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合作

讀書人的事自然讀書人更瞭解,所以齊修遠把翰林院的學士召進宮商議這個聖旨應該怎麼寫。

寫好了聖旨卻不是立刻發出去的,齊修遠需要一個契機,只是還沒等他運作,程朱理學一派的人就義憤填膺的鬧了起來。

其中以朱家人最爲憤怒。

朱熹才逝世沒幾年,他雖然也在朝爲官過,但官職並不大,但他對朱家的影響力卻不小。

因爲他註解四書,他在江南一帶被崇爲聖人,特別是寒門學子,提起他都尊稱一聲“朱子”,而其家人也受益良多,他們自然不希望朱熹的地位受到挑戰,所以幾位翰林學士的論辯傳出來後他們是最爲憤怒的。

因爲在論辯中,不少人都貶低《四書註解》這本書,這怎麼叫他們不憤怒?

但朱家最大的官也只有五品,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自然不能當朝提出反對意見,所以他們就鼓動學生幫他們討回公道。

那些一直以《四書註解》爲參考書的學生也害怕朝廷出“刁鑽”的題目,所以紛紛響應。

京城就在江南,所以皇上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外面的動靜,他準備好的聖旨此時就派上了用場,爲了能夠更明確的傳達聖意,齊修遠叫人在各地縣衙門口一遍一遍的誦讀。

齊修遠在聖旨中肯定了朱熹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對方爲四書註解的確給很多學子提供了方便,有一些註解甚至很精闢,就是當世大儒也有所不及。

但這都是一家之言,課本中的知識有些是有固定答案的,但有些卻是千人有千種解釋,還不衝突,朱熹給出的不過是千萬種解釋中的一種,他希望讀書人也要開拓進取,積極思考,而不是拿現成的答案糊弄別人和自己。

至於大家擔心的考題問題完全不是問題,因爲除了策論,大部分題目依然會從四書五經中出,就算大家用的教科書,學的註解都是一樣的,鑑於各人思想,文采都不一樣,答案自然也不同,他們不會爲了求異就出稀奇古怪的題目,這是科舉,爲國舉賢才的考試,又不是兒戲。

但皇上也說了,如果百張試卷中九十九張的答案都差不多,而另有一張不同,只要不是錯誤的答案,考官自然會優先給他高分,所以他鼓勵學生能用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照搬註解。

這個聖旨傳遍了天下,引起了衆多學子的討論,尤其是江南學子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朱家人和程朱理學一派的人有苦說不出,因爲皇帝並沒有說朱熹不對,他讚揚了朱熹,只是覺得大家不該只認一本書的註解。

而其他流派在這時候洶涌擡頭,遏制住了程朱理學的反抗,讓派別之爭消弭於無形。

說到底還是因爲程朱理學剛剛擡頭,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就被穆揚靈一個無意的舉例拔起來了,如今以朱熹的書爲教科書的也不過是年紀在二十五歲以下的學子,並沒有成長爲一派官員,所以勢力有限。

而且,他的書也只在江南備受推崇,在其他地區剛剛擡頭,還沒來得及盛行,所以這一場風波才能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齊修遠卻留心起讀書人來,雖然他們沒兵馬可以造反,但引起的混亂依然能夠使國家損失不少,而且因爲讀書人掌握着言論,更易挑起百姓的恐慌。

齊修遠沒當過皇帝,但也知道任何領域都不允許一家做大,不然皇權很容易被限制或旁落。

讀書也一樣。

科舉以儒家學說爲主,但道家也佔了一席之地,朱熹註解的四書顯然更爲推崇儒家,他又怎麼能讓朱熹一人獨佔鰲頭?

所以齊修遠將各位翰林叫進宮來,暗示他們也可以著書立說,朱熹能寫註解,難道你們不行?

能考入翰林的都是過五關斬六將從科舉那條獨木橋上擠過來的,誰也不曾服氣過誰,聞言都不由眼睛一亮,但幾人也有苦惱,道:“臣等錢財有限,只怕……”

出書也是要錢的,他們要賺錢也得書能賣出去之後,在沒賣出去之前,這出書的錢得他們先出,正因爲如此,寫書的人才不多。

齊修遠微微蹙眉,道:“此事朕會與戶部尚書說說,看能不能撥一筆款子給你們。”

翰林們感恩戴德的退下了。

穆揚靈聽說連忙進宮和齊修遠道:“大哥,這出書的事就交給我吧,不用戶部另外撥錢了。”

以齊修遠現在摳門的勁兒只怕撥錢也撥不了多少,事情已經做了九十九步,總不能在最後一步的時候出岔子,最關鍵的是現在程朱理學的人都知道這事是她挑起的,可恨她了,說什麼她也不能讓市場上依然只有一本註解。

反正她有自己的書局,而且還是最先進的活字印刷,除了墨和紙張,工人和機器都是現成了,花銷根本不大,只要書能賣出去,她這裡就能賺上不少錢。

而且,還能得了幾位翰林學士的好感,何樂而不爲?

齊修遠卻覺得穆揚靈是在爲他分憂,很高興的應下了,還道:“錢要是不夠就和我說一聲,我叫府撥給你。”

穆揚靈連連點頭,卻不會真的問他要錢。

齊浩然也說,“大哥多半隻是說說,他現在摳門得緊,每一文錢都卡得很緊,你可千萬別去問他要錢,不然回頭他肉痛了又該折騰我了。”

“放心吧,大哥就是硬塞給我錢我也不能要。”

齊浩然好奇的問道:“你什麼時候這麼有自覺性了?”

“你懂什麼,著書的都是翰林,未來十年內的科舉題目可能就是他們出了,你覺得他們要是著書,買的人會有多少?”穆揚靈哼哼道:“所以我才說一切不過是基於利益之上,你只管看吧,他們的註解一出來,朱熹的書就得靠後站一站了。”

“這書太貴了寒門學子也買不起吧。”

穆揚靈笑道:“放心吧,我這兒的成本只是別的書局的三分之一,定價不會太高的,但也不能太便宜,不然別的書局該惱羞成怒了。”

第59章 觀戰第478章 換第1163章 歷練(上)第77章 撞上第485章 任命第808章 提前第1037章 小孩納稅(上)第183章 後續第639章 表演第915章 佈局第94章 交手第372章 新居第723章 調查第913章 海盜第1393章 番外 範子衿(10)第1073章 比賽(上)第677章 分歧第360章 長大第1444章 番外 寶珠(17)第1228章 同行第344章 混嗎第745章 得知第303章 尋找第578章 敦倫第788章 除夕第651章 公信力第778章 遇到惡霸了嗎第436章 生病第677章 分歧第62章 圖報第1357章 番外 看向世界(35)第665章 傷痛第233章 有來有往第1203章 無辜第1127章 建議第36章 幫忙第395章 來信第106章 艱難第870章 聖旨第929章 打探第835章 散心第1032章 確診第775章 鬱氣消第1232章 談判(1)第840章 有恃無恐第739章 以退爲進第836章 童年第506章 勸說第472章 百日宴(下)第903章 贖金第942章 察覺第325章 見解第1257章 一查到底(6)第859章 捱打第672章 病因第172章 衝突(上)第691章 屬國第722章 瑩紅第518章 天倫第823章 算盤第1312章 番外 威武的大齊(3)第503章 分開第1188章 興奮第275章 憐第55章 往事第1270章 迴歸第293章 合作第327章 不知第957章 不行第474章 緊張第880章 暈倒第544章 結束(下)第835章 散心第677章 分歧第742章 後悔第90章 內功心法第1100章 進城(一)第1101章 進城(二)第1167章 謀殺第1368章 番外 穆博文(7)第1404章 番外 範子衿(21)第557章 泄露第84章 浴血第566章 論功第413章 下聘第1002章 報復(中)第821章 背後之人(中)第762章 袁照(下)第1315章 番外 威武的大齊第24章 歸家第1314章 番外 威武的大齊(5)第1343章 番外 看向世界(21)第308章 分地第254章 輕功第1435章 番外 寶珠(8)第1291章 渡劫(1)第275章 憐第1465章 番外 齊浩然(7)第1027章 鍋蓋論第25章 想通
第59章 觀戰第478章 換第1163章 歷練(上)第77章 撞上第485章 任命第808章 提前第1037章 小孩納稅(上)第183章 後續第639章 表演第915章 佈局第94章 交手第372章 新居第723章 調查第913章 海盜第1393章 番外 範子衿(10)第1073章 比賽(上)第677章 分歧第360章 長大第1444章 番外 寶珠(17)第1228章 同行第344章 混嗎第745章 得知第303章 尋找第578章 敦倫第788章 除夕第651章 公信力第778章 遇到惡霸了嗎第436章 生病第677章 分歧第62章 圖報第1357章 番外 看向世界(35)第665章 傷痛第233章 有來有往第1203章 無辜第1127章 建議第36章 幫忙第395章 來信第106章 艱難第870章 聖旨第929章 打探第835章 散心第1032章 確診第775章 鬱氣消第1232章 談判(1)第840章 有恃無恐第739章 以退爲進第836章 童年第506章 勸說第472章 百日宴(下)第903章 贖金第942章 察覺第325章 見解第1257章 一查到底(6)第859章 捱打第672章 病因第172章 衝突(上)第691章 屬國第722章 瑩紅第518章 天倫第823章 算盤第1312章 番外 威武的大齊(3)第503章 分開第1188章 興奮第275章 憐第55章 往事第1270章 迴歸第293章 合作第327章 不知第957章 不行第474章 緊張第880章 暈倒第544章 結束(下)第835章 散心第677章 分歧第742章 後悔第90章 內功心法第1100章 進城(一)第1101章 進城(二)第1167章 謀殺第1368章 番外 穆博文(7)第1404章 番外 範子衿(21)第557章 泄露第84章 浴血第566章 論功第413章 下聘第1002章 報復(中)第821章 背後之人(中)第762章 袁照(下)第1315章 番外 威武的大齊第24章 歸家第1314章 番外 威武的大齊(5)第1343章 番外 看向世界(21)第308章 分地第254章 輕功第1435章 番外 寶珠(8)第1291章 渡劫(1)第275章 憐第1465章 番外 齊浩然(7)第1027章 鍋蓋論第25章 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