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縱橫鮮卑(五)

“多謝高將軍馳援,否則雁門關危矣。”蕭衍嘆道。

“州牧大人曾言,蕭將軍鎮守雁門關,功不可沒,在下奉大人之命率兵相助。”高順道。

蕭衍心中一動,率兵相助的意思就是雁門關還是以自己爲主,這呂布會有這麼大的魄力,須知此時的雁門關,守軍傷殘大半,可一戰者不過千餘人,若不是高順馳援及時加上天色已晚,恐怕雁門關已是丟了,丁原執掌幷州的時候,對雁門關只能算作是名義上的長官,蕭衍熟諳此道,自然想繼續安心做他的雁門關將軍,與州牧府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兩條水流算是流到了一起,不過他也是心甘情願的,只要能夠讓雁門關度過這次的劫難,他願意向呂布請罪。

“高將軍、曹將軍乃是軍中宿將,在下守衛雁門關,卻是有些累了,還望高將軍能夠以雁門關爲重。”蕭衍推辭道,在百姓爲大軍送來飯菜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人生觀發生了變化,在百姓的生死麪前,爭權奪利,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蕭將軍,如今鮮卑兵臨城外,雁門關岌岌可危,而將軍在關內頗有威望,當肩挑重擔,力挽狂瀾,保住幷州。”曹性急道,高順不瞭解,他可是知道蕭衍的不凡,如果給他同樣的人數,雁門關恐怕早就丟了。

高順亦是勸道:“蕭將軍之名,呂大人早有耳聞,此番前來,大人更是反覆叮囑,大軍到雁門關之後,一切聽從蕭將軍吩咐。”

蕭衍感覺心中有一道暖流在緩緩流過,呂布的重視,讓他在羞愧的同時,也堅定了守關的信念“二位將軍儘管放心,關在人在,若是在下不能守住雁門關,不用呂大人命令,也不會苟活。”

高順與曹性對視一眼,齊聲道:“卑職願輔助將軍鎮守雁門關。”

與雁門關一般,雲中郡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雲中,陳到胡亂擦了一把臉上的血水,拿起飯糰一陣狼吞虎嚥,身上的鎧甲,已有多處破裂,手中的兵器也是換了好幾次,鮮卑人不要命的進攻,讓雲中的壓力很大。

雲中雖然是郡治,但城牆並不算高,城內的士卒,多爲陳到剛剛訓練的新兵,之前從未經歷過任何戰爭,用來守衛城池顯得有些捉襟見襯。

但在這次的攻城戰中,陳到也見識到了士兵的不足之處,心中暗暗記下,待到以後有機會加以訓練,戰爭,讓年輕的陳到飛快的成長着。

鮮卑人雖然勇猛,陳到卻是有足夠的信心守住雲中,進犯雲中的鮮卑人並不多,以雲中的兵力固守城池綽綽有餘。

壺關的安靜,在顏良、逢紀帶領大軍殺至壺關告一段落,早有準備的冀州軍,連招呼都不打,上來就是一陣猛攻,由於準備的比較充足,有冀州軍士卒甚至殺上了城牆,幸虧成廉帶領隊伍殺到,纔將冀州軍趕下壺關。

“從今日一戰可觀壺關內的兵馬並不在多數,不出某的預料,最多不過五千人,只要內應將關門打開,則上黨乃至晉陽皆是我軍治下。”逢紀露出欣慰的笑容,沉寂了將近一個月,終於到他們出手的時候了。

“逢大人,關內兵馬不多,爲何不光明正大的進攻,今日我軍就攻到了關上,待來日三軍一鼓作氣,未嘗不能拿下壺關。”顏良很不喜歡文士之間玩的這些彎彎繞。

“顏將軍謬矣,正所謂上軍伐謀,若是不損失一兵一卒而當壺關,豈不是大功一件?壺關險要,若是關內的守將有了防備,我軍豈會那麼容易攻破。”逢紀笑眯眯的看着顏良。

顏良心中一動,沉思片刻之後,同意了逢紀的意見“多謝逢大人提醒。”

“顏將軍客氣了,只要攻下壺關,幷州就徹底的亂了,還望到時顏將軍能夠約束手下的將士,切莫爲禍百姓。”逢紀嘆道,他最不希望的就是這個時候進攻幷州,此時進攻幷州,會給天下人一種冀州與鮮卑人勾結的感覺,雖然袁紹並沒有這樣做。

成廉、侯成連夜難眠,關內的士兵有四千多人,如幷州新軍一般,缺乏實戰經驗的比較多,經過淘汰制的洗刷,軍中老弱已經被遣返回鄉,留下來的皆是青壯之輩,但這些士兵,面對戰爭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些畏懼了,平時的訓練都被忘在了腦後。

樑忽自從當日躲過了州牧府的清剿之後,接連躲藏了近一個月,纔敢露面,樑家在幷州那是樹大根深,受其恩惠的世家不在少數,當下就出了晉陽前往壺關,心中對呂布十分不滿的他,想到了名滿天下的諸侯盟主袁紹,壺關是晉陽最重要的屏障,壺關一丟,晉陽難保,這是樑忽悄悄命人送給袁紹的書信。

得到書信的袁紹,認爲這是冀州的機會,只要將壺關攻破,晉陽就在眼前。

只是冀州出兵,在鮮卑人進犯幷州之後,難免讓人覺得鮮卑人是受了冀州的指使,田豐、沮授等人得知之後,一力反對,作爲文人,他們骨子裡的認知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於袁紹在這種時候進攻幷州頗爲不恥,其中尤以田豐、沮授爲最,屢次在公衆場合發表了不滿的意見,讓袁紹很下不了臺。

爲了維持禮賢下士的姿態,袁紹並沒有與田豐和沮授計較什麼,只是心中總會產生一些隔閡,再加上許攸在一旁添油加醋,袁紹看向二人的目光也是越來越不善。

壺關內的李家在暗中與樑家的交往密切,且樑忽的妻子就是李家之人,對於晉陽樑家的遭遇,壺關李家早有耳聞,對於呂布的獨斷專行十分不滿,與樑忽一拍即合。

李家的實力在壺關或許能說得上是不弱,當與晉陽樑家比起來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私兵的數量不足,缺乏武器,除非是守軍大意的情況下,否則成功的機率有點小。

當日陷陣營在樑忽的心裡留下了很大的陰影,不過壺關的守將是侯成和成廉,這兩人畢竟一直鎮守在壺關,很少出現在衆人眼前,樑忽也就沒放在心上,於是明裡暗裡聯絡關內的世家。

第5844章:晉國皇帝決心第3792章:江東軍已經害怕了第2236章:聯軍統帥第4055章:西域諸國以北的匈奴人第1784章:都是有身份的人第3210章:迎戰,投降第5024章:文長切莫懈怠啊第1664章:羌人士卒第2858章:伺機而動第3917章:招攬周瑜,賈詡的建議第3477章:晉國此舉第六五三章:利益分配(求訂閱)第5966章:投降的貴霜士卒第4763章:臉色很差第3663章:盛情款待第八三六章:甄家酒樓第四八三章:傷兵營第3492章:訓練火熱第3827章:騎兵準備出動第八一二章:高句麗的命運第4032章:烏孫王第1475章:懲治第6532章:離開王宮,依舊是死路一條第八五九章:太史慈黃忠論箭術第3847章:需要更加的謹慎第3101章:大軍攻宛城(六)第八四零章:行動開始第6294章:晉軍的進攻,必定會更加兇猛第3185章:鼠目寸光第4478章:張功曹第6525章:安息王宮的動盪(上)第4575章:趙雲的建議第1302章:驅虎吞狼(求訂閱)第3557章:最後一戰第3635章:不過欺世盜名之輩第4543章:三眼神銃第6263章:全面進攻的命令第6082章:晉軍在戰場上的追求第6238章:大將可有消息傳來?第2158章:朝廷使者伊籍第2633章:李典發兵(求訂閱)第2405章:阿會喃第1269章:鬱悶的馬超第1508章:田豐效忠(上)第2744章:張遼之威第3215章:曹操之死(二)第6649章:羅馬帝國不及也第2359章:飛騎進攻第1746章:兩方使者第五六六章:陳家的決定第3344章:要儘快離開第四一七章:交易(求訂閱)第3209章:聖上畢竟是大漢皇帝第2085章:陌刀軍到來(求訂閱)第3260章:交州之應對第5233章:聖上的謀略,臣難以比較第4076章:商人的作用第3104章:一馬當先第1553章:大軍調度第1900章:張飛突襲(上)第2265章:發起衝鋒(求訂閱)第2637章:看本將軍如何取你性命第4182章:晉國皇帝這是何意?第2189章:劉備逃走的三條道路第4267章:大宛兵敗(四)第2628章:不可打草驚蛇第5837章:招惹晉軍,不明智第1306章:白水關投靠第1739章:涼州士卒的憤怒第1692章:尉黎國兵馬第5802章:涼州軍爲首第6319章:賈詡命令,史阿行動第3037章:危急第四九五章:大軍出動(求訂閱)第1323章:退守劍閣(求訂閱)第6563章:肯定不會讓羅馬帝國使者好受的第三八四章:孫策爭鬥荊州軍第3124章:兵臨城下第4747章:鐵騎出動,聲勢隆隆第4308章:肯定不能輕易的放過第1856章:調兵遣將第5485章:需要仔細思考第1689章:趙子龍釋放俘虜第4453章:兗州之事第2112章:本王會一會翼德第3934章:臣程秉,誓死守衛吳國!第2654章:涼州軍進城第1311章:張飛爲先鋒第6031章:阿律齊獻策,放民衆出城第6499章:得皇命,前往匠作坊第2998章:舉薦統領第一零八章:任命郭嘉第5688章:耶可汗心中不安第5818章:畏懼情緒第1841章:所向無敵(求訂閱)第5941章:兩名將領之間的對決第6145章:攻城第1991章:曹軍中計(上)第3050章:繼續進攻第5070章:背後之人
第5844章:晉國皇帝決心第3792章:江東軍已經害怕了第2236章:聯軍統帥第4055章:西域諸國以北的匈奴人第1784章:都是有身份的人第3210章:迎戰,投降第5024章:文長切莫懈怠啊第1664章:羌人士卒第2858章:伺機而動第3917章:招攬周瑜,賈詡的建議第3477章:晉國此舉第六五三章:利益分配(求訂閱)第5966章:投降的貴霜士卒第4763章:臉色很差第3663章:盛情款待第八三六章:甄家酒樓第四八三章:傷兵營第3492章:訓練火熱第3827章:騎兵準備出動第八一二章:高句麗的命運第4032章:烏孫王第1475章:懲治第6532章:離開王宮,依舊是死路一條第八五九章:太史慈黃忠論箭術第3847章:需要更加的謹慎第3101章:大軍攻宛城(六)第八四零章:行動開始第6294章:晉軍的進攻,必定會更加兇猛第3185章:鼠目寸光第4478章:張功曹第6525章:安息王宮的動盪(上)第4575章:趙雲的建議第1302章:驅虎吞狼(求訂閱)第3557章:最後一戰第3635章:不過欺世盜名之輩第4543章:三眼神銃第6263章:全面進攻的命令第6082章:晉軍在戰場上的追求第6238章:大將可有消息傳來?第2158章:朝廷使者伊籍第2633章:李典發兵(求訂閱)第2405章:阿會喃第1269章:鬱悶的馬超第1508章:田豐效忠(上)第2744章:張遼之威第3215章:曹操之死(二)第6649章:羅馬帝國不及也第2359章:飛騎進攻第1746章:兩方使者第五六六章:陳家的決定第3344章:要儘快離開第四一七章:交易(求訂閱)第3209章:聖上畢竟是大漢皇帝第2085章:陌刀軍到來(求訂閱)第3260章:交州之應對第5233章:聖上的謀略,臣難以比較第4076章:商人的作用第3104章:一馬當先第1553章:大軍調度第1900章:張飛突襲(上)第2265章:發起衝鋒(求訂閱)第2637章:看本將軍如何取你性命第4182章:晉國皇帝這是何意?第2189章:劉備逃走的三條道路第4267章:大宛兵敗(四)第2628章:不可打草驚蛇第5837章:招惹晉軍,不明智第1306章:白水關投靠第1739章:涼州士卒的憤怒第1692章:尉黎國兵馬第5802章:涼州軍爲首第6319章:賈詡命令,史阿行動第3037章:危急第四九五章:大軍出動(求訂閱)第1323章:退守劍閣(求訂閱)第6563章:肯定不會讓羅馬帝國使者好受的第三八四章:孫策爭鬥荊州軍第3124章:兵臨城下第4747章:鐵騎出動,聲勢隆隆第4308章:肯定不能輕易的放過第1856章:調兵遣將第5485章:需要仔細思考第1689章:趙子龍釋放俘虜第4453章:兗州之事第2112章:本王會一會翼德第3934章:臣程秉,誓死守衛吳國!第2654章:涼州軍進城第1311章:張飛爲先鋒第6031章:阿律齊獻策,放民衆出城第6499章:得皇命,前往匠作坊第2998章:舉薦統領第一零八章:任命郭嘉第5688章:耶可汗心中不安第5818章:畏懼情緒第1841章:所向無敵(求訂閱)第5941章:兩名將領之間的對決第6145章:攻城第1991章:曹軍中計(上)第3050章:繼續進攻第5070章:背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