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2章:密集的弩箭(求訂閱)

雙方的爭鬥仍舊在持續,從戰場上方就能發現,黑色的洪流正在緩緩向着赤紅色的連弩軍靠近。

在這樣靠近的過程中,盾兵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越是靠近連弩車,就意味着盾兵在連弩車進攻的時候承受的力道會更大,不少的盾兵就是在靠近的過程中被敵軍射殺。

兩千名盾兵,已經摺損了四成,放到尋常的隊伍身上,大軍出現四成的折損之後,隨之而來必然是軍心震動,會讓軍中的士卒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逃跑的現象。

戰場上,士卒逃跑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名士卒在戰場上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承受不了來自戰場上的壓力的話,正在奮戰的士卒可能就會逃走,這也是在戰場上爲何會有督戰的隊伍存在,他們就是爲了震懾膽小的士卒,即便是戰死,也要死在沙場上,逃走的現象一旦在軍中蔓延的話,將會出現難以估量的損失。

普通的士卒是戰場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尋常一名士卒的力量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龐大的戰場,正是這些士卒組建起來的。

吳懿很想下令讓連弩軍撤退,但是此時的連弩軍已經沒有了退路,在移動的速度上,連弩車與盾兵沒有太大的差距,但是比之強弩軍,肯定是差了很多,最爲主要的是此時戰場西側,處在劣勢上的乃是益州軍的將士,益州軍在長安軍的進攻下已經處在了完全的下風上,強弩軍在戰場上的破壞力,讓益州軍出現了很大的折損,不然的話,諸葛亮也不會派遣吳懿率領連弩軍趕到這裡來。

若是吳懿撤退的話,連弩軍將會承受更大的折損,撤退途中,情況就不是吳懿能夠掌控的了,軍中的士卒在面對敵軍追擊的時候,還會如同之前那般的驍勇善戰嗎,一旦連弩軍中的將士出現逃跑的話,纔是最大的麻煩了。

一個時辰的交鋒之後,戰場上能夠作戰的連弩車尚且四百餘架,連弩車的折損在強弩軍這樣的進攻中出現了將近一半的損傷,並不是說這些連弩車不能繼續使用,而是操控連弩車的士卒被擊殺,這樣的話,連弩車就是去了在戰場上的作爲。

最讓吳懿心急的是敵軍的陣型正在不斷的上前,逼迫着連弩軍在戰場上緩緩的後退,能夠讓連弩車在戰場上後退,可見敵軍的進攻是多麼的猛烈,讓連弩軍後退的情況,莫說吳懿沒有想到,就連諸葛亮肯定也沒有預料到,連弩軍在戰場上是多麼強橫的存在。

不過連弩軍在這樣的反抗中取得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長安軍中的盾兵折損了五成之多,就連陳到率領的強弩軍,也出現了六百餘人的折損。

在士卒人數的損失上,長安軍要更多,操控四百架連弩車的士卒不過一千二百人罷了,而長安軍卻是折損了一千六百餘人。

這樣的戰況已經讓高覽感覺到滿意了,若是按照當前戰場上的情況繼續下去的話,最終失敗的必然是連弩軍,只要將連弩軍擊敗之後,益州軍還有掙扎的餘地嗎。

吳懿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已經是益州軍最後的手段,如果不能扭轉戰場上的局面的話,最有可能帶來的就是失敗,失敗不是益州軍的將領想要看到的。

即便是呂布是聞名天下的武將又能如何,他們戰敗之後,就成爲了長安軍的俘虜,沒有了以往的地位,甚至於他們對於自己的性命也沒有了最初的掌控,只需要呂布的一句話,就可能將他們處死,這也是將領在面對戰爭的時候,除非是必要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輕易的選擇投降的。

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強弩軍終於到了百步的距離上。

陳到大喝道:“強弩軍,放箭!”

之前的戰鬥中,只是射程達到一百五十步的強弩兵放出弩箭,其餘的強弩兵則是幫助他們在戰場上將強弩上弦,這讓其他的強弩軍士卒很是不滿,他們在戰場上同樣承受着巨大的危險,卻是隻能給自己的袍澤上箭,而且一名名的強弩兵甚至連手中的弩箭都沒有放出去,就已經到倒在了戰場上,如今得到陳到的命令之後,強弩軍的將士振奮不已。

他們要用手中的弩箭給敵軍最爲慘痛的教訓,讓連弩軍看看強弩軍的厲害,強弩軍在益州的戰場上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進攻涪關的時候,強弩軍更是壓制的守軍擡不起頭來,而今卻是在雒縣的戰場上承受如此損失,他們豈會不憤怒。

吳懿看着上空的黑影,嘴巴微微張開,這些弩箭比之之前的弩箭要更加的密集,這時,他纔想到,在他們的對面可是有着數千名的強弩軍,之前是這些強弩軍在射程上沒有達到罷了。

連弩軍的士卒舉起了手中的盾牌,雖然盾牌不能在戰場上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安全,但是有盾牌在手,就能在戰場上得到更大的安全。

普通的強弩對於盾牌造成不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在這樣密集的弩箭下,卻是讓連弩軍出現了比之方纔更大的折損。

吳懿可以說是欲哭無淚了,原本以爲率領連弩軍馳援西側的戰場會是一個很令人振奮的任務,讓敵軍所謂的強弩軍見識一下連弩軍的威風,然而戰場上的情況卻是超乎了吳懿的掌控。

面對強弩軍的時候,連弩軍的情況很悽慘,若是這般下去的話,最多不過半個時辰,所有的連弩軍都會葬身沙場,不過吳懿卻是不敢率領連弩軍輕易的撤退,非是擔憂諸葛亮的責罰,主要是強弩軍在戰場上追趕的太急了,若是他率領大軍離去的話,強弩軍不會因此而放棄追擊,這樣的話,連弩軍不能給敵軍造成傷害,反倒會在折損在戰場上。

戰場上的情況並沒有因爲吳懿的不斷指揮而有所改善,強弩軍在對戰連弩軍的時候,憑藉就是強弩的優勢,對於連弩形勢了壓制。

第4013章:並非容易之事第5077章:還不打算老實的交代嗎第5303章:雄厚的底蘊與可怕第3256章:不會袖手旁觀第5607章:勝利帶來的鼓舞第2040章:保護嚴密(求訂閱)第3683章:不容許失敗第6165章:晉軍,有雄厚實力支撐第1786章:呂玲綺的終身大事(下)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3726章:元帥,不好了第4477章:孫尚香隕落第1675章:勝出(求訂閱)第5778章:絕望的氣息第4813章:能屈能伸第2579章:目標東海郡第4271章:貴山城,大宛都城第5103章:長久,平衡發展第四六七章:應對之法第七八零章:謀劃第二九五章:賈詡之計第5819章:凌厲與脆弱第3278章:李儒舉薦司馬懿第1115章:糜竺到來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5175章:實力強悍才能得到尊敬第2775章:突破口,許攸第2934章:追擊第3924章:決定投靠晉軍第四七四章:三方使者第4570章:訓練成果(中)第2437章:南部大軍第6477章:見長安,方知白沙瓦的渺小第6309章:時候未到,暫時不要輕舉妄動第6442章:女王說不出的淒涼第3967章:涼州五萬大軍第1644章:參狼羌投降第6659章:安息帝國的優勢第2020章:張飛請戰(求訂閱)第1319章:堅定的心第2690章:做好出戰準備第1806章:婚事第2115章:張飛落馬(上)第1895章:小心頷下長髯第6762章:等晉國使者到來第3804章:沒有人可以阻擋晉軍進攻的鋒芒第2059章:應允第八九七章:張繡勸張濟第五二五章:賊寇來了第5225章:張機診治第1776章:黃蓋第1515章:負傷第2830章:厚葬之(求訂閱)第3085章:許都形勢第6021章: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第5551章:以少勝多,並不稀奇第6096章:十萬精銳,必然重挫晉軍第6523章:會有的是更多的敬畏第5439章:只能選擇避讓的世家豪族第2501章:潛入第2808章:重騎兵之威第6421章:必然會是覆滅第1364章:青州之變化第5397章:末將不辱使命第一八五章:對質劉備第4988章:苦不堪言的匈奴人第2807章:司馬懿之策第1889章:典韋戰關羽第3538章:魯肅的決定第5295章:不會善罷甘休的第5357章:郭嘉話語的分量第1347章:對質袁紹第2345章:對戰象兵第一零七九章:自大的守將第5372章:司馬懿的激動第2035章:劉備欲撤第5885章:攻破安關崖不遠第2460章:切不可前往許都第6216章:慘重代價,並不陌生第2589章:末將願往第6036章:襄臺關?第5666章 任命魏延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2330章:孟獲動心第一一零章:鮮卑人來了第4893章:康居王城第1323章:退守劍閣(求訂閱)第2277章:陷陣之威第一零八三章:許攸之策第1604章:太史慈破羌人(四)第2190章:行動開始第6215章:可蘭格的慌張第5026章:迫不及待的阿爾達班第6030章:耶可汗的猜想第2183章:行動(求訂閱)第4829章:墊腳石第6280章:晉軍帶來的困擾很大第6275章:戰爭環境的影響第5707章:不知所措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第1794章:青陽郡主
第4013章:並非容易之事第5077章:還不打算老實的交代嗎第5303章:雄厚的底蘊與可怕第3256章:不會袖手旁觀第5607章:勝利帶來的鼓舞第2040章:保護嚴密(求訂閱)第3683章:不容許失敗第6165章:晉軍,有雄厚實力支撐第1786章:呂玲綺的終身大事(下)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3726章:元帥,不好了第4477章:孫尚香隕落第1675章:勝出(求訂閱)第5778章:絕望的氣息第4813章:能屈能伸第2579章:目標東海郡第4271章:貴山城,大宛都城第5103章:長久,平衡發展第四六七章:應對之法第七八零章:謀劃第二九五章:賈詡之計第5819章:凌厲與脆弱第3278章:李儒舉薦司馬懿第1115章:糜竺到來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5175章:實力強悍才能得到尊敬第2775章:突破口,許攸第2934章:追擊第3924章:決定投靠晉軍第四七四章:三方使者第4570章:訓練成果(中)第2437章:南部大軍第6477章:見長安,方知白沙瓦的渺小第6309章:時候未到,暫時不要輕舉妄動第6442章:女王說不出的淒涼第3967章:涼州五萬大軍第1644章:參狼羌投降第6659章:安息帝國的優勢第2020章:張飛請戰(求訂閱)第1319章:堅定的心第2690章:做好出戰準備第1806章:婚事第2115章:張飛落馬(上)第1895章:小心頷下長髯第6762章:等晉國使者到來第3804章:沒有人可以阻擋晉軍進攻的鋒芒第2059章:應允第八九七章:張繡勸張濟第五二五章:賊寇來了第5225章:張機診治第1776章:黃蓋第1515章:負傷第2830章:厚葬之(求訂閱)第3085章:許都形勢第6021章: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第5551章:以少勝多,並不稀奇第6096章:十萬精銳,必然重挫晉軍第6523章:會有的是更多的敬畏第5439章:只能選擇避讓的世家豪族第2501章:潛入第2808章:重騎兵之威第6421章:必然會是覆滅第1364章:青州之變化第5397章:末將不辱使命第一八五章:對質劉備第4988章:苦不堪言的匈奴人第2807章:司馬懿之策第1889章:典韋戰關羽第3538章:魯肅的決定第5295章:不會善罷甘休的第5357章:郭嘉話語的分量第1347章:對質袁紹第2345章:對戰象兵第一零七九章:自大的守將第5372章:司馬懿的激動第2035章:劉備欲撤第5885章:攻破安關崖不遠第2460章:切不可前往許都第6216章:慘重代價,並不陌生第2589章:末將願往第6036章:襄臺關?第5666章 任命魏延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2330章:孟獲動心第一一零章:鮮卑人來了第4893章:康居王城第1323章:退守劍閣(求訂閱)第2277章:陷陣之威第一零八三章:許攸之策第1604章:太史慈破羌人(四)第2190章:行動開始第6215章:可蘭格的慌張第5026章:迫不及待的阿爾達班第6030章:耶可汗的猜想第2183章:行動(求訂閱)第4829章:墊腳石第6280章:晉軍帶來的困擾很大第6275章:戰爭環境的影響第5707章:不知所措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第1794章:青陽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