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皇后授業

汴河宮內廷以乾方宮、翠微宮爲主,另有寧壽宮、萬春宮、芷芳宮、千秋殿、蓬萊殿、合歡殿、三清殿、玄真觀等三宮六院、宮殿院閣四五十所。

中宮翠微,英睿皇后卻沒住在翠微宮裡,而是住在乾方宮。

乾方宮乃帝王居所,前殿立政殿爲天子下朝後批折理政之所,東西配殿春暖夏涼,後殿爲寢殿。當天子未納妃嬪,三宮六院僅皇后一人,天子稱夫妻同體,分宮而居着實生分,故而自親政之日起就召皇后居於乾方宮後殿,帝后同食同寢,分殿理政。

英睿皇后提點天下刑獄,常召刑曹班子於乾方宮中一同複覈大辟卷宗,有心將一身所學授與臣子,爲朝廷培養驗屍斷案的專才。

聖上爲此讓出了立政殿,搬去了外廷金鑾殿東的太極殿批摺子,這般遷就看重,可見皇后聖寵之盛。

一大清早,一場雨洗了汴河宮,朱牆明黃瓦,玉階玄青磚,宮闕莊嚴,使得西崇門外的八頂轎子落地時都不約而同地壓低了聲響。

懿旨中雖然說的是午時,但依禮法,拜見皇后需早早就來候駕,故而才辰時,八家貴女便到了宮裡。

宮門內站着個大宮女,身後跟着幾個宮人,見貴女們下了轎子便福身道:“奴婢承乾殿掌事宮婢彩娥,迎候諸位小姐。”

承乾殿乃乾方宮的寢殿之名,一聽是天子寢宮的大宮女,貴女們連忙福身還禮。

“彩娥姑娘久候了。”爲首的貴女笑着福身,一擡眼,眉黛奪盡煙雨色,眸波柔婉,佳人似水。

“此乃奴婢的差事,應當的。”彩娥側過身去,笑道,“幾位小姐請隨奴婢入宮。”

宮道深青如洗,一行粉黛步入宮門,金輝東灑,麗影映上宮牆,幻若走馬燈。

西崇門離后妃寢宮近,貴女們行經翠微宮而未入,又被彩娥領着往東走了兩三刻的時辰才停了下來。只見巍巍帝宮坐於金輝裡,瓊宮大殿,帝氣非凡。

見是帝宮,貴女們既驚喜又不是滋味兒,彩娥引路在前,衆人忙理鬢整衣而入。

寢殿華闊,九重梨帳盡處置着龍鳳雕案,其下宮毯瑰麗,花梨生香。兩排小案置於下首,盤中果香清淡,地上擺了蒲團。

“時辰尚早,皇后娘娘正在立政殿中與刑曹的大人們審閱卷宗,諸位小姐請入殿奉茶,恭候鳳駕。”彩娥將貴女們領入殿內,命宮女們奉上了春茶。

皇后提點刑獄一事已天下皆知,但立政殿就在前殿,在如此近的地方聽聞此事還是叫人覺得不可思議。貴女們心裡不知鑽着什麼滋味兒,不約而同地望向立政殿的方向。

離午時還有兩個時辰,誰也不知鳳駕何時能來,只好一邊奉茶,一邊候着。

*

外廷,太極殿。

一隻茶盞碎在地上,小安子瞄了眼師父範通的眼色,麻溜兒地進殿收拾,出來時輕手輕腳地關上殿門退去一旁,一口大氣兒都不敢喘。

殿內帝音慵懶含笑,笑聲卻是冷的,“瞧瞧這些奏摺,他們聯名奏請選妃倒也罷了,還道皇后出身微賤,難掌中宮!這哪是奏請選妃,這是奏請廢后啊!”

左相陳有良領着一班心腹跪在殿內,誰也不敢在這時候吭聲。

“敢情朕去了趟古水縣,他們在朝中淨琢磨廢后的事兒了,還費盡心思在茶館裡安插了個門生,宣揚皇后專寵禍國。你們猜猜,是誰的門生?”

陳有良道:“何老都督處世圓滑,這次聯名請奏的人裡就沒有他,只是跟他過從甚密罷了。微臣以爲,茶館裡的人定非他的門生,不過江南士族以他爲首,他也脫不了干係就是了。”

“嗯,有長進。”步惜歡坐着龍案後,明黃案上擺着一堆翻開的奏摺,他拿起最上頭的一本擲了下去,“林幼學!”

陳有良眉頭一皺,兵曹尚書?

“他昨夜提起嶺南時還一副難色,跟朕說嶺南軍中多異士,江南駐軍久不經戰事,恐難平嶺南,勸朕與嶺南議和。”步惜歡冷笑一聲,“聽聽!朕和朕自個兒的臣子還得議和了。朝廷用人之際,個個都把腦袋往回縮,倒是對朕的後宮用足了心思!朕要這兵曹尚書有何用!他們真以爲朕剛親政,寒門尚未成勢,朕就動不了他們?”

步惜歡擡手一拂,龍案上的奏摺嘩啦啦地全掃去了地上。

一干心腹之臣俯了俯身,一人道:“陛下親寒門,他們盯着後宮,往遠了說是爲了榮華久長,往近了說是爲了阻撓取仕改革。日後施行改革之策時,若前朝後宮一同使力,新策推行的阻力會大很多。”

陳有良問:“陛下想現在就動?”

步惜歡不置可否,“朕自有治他們的法子,卿等無需操心,只需把心思放在取仕之策上。否則,朕就是治了他們,朝中一時半會兒的也無人填補空缺。”

衆臣心中咯噔一聲!

林幼學原是淮南道總兵,陛下將其調至朝中封了兵曹尚書,看似加官進爵,實則是放在了眼皮子底下,把他和嫡系兵馬分開,以扼其兵權。

兵權之重,陛下怎能不知?士族之中亦有良臣,這些年來,陛下借魏家之名在江南結交士族,淮南道、黔西道、關中道經過十餘年的滲透,安插培植在軍中的人已然成勢,淮南道的兵馬副使都已經是陛下的人了,如今不過是在等一道聖旨,聖旨一下,兵權即可收歸朝廷。旨意未下是因爲一旦大動,必有狗急跳牆之輩,到時要除小股餘孽,淮南、黔西、關中必定會亂上一陣子,眼下嶺南未平,陛下要提防嶺南趁亂生事。

平嶺南纔是當務之急,陛下比誰都清楚,可聽他方纔的意思似乎是想現在就動?

現在就動……是不是急了點兒?反正江南的兵權已大半在握,廢后選妃的摺子不理不就是了?否則,豈不是打草驚蛇?

衆臣偷偷擡眼,殿內似有暗流涌動。晨光灑進殿內,年輕的帝王彷彿融在一團紅雲裡,沉眠未醒,眉宇之間波瀾不興,衆臣卻禁不住心頭驚顫,趕忙齊聲道:“臣等遵旨!”

陛下素懷乾坤之謀,有凌雲萬丈之才,這一場與江南士族的較量,是殺伐是隱忍,想來他心中必有權衡。

陳有良將奏摺拾起,齊整地呈回龍案上,而後才與衆臣退出了大殿。

小安子瞄向陳有良,陳有良搖了搖頭,小安子立刻蔫頭耷腦地把端來的春茶遞給了宮女,宮女把放溫了的茶端了下去,不一會兒便換了盞熱的來,小安子端着茶在大殿門口一聲也不敢吭地繼續候着。

約莫這盞茶又放溫了時,大殿裡傳來了步惜歡的聲音,“李朝榮呢?”

“臣在!”李朝榮在殿外應了聲,隨即進了太極殿。

步惜歡負手立在窗邊,“朕去古水縣前命你查的事,查得如何了?”

李朝榮道:“回陛下,都已查到了。”

步惜歡揚了揚脣角,“不必呈給朕看,直接送皇后那兒去。”

李朝榮道聲遵旨,剛要退出去,又問:“陛下之意是現在就送?”

“宜早不宜遲。”

“可皇后殿下在乾方宮中召見臣女,現在……”

“嗯?”步惜歡轉過頭來,眸中盡是詫色。

李朝榮這纔想起此事忘了稟奏,“陛下恕罪,昨夜您回寢宮時已過了四更,五更要早朝,微臣便沒回稟。昨日下午,皇后殿下從福記出來後曾命隱衛查過西雅間裡的人,隱衛昨夜將密奏呈入殿中,皇后殿下連夜下了召見臣女的懿旨,還賜了午膳。”

李朝榮從袖中取出一封密奏呈上,其中所奏之事與暮青昨夜看的那封一字不差。

步惜歡的目光落在八府貴女的閨名上,在爲首的“何”字上頓了頓,掌心緩緩握起,密奏頃刻間化作一把齏粉,只見他擡袖隨意一灑,齏粉落在奏摺上,彷彿蒙了層陳灰。

“什麼時辰了?”

“回陛下,隅中。”

步惜歡揚了揚眉,眸底溢出笑來,轉出龍案便往殿外走去,“這等稀奇事不可錯過,走,瞧瞧去!”

*

閨秀們在承乾殿中候了大半個時辰都不見鳳駕,爲免頻頻出恭,連茶也不敢多喝。

坐着乾等甚是熬人,幾位貴女不停地隔着庭院往立政殿瞧,神情有些不耐。

彩娥笑道:“今兒日頭好,諸位小姐不妨移步殿外賞賞園景。”

遊園賞景雖也無聊,但好過坐着乾等,一干貴女頭一回入宮,倒也想賞賞帝庭美景,於是紛紛移步殿外。

正是百花爭豔的時節,帝庭中卻不見一株名花,只見細草小竹叢生,花繁似星,溪石秀雅,意境恬靜,卻不襯帝宮的氣派。

“瞧帝庭之景如此別緻,想來應是皇后娘娘命宮匠栽置的吧?”一名貴女噗嗤一笑,其餘人暗笑不語,皆當聽不出這話裡的嘲弄之意。

賤籍出身到底是賤籍出身,縱是貴爲中宮,也掩不住小家子氣。

說話的貴女及笄之年,孔雀羅裙,榴花步搖,眉梢眼角飛揚着一股子驕陽之氣。彩娥記得在宮門前,她的婢女遞來的牌子上寫着林字兒,便猜想這應是兵曹尚書林幼學之女林玥了。

“林小姐此言差矣。”彩娥也當聽不出林玥話裡的嘲諷,只笑着回話道,“皇后娘娘愛民如子,心思都在刑獄要務上,從不理會宮中瑣事。”

林玥一愣,其餘貴女皆露出疑色。

英睿皇后不理宮中瑣事,難道宮匠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把帝庭栽置成這樣?

彩娥笑道:“諸位小姐眼前所見之景乃是宮匠謹遵聖意而爲。”

“……”聖意?!

貴女們杏目圓睜,見彩娥的笑裡盡是神往之色,不由覺得古怪。

聽說聖上乃驚才絕豔之人,怎會……

噗嗤!

這時,一人笑了聲,打趣林玥道:“你呀!叫你平日裡與各府姐妹多相聚賞園,你偏嫌無聊,今兒走眼了吧?這帝庭之中,一石一木爲山,一砂一葉爲水,化繁爲簡,境高至極,可謂方圓之地見千傾萬壑。這一方帝庭納盡了萬里江山,名花佳木若在此庭中,纔是俗物。”

這話既擡高了其他貴女賞園的眼力,也給林玥方纔之失找了理由,更將帝庭之景褒美了一番,可謂八面玲瓏。

貴女們紛紛笑着稱是,林玥面頰飛紅,嗔道:“陛下胸有丘壑,姐姐腹有詩書,妹妹甘拜下風總行了吧?日後一定與各位姐妹多走動。”

林玥邊嗔邊往立政殿的方向瞧,何初心哎了一聲,忙使眼色叫她住口,卻也忍不住往立政殿的方向睃了一眼。

彩娥將二人的神色看在眼中,笑道:“陛下胸中的丘壑奴婢不敢妄猜,只知帝庭中的花草並非凡物。”

“哦?”林玥睨眼看來。

“這帝庭中的一花一木都是陛下向瑾王爺求教而來,女子久居於此,疏氣驅寒,最是養身。”

什麼?

衆貴女怔住。

“立政殿和寢殿中擺設的花都是陛下親自從庭中摘選修剪的,陛下待娘娘體貼入微,多年前便是如此了。”彩娥望着西殿道。

當年,陛下將西殿賜爲周美人的寢殿,周美人留書出走後,服侍過她的宮人都奉旨留在了西配殿,殿內的擺設多年來一直維持着原樣。

陛下思念周美人,她因是周美人的貼身宮婢,便有幸被調到了承乾殿內侍駕,如今已成了乾方殿中的大宮女。

她能有今日的造化都是託周美人的福,只是沒想到周美人會是女兒身,更沒想到今生還有再服侍她的福分。

天下人都以爲皇后殿下初掌中宮,可實際上,她多年前就是汴河宮的女主子了。

多年前的事如今已少有人知,但單單是庭草之事就已足以令貴女們聞之色變了。

什麼方圓之地見千傾萬壑,什麼一方帝庭納盡萬里江山,這其實就是塊藥園子!

沒人敢看何初心的臉色,只瞄見一雙春指在袖下擰着錦帕,指尖比帕子白。

這江南水師都督府裡的孫小姐雖出身武將門庭,卻比書香門第裡的小姐養得還矜貴,尤擅詩琴,可謂才女。今日指點帝庭造詣,傳揚出去本應是一段佳話,沒想到眨眼之間就成了笑話,還有比這更讓人臉疼的事兒?

林玥的臉色青紅變幻,眼底有不解之色。

貴女們也不約而同地望向了立政殿。

不是傳聞英睿皇后粗壯如漢奇醜無比?聖上如此待她,傳言當真可信?

恰在這時,只聽吱呀一聲,立政殿的後門開了!

帝庭之中霎時無聲,貴女們定睛屏息,都以爲鳳駕將至,卻只見殿中匆匆走出一個小太監。小太監敞開殿門,支起明窗,手腳甚是麻利。

彩娥走過去問道:“還未到午膳的時辰,這是……”

小太監道:“冷宮那邊兒的井裡剛起出具白骨,皇后殿下正與刑曹的幾位大人在殿內驗看,說是把大殿的門窗都打開,散散屍氣。”

二人的話音頗低,在寂庭之中卻如鶴唳之聲,貴女們皆以爲自己聽錯了。

這時,從殿內傳出一道人聲。

“……刑曹之職在於審定律法,複覈各州刑案、會同九卿審覈大辟之案,以及直理汴都轄內的待罪案。驗屍乃是仵作之事,非臣等之職,請恕臣等難明皇后殿下之意。”聽話音,進言之人是位老臣,想來應是刑曹尚書傅老大人了。

刑曹上下皆是皇黨,念及聖恩,刑吏們才忍受一介女子提點天下刑獄。可大權旁落,一班刑曹大員心裡怎會真的痛快?忍到今日已屬不易,皇后竟還要在立政殿內驗屍,立政殿乃是天子理政之所,皇后問政已是不成體統,在殿內驗屍豈不更添晦氣?

眼見一幫天子近臣不滿皇后,貴女們直勾勾地盯着前殿,紛紛豎直了耳朵。

——聽。

殿內有道話音傳出,“你們複覈刑案之才若能有口才的一半,本宮就不必挑提點刑獄的擔子了。”

這話音不緊不慢,威若春雷,似雪清寒,驚了一干帝門嬌客。

好嗓音!

有這樣一副嗓音的女子當真奇醜如漢?

貴女們心裡沒了底,紛紛絞起了帕子。

殿內,皇后道:“上半年各州呈報的刑案卷宗在此,本宮出宮十日,卿等複覈了一遍,就只挑出了這五宗需要發回重審的刑案,其餘皆無疑處?”

“回皇后殿下,這些案子乃臣等一同複覈的,除了罪證確鑿並無疑點的,尚有一些無頭公案,屍身經水淹、土掩、火燒、斷離之後已無憑驗看!驗屍乃是仵作之職,仵作驗不出死因,地方縣衙也查不出死者的身份,卷宗呈報至刑曹,臣等又怎能複覈出個所以然來?”傅老尚書振振有詞。

皇后冷笑一聲,“老尚書怎知定是仵作驗不出死因,縣衙查不出死者身份,而無其他緣由?”

傅老尚書一噎,一道紙聲傳來,嘩啦啦一響,皇后翻看卷宗的紙風隔着老遠都割得人臉疼。

“今年三月,淮州瞿縣大劉子村後山的案子:獵戶去後山打獵時發現了一具屍骨,頭面膨脹,皮發脫落,口脣翻張,兩眼突出,蛆蟲咂食,壞爛不堪。仵作以無憑檢驗申報衙屬,衙門差人問了村民,村民皆道村中無人失蹤,也沒人見過生人上山,衙門貼了告示,無人認領屍身,這案子就成了無頭公案。你們瞧瞧卷宗裡的供狀,字跡工整,再想想案發地,瞿縣大劉子村,稍查圖志便可知此村在窮山惡水之地,村民可能目不識丁,這些供狀極有可能是由吏人代寫的。那麼,你等怎知吏人未被收買而作假證?又怎敢斷定在這幾張供狀上畫押的保伍與吏人之間沒有勾結?未經細查,就憑一二人口說,三兩紙供狀,就斷定一樁命案是無頭公案?兒戲!”

啪!

卷宗擲去地上,砸得玉磚鏗的一聲,聲似冰碎。

皇后緊接着又翻開一冊卷宗,道:“還有這永江縣的案子,也說壞爛不堪,無從下手,卷宗就遞交至刑曹了。壞爛不堪是怎麼個不堪法兒?屍身上有無刃傷、打傷,傷處有無虛空,屍身有無斷骨之處,致死原因能否推斷?這些在驗屍狀上都沒瞧見,就敢以無憑驗看爲由備案申報上級?是仵作膽大躲懶,還是你們這些刑曹大員都太好糊弄?”

“這臨州城外的案子也是,屍身上可見刀傷三處,其中一刀刺中心脈,驗爲致死傷。但屍身已腐,傷處已然虛空,難以憑傷口驗證兇器之形,因此雖有疑兇,卻因難定兇器而難以結案,最終竟也以無憑覆驗爲由備文申報至刑曹。既是刀傷,屍身已腐,理應驗骨,骨上有無刃傷尚未看驗,豈可說難定兇器?”

“老尚書當年複覈刑案就只是翻翻卷宗,對對供詞及證物?這差事若只是如此,書吏便可爲之,朝廷何需高官厚祿的養着一班刑曹大員?”

“卿等提點天下刑獄,卻對驗死驗傷之理一竅不通,下官不糊弄你們又糊弄誰去?你們皆是士族出身,有幾人當過縣吏?你們可知縣衙平日裡審的都是些什麼案子?偷雞摸狗、打架鬥毆、鄰里紛爭,似這等芝麻綠豆般的小案一天能審好幾樁,知縣嫌麻煩草草判結的案子每日都有,主簿、衙役、仵作奉命在驗傷狀和供詞上做文章,經年日久,甚是油滑。你等複覈刑案,想從這些人呈上的卷宗裡看出疑點來,沒有驗屍斷案的真本事就只能被糊弄!”

卷宗一冊接着一冊地被擲去地上,傅老尚書一句話也插不上,直把一張老臉憋得發紅,其餘人等更是無話辯駁,只得默聲聆聽後訓。

皇后繼續翻看卷宗,“刑曹上下可以不行驗屍之事,但不可不明驗屍之理,凡屍檢、物證、供詞之筆跡邏輯,乃至血跡、手腳印、鬚髮等等,需均明其理,方能擔複覈刑案之重任,於萬千卷宗之中發現疑點。”

刑曹大員們還是不出聲——士族權貴何等心高氣傲?不出聲就是低頭了。

“今日起,早朝之後晌午之前,刑曹上下依舊在立政殿辦公,凡遇疑難要案,本宮當殿審斷,你等用心聽記。”

“臣謹遵懿旨。”老尚書道聲遵旨,有氣無力,似鬥敗之雞。

“臣等謹遵懿旨。”其餘人也趕忙應聲。

“那今日就說說淮州的碎屍案,案情你們都清楚吧?”皇后挑出一冊卷宗來,還在翻看着,刑吏們就覺得麪皮發緊,心道一聲,慘了!

上個月初,淮江上游的漁民在打漁時撈出了一具屍塊,五日後,下游又有漁民撈出一具屍塊,因淮江上下游之間相隔百里,撈出屍塊之地分屬兩縣,縣衙上報州衙,仵作卻說發現的屍塊部位不相連,屍塊又被魚蟹啃食得不成樣子,因此不好斷定死亡時間,連是不是同一具屍體上的也不好說,這案子就成了難案。

官府最頭疼的就是碎屍案,尤其是遠隔兩地的碎屍案,各州縣因路途遙遠,傳遞公文互通案情耗時耗力,屍塊往往在運送途中就壞爛了,又常常衙門還在搜尋屍塊,謠言就已經鬧得人心惶惶了。衙門破不了案,百姓就罵官府無能,朝廷也斥責地方州衙辦案不力,地方衙門是一個頭兩個大。

於是,淮州刺史尋了個藉口,說一開始發現屍塊的地點在淮江上游,淮江水連着汴河,屍塊很可能是從汴河衝下來的,所以死者和兇手十有*在汴州,案子應該讓汴州查。汴州當然不肯接,說屍塊是在淮州轄內發現的,理應由淮州查察。

這案子就這麼被踢來踢去,最後踢來了刑曹。

當今皇后是何許人也?雖然刑吏們到立政殿辦公的時日不長,但皇后的好惡還是知道的。這樁案子,官府嫌麻煩的作爲定然讓她深惡痛絕,今兒把這案子提了出來,一頓訓斥只怕是免不了的。

於是,一時間沒人敢答話,只是縮着脖子,等着捱罵。

皇后卻問道:“你等對此案有何看法?”

啊?

刑吏們嘴巴張得老大,一臉如蒙大赦的神情。

傅老尚書最先反應過來,咳道:“回皇后殿下,老臣查問過,案發前後,兩州的交界地帶無雨,但淮江多急流,屍肉又被魚蟹吃了許多,只剩殘骨架子,四五日的時間倒是有可能被衝出百餘里。據兩縣呈上的驗屍狀來看,屍肉都遭魚蟹啃食過,但上游的那塊遭啃食的程度要比下游的那塊輕些,因此老臣認爲不能排除兩縣撈出的屍塊出自同一具屍體的可能,但拋屍地是在汴河還是淮江,這……還不好說。”

侍郎道:“微臣以爲,無論拋屍地在何處,江水都會將屍塊衝往下游。益陽知縣曾命人在江中打撈,但尚無所獲便遇上了雨季,連月來的幾場雨這麼一衝,江中的屍塊還不知衝去了哪兒。眼下,這案子的線索太少了。”

皇后靜靜地聽着,聽罷後問:“還有要補充的嗎?”

刑吏們面面相覷,最終齊聲道:“臣等皆以爲此案的線索太少。”

也就是說,十有*破不了。

刑吏們低着頭,不敢看皇后的臉色。 Wшw ¸t t k a n ¸C○

殿中靜了靜,皇后出言訓示時語調如常,與其說是訓示,倒不如說是教導,“當一件案子線索太少,破案遭遇瓶頸時,應該做的不是放眼於外,而是迴歸最初——把目光收回來,重新勘察現場、再驗屍身,新線索往往就藏在舊線索裡。”

這話倒是頭一回聽說,傅老尚書仔細品着“迴歸最初”四字,眼中亮色剛生就露出了難色,“可是,屍體是漁民在江上發現的,屍身又不全,再驗還能驗出什麼來?”

“驗骨!兇器、分屍地點、兇手是做何營生的,興許都能有所收穫。”

“……娘娘所言當真?”傅老尚書嘶了一聲,詫異之下口出不敬之言竟未察覺。

皇后不以爲忤,只道:“傳。”

刑吏們不知傳什麼,只見宮人聞旨退了下去。

帝庭中,貴女們見宮人從立政殿內卻行而出,沿着大殿後的廊下進了東配殿,出來時手裡捧着托盤,上面擺滿了牲禽骨肉,有大塊的,有小塊的,雖已屠淨,但都還是生的,血肉新鮮。宮人們端着盤子有序地穿廊而過,貴女們聞着飄來的腥風,想着殿中正議着的碎屍案,直覺得胃中翻攪鬧騰,趕忙拿帕子掩了口鼻,不敢多看。

殿內,皇后之言傳了出來。

“這些是從御膳房裡徵用來的牲禽,牛羊豬雞皆已屠淨斬好,你等上前細看,說說有何不同之處。先看那盤牛腿骨。”

殿內傳出低低切切的議論聲,而後有刑吏回了話。

“回皇后娘娘,盤中兩根牛腿骨,左邊的斷面塌陷,有崩裂之態,右邊的亦有骨裂之態,但斷面平整許多。”

“可知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兇器不同。”

“沒錯,左腿骨是被砸斷的,右腿骨是被砍斷的。”皇后道罷頓了頓,“再看那盤豬骨。”

“回皇后娘娘,豬骨也像是被砸斷的,只不過……左邊的看起來與被砸斷的牛骨相似,右邊的骨上卻有幾個圓窩。”

“可知這又說明了什麼?”

“說明……還是兇器不同!”

“沒錯,同是被砸斷的,左骨是被斧背砸斷的,右骨則是被圓錘砸斷的。”

衆臣發出恍然之聲。

“再看那盤羊骨。”

“回皇后娘娘,兩根羊骨都是被砍斷的,但一者可見骨裂,一者未見,顯然也是兇器有所不同!”刑吏回話時,語氣裡已能聽出興奮之意。

“嗯。同是被砍斷的,左骨是被斧刃砍斷的,右骨是被菜刀斬斷的。”

“皇后娘娘之意是,雖然屍肉無存,但通過屍骨仍可驗出兇器?”

“不僅如此,你們再看看那兩盤雞鴨。”

“這……恕臣等尚不能看出這兩盤雞鴨是用何物斬斷的,只能看出一盤被斬得乾淨利落,一盤則骨斷皮連,骨渣扎手。”

皇后淡淡地嗯了一聲,道:“這兩盤雞鴨都是用御膳房的菜刀斬斷的,只是用刀之人不同。斬雞腿的人是御廚,所以斬得乾淨利落。斬鴨腿的人是宮女,因廚事生疏不擅用刀,故而骨斷皮連骨渣刺手。”

皇后之音疏淡無波,卻一言激起千層浪,殿中頓時嘆聲不絕。

皇后道:“斧錘刀剪,棍棒鋸石,兇器不同,在屍骨上留下的形態必有不同。刀有多長,斧有多厚,棍棒幾粗,鋸齒疏密——兇器有何特點,屍體會開口說話!”

“同理,兇手的性情、習慣,乃至做何營生,屍體也會告訴我們——屍體的創面乾淨利落,則兇手可能心狠手辣,可能做的是屠宰盜搶等與殺生有關的行當。反之,兇手則可能是尋常百姓,亦或與殺生的營生無關。”

“在分屍案中,常用的兇器是刀、斧和鋸子。刀有菜刀、柴刀、篾刀、武刀之別;斧有刃長刃厚、背圓背方之分;鋸子亦有鋸齒尖圓疏密之別。值得一提的是,分屍並不容易,刀斧可能會捲刃,鋸子可能會斷齒,務必命仵作細驗屍身,並留意屍塊的斷面特點,以便確定兇器、縮小查兇的範圍。”

“還有,要淮州州衙查查拋屍的工具。目前,案發地和分屍地尚未可知,但屍塊拋於江心,兇手必定是乘着船的。從兩次撈出屍塊均未發現布袋來看,屍塊有可能是被直接拋入江中的,此案有在船上分屍的可能性,儘管只是可能,但也需細查!什麼樣的船能在船上分屍而不易被發現?命淮州和汴州在江口縣方圓兩百里的範圍內遍查可疑船隻!”

皇后道罷,殿內久無人聲,直到掌事太監咳了一聲,刑吏們才反應過來。

“老臣這就發文至淮州,命江口縣和益陽縣速辦!”傅老尚書的聲音微抖,一改初時的惱態,激動地領了懿旨。

“那就順道兒多發一道公文,命關州沿淮江下游河段搜尋殘骨,發現後立即送往淮州。”皇后又道。

“關州?”

關州在淮江下游,距益陽縣有四五百里。

老尚書問:“皇后娘娘之意是,連月來的大雨有可能將屍骨衝出了三四百里,入了關州的河道?”

侍郎道:“不無可能!只是關州的河道寬闊,且眼下正值漲水的季節,只怕不好行船。就算能行船,在大河之中打撈幾具碎屍塊也與大海撈針無異,未必能有所獲。”

皇后卻道:“無需去河心打撈,只需在河邊搜尋。”

“河邊?這……老臣愚鈍,還望皇后娘娘明示。”

“江河水會把屍骨衝往下游,這你們都知道,但你們還需要知道,屍骨越小、越輕,就會被水流衝得越遠。且屍骨越往下游去,越向河道的兩邊偏移,若畫圖以示,你們會看到屍骨的移動圖形呈一個水滴形,江河越寬,水流越快,水滴的範圍越大,至於範圍的計算,要靠經驗。”

皇后說話間,有宮人端着盆水走了下來,將一盤鴨肉噼裡啪啦地倒在了玉磚上,當殿拿水一潑,只見被倒成堆的鴨肉竟被水衝向了兩邊!

刑吏們吸了口氣,聯想到江河水流沖刷屍骨的情形,頓時明白了皇后爲何會說屍骨在河邊了。

“實際上,河道底下的情況要比這殿上所見的複雜很多,淤泥、暗道、大石等都有可能在水底將屍塊攔截住,但一定有被衝到河邊的。命關州沿河邊仔細搜尋,必有所獲!”

“臣等即刻去辦!”刑吏們激動得話音都發着顫,臨告退時,衆人忍不住瞄向那具從冷宮的井裡起出的屍骨。

這屍骨搬來後就一直放在殿上,皇后還沒說用處呢。

“這具屍骨是今日的功課,待會兒會有人送去刑曹,你等回去之後,需命仵作驗明骨損處是生前傷還是死後上,何種兇器所爲,明日奏來。”

一聽還有功課,一干刑曹大吏不由面露苦笑。官兒當到這品級,竟還要做夫子留下的功課,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臣等謹遵懿旨!”

“今日就到這兒,跪安吧。”話音落下時,皇后已自鳳椅裡起了身。

衆臣趕忙跪送鳳駕,直到皇后離開才退出了大殿。

立政殿後,宦官的唱報聲驚醒了久候的八府貴女。

“鳳駕到——跪——”

貴女們咬牙跪下,帕子在袖下偷偷地擰出了花兒,目光飛出眼簾兒,緊緊地盯着目所能及之處。

天近晌午,庭中無風,一幅衣袂卻捎了夏風來。

那衣袂素白如瓊,裙角繡着枝淺色木蘭。木蘭獨枝,枝垂花放,行路間似雲裡生花,花枝覆雪,雪隨人來,落了滿庭。

這時節百花爭豔,木蘭不襯節氣,卻似人間奇景,驚豔了庭中嬌客。

嬌客們不由自主地擡起頭來,只見一抹微雲罩在殿東,皇后自立政殿而來,玉人初着木蘭裙,冰骨清寒獨一枝,日月分輝,明溪共影,一方帝庭納盡了江山萬里,卻納不住那一身風姿,直叫百媚千嬌失顏色,一庭粉黛落庸塵。

嬌客們瞠目失聲,待醒過神來,皇后已入了承乾殿。

“傳——八府貴女入殿覲見——”

------題外話------

本來打算初一更,當給大家拜年了,但是思來想去,這內容過年看有點重口←。←於是還是今天上傳了,雖然今天除夕[/笑哭]

雞:雞年可以不吃雞嗎?

某今:可以!我今天就沒吃,我只是喝了雞湯。

雞:……

青青:可以。今兒御膳房只斬了雞腿,剩下的不剁就是了。

雞:!

某今:那剁好的雞腿咋辦?

青青:下鍋煮了,浪費不好。

雞:[/怒]那不還是要吃本神!

青青:賜給八府貴女,專治各種不服。

[/笑哭][/笑哭][/笑哭]

小夥伴們新春快樂!雞年萬福,大吉大利!

第五十七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豆腐第四十一章 激烈交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他說他是雛兒?!第五十章 心理戰術第二十六章 奇葩少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生死一線終相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至情最絕情的女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守你一夜安眠第六十九章 深夜探視第八十八章 神奇的英睿將軍第四十四章 真兇現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都督的損主意第一章 閒的蛋疼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二兇手第三十章 臣蛋疼!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好稟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賞第三十六章 別院詩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女人第三十二章 天選大陣第一百零九章 以心相許?第五十五章 命數第九十九章 春日宴第六十章 巧破機關陣!第二十一章 當殿查案第五十三章 我還沒摸過第八十五章 心悅卿兮第三章 口誅御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豆腐第一百六十七章 美麗布偶人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十七章 夜探刺史府第九十二章 藥方第二百二十一章 誅心背叛(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舌戰欽差第六十六章 君心深重第八十章 誤會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九章 夜半深宮見第十一章 朕本昏君第五十二章 你心我心第三十章 縣祭審案第一百零一章 絕處逢生,再遇!第二十九章 冤冤相報第十九章 宮宴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野馬王第二十六章 線索中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我水師者,揍!(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本王要和親!第一章 唯一的女仵作第四十章 水下藏屍第六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血犧牲第七十六章 重口味將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兇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還能好好談正事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二十年成一事(二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要娶妻!第一百一十四章 兇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願爲天下先!第一百五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六十章 當衆剖屍!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燒大營第二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求我第二百一十三章 都督可是女子?_5201小說第九十三章 最是那一摸的悸動(二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舌辯望山樓(二更!)第四十七章 我破給你看!第五十四章 帥才!第三十章 臣蛋疼!第七十九章 我是暮懷山之女第三十三章 深山煮屍第九十二章 藥方第八十三章 大將軍與男屍第四章 微服激辯第四十八章 帝心第三十一章 他有一願第七十二章 心口取刀(下)第四十七章 我破給你看!第六章 兇犯鎖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九十九章 爭執第二百三十六章 閱兵大典!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宮(下)一更第二百零九章 幕後真兇(二)_5201小說第二百三十一章 霸氣的都督(一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辰賀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情噠嘟嘟第五十五章 山林虐殺第二百五十章 愛恨皆有因(下)第八十五章 心悅卿兮第六十三章 古怪老村第三十五章 剖心第三章 口誅御史第三十一章 十里聖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求我第六十九章 深夜探視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我這一生第五十一章 持家與養家
第五十七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豆腐第四十一章 激烈交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他說他是雛兒?!第五十章 心理戰術第二十六章 奇葩少年第二百七十三章 生死一線終相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至情最絕情的女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守你一夜安眠第六十九章 深夜探視第八十八章 神奇的英睿將軍第四十四章 真兇現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都督的損主意第一章 閒的蛋疼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二兇手第三十章 臣蛋疼!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好稟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賞第三十六章 別院詩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女人第三十二章 天選大陣第一百零九章 以心相許?第五十五章 命數第九十九章 春日宴第六十章 巧破機關陣!第二十一章 當殿查案第五十三章 我還沒摸過第八十五章 心悅卿兮第三章 口誅御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豆腐第一百六十七章 美麗布偶人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十七章 夜探刺史府第九十二章 藥方第二百二十一章 誅心背叛(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舌戰欽差第六十六章 君心深重第八十章 誤會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九章 夜半深宮見第十一章 朕本昏君第五十二章 你心我心第三十章 縣祭審案第一百零一章 絕處逢生,再遇!第二十九章 冤冤相報第十九章 宮宴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野馬王第二十六章 線索中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我水師者,揍!(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本王要和親!第一章 唯一的女仵作第四十章 水下藏屍第六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血犧牲第七十六章 重口味將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兇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還能好好談正事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二十年成一事(二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要娶妻!第一百一十四章 兇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願爲天下先!第一百五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六十章 當衆剖屍!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燒大營第二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求我第二百一十三章 都督可是女子?_5201小說第九十三章 最是那一摸的悸動(二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舌辯望山樓(二更!)第四十七章 我破給你看!第五十四章 帥才!第三十章 臣蛋疼!第七十九章 我是暮懷山之女第三十三章 深山煮屍第九十二章 藥方第八十三章 大將軍與男屍第四章 微服激辯第四十八章 帝心第三十一章 他有一願第七十二章 心口取刀(下)第四十七章 我破給你看!第六章 兇犯鎖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九十九章 爭執第二百三十六章 閱兵大典!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宮(下)一更第二百零九章 幕後真兇(二)_5201小說第二百三十一章 霸氣的都督(一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辰賀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情噠嘟嘟第五十五章 山林虐殺第二百五十章 愛恨皆有因(下)第八十五章 心悅卿兮第六十三章 古怪老村第三十五章 剖心第三章 口誅御史第三十一章 十里聖谷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求我第六十九章 深夜探視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我這一生第五十一章 持家與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