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封神的國慶大閱兵

第292章 封神的國慶大閱兵

中午。

松山高中某女生宿舍,鄧允珠快速的把自己的行李全部收拾好並打包。

看到這一幕,其他舍友倒也不奇怪,因爲有不少舍友也在幹同樣的事。

畢竟,今年是星期六,明天星期天,後天又是國慶節,連着放兩天半的假,那帶行李回家就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了。

別看鄧世榮現在出手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就覺得這個年代到處都是有錢人了,然而事實上現在只是1984年,鄉下困難的家庭還是佔據絕大多數。

很多同學家裡原本就缺被子席子和衣服,要是放假回去不把這些帶回去,那她們回去就沒有多餘的給她們用,所以每次回家都是要帶上這些行李的。

大家以爲鄧允珠也是把行李帶回家用,根本沒有想到她是要把行李搬到教師宿舍樓,跟英語老師李梅一起住。

很快,鄧允珠便拿上她打包好的行李,毫不留戀的離開了這個她住了將近一個月的宿舍。

來到教師宿舍樓,李梅老師就在樓下等着。

兩人互相打過招呼,李梅老師便帶着鄧允珠來到了她居住的宿舍,這是二樓的一個房間,裡面倒是挺簡潔的,除了一張上下牀以外,就只有一張書桌,一張吃飯桌,一個木箱以及兩張凳子。

李梅指了指已經收拾好的上鋪道:“鄧允珠同學,你就睡在上鋪吧!”

鄧允珠點了點頭,把行李往上鋪一放,說道:“李老師,東西就先這樣放着,等我收假回來再整理吧!”

李梅笑道:“你先放在這裡,回頭我有空幫你把牀鋪好。”

鄧允珠連忙說道:“李老師,我哪能讓你幫我鋪牀啊,先放這等我回來再鋪就行了!”

李梅道:“不用這麼客氣,就鋪個牀而已,三兩分鐘的事。”

鄧允珠心想着等回來的時候給老師帶些好吃的過來,也就沒有再客氣,說道:“那就麻煩李老師了,我同村的人還在等我一起回家,我就先走了哈!”

李梅笑道:“嗯,明天我出去再配把鑰匙,等你下星期回學校了再給你。”

“謝謝李老師,再見!”

“再見!”

……

離開教師宿舍樓,鄧允珠來到單車停車棚的時候,同村的小夥伴已經在等着她了。

“二姑婆(姑奶奶)。”

一同向鄧允珠打招呼的是兩個男生,一個叫鄧斯寶,上高行村的,今年讀高二。一個叫鄧斯達,梅田村的,今年讀高一。

每次聽到這個稱呼,鄧允珠都想挖個地洞鑽進去,這輩分大有時候也不是什麼好事,當個姑姑輩還好,但成爲姑奶奶輩,這體驗感就真的不好了。

鄧允珠滿臉無奈的說道:“我說你們兩個,就不能直接喊我名字嗎?”

鄧斯寶嘿嘿笑道:“二姑婆,你就受着吧,我們哪敢直呼伱的名字啊,要是被我爸聽到了,不得打斷我的腿。”

鄧斯達也點頭道:“是啊二姑婆,你就別爲難我們了,我爸都得喊你一聲姑,我直呼你名字,這不是找抽嘛?”

鄧允珠也知道讓他們改變稱呼是很困難的事,便打開單車鎖,擺手道:“算了,回村後你們愛怎麼喊就怎麼喊,反正在學校的時候少這樣叫我就行,肚子餓了,趕緊到街上去吃碗粉先。”

鄧斯寶和鄧斯達應了一聲,三人便騎着單車出了校門,在街上的粉攤吃了一碗粉,才一起騎着單車回家。

……

下午。

那耶村。

看到兒女們都放假回來,鄧世榮便準備做一道經典的蒜白炒雞。

在博白縣境域,雞的常見做法大概有三種,分別是白切雞、鹽焗雞以及蒜白炒雞。

白切雞就不用多介紹了,這是博白人逢年過節以及各種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而鹽焗雞是廣東傳統三大名菜之一,由客家人遷徙途中用鹽包裹的“鹽煨鹹雞”演變而來,至今有千年歷史。

鹽焗雞主要選用客家山區土雞爲原料,經10幾道工序精製而成,有“鮮潤、鹹香、醇厚”的特點,鹽焗雞是客家傳統飲食文化品牌、世界客家華僑“尋根問祖”的標誌,也是見證客家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比起前兩種菜的盛名,蒜白炒雞就顯得默默無聞了,不過這道菜的味道是真的一點都不差,尤其是鄉下農村吃雞,不是搞白切雞就是用蒜白炒雞,基本沒有第三種做法。

鄧世榮做的這道蒜白炒雞,雞選的是那種養了一年左右的大閹雞,蒜選的是那種本地種的香蒜,只取蒜白部分,不要蒜葉。

先把雞煮熟,把血沫都逼出來,這樣炒出來的雞味道會更好。

坐在那裡燒火的是小女兒鄧允珠,今年已經滿十八歲的她已經是一位真正的大姑娘了,她一邊燒火一邊看父親炒菜。

鄧世榮見她感興趣,便一邊往燒熱的鍋裡放油一邊說道:“阿珠,這道菜是農村最常見的一道菜,非常的簡單易學,可有些人炒出來卻一點都不好吃,你知道是爲什麼嗎?”

鄧允珠搖頭道:“爲什麼?難道炒個雞還有什麼竅門?”

鄧世榮笑道:“確實有竅門,那些人之所以炒得不好吃,要麼是直接把雞肉炒幹了,要麼是沒把雞油給逼出來,要像我這樣炒味道纔會好吃,你看好了。”

說着,油已經燒熱,鄧世榮潤了一下鍋,把燒熱的油盛起來,再加入涼油重新燒熱,才把砍好的雞塊倒進去翻炒。

鄧世榮一邊翻炒一邊說道:“這第一步,就要把雞油逼出來,翻炒個幾分鐘,等逼出一部分雞油了,就可以加入適量的醬油進行翻炒上色,然後加入適量的水,少許的白糖提鮮。”

說到這裡,鄧世榮把鍋蓋一蓋:“你把火弄小一點,先燉個十幾二十分鐘再說。”

鄧允珠應了一聲,把火弄小了,才說道:“爸,這看起來確實挺簡單的啊,燉個十幾二十分鐘,最後撒點鹽,再放入切好的蒜白,然後大火收汁是不是就行了?”

鄧世榮笑道:“差不多就是這樣,也可以適量加點蠔油進去。”

鄧允珠道:“我感覺看了一遍都會炒了!”

鄧世榮道:“原本就不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水分,加多了就不是炒雞而是煮雞了,加少了又容易變幹,一定要掌握好這個度炒出來纔好吃。”

鄧允珠點了點頭,在等待的時候,她便把在學校找教導主任換宿舍的事跟父親說了一遍,末了才說道:“現在,我搬到教師宿舍樓跟英語老師一起住了。”

鄧世榮沒想到小女兒還有這個膽量跟腦子,居然懂得利用她二哥在學校的影響力來達成目的,不由得誇獎道:“做得好,懂得利用現有的資源讓自己過得更好,這是很聰明的做法。”

得到父親的誇獎,鄧允珠非常高興,問道:“爸,你說我收假了,要不要給戴主任還有李老師帶點禮品?”

鄧世榮笑道:“你能想到這個就更不錯了,等你收假回去了,你就拿包茶葉和一網袋新鮮水果去給戴主任。至於李老師,你就給她帶一包桂圓肉和一網袋新鮮水果。”

鄧允珠點頭道:“好的,我知道了!”

鄧世榮道:“李老師這裡,因爲你接下來的高中生活都會跟她一起住,所以每次回來你都給她帶點水果之類的過去,東西不用多貴,主要是有這份心意就行。”

鄧允珠聽得連連點頭。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鄧世榮便打開鍋蓋,此時百分之八十的雞油都已經被逼出來,水分也蒸發得差不多了,他便加入適量蠔油和鹽,再把旁邊切好的蒜白倒進去,吩咐道:“現在可以加大火力了!”

鄧允珠聞言便往竈臺裡塞了一把雜草進去,那曬乾易燃的雜草瞬間就燃燒起來,貢獻出極大的熱量。

鄧世榮不斷的翻炒,炒了二十秒左右,菜便可以出鍋了。

看到盤中那黃燦燦的雞肉,那撲鼻的香味讓鄧允珠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很快,鄧世榮又炒了個青菜,便宣佈開飯了。

“這雞吃起來真是太香了,還是爸你炒的好吃。”

“好久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飯菜了,學校裡那些飯菜都是糊弄人的。”

“不止糊弄人,關鍵是洗不乾淨,青菜裡經常吃到菜蟲,真是噁心死了!”

“……”

吃飯的時候,鄧允珠、鄧允華和鄧允恆三姐弟在夸父親做菜好吃的同時,又紛紛吐槽起學校的飯菜。

如今,鄧允珠在松山高中,而鄧允華和鄧允恆則在雙旺初中,都是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裡吃,而學校的飯菜哪怕是後世都不知道被多少學生吐槽,更別說是現在這個年代了。

鄧世榮也清楚學校裡的伙食好不到哪裡去,想了想,便說道:“既然學校的飯菜不好吃,那你們乾脆就到外面吃算了,伙食費少不了你們的。”

姐弟三人聞言都是眼中一亮。

鄧允珠還好一點,她畢竟是高中生,而且她已經成年了。

一個已經成年的女兒,鄧世榮在錢財方面當然不會少了她的,現在每個月給她的生活費是20塊錢,這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手頭已經非常寬裕了,在學校吃飯再加上買零食之類的都花不完。

更何況,鄧允珠還有私房錢,比如說春節領到的上百塊錢紅包,還有她考上高中時族裡獎的助學金,讓她在松山高中輕而易舉的就成爲了最有錢的學生,沒有之一。

至於鄧允華跟鄧允恆,這哥倆其實零花錢也不少,但他們在學校那都是大哥級的人物,沒少請跟在他們屁股後面的那幫小弟吃零食,這花銷自然就比二姐大,再加上他們的生活費沒有二姐多,手頭自然就緊了一點。 現在聽父親的意思,是要提升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那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說完兒女讀書的事,鄧世榮便看向外甥女道:“大芳,你爸媽種的甘蔗,差不多可以砍了吧?”

卜大芳點頭道:“前幾天中石過來提過一嘴,說再過半個月左右就開始砍甘蔗了。”

鄧世榮問道:“甘蔗的長勢怎麼樣?”

卜大芳道:“上個月我去看過了,甘蔗的長勢很好,畝產3噸應該是沒問題的。”

鄧世榮笑道:“那今年你爸媽就能大賺一筆了,等砍甘蔗的時候要提醒一下他們,不要什麼都自己做,要懂得請人幫忙,請人的那點工錢對於總體收入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江德虎接話道:“爸媽節省慣了,要是不說的話,他們還真有可能自己動手。”

“回頭我跟他們說一聲。”

說到這裡,鄧世榮再次對外甥女說道:“下個星期六阿珍估計要去看家門了,到時你也陪着一起去吧!”

卜大芳聞言又驚又喜,這事她還不知道,連忙問道:“舅舅,阿珍談的這個對象是哪裡人?做什麼的?”

鄧允珠、鄧允華和鄧允恆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也都露出了吃驚的表情。

鄧世榮道:“男方是山心的,今年剛從部隊轉業回來,目前是縣公安局的一名副局長。”

這話一出,衆人又被震驚到了。

能進公安局工作已經很厲害了,還是什麼副局長,這聽着就牛逼。

卜大芳笑道:“阿珍這是遇到好姻緣了!”

鄧允珠問道:“爸,姐這是要嫁人了嗎?”

鄧世榮道:“只是看家門,還沒那麼快嫁人,按你姐的意思應該是明年或者後年再嫁。”

鄧允珠聞言鬆了口氣,她還真怕她姐跟其他人一樣,看家門後一兩個月就嫁人。

這女人跟男人就是不一樣,男人結婚是把老婆娶回來,女人結婚是把自己嫁出去。

而女人一旦嫁出去,那就是別人家的人了,鄧允珠自然希望自家姐姐在孃家多留一兩年。

鄧允華與鄧允恆也是類似的想法,都不想大姐那麼快嫁人。

“爸,如果是下個星期六的話,那我也跟着去吧,反正我們學校離山心也不遠。”鄧允珠說道。

鄧世榮點頭道:“行,你想去就去吧!”

鄧允華與鄧允恆對視了一眼,齊聲道:“爸,我們也想去。”

鄧世榮看了他們一眼道:“有你們二姐、表姐還有大哥大嫂去就行了,你們就別去湊熱鬧了!”

“哦!”

……

國慶節。

在鄧世榮回來說了之後,整個邦傑都知道了國慶節國家要舉行建國35週年的大閱兵。

因此,這一天村民們在吃過早飯之後,就拿着小板凳來鄧世榮家佔位,準備在電視上觀看他們從未看過的閱兵儀式。

鄧世榮今天也是早早就打開電視,鎖定中央臺。

還沒到九點鐘,各村有頭有臉的族人都到了。

現在閱兵儀式還沒有開始,一個個便圍着鄧世榮聊客運公司的事,他們都是長年在老家做生意,對於公司的運營情況自然沒有經常在縣城的鄧世榮清楚。

聽到族人們的詢問,鄧世榮便把客運公司的發展情況講了講:“現在雖然是淡季,但客運公司還是很賺錢的,平均下來一個月大概能賺四五萬塊錢,目前公司已經準備向銀行貸款,在春運到來之前再購買十輛大客車。”

鄧允貴聞言忍不住說道:“九叔,公司哪裡用貸款啊,有去年春運賺到的錢,還有今年一年賺的錢,加起來沒有一百萬也差不了多少了,買十輛大客車如果錢不夠,咱們再按比例集資就行了。”

鄧世榮搖頭道:“去年集資把大家的現金都抽乾了,今年好不容易種西瓜緩了過來,不少族人都忙着蓋房子或者娶媳婦了,要是再集資的話大家的手頭就緊了,所以還是貸款比較好。”

鄧昌寶道:“貸款就貸款吧,這樣大家手頭確實可以寬鬆一點,反正以公司的賺錢能力,也不怕還不了錢。”

鄧昌雄道:“去年十輛大客車春運就賺了四十多萬,今年要是再增加十輛大客車的話,那一個春運下來不是能賺七八十萬?”

其他人聞言也都露出了興奮的表情,如果真能賺個七八十萬,那一股的利潤就高達兩三百塊錢,入個三四股的家庭,一個春運就輕輕鬆鬆收入破千,這種躺着賺錢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鄧世榮笑道:“差不多吧,現在咱們博白去廣東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一個春運下來賺個七八十萬也不稀奇,等再過多幾年恐怕就不止是七八十萬這麼簡單了。”

衆族人聽了都是心潮澎湃,心中都後悔去年集資的時候他們還是保守了,早知道這客運公司這麼賺錢,他們當時就應該砸鍋賣鐵甚至去銀行貸款,不求像九叔(公)那樣搞個幾百股,只求搞個大幾十股,那也賺翻了。

很快,閱兵儀式就要開始了,衆族人的注意力便回到了電視上。

只見電視屏幕中,觀禮臺和廣場上人山人海,場面看起來非常震撼。

9時40分,鄧公等領導人偕同全國各界人民代表和各國來賓,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登上天安門城樓。

10時整,領導宣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週年大會開始!”

然後,慶典便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國歌聲和28響禮炮聲中拉開了大幕。

10時02分26秒,鄧公乘坐的紅旗牌黑色敞篷閱兵車啓動,駛出天安門,越過金水橋,開始檢閱部隊。

十幾分鍾後,閱兵式結束,鄧公發表重要講話。

整個過程,那耶鄧氏的族人都看得目不轉睛,時不時的發出一聲驚歎。

等鄧公發表了一番振奮人心的講話後,接下來的分列式纔是重磅炸彈,當動作整齊劃一,橫看一條線,豎看一條線,斜看還是一條線的步兵方陣出現在電視屏幕中,所有鄧氏族人都驚呆了。

而把整個閱兵式推向高潮的還是戰士們的三段式劈槍的動作,這個動作是閱兵儀式上首次亮相。

隨着劈槍命令一出,只聽乾脆的三聲咔、咔、咔,戰士們手中的槍向前舉起,動作一氣呵成,霸氣側漏。

路過主席臺時,戰士們需要披槍踢正步,他們手持鋼槍,保持着正步的姿勢,同時配合手上的動作,將槍托貼於胯肩,刺刀向前傾斜約45度,距離前排戰士只有12釐米的間隙,整套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再配上戰士們堅毅的眼神、利落的動作和他們滿身的殺氣,瞬間將全場的氣氛徹底點燃。

電視機前,那耶鄧氏的族人在震撼之餘,各種粗口也着爆了出來。

沒辦法,鄉下人表達震驚的方式就是爆粗口,就跟後世出口便是臥槽一樣。

鄧世榮看得也是熱血沸騰,難怪1984年的國慶大閱兵在後世被封神了,這一幕實在是太屌了,就連他這個心理年齡已經九十多的老頭子都被激起了心中的熱血,更何況是那些血氣方剛的小青年了,不被刺激得嗷嗷叫就怪了。

很快,這些畫面都一一過去,開始輪到遊行隊伍上陣了。

鄧世榮見狀便提醒族人道:“這遊行隊伍中有北大的學生,我家允衡也在隊伍裡面,你們都睜大眼睛幫忙看看,看能不能把他給找出來。”

這話一出,族人們都不由得激動起來。

“九叔,這麼大的事你也不早說。”

“允衡叔竟然登上了閱兵現場,真是太厲害了!”

“我的天啊,允衡叔應該見到鄧公了吧?”

“大家眼睛都睜大一點,看看能不能在人羣中把允衡找出來。”

“……”

而江德虎、卜大芳、鄧允珠、鄧允華、鄧允恆等人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也都目不轉睛的盯着電視看。

很快,一個個遊行隊伍過去,在科技方隊之後便是教育方隊了。

而教育方隊打頭的,就是北大。

鄧世安叮囑道:“都看清楚,北大來了!”

鄧世安話語剛落,令人激動和振奮的神場面便出現了,只見走到金水橋東華表時,北大方陣中突然打開了一條由牀單做成的橫幅,綠色大紙上寫着“小平您好”四個大字。

因爲大家都一直盯着看,所以第一時間就把鄧允衡給找了出來,主要是他所在的位置太顯眼了,他竟然就是舉橫幅的人之一。

原本這個鏡頭很短,一下就過去了,但隨着現場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鏡頭又再次被拉回來,集中到了這個意外出現的橫幅當中,而鄧允衡的身影也就越發清晰了。

這一刻,電視機前的族人都激動得歡呼起來。

(本章完)

223.第219章 發生什麼大事了?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第265章 逼格滿滿【6000字】151.第150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119.第119章 國庫券第237章 少婦第340章 指點江山,獨一無二第42章 當個萬元戶,應該是有希望的150.第149章 訓斥第14章 年紀大了,吃排第一154.第153章 鷓鴣啼,斑鳩鳴,知了叫喳喳191.第188章 蚌埠住了第25章 身家創新高第39章 九叔的大手筆115.第115章 1981年187.第185章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第260章 苟富貴,勿相忘【6400字】140.第139章 津津有味223.第219章 發生什麼大事了?第365章 即日起,全族最窮的家庭,都至少擁第56章 果園的種植計劃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117.第117章 張家的謝媒禮第35章 農村的婚嫁習俗(求追讀)219.第216章 軒然大波第331章 朱儁傑升官第271章 暴賺,龍眼再次引爆京城【6000字】第284章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繼續求追第229章 鄧老闆,你真是太會做生意了(4000137.第136章 只希望你能嫁個好人家,把自己第298章 牛逼他媽給牛逼開門【求追訂】第312章 顧客:這超市有毒,一買就停不下來第325章 鉅額捐款,震撼所有人第335章 親戚們驚呆了第343章 賭狗沒人性,連親妹妹都賣108.第108章 丈母孃的震撼第374章 女方的震撼,鄧允衡晉升縣長136.第135章 能攀上這樣的親戚,真是祖墳冒第49章 大兒媳的不二人選94.第94章 撮合(求月票)151.第150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79章 準大兒媳看家門第381章 王老吉涼茶,三十年租期143.第142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第252章 九叔的威望【6000字】第266章 全族的發展大計【6000字】100.第100章 張秀萍出嫁第74章 期中考試第7章 潛規則第57章 嘴巴被養叼了第18章 看家門159.第158章 那耶村有史以來第一對雙胞胎第309章 鄧允衡畢業,仕途的起點第53章 實不相瞞,我看中了你的女兒第15章 媒人登門120.第120章 兜底189.又陽了第318章 1986年,殺雞嚇猴134.第133章 兒媳婦懷孕第275章 致富之路,一見鍾情【6000字】第50章 只要她還沒說婆家,你這個媳婦就穩了129.第129章 大姑娘小媳婦羨慕哭了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213.第210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第284章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繼續求追第297章 分家100.第100章 張秀萍出嫁165.第163章 旺夫命121.第121章 鳳凰牌單車,全村人圍觀第259章 年終獎【6000字】第79章 準大兒媳看家門197.第194章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第308章 臥槽,這次是真的要發財了!133.第132章 心中冒酸水的江大嫂第289章 身家破百萬【下】求追訂第378章 再次相逢,族人被打【求月票】第20章 暑假第258章 1983年,分家!【6000字】第24章 每一個兒媳都要親自挑選第358章 這波操作真6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181.第179章 大學補助176.第174章 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第39章 九叔的大手筆第78章 你就偷着樂吧!第315章 小區分房,全族沸騰第265章 逼格滿滿【6000字】106.第106章 新婚之夜第357章 打雞血了【八千字】第85章 實在是太幸福了第73章 年級第一第302章 1985年,春運到來,乘客暴漲!第28章 買車第304章 那耶鄧氏小區第282章 春運總利潤,二等功軍人【求追訂】209.第206章 隔代親201.第198章 激動的陳家姐妹(求訂閱)197.第194章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第361章 氣質不凡的母女
223.第219章 發生什麼大事了?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第265章 逼格滿滿【6000字】151.第150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119.第119章 國庫券第237章 少婦第340章 指點江山,獨一無二第42章 當個萬元戶,應該是有希望的150.第149章 訓斥第14章 年紀大了,吃排第一154.第153章 鷓鴣啼,斑鳩鳴,知了叫喳喳191.第188章 蚌埠住了第25章 身家創新高第39章 九叔的大手筆115.第115章 1981年187.第185章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第260章 苟富貴,勿相忘【6400字】140.第139章 津津有味223.第219章 發生什麼大事了?第365章 即日起,全族最窮的家庭,都至少擁第56章 果園的種植計劃第329章 這腦洞牛批117.第117章 張家的謝媒禮第35章 農村的婚嫁習俗(求追讀)219.第216章 軒然大波第331章 朱儁傑升官第271章 暴賺,龍眼再次引爆京城【6000字】第284章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繼續求追第229章 鄧老闆,你真是太會做生意了(4000137.第136章 只希望你能嫁個好人家,把自己第298章 牛逼他媽給牛逼開門【求追訂】第312章 顧客:這超市有毒,一買就停不下來第325章 鉅額捐款,震撼所有人第335章 親戚們驚呆了第343章 賭狗沒人性,連親妹妹都賣108.第108章 丈母孃的震撼第374章 女方的震撼,鄧允衡晉升縣長136.第135章 能攀上這樣的親戚,真是祖墳冒第49章 大兒媳的不二人選94.第94章 撮合(求月票)151.第150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79章 準大兒媳看家門第381章 王老吉涼茶,三十年租期143.第142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第252章 九叔的威望【6000字】第266章 全族的發展大計【6000字】100.第100章 張秀萍出嫁第74章 期中考試第7章 潛規則第57章 嘴巴被養叼了第18章 看家門159.第158章 那耶村有史以來第一對雙胞胎第309章 鄧允衡畢業,仕途的起點第53章 實不相瞞,我看中了你的女兒第15章 媒人登門120.第120章 兜底189.又陽了第318章 1986年,殺雞嚇猴134.第133章 兒媳婦懷孕第275章 致富之路,一見鍾情【6000字】第50章 只要她還沒說婆家,你這個媳婦就穩了129.第129章 大姑娘小媳婦羨慕哭了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213.第210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68章 全族脫貧,客運公司【6000字】第284章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繼續求追第297章 分家100.第100章 張秀萍出嫁165.第163章 旺夫命121.第121章 鳳凰牌單車,全村人圍觀第259章 年終獎【6000字】第79章 準大兒媳看家門197.第194章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第308章 臥槽,這次是真的要發財了!133.第132章 心中冒酸水的江大嫂第289章 身家破百萬【下】求追訂第378章 再次相逢,族人被打【求月票】第20章 暑假第258章 1983年,分家!【6000字】第24章 每一個兒媳都要親自挑選第358章 這波操作真6第227章 士氣高漲(求月票)181.第179章 大學補助176.第174章 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第39章 九叔的大手筆第78章 你就偷着樂吧!第315章 小區分房,全族沸騰第265章 逼格滿滿【6000字】106.第106章 新婚之夜第357章 打雞血了【八千字】第85章 實在是太幸福了第73章 年級第一第302章 1985年,春運到來,乘客暴漲!第28章 買車第304章 那耶鄧氏小區第282章 春運總利潤,二等功軍人【求追訂】209.第206章 隔代親201.第198章 激動的陳家姐妹(求訂閱)197.第194章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第361章 氣質不凡的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