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晉公

益州的漢室與荊州的漢室,則是在大義上互相爭執着,不過明顯的是荊州的漢室佔據了上風,畢竟曹操代表了更爲強悍的力量,從劉琦的表現來看,更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有關劉琦成爲皇帝之後的種種表現,更是在天下傳開。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曹操的手中可能有傳國玉璽,雖然曹操之前在這件事上是否認的,不少人卻是這般認爲,當初攻破壽春的可是曹操的大軍,曹操沒有理由得不到傳國玉璽。

玉璽代表的乃是天命所歸,擁有玉璽的一方,顯然在這場正統之爭中佔據着更大的優勢,一時間,不少人才前往荊州投靠朝廷,這樣的情景令曹操喜出望外。

荊州穩定之後,曹操卻是在太尉府內召集了麾下的謀士,不管荊州的皇室如何,軍中的將領和謀士還是以曹操的意見爲主的。

漢室經過多年的動盪之後,在諸侯麾下的將領之中,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小,以至於諸侯麾下的文官武將,只知道諸侯,而不知漢室,這等情況在諸侯治下極爲常見,最爲鮮明的代表,便是長安的呂布了。

“諸位,而今荊州雖然穩定,長安卻是有着呂布的大軍虎視眈眈,不可掉以輕心。”曹操道,這也是曹操最爲擔憂的地方,南陽郡與長安臨近,只要長安的大軍出武關就能攻打荊州,對於荊州的形勢來說極爲不利。

“主公無需擔憂,而今晉侯雖然沒有明言支持聖上,卻是沒有出言反對,且晉侯經過青州的戰事之後,需要時間休養生息,只需要派遣一員猛將鎮守宛城,就能讓晉侯麾下的大軍難以進入荊州腹地。”荀攸道。

曹操微微點頭道:“夏侯淵,本侯命你率領一萬兵馬鎮守宛城,防備長安大軍,不可懈怠。”

“喏。”夏侯淵出列抱拳道。

“曹仁,你率領一萬兵馬鎮守江陵,防備江東軍。”曹操將目光轉而投向了曹仁。

一系列的命令下達之後,有關荊州兵力的佈置就暫時穩定了下來。

衆人散去之後,曹操卻是將荀攸等重要的謀士留了下來。

“本侯攻打荊州的時候,曾經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說服晉侯,並且告知晉侯若是不發兵攻打荊州的話,待聖上繼承大位之後,封呂布爲晉王,不知諸位如何看待此事?”曹操問道。

荀攸低下了頭,他知道曹操的這番話語,看似是爲了實現當初的許諾,何嘗不是曹操野心的表現,呂布是有着野心之輩,這件事在天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曹操同樣是擁有強大兵力的諸侯,何嘗沒有野心,若是呂布被封爲晉王之後,就意味着諸侯將會打破當初高祖的白馬盟誓,成爲異姓王不在話下,曹操也就有了機會。

異姓王對於諸侯來說有着致命的誘惑,縱然是曹操也不能例外,漢室的衰弱,讓諸侯看到了崛起的機會,能夠擁有更大的全是,諸侯自然不會輕易的放棄,誰不想成就更大的功名,而稱王之後得到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讓麾下的文官武將更加的歸附,王與諸侯可是有着明顯的差異。

稱王與被封爲諸侯有着天壤之別,無論是諸侯還是其治下的臣子對於這一點都是清楚的。

“主公不可,如今漢室雖然衰弱,若是晉侯成爲異姓王之後,則諸侯之中,必然會有更多的野心之輩趁機稱王,如此一來對於朝廷極爲不利。”

曹操面色微變,冷哼道:“若是不能答應當初的事情,豈不是在這件事情上得罪了呂布?”

“主公,呂布麾下的兵馬精銳,卻是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與主公爭執的,漢室對於諸侯的影響雖然越來越小,然而稱王仍舊是會引來天下人的抨擊,想必呂布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縱然是漢室封呂布爲晉王,其也不會輕易的答應下來。”荀攸道。

其餘的謀士見此,亦是紛紛勸說,作爲世家之中的一員,他們雖然支持曹操,卻是不忍心看到大漢分崩離析的局面,稱王之後,漢室將會沒有任何的尊嚴。

場內的謀士之中不乏精明之人,他們自然是看出了曹操的念頭。

“主公可上表聖上,封呂布爲晉公,如此以彰顯呂布之身份。”程昱道。

曹操嘆道:“如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正如荀攸所想,面對稱王的時候,曹操真的有些心動了,人一旦擁有一定的全是之後,就想着要擁有更大的權力,尤其是當手中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之後,野心也會隨之而滋生。

次日,朝堂之上,劉琮直接答應了曹操的請求,這等事情與漢室而今的穩定比起來,差了很多,再說荊州的事情更多的是曹操在做主,劉琮剛剛安穩下來,許多事情上對於曹操還是比較聽從的。

當曹操提議將國都前往許都的時候,卻是引得荊州官員的反對,漢室若是在荊州的話,是在他們的地盤上,縱然曹操的實力龐大,仍舊要顧忌到荊州世家的實力,而到了曹操的治下之後,就意味着一切要從頭開始。

然而在這件事情上,曹操的態度極爲強硬,理由也很充分,荊州臨近江東與長安,若是兩方發兵攻打荊州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漢室的安危。

曹操的強勢,卻是在這一刻體現了出來,當即傳令滿寵負責許都城內皇宮建築事宜,準備遷都之事。

自從董卓把持朝綱以來,大漢的都城卻是經過數次的改變,從雒陽更改爲長安,漢帝在長安身死,劉表繼承大統之後,襄陽成爲了大漢的都城,劉琦敗北逃亡益州,成都城卻是成爲了都城,而今曹操又力主將都城遷往許都,漢室的威嚴,就是在這一場場的都城遷移之中折損殆盡了。

將治所前往許都之後,自然沒有長安、雒陽這等地方好,許都乃是屬於豫州,沒有奇險可守,若是敵軍來攻的話,將會面臨着更爲險峻的局勢,然而都城在許都的話,比之荊州卻是好上了很多,如此一來,荊州就能爲許都的安危提供緩衝。

第九五零章:諸葛亮出手(求訂閱)第6752章:本使敗的不冤第4983章:已經被逼到了絕境第4417章:再次失敗第3549章:搶購米糧第四三三章:幷州軍至(求訂閱)第4548章:倔強的御史臺官員第5185章:朕其實也是頗爲滿意的第3144章:不願放棄第5213章:登泰山第5518章:能夠感受到形勢的緊張第3919章:不若向百姓借糧第3631章:趙雲到來第6247章:艱難,不言而喻第1370章:猶豫的張直第1436章:剿滅黃巾(中)第1849章:謀劃梓潼(求訂閱)第3903章:大將蔣欽是也第2321章:曹操使者第2755章:張遼殺來第4860章:也不是簡單之輩啊第4463章:一動不如一靜第6203章:晉軍驕傲,不容褻瀆第5648章 忙碌的晉軍將士第6396章:形勢之艱難第2367章: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第4170章:禮節不可荒廢第4079章:乃是當今工部尚書之子第4151章:康居?第3418章:無恥的晉軍第3365章:該諸位表現了第2861章:決戰江東軍(二)第1919章:襲擊輜重第八六八章:瘋狂的商人第六十三章:得賈詡第四章:整軍第八三四章:攀談(求訂閱)第6386章:苦苦堅持的貴霜將士第2994章:大軍壓境第3011章:宛城丟失,則許都危急第4603章:三座城池第五一八章:兩郡之地第5118章:冷嘲熱諷第4005章:張遼斬艾雷第5502章:只是晉國方面欺人太甚罷了第六三九章:襄陽龐統(求訂閱)第2686章:將刀門擡過來第2669章:防守嚴密第2798章:賈詡的分析第6024章:需要穩定,需要同仇敵愾第三一八章:討價還價第6037章:晉軍要來了第五五二章:布坊,連弩第1863章:嚴顏之死(中)第一一零二章:張郃攻渤海第3873章:八處地道,直通城下第1964章:呂布之怒(上)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3591章:鳴金收兵第3480章:必須要取得勝利第4167章:郭嘉見周瑜第3824章:務必做到枕戈待旦第1473章:生擒(求訂閱)第3938章: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第3907章:心中百味陳雜第2123章:保護漢中王第七七零章:高句麗出兵第2419章:怪物(求訂閱)第4941章:康居王,哪裡走第6477章:見長安,方知白沙瓦的渺小第六十章:會蔡邕第6601章:運輸方式改變會帶來格局變化第4473章:金山第6681章:實力強盛會得到更多的尊敬第1971章:戰張飛第1743章:甜頭第5450章:三日之後在軍中檢閱各部將士第5938章:賊將哪裡走?第2265章:發起衝鋒(求訂閱)第5806章:殺戮方能站穩腳跟第4173章:涼州第5270章:成功是付出了諸多的努力的第二九二章:顧雍入幷州(求訂閱)第五九九章:華雄逃徐州第6371章:正面進攻,無法阻擋第2049章:難以動搖我軍(求訂閱)第九十七章:糜竺第1628章:追擊賊寇第2841章:小人願意投降第2135章:戰後統計第3471章:荊州之況第一三九章:大破鮮卑(六)第5906章:人心惶惶貴霜將士第3529章:愛莫能助第三八九章:蒯良送糧第九四五章:父子相見(求訂閱)第1179章:謀馬騰第6776章:紛紛訴苦第2054章:長安軍的懸賞(求訂閱)第5775章:可蘭格放棄城池
第九五零章:諸葛亮出手(求訂閱)第6752章:本使敗的不冤第4983章:已經被逼到了絕境第4417章:再次失敗第3549章:搶購米糧第四三三章:幷州軍至(求訂閱)第4548章:倔強的御史臺官員第5185章:朕其實也是頗爲滿意的第3144章:不願放棄第5213章:登泰山第5518章:能夠感受到形勢的緊張第3919章:不若向百姓借糧第3631章:趙雲到來第6247章:艱難,不言而喻第1370章:猶豫的張直第1436章:剿滅黃巾(中)第1849章:謀劃梓潼(求訂閱)第3903章:大將蔣欽是也第2321章:曹操使者第2755章:張遼殺來第4860章:也不是簡單之輩啊第4463章:一動不如一靜第6203章:晉軍驕傲,不容褻瀆第5648章 忙碌的晉軍將士第6396章:形勢之艱難第2367章: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第4170章:禮節不可荒廢第4079章:乃是當今工部尚書之子第4151章:康居?第3418章:無恥的晉軍第3365章:該諸位表現了第2861章:決戰江東軍(二)第1919章:襲擊輜重第八六八章:瘋狂的商人第六十三章:得賈詡第四章:整軍第八三四章:攀談(求訂閱)第6386章:苦苦堅持的貴霜將士第2994章:大軍壓境第3011章:宛城丟失,則許都危急第4603章:三座城池第五一八章:兩郡之地第5118章:冷嘲熱諷第4005章:張遼斬艾雷第5502章:只是晉國方面欺人太甚罷了第六三九章:襄陽龐統(求訂閱)第2686章:將刀門擡過來第2669章:防守嚴密第2798章:賈詡的分析第6024章:需要穩定,需要同仇敵愾第三一八章:討價還價第6037章:晉軍要來了第五五二章:布坊,連弩第1863章:嚴顏之死(中)第一一零二章:張郃攻渤海第3873章:八處地道,直通城下第1964章:呂布之怒(上)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3591章:鳴金收兵第3480章:必須要取得勝利第4167章:郭嘉見周瑜第3824章:務必做到枕戈待旦第1473章:生擒(求訂閱)第3938章: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第3907章:心中百味陳雜第2123章:保護漢中王第七七零章:高句麗出兵第2419章:怪物(求訂閱)第4941章:康居王,哪裡走第6477章:見長安,方知白沙瓦的渺小第六十章:會蔡邕第6601章:運輸方式改變會帶來格局變化第4473章:金山第6681章:實力強盛會得到更多的尊敬第1971章:戰張飛第1743章:甜頭第5450章:三日之後在軍中檢閱各部將士第5938章:賊將哪裡走?第2265章:發起衝鋒(求訂閱)第5806章:殺戮方能站穩腳跟第4173章:涼州第5270章:成功是付出了諸多的努力的第二九二章:顧雍入幷州(求訂閱)第五九九章:華雄逃徐州第6371章:正面進攻,無法阻擋第2049章:難以動搖我軍(求訂閱)第九十七章:糜竺第1628章:追擊賊寇第2841章:小人願意投降第2135章:戰後統計第3471章:荊州之況第一三九章:大破鮮卑(六)第5906章:人心惶惶貴霜將士第3529章:愛莫能助第三八九章:蒯良送糧第九四五章:父子相見(求訂閱)第1179章:謀馬騰第6776章:紛紛訴苦第2054章:長安軍的懸賞(求訂閱)第5775章:可蘭格放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