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0章:右賢王的念頭

匈奴的將士也是有着他們的驕傲的,這樣的驕傲,讓他們在對戰晉軍的時候,表現的戰鬥力強悍,但是晉軍的戰鬥力,遠超匈奴將士的想象,他們在這樣的戰鬥中,對於匈奴軍隊形成的是絕對的碾壓,如此情況下,就算是匈奴將士想要取得勝利,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晉軍之中,有着諸多的騎兵,從當前晉軍進攻的時候,大多是騎兵,就能看出來,步卒在戰場上就成爲了收攏俘虜,阻擋匈奴步卒逃離戰場的存在了。

若是論及戰鬥力的話,其實晉軍步卒的戰鬥力是不弱的,他們在交戰中能夠爆發出來的實力也是極爲強悍的,只是目前的形勢,讓匈奴將士沒有更多的信心罷了。

戰爭的持續進行,對於匈奴將士來說是巨大的考驗,想要從這樣的情況下順利的走脫,也成爲了困難的事情。

不過投降晉軍,在匈奴將士看來也是能夠接受的事情,投降晉軍之後,最起碼沒有性命上的危險了。

當前匈奴大軍一片混亂,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想要對麾下的士卒形成很好的管控,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當前的匈奴大軍,有一種聽天由命的感覺,能夠在戰鬥中有着什麼樣的表現,就要看他們自身的能耐了。

趙雲率領白馬義從的衝擊,直取右賢王所在的位置。

右賢王當即命令麾下的將士上前阻擋,而後率領隊伍調轉方向,他的目的很簡單,不與晉軍展開更多正面的交鋒,從這樣的戰爭中儘可能的走脫,纔是最爲主要的事情,當前的戰場情況,已經出乎了右賢王的掌控。

右賢王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率領軍中將士從戰場上走脫,這場交戰自從開始之後,就是在晉軍的掌控之中,晉軍對於戰場的掌控,達到了讓匈奴人無法應對的地步。

這也與晉軍的強悍實力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匈奴方面的實力能夠超過晉軍的話,晉軍想要對匈奴大軍形成更多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事情。

晉軍騎兵縱橫疆場,給匈奴部落帶來的是人心浮動,甚至到了這等時候,還有不少的匈奴部落,並沒有從王庭附近離開,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不敢。

能夠從晉軍你的進攻下走脫,纔是最爲令人奇怪的事情了。

晉軍對於戰場上的掌控,在這次的戰事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有着絕對實力的騎兵在戰場上游蕩,就算是右賢王勉強率領將士離開戰場,想要在隨後有着更大的作爲,也是極爲困難的,因爲晉軍騎兵不會輕易的放棄這場交戰,他們只會在交戰中給予敵軍造成更多的傷害。

以往晉軍取得的戰績是何等的顯赫,但凡是站在晉軍對立面上的敵人,想要在戰爭中得到更多的保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晉軍不會給予他們這樣的機會,如此威勢的晉軍,令敵軍不敢有更多的進攻意圖。

因爲一旦激怒了晉軍之後,後果是難以想象的,事實證明,晉軍在對戰敵軍的時候展現出來的鬥志,的確是敵軍難以比較的。

正是因爲如此,晉軍才能縱橫西域諸國之外的戰場,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右賢王麾下的將士應該慶幸的是,晉軍在進攻右賢王所部的時候,並沒有大量的動用晉軍之中的利器,若是如此的話,右賢王所部爲戰爭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

晉軍利器,在西域諸國之外的戰場上可是有着赫赫兇名的,強悍的貴霜大軍,在進攻貴山城的時候,明明是佔據着人數上的優勢,爲何在對戰的時候以失敗而告終呢,非是貴霜的軍隊實力上不夠強悍,而是他們遇到了裝備利器的晉軍。

晉軍這次進攻匈奴,還是以常規的手段爲主的,就是晉軍以常規手段爲主的進攻下,還是讓匈奴方面損失慘重,這樣的晉軍出現在戰場上之後,就是對於戰場上平衡的破壞。

晉軍能夠有着如今的戰鬥力,那也是從一次次殘酷的戰事之中走出來的,想要擁有這般強盛的實力,僅僅是依靠尋常的訓練的話,肯定是難以做到的,戰事對於軍中將士來說是莫大的考驗,能夠從戰事之中走出來的將士,在對戰敵軍的時候,就會有着更多的可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以往晉軍在戰爭中展現出來的鬥志是何等的強悍,正是從這樣艱難的戰爭中走出來,讓晉軍有了旺盛的鬥志,再加上晉軍之中的利器,讓晉軍成爲了縱橫疆場所向披靡的存在。

想要在對戰晉軍的時候獲取勝利,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晉軍的進攻手段,如果連晉軍的進攻手段都不能化解的話,想要獲取勝利,有着多大的難度是能夠想象的。

右賢王沒有體會到晉軍在作戰的時候爆發出全部的戰鬥力,是什麼樣的情景,不過當前的戰爭,已經讓右賢王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應對晉軍進攻的時候,才能深切的體會到,自身的實力是多麼的脆弱,想要在晉軍的衝鋒下全身而退,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按說兩軍交戰,其中一方主動撤離戰場的話,另外一方應該會稍稍退讓一些,讓敵軍的鬥志徹底瓦解,這樣的話,追擊起來會更加的舒暢,但是這樣的情況到了晉軍這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任由敵軍在戰場上有着其他的舉動,就等着敵軍撤退的時候進行攔截。

說白了,晉軍的戰鬥目的,就是想要將更多匈奴大軍之中的重要人物留在戰場上。

唯有如此,對於晉軍在以後平定匈奴的時候,纔會有着更多的幫助,匈奴大軍之中的重要人物離開之後,如果不甘心眼前的失敗,他們就會在暗中組織更多的力量對抗晉軍,讓晉軍難以在匈奴的戰場上更加的順利。

當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傷的時候,選擇這樣的做法是在所難免的,當匈奴單于遲遲不回到匈奴部落的時候,他們能夠舉薦出新的單于來,繼續統帥匈奴部落,當前已經是匈奴方面最爲危急的時刻了,他們需要一個合格的統帥,率領下匈奴部落從這次的的戰爭之中走出來。

如若不然的話,將會有更多的匈奴部落遭殃,將會有更多匈奴部落的勇士戰死疆場,如果事態發生到了這般的地步之後,匈奴部落纔想着舉薦單于的話,纔是最爲不幸的事情。

而今匈奴之中,左賢王跟隨單于征戰康居,短時間內想要返回,似乎成爲了不可能的事情,左谷蠡王爲晉軍斬殺,這樣一來的話,匈奴人中,成爲新一任單于的很有可能就是右賢王。

以右賢王的精明,豈會看不明白其中道理,率領軍中將士在王庭堅守更多的時間,對於右賢王的聲望提升是有着幫助的,在匈奴人最爲緊急的時刻,右賢王能夠率領將士堅守王庭,僅僅是這樣的功勞,就足以讓右賢王的名望得到更多的提升。

而名望提升之後,右賢王成爲匈奴新的單于,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如果說右賢王不想成爲匈奴的單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雖說右賢王的年紀不小了,但是成爲單于,是多少匈奴勇士的夢想,如今這樣的機會就在面前,如果抓住機會,成爲匈奴單于,並且率領匈奴部落從這次的戰爭之中走出來的話,他就會成爲匈奴的英雄。

到時候右賢王在匈奴單于的位置上會更加的穩定。

有了這樣的念頭之後,右賢王更是迫切的想要從戰爭中離開,在戰場上耽擱更久的時間,對於他的安全來說就會造成更多的影響。

是故在面對趙雲衝擊的時候,右賢王在命令軍中將士上前阻擋之後,毫不猶豫的率領將士離開了戰場。

這就是策略,這就是生存下去需要做的事情。

以匈奴大軍目前的實力,想要在戰爭中更多的對抗晉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右賢王想要成爲匈奴單于之心,也是比較堅定的。

戰爭的持續進行,對於匈奴將士來說是巨大的折磨,他們想要從戰爭中走出來,不想在對戰晉軍的時候,付出更多的代價,這樣的事情也是正常的,關鍵是匈奴的右賢王要從戰場上離開。

如果匈奴人在失去了他們的單于之後,連右賢王也在戰場上遇難的話,纔是匈奴真正混亂的開始,到時候就算是沒有晉軍征戰疆場,匈奴各個部落爲了爭奪匈奴單于的位置,也會大打出手的。

而匈奴部落之間的交鋒,纔是對匈奴人實力最大的損耗,所以說,右賢王必須要離開戰場,組織匈奴大軍在戰爭中有着更多的作爲。

匈奴部落,不會因爲一兩場交戰的失敗而放棄的,他們是草原上的雄鷹,他們有着堅韌頑強的鬥志,他們的部落有着諸多的勇士,只要他們得到足夠的緩和時間,就能從這次戰爭所帶來的傷害之中走出來,到時候將敵軍從匈奴境內趕出去,還會有更多的問題嗎。

這就是匈奴部落,他們的生存方式與晉國之人不同,也造就了他們頑強的鬥志。

爲右賢王派遣而來的將士,並沒有爲右賢王爭取更多的時間,就爲趙雲直接率領騎兵衝散,在白馬義從的面前,匈奴步卒的阻擋顯得是那般的脆弱,他們甚至難以在戰爭中給予白馬義從造成傷害。

白馬義從的衝擊,在戰鬥中能夠起到的影響是很大的,而這樣的影響,對於戰爭的持續進行,是有着很大的幫助的。

衝散匈奴阻攔的隊伍之後,趙雲辨明方向,再次衝向右賢王,大有在這場交戰中不將右賢王斬殺誓不罷休的態勢。

軍中將領的手中有着仙鏡,這讓他們對於戰場上形勢的觀察,更加的方便,他們對於戰爭的情況有着更多的掌控之後,想要在對戰匈奴大軍的時候獲取勝利,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晉軍想要將右賢王留在戰場上,仙鏡起到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最好能夠幫助晉軍的統帥,更好的掌控,匈奴右賢王的動向,根據匈奴右賢王的動向,及時的做出應對。

得知趙雲再度率領騎兵追殺而來,右賢王的神色間閃過不小的慌亂,擺明了晉軍能夠在這樣的交鋒中,提前的知道他所在的位置,如若不然的話,爲何匈奴大軍調轉方向之後,晉軍還能如此迅速的追上來呢。

這是右賢王想到的是晉軍之中的仙鏡,據說仙鏡能夠幫助晉軍將領觀察到五里之外的事物,這樣神奇的東西,雖說右賢王沒有見過,如果晉軍之中,真的有大量的仙鏡的話,對於這場交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是能夠想象的。

在這場交戰之中,原本匈奴的軍隊就是處於弱勢的,他們在對戰晉軍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難以對晉軍形成更大的影響,如此一來的話,面對晉軍進攻的時候,他們的戰鬥力就顯得脆弱了。

而這樣的戰鬥方式,正是趙雲所追求的,讓匈奴將士更多的看到晉軍精銳力量,讓他們與這些精銳力量交鋒的時候,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如此的話,他們就會對戰爭產生諸多的畏懼,從而幫助晉軍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這樣的策略,以往征戰的時候,晉軍也是經常使用的。

再說目前匈奴的軍隊比之晉軍本身就是有着諸多的差距的,在這樣的差距面前,就算是匈奴軍隊有着更多的努力,也是難以彌補過來的。

晉軍騎兵的衝擊,給匈奴將士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見到晉軍騎兵前來,不少匈奴士卒乾脆利索的放下了兵刃,即便是如此,也有不少士卒爲騎兵衝撞之後倒在了地上。

在戰爭開始之後,這樣的事情是難以避免的,尤其是騎兵在衝鋒的時候,衝鋒的態勢,想要輕易的止住,可是不簡單的事情,縱然是弓馬嫺熟的騎兵,想要做到這一點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第3551章:欲哭無淚第2477章:不妨結交晉王第4388章:國家不可無儲君第三三二章:華雄出戰第6706章:恥辱面前,安息高層選擇忍受第2789章:曹操見許攸第2358章:對戰象兵(下)第3050章:繼續進攻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2745章:擋住敵軍退路(求訂閱)第2086章:連弩車之威勢(上)第3366章:考覈第5615章:征戰貴霜,茲事體大第2258章:此乃大軍之機密第6345章:軟弱第3662章:蔣幹出使江東軍第1621章:狼騎出現第1456章:江東的機會第3301章:突如其來的瘟疫第5498章:態度是比較惡劣的第3736章:敵軍人多勢衆第5207章:定要調查清楚第2247章:當頭棒喝(求訂閱)第2890章:打開城門大可不必第2663章:河南尹不容有失第1624章:所向披靡第1503章:組建強弩軍第六零七章:王越的抉擇,暗影第5065章:衆皇子第三八五章:喬家女(求訂閱)第5535章:佔據主動權第6261章:對戰晉軍,畏懼,並不丟人第2433章:斬首示衆第1358章:先登死士副將(求訂閱)第1630章:魏延的目標(求訂閱)第2231章:孫乾勸高定(求訂閱)第五五九章:撤第三七二章:廝殺(求訂閱)第6232章:晉軍進攻帶來的困擾第九十四章:入谷羅城第6307章:失敗,帶來的是更多的損失第1524章:潛入第1355章:中計第2877章:江東軍攻城第3197章:可還記得在下?第2569章:吳國建立,定都建業第2534章:恐怖商會(求訂閱)第6514章:三州之地,明鬆暗緊第1425章:袁譚之死(下)第2554章:商會動作第5868章:成長令人震撼第2688章:軍中將士盡力了第1991章:曹軍中計(上)第2283章:展開全面進攻第2727章:開始行動第5022章:何人敢於進犯涼州?第3602章:此人名爲陸遜第1892章:劉備派刺客(求訂閱)第6616章:唯有讓己方的實力更加強盛纔是正.…第6758章:明悟,訓練積極第2951章:生存(求訂閱)第三八一章:諸侯的動作開始了第3328章:減免河內郡三年賦稅第2460章:切不可前往許都第5388章:安息的誠意與合作第六零九章:秦十九(求訂閱)第4598章:晉軍出動(下)第1803章:賈詡會荀攸第6067章:損失慘重,前所未有啊第6370章:帶來諸多的噩夢第2009章:曹軍振奮第5266章:心情舒暢了很多第2969章:何人前往下戰書第2103章:面色慘白第5757章: 關鍵是曲雙城的穩定第一零六四章:荊州撤軍,劉備謀權第5545章:晉軍騎兵衝擊第八七七章:事前準備第5844章:晉國皇帝決心第6000章:實力雄厚,是晉軍標誌第3498章:當嚴加看管第6619章:會給晉國帶來的是大量的物資第3787章:徐盛身死第6592章:對安息形成的絕對威脅第1916章:投誠第5364章:呂布返長安第一零一九章:控制馬騰第4296章:周瑜入城(下)第5868章:成長令人震撼第1868章:形勢緊張第1680章:密探第3804章:沒有人可以阻擋晉軍進攻的鋒芒第6021章: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第6087章:這必然是敵軍主將第5999章:撤離戰場的耶可汗第2330章:孟獲動心第七零五章:投靠第一五九章:劉虞身死第七八九章:郭嘉妙計破鮮卑(三)第七五九章:公孫康敗走
第3551章:欲哭無淚第2477章:不妨結交晉王第4388章:國家不可無儲君第三三二章:華雄出戰第6706章:恥辱面前,安息高層選擇忍受第2789章:曹操見許攸第2358章:對戰象兵(下)第3050章:繼續進攻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2745章:擋住敵軍退路(求訂閱)第2086章:連弩車之威勢(上)第3366章:考覈第5615章:征戰貴霜,茲事體大第2258章:此乃大軍之機密第6345章:軟弱第3662章:蔣幹出使江東軍第1621章:狼騎出現第1456章:江東的機會第3301章:突如其來的瘟疫第5498章:態度是比較惡劣的第3736章:敵軍人多勢衆第5207章:定要調查清楚第2247章:當頭棒喝(求訂閱)第2890章:打開城門大可不必第2663章:河南尹不容有失第1624章:所向披靡第1503章:組建強弩軍第六零七章:王越的抉擇,暗影第5065章:衆皇子第三八五章:喬家女(求訂閱)第5535章:佔據主動權第6261章:對戰晉軍,畏懼,並不丟人第2433章:斬首示衆第1358章:先登死士副將(求訂閱)第1630章:魏延的目標(求訂閱)第2231章:孫乾勸高定(求訂閱)第五五九章:撤第三七二章:廝殺(求訂閱)第6232章:晉軍進攻帶來的困擾第九十四章:入谷羅城第6307章:失敗,帶來的是更多的損失第1524章:潛入第1355章:中計第2877章:江東軍攻城第3197章:可還記得在下?第2569章:吳國建立,定都建業第2534章:恐怖商會(求訂閱)第6514章:三州之地,明鬆暗緊第1425章:袁譚之死(下)第2554章:商會動作第5868章:成長令人震撼第2688章:軍中將士盡力了第1991章:曹軍中計(上)第2283章:展開全面進攻第2727章:開始行動第5022章:何人敢於進犯涼州?第3602章:此人名爲陸遜第1892章:劉備派刺客(求訂閱)第6616章:唯有讓己方的實力更加強盛纔是正.…第6758章:明悟,訓練積極第2951章:生存(求訂閱)第三八一章:諸侯的動作開始了第3328章:減免河內郡三年賦稅第2460章:切不可前往許都第5388章:安息的誠意與合作第六零九章:秦十九(求訂閱)第4598章:晉軍出動(下)第1803章:賈詡會荀攸第6067章:損失慘重,前所未有啊第6370章:帶來諸多的噩夢第2009章:曹軍振奮第5266章:心情舒暢了很多第2969章:何人前往下戰書第2103章:面色慘白第5757章: 關鍵是曲雙城的穩定第一零六四章:荊州撤軍,劉備謀權第5545章:晉軍騎兵衝擊第八七七章:事前準備第5844章:晉國皇帝決心第6000章:實力雄厚,是晉軍標誌第3498章:當嚴加看管第6619章:會給晉國帶來的是大量的物資第3787章:徐盛身死第6592章:對安息形成的絕對威脅第1916章:投誠第5364章:呂布返長安第一零一九章:控制馬騰第4296章:周瑜入城(下)第5868章:成長令人震撼第1868章:形勢緊張第1680章:密探第3804章:沒有人可以阻擋晉軍進攻的鋒芒第6021章: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第6087章:這必然是敵軍主將第5999章:撤離戰場的耶可汗第2330章:孟獲動心第七零五章:投靠第一五九章:劉虞身死第七八九章:郭嘉妙計破鮮卑(三)第七五九章:公孫康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