,無需太多的才華,偏偏自己的女兒博學多識。

蔡琰小心的打量了蔡邕一眼,乖巧的站在了呂布的身旁。

“恩師,學生在河內之時,曾見到很多不好的情況,如鄉里的三老、薔夫、遊繳,甚至是亭長與賊寇沆瀣一氣,爲了從賊寇的手中獲取利益,不惜一切手段,不少百姓因此而流落他鄉,此類情況,在治下定然還是有很多的,幷州雖然一直致力於剷除賊寇,但是涌入幷州的難民如此多,仍舊會有窮兇惡極之徒鋌而走險,最讓學生擔憂的是,地方官員仗着官職在身,不顧百姓,欺壓之事,更是尋常,若是縣鄉亭如此,豈能讓百姓真正的安定,還請恩師爲學生解惑。”

蔡邕沉默良久嘆道:“爲師也知曉奉先是真心爲了百姓,否則也不會有那番驚人的水舟之論,自古以來,君王皆是注重百姓,但是下面的官員真心爲民者卻是寥寥無幾,更多的是爲了家族的利益,若是在其他諸侯的治下,這樣的事更是屢見不鮮了,然而這種制度已經延續了數百年。”

“欲要改變,何其難也。”

蔡琰也是目露沉思之色,她讀過的書很多,但大多也是如何治理,若是一個地方上的三老等人聯合在一起,就算是幷州的政策再好,百姓也不能得到任何的實惠,欺上瞞下,就是他們行爲的最好詮釋。

“恩師,學生想在各郡、縣、鄉設立監察機構,專門負責清查官員中的宵小之輩,不知恩師以爲如何?”呂布緩緩道,這個想法他已經醞釀很久了,地方官員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張膽的侵害百姓的利益,皆是因爲缺乏有力的監督,似郡守以上的官員就收斂了很多,主要是因爲在暗中有督察府的存在,他們可不想被督察府請去喝茶。

“夫君此計雖好,但這些負責監察的官員到了地方之後,豈不是處處受人排擠,難以長久。”蔡琰道。

蔡邕也是點了點頭,打內心裡,他是不想要改變祖宗定下來的規矩的,郡縣鄉亭,自古以來皆是如此,若是擅自改變,定然會引來儒生的口誅筆伐,且明目張膽的改變大漢的制度,在外人眼中就是有不臣之心的舉動。

“學生亦是想到了這一點,恩師應當知曉在幷州有督察府的存在,他們負責監察官員不法,若是地方上負責監察的官員,只是聽從督察府的命令,而不歸於地方官員呢。”呂布道。

蔡邕皺眉沉思,不可否認,呂布的方法的確很好,督察府的事情他也聽說了,只是督察府在幷州很神秘,連辦公的府邸都沒有,至於說督察府內有什麼人,尋常官員更是不知道的,督察府可以說是懸在呂布治下官員頭上的一柄利劍,諸侯只知其名,卻不知督察府之人,倒也沒有落人口實。

“奉先此策雖好,但是到了地方之後,難保這些官員不會爲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爭鬥。”蔡邕道,一旦地方官員突然多出來一支,勢必會引起當地官員的反感,這些負責監察的官員也會承擔着巨大的風險,監察的官員和地方上的官員相互監督倒也好,一旦他們互相爭鬥,就極大的影響到了地方。

“夫君可以設置一個機構,負責懲治監察官員中的不法之徒,如此則監察官員和地方官員定然不敢胡作非爲。”蔡琰道。

呂布眼前一亮,他考慮的是讓督察府和地方官員互相牽制、監督,從而能夠避免更多的不法之徒,若是有這樣的存在的話,地方官員和督察府的官員也不敢肆意妄爲了,督察府就相當於御史,雖然這種制度會有一些弊端,對於當前卻是很適用的,至於說以後會暴露出什麼樣的壞處,及時糾正便是,他可沒有漢朝官員那種祖宗之法不能改變的念頭,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往的制度肯定會暴露出種種的弊端,這個時候不是想着去維護舊的制度,而是如何改變,才能讓弊端被消除。

“昭姬真乃爲夫的賢內助。”呂布脫口而出,旋即意識到蔡邕就在身旁。

紅暈再次攀上了蔡琰的臉頰,低頭小心翼翼的看了蔡邕一眼,見蔡邕沒有責怪的意思,才放下心來,心中也是歡喜不已,能夠爲呂布解決問題,對於她而言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此機構可名爲巡察府。”呂布想起自己在河內曾以河內巡察的身份行走,直接將名稱定了下來。

“奉先可曾顧及過祖宗的制度,大漢數百年來,歷代帝王皆是循規蹈矩,不敢違背祖宗之法,而奉先在幷州設置督察府,就已經是超脫了大漢的制度,若是聖上得知,定然會降旨責問的。”蔡邕嘆道,他何嘗不知如今皇室的影響力在諸侯間越來越少,比如軍中,各種名號的將軍層出不窮,這些都是違反制度的,諸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在遵守大漢的規矩,卻也在改變着。

“恩師,如今天下動盪,百姓受難,若是一味的沿襲祖宗之法,何以改變大漢,何以令四海平定,學生雖然是一介武夫,卻是明白這個道理。”呂布道。

蔡邕沉默片刻道:“奉先且回吧,爲師有些累了。”

呂布起身行了一禮後,與蔡琰一道離開了。

“夫君,妾身看父親生氣了。”蔡琰低聲道。

“恩師是心懷漢室之人,幷州的改變也是在所難免的,如大漢報,大漢以往何曾有之,而今諸侯不也是適應了大漢報的存在嗎?秦朝爲何能夠橫掃八荒,不是因爲秦朝足夠強大,而是他敢正視自身的問題去改變。”呂布道。

“夫君切莫讓父親聽到這番話,否則定會寢室難安了。”蔡琰急忙道,秦朝的例子,在大漢歷代一直是當做教訓的,呂布卻是將其當做典範。

第4689章:信心滿滿第3487章:孫權擔憂第4729章:神璃火藥第三十六章:趙雲求援第1652章:楊千萬的勸說第1913章:氣氛凝重第1946章:魏延戰張飛(求訂閱)第3739章:倉皇撤退第4457章:朕與你來個暗訪第1706章:西域長史府第4036章:龜茲王見烏孫王第3756章:勸說第八一零章:強力手段第6141章:希望渺茫第1371章:袁譚的不安第6754章:羅馬人全部被殺了第1740章:一招制敵第1606章:迷唐身死(求訂閱)第6037章:晉軍要來了第5176章:國相的建議第七一九章:得子第一三二章:破王庭,得神駒(下)第5352章:莫要因爲區區的貴霜得罪了晉國第2239章:蠻人第4031章:晉軍使者第5554章:絕對是讓敵軍震撼的第1915章:中軍之亂第3995章:繼續推進第5955章:晉國皇帝需要的是徹底服從第3088章:陳登第二零零章:顏良勞軍第6309章:時候未到,暫時不要輕舉妄動第5899章:戰爭中最爲恐怖的存在第5945章:安關崖沒能阻擋晉軍第5478章:肯定是要受到應有的懲處第七二零章:遼西太守第二四一章:典韋之勇第6069章:晉國皇帝的衝擊第3232章:包圍第3096章:大軍攻宛城(一)第2111章:張飛擋敵第六三二章:神璃換米糧第1367章:發現藏身之處第4186章:張燕第2939章:荀攸之應對第五四七章:學堂之內第2091章:盾車現第1602章:太史慈破羌人(二)第4896章:不足三成第3949章:撤離江東第4665章:滿隆之言第4644章:人心惶惶第6030章:耶可汗的猜想第2193章:大軍進城第四六零章:顏良襲蕩陰第2951章:生存(求訂閱)第4459章:防人之心不可無第2080章:大戟士、先登死士、霹靂軍第5867章:形勢岌岌可危第6492章:安息高層的迫切,提升實力第一零四九章:全力攻城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6146章:又是這一套第2682章:武關第九一一章:破隴關第4535章:絕對是精銳之士第2924章:高覽出動了第5770章:貴霜將士節節敗退第4483章:巡視隊伍到來第2554章:商會動作第6400章:大將戰死的衝擊第4090章:小小烏孫,竟敢這般的猖獗第6554章:模仿、超越晉軍,難度很大第6453章:選擇,在預料之中第6336章:勝利,讓晉軍的進攻更有價值第6535章:爲了安息,只能前往第2308章:劉備、諸葛之死(上)第四章:整軍第三七四章:被指責的袁紹第五八一章:線索第5143章:晉國君主的影響力第1641章:勸說(求訂閱)第1477章:諸葛撤兵(求訂閱)第5306章:圖拉多、賈詡第4258章:典韋追擊第6726章:晉國在交往中的誠意第3107章:離開爲上第2632章:減兵之計第4875章:郭嘉會匈奴單于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3004章:降者不殺第5751章: 需要的是強悍的實力第4993章:如今匈奴人已經走到了盡頭第5856章:敬佩,不關乎國界第2069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求訂閱)第四一七章:交易(求訂閱)第1860章:飛騎之威(求訂閱)第八十六章:暗中聯合第3420章:交鋒第1435章:剿滅黃巾(上)
第4689章:信心滿滿第3487章:孫權擔憂第4729章:神璃火藥第三十六章:趙雲求援第1652章:楊千萬的勸說第1913章:氣氛凝重第1946章:魏延戰張飛(求訂閱)第3739章:倉皇撤退第4457章:朕與你來個暗訪第1706章:西域長史府第4036章:龜茲王見烏孫王第3756章:勸說第八一零章:強力手段第6141章:希望渺茫第1371章:袁譚的不安第6754章:羅馬人全部被殺了第1740章:一招制敵第1606章:迷唐身死(求訂閱)第6037章:晉軍要來了第5176章:國相的建議第七一九章:得子第一三二章:破王庭,得神駒(下)第5352章:莫要因爲區區的貴霜得罪了晉國第2239章:蠻人第4031章:晉軍使者第5554章:絕對是讓敵軍震撼的第1915章:中軍之亂第3995章:繼續推進第5955章:晉國皇帝需要的是徹底服從第3088章:陳登第二零零章:顏良勞軍第6309章:時候未到,暫時不要輕舉妄動第5899章:戰爭中最爲恐怖的存在第5945章:安關崖沒能阻擋晉軍第5478章:肯定是要受到應有的懲處第七二零章:遼西太守第二四一章:典韋之勇第6069章:晉國皇帝的衝擊第3232章:包圍第3096章:大軍攻宛城(一)第2111章:張飛擋敵第六三二章:神璃換米糧第1367章:發現藏身之處第4186章:張燕第2939章:荀攸之應對第五四七章:學堂之內第2091章:盾車現第1602章:太史慈破羌人(二)第4896章:不足三成第3949章:撤離江東第4665章:滿隆之言第4644章:人心惶惶第6030章:耶可汗的猜想第2193章:大軍進城第四六零章:顏良襲蕩陰第2951章:生存(求訂閱)第4459章:防人之心不可無第2080章:大戟士、先登死士、霹靂軍第5867章:形勢岌岌可危第6492章:安息高層的迫切,提升實力第一零四九章:全力攻城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6146章:又是這一套第2682章:武關第九一一章:破隴關第4535章:絕對是精銳之士第2924章:高覽出動了第5770章:貴霜將士節節敗退第4483章:巡視隊伍到來第2554章:商會動作第6400章:大將戰死的衝擊第4090章:小小烏孫,竟敢這般的猖獗第6554章:模仿、超越晉軍,難度很大第6453章:選擇,在預料之中第6336章:勝利,讓晉軍的進攻更有價值第6535章:爲了安息,只能前往第2308章:劉備、諸葛之死(上)第四章:整軍第三七四章:被指責的袁紹第五八一章:線索第5143章:晉國君主的影響力第1641章:勸說(求訂閱)第1477章:諸葛撤兵(求訂閱)第5306章:圖拉多、賈詡第4258章:典韋追擊第6726章:晉國在交往中的誠意第3107章:離開爲上第2632章:減兵之計第4875章:郭嘉會匈奴單于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3004章:降者不殺第5751章: 需要的是強悍的實力第4993章:如今匈奴人已經走到了盡頭第5856章:敬佩,不關乎國界第2069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求訂閱)第四一七章:交易(求訂閱)第1860章:飛騎之威(求訂閱)第八十六章:暗中聯合第3420章:交鋒第1435章:剿滅黃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