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回兵

呂布雖然有平定涼州之心,卻是不會輕易的動用其他各郡的兵馬,僅僅依靠長安和幷州的兵力就足以應付未來的戰事,治下若是能夠按照而今這般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不出三年,必然能夠更改一副容貌。

當晚,呂布將決定說完之後,蔡琰微微一愣,還是答應了下來,蔡琰是一個聰穎之人,她明白該如何取捨,若是她沒有呂布的孩子的話,掌管督察府和巡察府沒有太多的問題,而女性掌權,會讓治下的官員惶恐不安。

“昭姬,待回到長安之後,你大可以負責爲本侯培養更多的督察府、巡察府官員,讓他們剷除地方上的禍害,對本侯而言亦是巨大的幫助。”呂布道。

蔡琰行禮道:“妾身明白,夫君無需對此事掛懷。”

呂布離開冀州,對於冀州的世家而言,絕對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冀州的百姓卻是與世家相反,他們感到了擔憂,不知不覺之間,他們對於呂布產生了依賴,若是呂布在冀州的話,他們不用擔心世家,而呂布離開之後,世家會不會對他們報復尚未可知。

不過這並不影響百姓送呂布的熱情,城外密密麻麻送行的百姓蔚爲壯觀,這讓隨行的士兵,感到了極大的榮耀,這就是他們的君主,無論到了任何地方,都會受到百姓的擁護。

冀州的世家和官員見到這一幕之後,也是極爲震驚的,袁紹在冀州的時候,絕對沒有達到這種影響力,而呂布僅僅是通過一件事便得到了百姓的認同。

大軍之中的鞠義,心中亦是滋生了一種說不清的情緒,他在冀州多年,對於冀州有着深厚的情感,卻是從來沒有見過百姓對一名君主如此擁護,而且呂布到達冀州的時間並不久,能夠有如今的場面,絕對是對呂布最大的肯定。

不少軍中的將士見過這一幕不在少數,然而每一次他們都有着不同的體驗。

赤兔馬上,呂布看到眼前的一幕幕,也是心中感慨,百姓是樸實的,亂世之中的百姓,想要的僅僅是安定的生活,能夠不用爲吃穿擔憂,就足夠了。

待大軍隊伍徹底看不到蹤影的時候,百姓才紛紛返回城內,百姓議論更多的是呂布到了冀州之後給他們帶來的變化,或者是家中的孩子在軍中如何。

世家中人在見到這等情形之後,面色並不是很好看,百姓的力量一旦凝聚到一起之後,即便是世家也不敢輕易的對抗,這一刻他們忽然明白呂布這麼做的用意了,原來呂布一直都在奉行着他當初說過的一句話。

“民爲水君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呂布的這種理念在與“民貴君輕”有着相似之處,都是以百姓爲重,然而這並不符合大漢世家的利益,佔據着大漢人口少數的世家卻是擁有着最大的權勢,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世家至上,而呂布卻是在挑釁世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至於讓天下的諸侯側目,讓治下的世家不敢有異動。

甚至有世家預見到,按照當前的情形持續五年甚至於更短的時間,冀州的百姓,不會因爲世家的權勢而畏懼,他們會對呂布更加的狂熱。

不過眼前的情況已經不是冀州的世家能夠阻擋的了,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場巨大的風波之中,儘可能保留世家的實力。

在呂布的影響下或者說是對於世家殘酷的制度下,更多的世家選擇了經商,只有經商獲得的利益才能讓世家暫時保全眼前的一切,家大業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消耗,若是得到的不足以支持消耗的話,就會讓世家逐漸的走向沒落,最終成爲普通百姓中的一員。

而經商不同,在呂布的治下,商人地位並不低賤,甚至會有官職,而世家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當他們將家族中的力量投入到經商、官場之後,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一座城池想要得到最大程度的繁榮,若是沒有商人作爲支撐,是難以實現的,如晉陽,當初就是因爲晉酒、神璃、仙戀等物的出現,而引得商人趨之若鶩,繼而有了晉陽的繁華。

商人所帶來的利潤比之百姓要豐厚的多,依靠百姓的賦稅想要支撐起強大的軍隊,完全是不可能的,在這一點上,呂布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縱然是商人的賦稅比重很高,仍舊阻擋不了商人在利益驅使下的激情,現在僅僅是幷州商人的賦稅,就足以支撐起長安和幷州的大軍。

當然,待長安繁華之後,將會爆發出比之晉陽更爲強悍的力量,長安的地理位置比之晉陽重要的多,各地往來的商人,長安更是必經之地,一個穩定的長安,必然會迎來快速的發展,這也是呂布決定將治下的重點遷移到長安的重要原因,幷州將會成爲長安的堅實後方。

呂布將會返回長安,隨之而來的是曹操、諸葛亮和孫策的擔憂,曹操擔心呂布會在這等時候出手阻攔曹軍,而孫策擔憂呂布不出手或者是出手的時機不對。

相比於魏郡,河內就顯得荒涼了很多,尤其是經過諸侯攻打併州的戰事之後,河內的人口出現了大量的減少,百姓寧願前往三輔之地,也不願意待在河內,這也是諸侯的大軍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河內太守,仍舊是徐晃,不同於以往,徐晃變得更加的沉穩了,戰爭的磨練,讓徐晃漸漸的成長了起來,河內乃是富庶之地,百姓的數量不足,徐晃就用士兵來屯田,得到的糧食足以支撐大軍的消耗,而士兵的訓練同樣不會耽擱。

河內溫縣是薯蕷的重要產地,這些薯蕷對於大軍而言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能夠減緩軍中糧草的問題,薯蕷的美味,也是深得軍中將士的喜愛。

呂布在河內僅僅是停留了一日,就領兵向長安而去。

長安的修建速度在俘虜的數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絕對是很快的,在荊州軍進攻下倒塌的箕關已經被修建了起來,完全使用水泥修建,必然會讓箕關變得更加的堅固。

第4523章:賈詡負責第九章:腳踹袁術第4136章:見皇帝第六九二章:烏桓使者第6579章:安息軍力,難以和晉軍比擬第5641章 藝高人膽大第1403章:決戰袁紹(一)第3414章:聽說其中還有飛騎第3484章:都督用兵如神第5173章:心情凝重的貴霜女王第二一五章:對戰尹雄(下)第6380章:貴霜高層的諸多震撼第5654章:耶可汗的無力感第七六二章:定遼東第5973章:晉軍對戰爭不陌生第2438章:呂玲綺到來第6557章:不可能到成爲現實第6082章:晉軍在戰場上的追求第3276章:有得必有失第1448章:前往冀州第1726章:那延奇逃走第一零一一章:擊潰曹仁第1697章:三千對七千(求訂閱)第2402章:情況不對第六八九章:潰逃(求訂閱)第2312章:南部郡縣第5655章:功勞刺激下可怕的晉軍將士第2051章:五日之後決一死戰第2546章:忙碌的長安第1179章:謀馬騰第九零三章:秦天出手了第3834章:趙雲戰周泰第2606章:徐晃戰夏侯(下)第5043:處置第5764章:晉軍進城第2470章:恭迎晉王(求訂閱)第6291章:絕對能力,驕傲的資本第3955章:雅丹第1272章:獨輪車第1148章:憤怒的劉琦第2740章:司馬懿的自信第1699章:潰敗第4303章:于禁鎮守貴山城第6402章:女王動搖了第5169章:人才濟濟的晉國第一二七章:縱橫鮮卑(九)第1812章:諸葛亮的擔憂第6343章:代價的慘重第4501章:孫觀背叛第1975章:周倉第2024章:懲罰第1326章:袁本初謀劃冀州(上)第4940章:還請大王速速撤離第3545章:孫權見周瑜第4904章:威脅遠遠不夠第4035章:不妨與晉軍聯合第5259章:戰爭,將士成長的幫助第6069章:晉國皇帝的衝擊第4184章:進攻馬合城第三零五章:探查山寨第2269章:本王需要劉備的頭顱第3358章:討教一番第4528章:曹操的後人情況如何?第4197章:霹靂車第4311章:皆是爲了烏孫第1377章:曹軍攻宛城第3892章:不得違背命令第4073章:大宛使者的意圖第5436章:晉國的消耗將會更大第2093章:給敵軍教訓的時刻到了第三九六章:對質劉琦第2149章:諸葛之謀第六九零章:田豫之計第2707章:務必擋住敵軍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七九零章:識破第4595章:而是想要奪取康居和匈奴第6182章:人心惶惶與士氣高昂第5661章:高順決策第五一零章:大水淹袁紹第6089章:典滿擊殺克唐納第5525章:一個字,“戰”第4772章:略顯忙碌的貴山城第2342章:派遣援兵(求訂閱)第3254章:垂涎交州第5090章:處於劣勢的貴霜第1472章:埋伏第3553章:投靠第2169章:恐怖實力(求訂閱)第2423章:局勢緊張第1694章:玉門關守將的抉擇第6714章:與晉國爲敵不會有出路第1457章:孫策發兵第4906章:左賢王求援第5950章:晉軍持續追擊第4544章:臣一定會盡力第八四零章:行動開始第4201章:佔據馬合城第6212章:無力的阻擋第6328章:更多限制敵軍的行動
第4523章:賈詡負責第九章:腳踹袁術第4136章:見皇帝第六九二章:烏桓使者第6579章:安息軍力,難以和晉軍比擬第5641章 藝高人膽大第1403章:決戰袁紹(一)第3414章:聽說其中還有飛騎第3484章:都督用兵如神第5173章:心情凝重的貴霜女王第二一五章:對戰尹雄(下)第6380章:貴霜高層的諸多震撼第5654章:耶可汗的無力感第七六二章:定遼東第5973章:晉軍對戰爭不陌生第2438章:呂玲綺到來第6557章:不可能到成爲現實第6082章:晉軍在戰場上的追求第3276章:有得必有失第1448章:前往冀州第1726章:那延奇逃走第一零一一章:擊潰曹仁第1697章:三千對七千(求訂閱)第2402章:情況不對第六八九章:潰逃(求訂閱)第2312章:南部郡縣第5655章:功勞刺激下可怕的晉軍將士第2051章:五日之後決一死戰第2546章:忙碌的長安第1179章:謀馬騰第九零三章:秦天出手了第3834章:趙雲戰周泰第2606章:徐晃戰夏侯(下)第5043:處置第5764章:晉軍進城第2470章:恭迎晉王(求訂閱)第6291章:絕對能力,驕傲的資本第3955章:雅丹第1272章:獨輪車第1148章:憤怒的劉琦第2740章:司馬懿的自信第1699章:潰敗第4303章:于禁鎮守貴山城第6402章:女王動搖了第5169章:人才濟濟的晉國第一二七章:縱橫鮮卑(九)第1812章:諸葛亮的擔憂第6343章:代價的慘重第4501章:孫觀背叛第1975章:周倉第2024章:懲罰第1326章:袁本初謀劃冀州(上)第4940章:還請大王速速撤離第3545章:孫權見周瑜第4904章:威脅遠遠不夠第4035章:不妨與晉軍聯合第5259章:戰爭,將士成長的幫助第6069章:晉國皇帝的衝擊第4184章:進攻馬合城第三零五章:探查山寨第2269章:本王需要劉備的頭顱第3358章:討教一番第4528章:曹操的後人情況如何?第4197章:霹靂車第4311章:皆是爲了烏孫第1377章:曹軍攻宛城第3892章:不得違背命令第4073章:大宛使者的意圖第5436章:晉國的消耗將會更大第2093章:給敵軍教訓的時刻到了第三九六章:對質劉琦第2149章:諸葛之謀第六九零章:田豫之計第2707章:務必擋住敵軍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七九零章:識破第4595章:而是想要奪取康居和匈奴第6182章:人心惶惶與士氣高昂第5661章:高順決策第五一零章:大水淹袁紹第6089章:典滿擊殺克唐納第5525章:一個字,“戰”第4772章:略顯忙碌的貴山城第2342章:派遣援兵(求訂閱)第3254章:垂涎交州第5090章:處於劣勢的貴霜第1472章:埋伏第3553章:投靠第2169章:恐怖實力(求訂閱)第2423章:局勢緊張第1694章:玉門關守將的抉擇第6714章:與晉國爲敵不會有出路第1457章:孫策發兵第4906章:左賢王求援第5950章:晉軍持續追擊第4544章:臣一定會盡力第八四零章:行動開始第4201章:佔據馬合城第6212章:無力的阻擋第6328章:更多限制敵軍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