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宿州廂軍

大晉428年七月十六日,在宿州簡陽城的州牧府一間書房內,宿州州牧張明奇對自己表弟劉豐寶、心腹大將趙連晉以及最信賴的謀士唐焱,語氣異常激動的說道:“皇帝派人日夜兼程給本官送來了一封密旨,讓本官帶着宿州廂軍進京清君側,清剿十三世家的勢力,並且皇帝還對本官許諾了兵部太尉之職!”

劉豐寶這位張明奇麾下第一猛將,一聽張明奇所言,頓時更加激動的喊道:“越王殿下,不對!現在不能叫越王殿下了!主公,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如果我們紅巾軍能幫助皇帝除掉了十三世家,朝廷的大權可就等於落到了我們紅巾軍的手裡了!”

張明奇對劉豐寶擺了一下手說道:“和你說了多少遍了,我們已經不是紅巾軍了,而是宿州廂軍,是正經八百的朝廷軍隊!”

劉豐寶的嘴角微微撇了一下,他對於紅巾軍迫不得已被朝廷招安,心中還是有點兒不服氣,他麾下的那一部分紅巾軍的精銳部隊,並沒有與朝廷各路軍隊真正的交過手,包括劉基麾下的破虜軍。

劉豐寶認爲如果張明奇能讓他帶兵去迎戰破虜軍,他必能擊敗破虜軍,說不定現在紅巾軍已經打進蒼龍城了。

張明奇隨後對趙連晉和唐焱問道:“帶兵去京城清君側的事情,你們怎麼看?”

趙連晉沉吟一下說道:“主公,這確實是一個好機會,只是十三世家掌控着京城的所有禁軍,加上那些州牧和太守的軍隊也停留在了京城的城郊,我們想要除掉十三世家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謀士唐焱跟着說道:“主公,有了皇帝這封密旨,我們宿州廂軍進京城,就佔着大義,如果真能擊敗十三世家,主公甚至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十三世家手中的實力強勁,我們想要除掉十三世家絕非易事,必須好好籌謀一番。”

張明奇聽到謀士唐焱提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眼中不禁閃過一道精光,這句話對張明奇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既然大家都認爲這是一個好機會,那麼本官就帶着我們宿州廂軍走一趟京城!”

接着張明奇對趙連晉問道:“如今我們宿州廂軍二十五個衛的組建情況怎麼樣了?”

趙連晉說道:“主公,二十五個衛基本上全部組建完成了,每個衛下設五個旅,每個旅又下設了五個營,每個營都擁有大約五千將士,使得我們每個衛的兵力都在十二萬以上,其中包括十餘萬戰兵和兩萬輔兵,我們我們宿州廂軍二十五個衛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三百一十萬,這還不算我們在宿州各城組建的二十五萬守備部隊。”

在紅巾軍接受朝廷招安之時,紅巾軍的總兵力大約在二百七十萬左右,不過紅巾軍在東南各州劫掠了大量的財物和糧草,這些財物和糧草絕大部分最後都被紅巾軍的各部隊運回了宿州境內,使得紅巾軍在改編爲宿州廂軍之時,不但沒有縮減兵力,反而依靠着這批財物和糧草,又擴充了一部分軍隊。

張明奇考慮了一下對趙連晉說道:“宿州是我們的根本,這次本官准備帶領宿州廂軍十五個衛的部隊趕往京城,連晉你這次留守宿州,統領剩餘的十衛兵馬以及二十五萬各城的守備部隊,對了,本官准備把連晉你麾下那個張紹華,調到本官身邊,這次一起帶往京城。”

張紹華是趙連晉麾下將領當中的第一猛將,當初在淮安城外砍傷了大晉朝廷第一猛將車騎將軍竇秉的紅巾軍校尉就是張紹華,不過雖然張紹華的武力可謂是勇冠三軍,但可惜張紹華本身有點兒缺心眼,只能充當一名戰將,不可能單獨領兵。

趙連晉聽到張明奇要把張紹華一起帶往京城,點了點頭說道:“張紹華可算是一名絕世猛將,武藝不比豐寶將軍弱,只不過腦袋缺根弦,主公這次帶着張紹華趕赴京城,千萬別讓張紹華單獨領兵,主公最好一直把張紹華留在身邊,這樣不但可以讓張紹華保護主公安全,也能防止張紹華捅出什麼婁子。”

劉豐寶聽到張紹華的名字,眼中精光一閃,對於這個能在二十個回合之內,就擊敗了車騎將軍竇秉的超級猛人,劉豐寶一直希望與之較量較量,只不過到目前爲止,兩人還沒有機會相遇。

張明奇聽到趙連晉毫不猶豫的就同意把張紹華調到自己身邊,臉上笑容不禁更加燦爛的對趙連晉說道:“連晉,本官帶兵趕赴京城之後,宿州這個大本營,本官可就交給你了。”

趙連晉抱拳說道:“主公放心,有我趙連晉在,宿州絕對萬無一失!”

在趙連晉以及謀士唐焱離開了之後,劉豐寶對張明奇說道:“表哥,讓趙連晉留在宿州,會不會……”

劉豐寶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張明奇擺手給打斷了,“豐寶,趙連晉對我一直忠心耿耿,這次我把他麾下第一猛將張紹華調到身邊,趙連晉也是一點兒猶豫都沒有,這樣的人,我應該給其足夠的信任,不然何談成就霸業!”

劉豐寶隨即點頭說道:“表哥此言有理,不過這次表哥帶兵去京城,等於是把整個宿州交給了趙連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張明奇想了想說道:“那就讓陳洪昕也留守宿州,與趙連晉一起共守宿州,另外本官會抽調趙連晉麾下的三個衛一起趕赴京城。”

張明奇麾下一共有五員領兵大將,分別是趙連晉、周繼陵、劉豐寶、吳瓚和陳洪昕,當初紅巾軍與朝廷大戰之時,趙連晉帶兵進攻杭州,周繼陵帶兵負責進攻浙州和福州,吳瓚進攻蘇州,後來因爲破虜軍的緣故,陳洪昕也帶兵進入了蘇州,不過吳瓚和陳洪昕都吃了破虜軍的大虧,在蘇州的秦淮城,丟掉了一百多萬軍隊。

這次紅巾軍改變爲二十五個衛的宿州廂軍,經過張明奇的劃分,最終趙連晉麾下控制的宿州廂軍爲五個衛,周繼陵麾下控制的宿州廂軍爲四個衛,吳瓚和陳洪的麾下都控制着三個衛的宿州廂軍,劉豐寶麾下也同樣控制着三個衛的宿州廂軍,還有七個衛的宿州廂軍則直屬於張明奇,另外二十五萬宿州各城的守備部隊,在劃分上也歸張明奇直屬。

劉豐寶隨後問道:“表哥,那留守宿州的十個衛,你準備都留下哪十個衛?”

張明奇說道:“趙連晉麾下的五個衛留下兩個,周繼陵、吳瓚和陳洪昕的麾下也各留下一個衛,你麾下也留下一個衛,我麾下直屬的七個衛,我這次只准備帶三個衛去京城。”

劉豐寶聽到張明奇這樣的安排,頓時放心的說道:“這樣的話,就算趙連晉有什麼其他心思,他也不可能動搖表哥在宿州的地位。”

趙連晉剛剛回到簡陽城內自己的府邸之後,就收到了州牧張明奇的一份調令,這份調令上面,有這次張明奇準備帶往京城的十五個宿州廂軍衛的名單,其中宿州廂軍的第八衛、第九衛和第十衛,都直屬於趙連晉的麾下。

趙連晉麾下第八衛的統領彭勇,看到這份調令上面的名單,皺眉對趙連晉問道:“大帥,州牧大人不是讓你留守宿州嗎?怎麼還把第八衛、第九衛和第十衛都帶往京城了?”

趙連晉面色平靜的說道:“主公這次將會帶領十五個衛去京城,名單上面正好是十五個衛,其他十個衛留守宿州已經足夠了。”

彭勇猶豫了一下說道:“大帥,這次州牧大人不但抽調走了第八衛、第九衛和第十衛,還把張紹華也調了過去,是不是對大帥您不放心?”

趙連晉皺眉說道:“不要瞎說,主公對我趙連晉恩重如山,這次又把留守宿州的重任交給了我,可謂是對我信賴有加,以後這樣的話不要亂說!”

彭勇聽到趙連晉的語氣有些生氣,趕快說道:“大帥,我就是隨便一說,您千萬別放在心上。”

“好了,你趕快回軍營,做好出徵前的準備,不要胡思亂想!這次主公說不定能成就大事,你要把心思放在戰場上,多立下戰功,以後纔能有更大的前程!”

“大帥放心,這次我們第八衛,絕對不會給大帥丟臉的!”

等彭勇離開了之後,趙連晉又拿起州牧張明奇派人送來的那份調令看了看,然後趙連晉嘆了一口氣,無奈了搖了搖頭,又把這份調令輕輕的放在了桌子上。

隨着州牧張明奇的命令,宿州各地的軍隊,開始頻繁調動了起來,大量宿州廂軍的部隊,開始向宿州北部的重鎮武進城聚集。

大晉428年七月二十三日,在武進城外的一座軍營,周繼陵把剛剛帶兵抵達武進城的吳瓚,迎進了自己的帥帳內,周繼陵一臉笑意的對吳瓚說道:“吳老弟,我們可是有快一年沒有見過了,今晚我們哥倆可得好好喝一杯!”

吳瓚苦笑了一聲說道:“周大哥,這一段日子,老弟我可是不好過啊!要不是因爲我帶兵在蘇州,被破虜軍打的大敗,我們紅巾軍也不至於放棄了那麼多的地盤,聽說周大哥那時候可是快把浙州和福州都攻下來了!”

周繼陵拍了拍吳瓚的肩膀說道:“吳老弟,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破虜軍可是縱橫西域和草原的精銳之師,就連趙連晉那小子,當初也沒有敢和破虜軍交手,得知破虜軍趕赴淮安城,直接帶兵從淮安城撤退了。”

頓了一下週繼陵接着說道:“再說主公也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不然就不會給你麾下劃歸了三個宿州廂軍衛。”

吳瓚點頭說道:“主公仁慈,還記的我們這些老兄弟,這次宿州廂軍的整編,不但我麾下劃分了三個衛,就連陳洪昕也分到了三個衛,不過聽說這次陳洪昕不會隨主公一起去京城了。”

周繼陵突然壓低聲音說道:“這次主公讓趙連晉那小子留守宿州,要知道趙連晉那小子可是和你我不一樣,他的心思多,也許主公也不放心把宿州交給他一個人,讓陳洪昕兄弟也留下,有監視趙連晉那小子的意思。”

張明奇麾下的五員領兵大將之中,趙連晉可算是最爲足智多謀的將領,不過趙連晉爲人高傲,與其他四名領兵大將的關係都不算好,特別是與周繼陵的關係最爲惡劣,兩人曾經還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動過手。

吳瓚隨後岔開話題說道:“周大哥,這次我們宿州廂軍北上蒼龍城,需要途經瓊州、蘇州多個郡縣,我們沒有朝廷頒發的旨意,而皇帝給主公的密旨又不適宜拿出來,我們又如何能暢通無阻的抵達蒼龍城呢?”

周繼陵說道:“吳老弟你還不知,皇帝已經派人送來召主公去蒼龍城覲見的旨意,我們宿州廂軍憑藉這份旨意,瓊州、蘇州的那些郡縣,以及沿途的朝廷軍隊,是不敢爲難我們的!”

吳瓚皺眉說道:“可是我們十五個宿州廂軍衛北上,動靜一定鬧的很大,十三世家必定會知曉,弄不好十三世家會派兵來攔截我們。”

周繼陵笑着說道:“如今破虜軍面對西域四大強國的進攻,自身都難保,只要沒有了破虜軍,十三世家又哪裡能阻止的了我們十五個宿州廂軍衛兵進蒼龍城!”

隨後周繼陵聲音又壓低說道:“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皇帝給主公的密旨公開,要是十三世家爲此把皇帝給除掉,主公就可以憑藉爲皇帝報仇的旗號殺進蒼龍城,然後把十三世家的勢力一掃而光,到時候不管是主公自己稱帝,還是再立一個兒皇帝,就全隨主公的心意了!”

吳瓚眼前一亮的說道:“周大哥這個主意好,等主公帶兵抵達武進城,周大哥得把這個主意獻給主公,只要沒有了破虜軍,就算是朝廷的禁軍,我吳瓚也是不懼的!”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零四章 魯國入侵第二百一十三章 觀望的上源城守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幫了大忙的東蕃族第二百七十八章 墨溪大戰之亂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鬆的伏擊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況不妙的回鶻族第九十九章 勸說第五十九章 夜襲匪營第九十五章 明媒正娶的承諾第四百零一章 大軍出發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盟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捲土又來的聖火教第二章 金手指出現第二百五十三章 頂級武將扎堆第一百九十五章 讓劉基憋屈的驚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九十五章 明媒正娶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八十一章 準備賴賬的太守第四百九十章 強悍的虎賁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五百一十九章 赤兔馬的助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被綁在牀上的聖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與作弊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浩出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生擒的絕色美女第六十五章 曲陽城外招兵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訣第三十二章 去黔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五百零三章 張明奇的橄欖枝第五百一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九十一章 三國聯軍認慫了第十章 入土爲安第一百零四章 忘恩負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伸進草原的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一百一十一章 系統的雪中送炭第一百九十九章 石茂的謀劃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分兩路的平叛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接收秦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開始找後路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域軍團的先發制人第四百零二章 廣寒宮的底蘊第一百八十二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零三章 輕鬆的夜襲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未盡全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運氣的劉基第九十章 讓人心動的報酬第四十一章 五騎破千軍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劉基的大補藥第三百一十二章 對祝其國的大清洗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戰先增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割下了好大一塊肉第二百六十七章 鳳毛麟角的絕世武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三十六章 迎戰契丹大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騎兵對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進入十萬大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編烏恆族的戰俘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懷好意的笑容第五百四十九章 忙不過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又添一批文臣武將第八十六章 一場騙局第九十一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盾、長木槍和強弩的組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迎戰契丹大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七章 繳獲頗豐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食言的劉基第二十九章 外公的冷淡第五百零四章 魯國入侵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國實力的劃分第五十章 雙雙被擒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編上源城守軍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四百一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六十四章 被氣死的右賢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固執的樓煩大汗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宮驚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掠歸來的樓煩騎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簡單的老頭第二百三十六章 迎戰契丹大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紅巾軍缺糧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突然而至的殺戮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零四章 魯國入侵第二百一十三章 觀望的上源城守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幫了大忙的東蕃族第二百七十八章 墨溪大戰之亂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輕鬆的伏擊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況不妙的回鶻族第九十九章 勸說第五十九章 夜襲匪營第九十五章 明媒正娶的承諾第四百零一章 大軍出發第五百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得邳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盟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捲土又來的聖火教第二章 金手指出現第二百五十三章 頂級武將扎堆第一百九十五章 讓劉基憋屈的驚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瘋狂大召喚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道攻城第九十五章 明媒正娶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一百八十八章 陷陣無敵第八十一章 準備賴賬的太守第四百九十章 強悍的虎賁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五百一十九章 赤兔馬的助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被綁在牀上的聖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與作弊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浩出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生擒的絕色美女第六十五章 曲陽城外招兵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訣第三十二章 去黔州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五百零三章 張明奇的橄欖枝第五百一十三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九十一章 三國聯軍認慫了第十章 入土爲安第一百零四章 忘恩負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伸進草原的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一百一十一章 系統的雪中送炭第一百九十九章 石茂的謀劃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分兩路的平叛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接收秦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開始找後路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西域軍團的先發制人第四百零二章 廣寒宮的底蘊第一百八十二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零三章 輕鬆的夜襲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未盡全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運氣的劉基第九十章 讓人心動的報酬第四十一章 五騎破千軍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劉基的大補藥第三百一十二章 對祝其國的大清洗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戰先增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割下了好大一塊肉第二百六十七章 鳳毛麟角的絕世武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三十六章 迎戰契丹大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騎兵對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進入十萬大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編烏恆族的戰俘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懷好意的笑容第五百四十九章 忙不過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又添一批文臣武將第八十六章 一場騙局第九十一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盾、長木槍和強弩的組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迎戰契丹大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七章 繳獲頗豐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食言的劉基第二十九章 外公的冷淡第五百零四章 魯國入侵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國實力的劃分第五十章 雙雙被擒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編上源城守軍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四百一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六十四章 被氣死的右賢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固執的樓煩大汗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宮驚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掠歸來的樓煩騎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呂布逞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簡單的老頭第二百三十六章 迎戰契丹大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紅巾軍缺糧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突然而至的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