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0章:烏孫危急

當前烏孫境內有着五萬大軍,這也是防守烏孫的重要力量,必須要將匈奴和康居的大軍擊退。

“立即將匈奴和康居大舉進犯烏孫的消息,告知昆莫。”右大將當即命令道。

“傳令軍中將士,準備迎戰,各部落,向着赤谷城的方向靠近。”

正在此時,相大祿走了進來。

“右大將,匈奴和康居進犯的消息,本相已經得知了,在這等時候,必須要做的就是讓匈奴和康居的大軍從烏孫境內撤退,而今正是我軍攻打大宛的關鍵之際,昆莫率領大軍已經在攻破延清城,攻破延清城,對於烏孫有着重要的意義。”相大祿語氣沉重的說道,他也是沒有想到,匈奴和康居竟然會在這場交戰中出手。

這場戰爭對於烏孫可是有着重要的意義的,若是能夠在交鋒中平定大宛的話,烏孫的實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到時候說不定能夠吞併康居和匈奴,成長爲強大的國家。

“相大祿,爲何康居與匈奴聯合在了一起,兩方之前可是沒有聯合過。”右大將疑惑道。

相大祿道:“將軍,匈奴和康居方面肯定是得到了我軍征戰大宛並且得到了勝利的消息,我軍與晉軍聯合之後,一旦攻破大宛,必然能夠得到實力上的提升,而康居與匈奴和烏孫的關係本身就不是很好,他們定然是擔憂我軍攻破大宛以後,會進攻兩方,這纔有了聯合進犯烏孫之舉動。”

“可恥的匈奴人,可恥的康居人,竟然在這等時候攻打烏孫,難道在他們的眼裡,烏孫是這般好欺負的不成。”右大將咬牙道。

鎮守後方,足以看出烏孫王對於右大將的重視,在這等時候,右大將覺得自己應該有所作爲,不然的話,烏孫王問及此事,他該如何應答,烏孫境內還是有着數量衆多的軍隊的,這些軍隊進入戰場之後,影響戰場上的形勢,還是能夠輕易做到的。

“本將軍決定率領大軍先行平定實力強大的康居。”右大將緩緩道。

對於右大將的話語,相大祿自然是沒有反對的意思,面對敵人進犯的時候,肯定要做出反擊的,不然的話,敵軍在烏孫境內將會更加的猖狂,讓進犯烏孫的敵人付出慘重的嗲家,是有着很大的必要,讓他們嗯明白,想要進犯烏孫,就必須要承受相應的後果。

強大的烏孫,不是他們能夠進犯的,雖說烏孫王不在,但是烏孫的大軍仍舊能擊敗他們。

“不知右大將想要率領多少兵馬前往?”相大祿問道。

“相大祿,康居進犯烏孫的兵力大約有三萬人,本將軍帶領三萬大軍前往即可,剩餘的兩萬兵馬,足以應對進犯的匈奴人了。”右大將信心滿滿的說道。

相大祿沉思片刻,答應了下來,相對而言,匈奴的實力還是比較弱的,縱然是匈奴的騎兵有着過人之處,想要從烏孫大軍的手中得到好處,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東征西戰,讓烏孫的大軍更加的精銳。

以往匈奴的軍隊在面對烏孫大軍的時候,唯有節節敗退,放到現在,也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

軍中將士的實力出衆,正是烏孫應對兩方進犯的信心源泉。

想要在這樣的戰爭中有着更大的作爲,憑藉的正是烏孫方面的努力。

“右大將,當前我方與晉國乃是聯盟也,而目前在溫宿城內,有着兩萬以上的晉軍,不若派人前往溫宿求援,若是晉軍肯定發兵幫助的話,擊敗匈奴和抗拒的聯軍將會更加的簡單。”相大祿道。

“相大祿提醒的很對,本將軍這就派人前往溫宿。”右大將笑道。

相大祿之所以這般說,乃是因爲雙方的聯盟,晉軍幫助烏孫大軍進攻大宛,是爲了好處,既然想要得到好處,肯定是要付出的,從大宛戰場上晉軍的表現來看,分明是以保全實力爲主,在進攻城池的時候,依靠的還是烏孫人的力量,若是僅僅依靠這樣的行爲,就想要從烏孫人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分明是不可能的。

而今匈奴和康居的進犯,正好是讓晉軍進入戰場幫助烏孫抵禦敵軍的機會到了,不能讓晉軍在這次的交鋒中這般輕易的全身而退。

得到好處,就要有着相應的付出,雖說在進攻城池的時候,晉軍給予了烏孫大軍不小的幫助,正是因爲晉軍進攻城池的手段,讓烏孫大軍避免出現更多的折損。

但是相大祿對於晉軍肯定是有着一定的防範的,若是烏孫與康居和匈奴交戰的時候,晉軍做出對於烏孫不利的事情來,肯定會讓烏孫陷入到更大的動盪之中。

烏孫王率領大軍正在征戰大宛,短時間內難以從戰場上脫身,以他對烏孫王的瞭解,肯定不會就此撤退的,所以相大祿要將更多的情況考慮到其中,唯有如此,才能在應對敵軍進攻的時候有着更大的作爲。

相大祿爲了烏孫的發展,做出了諸多的貢獻,他最爲希望看到的自然是烏孫越發的強大。

前往長安的時候,相大祿看到了晉國的實力之強盛,這樣的國家,也是相大祿極爲嚮往的,以烏孫當前的實力,若是與晉軍翻臉的話,肯定不會有好的下場,雖說晉國距離烏孫遙遠,但是當西域諸國爲晉國逐漸穩定下來之後,晉軍進犯烏孫的話,烏孫該做出什麼樣的應對呢。

烏孫的軍隊,實力強悍,但是作爲烏孫的相大祿,一些方面的問題,是必須要考慮到其中的,若是連他對於這方面的問題,都沒有更多思考的話,如何能夠保證烏孫的發展呢。

烏孫方面最爲重視的是軍隊實力的提升,但是如果沒有了各個部落的支撐之後,縱然是烏孫的軍隊實力強橫,又能夠在戰場上有着多大的作爲呢,所以說,各個部落就是烏孫的根本之所在。

讓這些部落在想匈奴和康居的進犯之中,能夠更好的保全下來,對於烏孫有着莫大的好處。

第6205章:戰場王者第二二零章:白馬義從之敗(下)第2463章:長安之應對第5103章:長久,平衡發展第四一一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6626章:取得勝利最爲關鍵第三一二章:徐晃說方悅(求訂閱)第1641章:勸說(求訂閱)第三四九章:箭術壓馬超(求訂閱)第2316章:拉攏蠻人第6336章:勝利,讓晉軍的進攻更有價值第4541章:黃忠的請求第2731章:折損嚴重(求訂閱)第4566章:臣定然完成任務第4143章:相大祿的條件第三五五章:交鋒第1125章:徵兵之事第5863章:將軍,情況不好第6134章:輝煌成就,敵軍無法比擬第5425章:特有的發展方式第4437章:不能有絲毫的姑息第2811章:魏延罵陣第2917章:夏侯中箭殺朱靈第六六零章:收割第3538章:魯肅的決定第3418章:無恥的晉軍第六四一章:諸葛亮欲要脫身第2896章:果然是精銳之士也第3182章:司馬懿求情第6284章:跟隨本王前往戰場第6589章:循環下去,晉國疆土會更加遼闊第4431章:全部說出來第4681章:失敗消息傳來第三九四章:劉琦看上喬家女第4612章:匈奴單于的心思第1207章:馬超搦戰韓遂軍第2822章:要許攸的項上人頭第4960章:想要逃第2918章:不可如此第1855章:關鍵之戰第4810章:耶可汗的擔憂第2344章:放箭第七八七章:鮮卑再出兵第3260章:交州之應對第4994章:形成合圍第2888章:何懼區區冀州軍第1301章:劉備破綿竹第1924章:追擊馬超第2253章:目瞪口呆第3199章:攻破昌邑不在話下第二一三章:拉攏(求訂閱)第4344章:烏孫王,非是尋常人等第二二六章:田楷之敗(上)第四二九章:佔據河內第5553章:戰爭中的死神第6360章:晉軍成就之驚人第6682章:很有可能是晉軍淘汰的裝備第6010章:有何良策?貴霜王宮的應對第3792章:江東軍已經害怕了第一零三六章:強弩兵之威(求訂閱)第6584章:晉國策略,與安息交好第4431章:全部說出來第2027章:只需半月第5782章:不可有絲毫鬆懈第3912章:白馬長槍第一零九二章:坡鄴城(中)第6623章:結交穩固,本身就有不小的難度第4005章:張遼斬艾雷第6444章:爲何不說話?第6437章:深入瞭解,才能發覺恐怖第6028章:都在聖上預料之中第6691章:晉國實力,已得到二個帝國的認可第3756章:勸說第1119章:怒火第1995章:長沙郡第6456章: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效果第二十四章:袁術追兵第2821章:給敵軍一個狠狠的教訓第八四七章:劉備訪孔明(求月票)第一零一六章:魏續戰死第一零四二章:刺殺第2734章:敵軍之中必有謀士第2525章:不好的現象第3026章:決戰曹軍(五)第2647章:下毒第5008章:非是區區四國之地能夠滿足的第五零四章:呂布上陣第3260章:交州之應對第1289章:掌控陽平關第6675章:晉國皇帝的輝煌成就並不是秘密第4754章:最後的進攻?第3202章:打開城門第6464章:趙雲,三州都督第4777章:叮囑第6387章:迅速落入下風的耶可汗第1910章:李嚴之死(下)第一零五章:封侯第6679章:朕也有所耳聞第1828章:奇襲劍門關(三)第3989章:乃是明智之舉也
第6205章:戰場王者第二二零章:白馬義從之敗(下)第2463章:長安之應對第5103章:長久,平衡發展第四一一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6626章:取得勝利最爲關鍵第三一二章:徐晃說方悅(求訂閱)第1641章:勸說(求訂閱)第三四九章:箭術壓馬超(求訂閱)第2316章:拉攏蠻人第6336章:勝利,讓晉軍的進攻更有價值第4541章:黃忠的請求第2731章:折損嚴重(求訂閱)第4566章:臣定然完成任務第4143章:相大祿的條件第三五五章:交鋒第1125章:徵兵之事第5863章:將軍,情況不好第6134章:輝煌成就,敵軍無法比擬第5425章:特有的發展方式第4437章:不能有絲毫的姑息第2811章:魏延罵陣第2917章:夏侯中箭殺朱靈第六六零章:收割第3538章:魯肅的決定第3418章:無恥的晉軍第六四一章:諸葛亮欲要脫身第2896章:果然是精銳之士也第3182章:司馬懿求情第6284章:跟隨本王前往戰場第6589章:循環下去,晉國疆土會更加遼闊第4431章:全部說出來第4681章:失敗消息傳來第三九四章:劉琦看上喬家女第4612章:匈奴單于的心思第1207章:馬超搦戰韓遂軍第2822章:要許攸的項上人頭第4960章:想要逃第2918章:不可如此第1855章:關鍵之戰第4810章:耶可汗的擔憂第2344章:放箭第七八七章:鮮卑再出兵第3260章:交州之應對第4994章:形成合圍第2888章:何懼區區冀州軍第1301章:劉備破綿竹第1924章:追擊馬超第2253章:目瞪口呆第3199章:攻破昌邑不在話下第二一三章:拉攏(求訂閱)第4344章:烏孫王,非是尋常人等第二二六章:田楷之敗(上)第四二九章:佔據河內第5553章:戰爭中的死神第6360章:晉軍成就之驚人第6682章:很有可能是晉軍淘汰的裝備第6010章:有何良策?貴霜王宮的應對第3792章:江東軍已經害怕了第一零三六章:強弩兵之威(求訂閱)第6584章:晉國策略,與安息交好第4431章:全部說出來第2027章:只需半月第5782章:不可有絲毫鬆懈第3912章:白馬長槍第一零九二章:坡鄴城(中)第6623章:結交穩固,本身就有不小的難度第4005章:張遼斬艾雷第6444章:爲何不說話?第6437章:深入瞭解,才能發覺恐怖第6028章:都在聖上預料之中第6691章:晉國實力,已得到二個帝國的認可第3756章:勸說第1119章:怒火第1995章:長沙郡第6456章: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效果第二十四章:袁術追兵第2821章:給敵軍一個狠狠的教訓第八四七章:劉備訪孔明(求月票)第一零一六章:魏續戰死第一零四二章:刺殺第2734章:敵軍之中必有謀士第2525章:不好的現象第3026章:決戰曹軍(五)第2647章:下毒第5008章:非是區區四國之地能夠滿足的第五零四章:呂布上陣第3260章:交州之應對第1289章:掌控陽平關第6675章:晉國皇帝的輝煌成就並不是秘密第4754章:最後的進攻?第3202章:打開城門第6464章:趙雲,三州都督第4777章:叮囑第6387章:迅速落入下風的耶可汗第1910章:李嚴之死(下)第一零五章:封侯第6679章:朕也有所耳聞第1828章:奇襲劍門關(三)第3989章:乃是明智之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