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三尺白綾

家族之人的遭遇,田豐最初的時候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爲他忠誠的是袁紹,就算是爲了袁紹,田家之人覆滅,也在所不惜,然而當袁紹真正的戰敗自殺,袁譚在徐州身死,袁熙投靠跟隨大軍前往長安之後,他卻是有了更多的思考,正如沮授所言,他有着滿腹才華,不應該就這般默默無聞的死去。

最讓田豐嫉妒的莫過於蔡邕編纂《漢書》,竟然是在呂布治下,僅僅是這一點,就爲呂布帶來了多少的名聲,對於能夠名留青史,田豐自然也是極爲嚮往的,可以說只要是一個文人,就沒有不想的,那是對於文人的一生最大的肯定,只要能夠在上面留下隻言片語,就足矣。

這也是呂布麾下大多數官員和將領支持呂布稱王的原因之所在,只有呂布的野心越來越大,才能讓治下的官員將領得到更多的東西,若是呂布能夠問鼎最高的位置的話,影響就更加的大了,到時候有關敵軍的文官武將的描述可能是寥寥幾句,而他們被記載的可能性就無限提升,畢竟執掌記錄大權的乃是勝利的一方。

沒有人願意死後遺臭萬年,都想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有着同樣念頭。

沮授的勸說,讓田豐動搖了,尤其是袁熙來過一次之後,對於田豐的觸動更大。

袁熙自從投靠呂布之後,就表現的極其乖巧,不僅如此,還幫助呂布勸說田豐,在城內無需擔憂錦衣玉食的生活,畢竟袁熙乃是袁紹留在這世上的唯一血脈了,且袁熙是主動投靠,並沒有受到太多的爲難。

田豐的確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只要是有才華之人,都想着能有展示才華的機會。

不過田豐不會輕易的放下心中的堅持,這是一名文人的堅持,這也是對於袁氏情誼的堅持,不過在內心深處,對於呂布卻是沒有了之前那般的痛恨,亂世之中,身不由己,若是不消滅他人,遲早爲他人所滅。

看到門外出現的那道身影,田豐微微一愣,呂布到他的住處的次數不少,然而每一次都是被他罵的狗血淋頭,同樣的事情若是放到袁紹的身上的話,田豐敢肯定是他早就被殺了,這也是他佩服呂布的一點。

沮授提及當年在晉陽的時候,是如何的對待呂布,更是讓田豐大笑不已,不過一名君主甘願爲了一名俘虜做出這般大的讓步,的確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情。

“元皓最近在長安可好,本侯太過忙碌,卻是無暇前來啊。”呂布笑道。

田豐冷聲道:“在下於長安,倒是舒服的很,不勞晉侯掛懷。”

“元皓啊,如今袁紹已經身死,袁熙已經投靠了本侯,難道你還要這般下去嗎?”呂布問道。

田豐道:“某乃是袁家臣子,自當爲袁家盡忠。”

“哦?田元皓什麼時候成爲了袁家的臣子,難道元皓不是大漢的臣子?”呂布疑問道,不過在心中則是有些疑惑,從得到的消息來看,田豐對於投靠他,並沒有什麼牴觸了,誰知道面對自己的時候,田豐竟然還是這般態度,讓呂布極爲費解。

“袁氏乃是大漢臣子,某自然也是大漢臣子,倒是晉侯不聽從漢室命令,屢次違抗漢室,乃是逆賊也。”

見田豐語氣堅定,煞有其事,不知爲何,呂布突然爲田豐感到悲哀,一個人如果到了這個程度還不能夠認清形勢的話,可以說成是忠義之輩,也可以說是迂腐之人,這等人物若是回心轉意的話,絕對不會輕易的反悔,然而呂布卻是需要治下官員的忠誠,在沒有確定田豐是否真的投靠之前,他是不會用的。

“既然元皓這般認爲,本侯無話可說。”呂布冷哼道:“元皓難道就沒有覺得自己是個無用之人?”

見田豐疑惑的看着自己,呂布緩緩道:“整日美酒佳餚,卻是沒有做出一件事情來,口頭上大義凜然,言稱是袁氏的忠臣,你可知道,這些酒菜,都是本侯治下百姓的心血,你難道就不覺得羞愧嗎?本侯聽聞田豐乃是飽學之士,而今看來不過如此,若是百姓得知田豐竟然是這等人物的話,會如何議論。”

田豐的臉色不斷變換,他乃是文人,有身份地位的人,到了呂布口中,卻是變成了騙吃騙喝之人,偏偏呂布的話語還讓他無法反駁,因爲他居住在長安吃穿用度本就是長安府提供。

“哼,在下無需晉侯如此,晉侯儘管下令將在下殺了便是。”田豐道。

賈詡上前道:“田豐,晉侯對待你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袁紹如今已經身死,若是你不願意投靠的話,留在長安,莫非還有其他的事情?”

田豐的臉色漲紅,他之前確實對呂布已經有了一定的好感,然而此時呂布對於他的耐心顯然快要消磨乾淨了,若是不能做出決斷的話,很有可能就是追隨袁紹而去了。

“田豐,本侯給你三日的時間考慮,三日之後,本侯會命人送來三尺白綾。”言畢,呂布轉身離去。

呂布對於田豐的確是做到了禮遇有加,放到任何一個君主身上,見到這等囂張的俘虜,第一反應就是處死,而呂布卻是爲了等待田豐的投靠,做出了這般大的讓步,或許是而今手中權勢更加強大的緣故,呂布突然對於這等謀士失去了耐心,縱然其有經天緯地之才,又能如何,他征戰,憑藉的是以堂堂正正之師取得勝利,不需要陰謀詭計就能讓敵人敗北。

人才,呂布治下的學堂,將來必定是人才濟濟。

看着呂布突然表現的強硬的一面,田豐微微有些不適應,不過從呂布的身上,他卻是感受到了絕對的自信,方纔再次爲難呂布的時候,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呂布身上的不耐煩,也是,將同樣的事情放到他的身上,恐怕等待的時間還不如呂布久呢,位高權重且能有如此耐心,呂布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少見的君主了。

第2099章:衝擊敵軍中軍第6541章:可否還記得結盟的條件?第5378章:兩軍切磋第6442章:女王說不出的淒涼第4853章:決戰明日便會開始第4400章:李肅第2574章:兵馬調動(求訂閱)第一八四章:一箭射殺第2778章:呂布見曹操第5669章:深夜進攻第5313章:羅馬帝國使者拜訪第九十七章:糜竺第六十三章:得賈詡第1356章:損失慘重第2682章:武關第3994章:李儒的打算第3368章:將領乃士卒之楷模第1841章:所向無敵(求訂閱)第1293章:張魯投靠第6435章:持續失敗帶來的明顯衝擊第2251章:飛騎衝鋒(求訂閱)第七十八章:可怕的騎兵第五九四章:馬中赤兔第5062章:定州、平州第3317章:重視第1865章:張飛敗退第1924章:追擊馬超第6195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2608章:霹靂車手第2240章:百姓的期待第2756章:飛鷹逞威第一五九章:劉虞身死第三七零章:劉詳的謀略第6769章:對晉國不得不防第3337章:乃河內郡百姓之福也第4503章:保護聖上!第1491章:訛詐第3547章:西羌國第七八四章:鮮卑欲聯合第四六三章:劉曄識霹靂車第2768章:司馬懿投降第5168章:貴霜第一高手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5468章:如何處置晉國商人第3227章:不敢忘懷漢室第3056章:敵軍大量到來第6635章:作戰利器,向來不會外傳第3911章:暗中後悔第四七九章:大軍進城第八三二章:呂布返幷州第2057章:黃敘見諸葛亮第1516章:罷兵言和第6564章:密切關注羅馬使者動向第1291章:龐統再出使第6257章:貴霜將士的噩夢第1708章:孫策殺許貢第4129章:烏孫使者的震驚第4495章:田豐解圍第5658章 苦苦支撐的貴霜將士第2492章:一件事拜託文和第1370章:猶豫的張直第4144章:心思第3122章:有刺客第4346章:三方大軍相遇第4861章:等待機會便可第5756章: 絕對實力帶來的好處第1403章:決戰袁紹(一)第七零一章:黃忠奪令支第5440章:軍民之信心第2968章:真的要決戰了嗎?第2027章:只需半月第五五七章:出城了(求訂閱)第4377章:匈奴和康居使者第七八五章:突圍第1531章:諸葛亮之分析(下)第3877章:郭嘉勸陸遜第四七五章:賈逵(求訂閱)第1970章:迎敵第4562章:司馬懿比較合適第2933章:荀攸的處置第5493章:女王是憤怒的第3687章:見司馬懿第2272章:傳令騎兵殺敵第5292章:晉國的影響力第三一四章:袁術稱天子(求訂閱)第5372章:司馬懿的激動第4993章:如今匈奴人已經走到了盡頭第2857章:調兵入兗州(求訂閱)第5373章:三方使者的忙碌第6141章:希望渺茫第3777章:立即後撤第5825章:很少有人坦然面對生死第4852章:乃是晉國大將黃忠第3478章:不能失敗第五九三章:李儒到來(求訂閱)第3782章:必須要擊敗江東軍第5842章:諸多恐慌與不安第1769章:青州的狀況(求訂閱)第1456章:江東的機會第3350章:臨近壺關
第2099章:衝擊敵軍中軍第6541章:可否還記得結盟的條件?第5378章:兩軍切磋第6442章:女王說不出的淒涼第4853章:決戰明日便會開始第4400章:李肅第2574章:兵馬調動(求訂閱)第一八四章:一箭射殺第2778章:呂布見曹操第5669章:深夜進攻第5313章:羅馬帝國使者拜訪第九十七章:糜竺第六十三章:得賈詡第1356章:損失慘重第2682章:武關第3994章:李儒的打算第3368章:將領乃士卒之楷模第1841章:所向無敵(求訂閱)第1293章:張魯投靠第6435章:持續失敗帶來的明顯衝擊第2251章:飛騎衝鋒(求訂閱)第七十八章:可怕的騎兵第五九四章:馬中赤兔第5062章:定州、平州第3317章:重視第1865章:張飛敗退第1924章:追擊馬超第6195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2608章:霹靂車手第2240章:百姓的期待第2756章:飛鷹逞威第一五九章:劉虞身死第三七零章:劉詳的謀略第6769章:對晉國不得不防第3337章:乃河內郡百姓之福也第4503章:保護聖上!第1491章:訛詐第3547章:西羌國第七八四章:鮮卑欲聯合第四六三章:劉曄識霹靂車第2768章:司馬懿投降第5168章:貴霜第一高手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5468章:如何處置晉國商人第3227章:不敢忘懷漢室第3056章:敵軍大量到來第6635章:作戰利器,向來不會外傳第3911章:暗中後悔第四七九章:大軍進城第八三二章:呂布返幷州第2057章:黃敘見諸葛亮第1516章:罷兵言和第6564章:密切關注羅馬使者動向第1291章:龐統再出使第6257章:貴霜將士的噩夢第1708章:孫策殺許貢第4129章:烏孫使者的震驚第4495章:田豐解圍第5658章 苦苦支撐的貴霜將士第2492章:一件事拜託文和第1370章:猶豫的張直第4144章:心思第3122章:有刺客第4346章:三方大軍相遇第4861章:等待機會便可第5756章: 絕對實力帶來的好處第1403章:決戰袁紹(一)第七零一章:黃忠奪令支第5440章:軍民之信心第2968章:真的要決戰了嗎?第2027章:只需半月第五五七章:出城了(求訂閱)第4377章:匈奴和康居使者第七八五章:突圍第1531章:諸葛亮之分析(下)第3877章:郭嘉勸陸遜第四七五章:賈逵(求訂閱)第1970章:迎敵第4562章:司馬懿比較合適第2933章:荀攸的處置第5493章:女王是憤怒的第3687章:見司馬懿第2272章:傳令騎兵殺敵第5292章:晉國的影響力第三一四章:袁術稱天子(求訂閱)第5372章:司馬懿的激動第4993章:如今匈奴人已經走到了盡頭第2857章:調兵入兗州(求訂閱)第5373章:三方使者的忙碌第6141章:希望渺茫第3777章:立即後撤第5825章:很少有人坦然面對生死第4852章:乃是晉國大將黃忠第3478章:不能失敗第五九三章:李儒到來(求訂閱)第3782章:必須要擊敗江東軍第5842章:諸多恐慌與不安第1769章:青州的狀況(求訂閱)第1456章:江東的機會第3350章:臨近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