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5章:楊修之言

其餘兩名世家的子弟在稱呼上很乖巧,以天子的門生自居,實際上,他們也是在學堂之中參加考覈的。

世家子弟,並不以學堂的名義參與科舉之人不在少數,只要他們能夠得到身份上的認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樣一來的話,他們世家子弟的身份,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若是放在大漢的時候,世家出身,那是一種榮耀,放到晉國,情況似乎發生了不小的改變,世家子弟的身份,非但不會爲他們贏得更多的認同,反倒會讓他們在朝堂上有着更多的問題。

這也是之前兩名學子隱藏自己世家子弟身份的原因,實際上呢,呂布對於這樣的情況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有世家的子弟能通過這樣的考覈,呂布自然是認可的,世家子弟表現的乖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以往晉國嚴格的策略,讓世家子弟悄然收斂了起來,讓他們在對待事務的時候,有着更加謹慎的心態,這樣的話,會讓他們的家族更加的長久。

表現的猖狂,對於世家,沒有絲毫的好處,多少世家的覆滅,已經銃夢的證明了這些。

越是實力強大的家族,家族之人在尋常做事情的時候就會更加小心謹慎,他們擔心自身的舉動會爲家族帶來不少的麻煩,若是如此的話,纔是真正的得不償失了。

“草民以爲,想要讓國家長治久安,必須要形成合理的制度,讓這些制度能夠得到實行,並非是制度制定之後,只是擺放在那裡,要讓每名官員瞭解到這些制度,儘可能的讓這些制度沒有疏漏之處。”楊修緩緩道:“當前晉國,督察院、御史臺、官員,形成了三個大的類別,任何官員做出違反亂紀的事情,都會受到制裁,但是當其中兩方的官員聯合在一起之後,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草民斗膽認爲,當有一股力量,直接在暗中聽命於聖上行事,瞭解到三方官員的情況,以便於及時的做出調整。”

楊修一席話,讓朝中的官員震動,楊修之言,可是鼓勵君主培養暗中的力量監視朝中的官員,這樣的一番話,若是爲朝中的官員知道之後,肯定會對楊修造成影響的,不管楊修身後有着多麼顯赫的家世。

這樣一來的話,楊修在無形之間就讓朝中的官員產生了不好的印象,雖說楊修的話語有着一定的道理,這可是給朝中的官員增加麻煩。

呂布何嘗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過他也明白,楊修之言,的確能夠讓朝中的官員在自己的職位上更加的盡心盡力,能在朝中官員面前說出這番話語,的確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

而楊修本就是恃才傲物之人,有這樣的言語也在預料之中。

隨後楊修述說的主要方面就是朝廷如何更好的監管官員,從朝中一直分析到地方,可謂是入木三分。

呂布暗中點頭,看來楊修是有着不少的才能的,這等人物若是能夠發揮其作用的話,必然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當前在晉國的朝堂上,的確有着不少有才能之士,但是這些有才能之士與楊修的能力比較起來,還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主要也是楊修的眼光有着過人之處。

當然,像賈詡、李儒等人的能力,遠遠不是當前的楊修能夠比擬的。

呂布的崛起,伴隨着諸多的戰爭和危難,期間呂布更是經歷了諸多的挫折,一次次的危機之中走了出來,伴隨着的是麾下的文官武將能力上得到了更大的鍛鍊,這對於麾下的官員來說是尤爲重要的,只有經歷過艱難困苦之後,纔會明白當前一切的來之不易。

晉軍的實力強盛,也是一步步的成功之後磨練出來的,並非是任何一支軍隊,剛剛建立之後,就能取得耀眼的戰績的。

“諸位之言,朕已經聽到了。”呂布緩緩道,這裡可是朝堂上,不管朝中有些官員對楊修的話語有着多少的不滿,最終決定權在呂布的手中。

而且二十人能夠進入朝堂上進行考覈,本身就是對他們能力上的一種認可。

衆人聞言,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呂布,這可是關乎着名次的問題,可以想象的是以後的科舉,也將會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即便會有所改動,但是在改動的層面上不會太大。

就連楊修也不能例外,他有着過人的才華,但是對這樣的機會還是十分重視的,以楊修的眼光自然能夠看出,當前晉國一統天下的形勢,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江東遲早會爲呂布所消滅,如此一來,呂布就是整個天下的主人,跟隨在這樣的君主身後,纔能有着更大的作爲,他雖說是世家中人,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遠非尋常世家子弟能比擬的。

天下統一,已經成爲了大勢所趨,江東再多的努力,在實力強悍的晉軍面前也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從曹操的敗亡上就能看到這一點,晉軍的實力強橫,多少強大的諸侯倒在了晉軍的進攻下,難道江東能夠在這等形勢下進行扭轉嗎。

再說當前江東是什麼樣的情況,楊修還是有着一定的瞭解的,以孫權當前的情況能夠讓江東軍繼續維持下去,都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無論是在軍隊的數量上還是底蘊上,孫權與晉國相差甚遠,唯一的優勢就是水軍方面的問題。

而從方纔呂布對於武人的考覈之中,楊修能夠感覺到,呂布橫掃江東之心早就已經有了,並不是說孫權在戰爭之後,賠償東西、和親的舉措就能夠讓呂布停止進攻江東。

這種事情放到任何一名有爲的君主身上,恐怕都不會任由江東的情況這般繼續下去,將天下進行統一,對於君主而言可是有着莫大的誘惑,統一天下之後,得到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楊修而今是晉國之人,他自然是希望晉國能夠越發的強大,最好能夠一統天下,佔據更多的地方。

第三八七章:孫策挑戰第6473章:大軍離開白沙瓦第6082章:晉軍在戰場上的追求第1182章:商定出兵(求訂閱)第4905章:需要得到晉軍的幫助第6556章:勝利,帶來的是更大的優勢第4602章:昔日烏孫的昆莫第5775章:可蘭格放棄城池第5907章:晉軍成就必然驚人第4738章:強弩軍第4396章:犯嘀咕第3997章:是何計策?第二四二章:烏桓欲求和(求訂閱)第2743章:無需留下活口第2462章:徐州軍第6464章:趙雲,三州都督第1782章:呂布見蕭牧(求訂閱)第五二五章:露一手第2683章:商隊(求訂閱)第1160章:召臧霸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四零八章:遇刺(下)第4564章:司馬懿第3598章:大事不好第4039章:李儒病重第6706章:恥辱面前,安息高層選擇忍受第1827章:奇襲劍門關(二)第5291章:心中的驕傲,已經不復往昔第3755章:陳廣見潘璋第2252章:強弩軍第五二四章:信服(求訂閱)第3083章:敗軍之將,見過聖上第3098章:大軍攻宛城(三)第5072章:草民願意說第4259章:王旗轟然倒下第5134章:圖含怒第九一二章:會師(求訂閱)第三五五章:交鋒第1735章:聚集世家第3344章:要儘快離開第2660章:身死第2842章:奪定陶之計第二六零章:兵力佈置(求訂閱)第2647章:下毒第1481章:荊州使者第2868章:決戰江東軍(九)第1383章:江東之謀劃第6062章:不交戰,不知道對手的可怕第5612章:晉軍,掌控戰場主動權的存在第4656章:不小的打擊第八十三章:匈奴求和第4847章:規格上要降低了太多第4057章:請求第4441章:河內太守何在?第1167章:整治三輔第七四四章:攻入營寨第4982章:鮮卑騎兵之突襲第1173章:黑冰臺秦楮第5089章:十億錢便可第6399章:大將,戰死了第2023章:追趕第5898章:貴霜高層擔憂第3631章:趙雲到來第1326章:袁本初謀劃冀州(上)第4820章:安息王目瞪口呆第5760章: 心中忐忑第6694章:大肆修建鐵路第4351章:相大祿行動第5375章:朝堂之上第4712章:黃忠的懷疑第1594章:雷利再出手第七九九章:秦陽往鮮卑第3421章:強悍飛騎第2959章:虎賁衝鋒第6433章:投降,是最爲明智的第2474章:強橫的實力第4828章:藉助匈奴的力量第4779章:封王,也是勢在必行的第1215章:龐統獻策第4541章:黃忠的請求第3320章:幸不辱命第6246章:可怕的晉軍,不可戰勝第4404章:顧雍、耶可汗第4331章:烏孫王迴歸第3768章:聲勢驚人第4504章:請聖上責罰第2202章:周倉對張郃第5743章: 追擊第3989章:乃是明智之舉也第1157章:袁紹結盟臧霸第4933章:攻破康居王宮第2527章:清查第5816章:分明是不死不休第3310章:妾身甘願如此第5548章:混亂第6595章:羅馬軍中可有神銃?第6773章:羅馬軍團出動第4732章:強弩軍?不足畏懼第6603章:交易,晉國皇帝的目的第6205章:戰場王者
第三八七章:孫策挑戰第6473章:大軍離開白沙瓦第6082章:晉軍在戰場上的追求第1182章:商定出兵(求訂閱)第4905章:需要得到晉軍的幫助第6556章:勝利,帶來的是更大的優勢第4602章:昔日烏孫的昆莫第5775章:可蘭格放棄城池第5907章:晉軍成就必然驚人第4738章:強弩軍第4396章:犯嘀咕第3997章:是何計策?第二四二章:烏桓欲求和(求訂閱)第2743章:無需留下活口第2462章:徐州軍第6464章:趙雲,三州都督第1782章:呂布見蕭牧(求訂閱)第五二五章:露一手第2683章:商隊(求訂閱)第1160章:召臧霸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四零八章:遇刺(下)第4564章:司馬懿第3598章:大事不好第4039章:李儒病重第6706章:恥辱面前,安息高層選擇忍受第1827章:奇襲劍門關(二)第5291章:心中的驕傲,已經不復往昔第3755章:陳廣見潘璋第2252章:強弩軍第五二四章:信服(求訂閱)第3083章:敗軍之將,見過聖上第3098章:大軍攻宛城(三)第5072章:草民願意說第4259章:王旗轟然倒下第5134章:圖含怒第九一二章:會師(求訂閱)第三五五章:交鋒第1735章:聚集世家第3344章:要儘快離開第2660章:身死第2842章:奪定陶之計第二六零章:兵力佈置(求訂閱)第2647章:下毒第1481章:荊州使者第2868章:決戰江東軍(九)第1383章:江東之謀劃第6062章:不交戰,不知道對手的可怕第5612章:晉軍,掌控戰場主動權的存在第4656章:不小的打擊第八十三章:匈奴求和第4847章:規格上要降低了太多第4057章:請求第4441章:河內太守何在?第1167章:整治三輔第七四四章:攻入營寨第4982章:鮮卑騎兵之突襲第1173章:黑冰臺秦楮第5089章:十億錢便可第6399章:大將,戰死了第2023章:追趕第5898章:貴霜高層擔憂第3631章:趙雲到來第1326章:袁本初謀劃冀州(上)第4820章:安息王目瞪口呆第5760章: 心中忐忑第6694章:大肆修建鐵路第4351章:相大祿行動第5375章:朝堂之上第4712章:黃忠的懷疑第1594章:雷利再出手第七九九章:秦陽往鮮卑第3421章:強悍飛騎第2959章:虎賁衝鋒第6433章:投降,是最爲明智的第2474章:強橫的實力第4828章:藉助匈奴的力量第4779章:封王,也是勢在必行的第1215章:龐統獻策第4541章:黃忠的請求第3320章:幸不辱命第6246章:可怕的晉軍,不可戰勝第4404章:顧雍、耶可汗第4331章:烏孫王迴歸第3768章:聲勢驚人第4504章:請聖上責罰第2202章:周倉對張郃第5743章: 追擊第3989章:乃是明智之舉也第1157章:袁紹結盟臧霸第4933章:攻破康居王宮第2527章:清查第5816章:分明是不死不休第3310章:妾身甘願如此第5548章:混亂第6595章:羅馬軍中可有神銃?第6773章:羅馬軍團出動第4732章:強弩軍?不足畏懼第6603章:交易,晉國皇帝的目的第6205章:戰場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