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晁錯之請

“晁錯你大膽!”晁錯的這話才落,朝堂上,便是有幾個官吏勃然色變,便是高坐於上,如垂視衆生的劉啓,冠冕上的珠串,也是劇烈的晃動起來,明珠碰撞之間,發出凌亂而清越的響聲。

如果說晁錯先前的,調動禁軍往外,和那五萬衛所治軍換防,衆人還能夠當成晁錯不知兵事的囈語,可以付之一笑的話,那此時,晁錯的御駕親征之請,便是觸動了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乃至於高高在上的天子劉啓最敏感的神經。

帝王端坐都城,百神庇佑,除開那魘鎮詛咒之術以及無解的猛毒之外,這天地之間,幾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在宮牆內,只是,一旦帝王離開這長安城,踏到那戰場之上,那就意味着,這帝王將自己的安危,羣神再也難以庇佑這帝王的安危。

在戰場當中,軍氣覆壓之下,神祇無蹤,這個時候,任何一方射出來的一支冷箭,都有可能帶走帝王的性命——這是極少數的,能夠打破帝王五百朝這規則的方法之一。

在這帝制的國度當中,帝王中道而崩,對這國度,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可想而知。

是以,除非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帝王以及禁軍,絕對不會離開這長安城,甚至,哪怕是到了最後的一戰,羣臣們也絕對不會允許帝王踏上戰場,若是帝王一意孤行的話,羣臣絕對不吝於擡棺上殿——若是帝國傾覆,那在煌煌史書上揹負罵名的,只會是末代帝王,但若是帝國不曾傾覆之際,帝王薨於戰場,那會在煌煌史書上被記上一筆的,只會是那些臣子。

“堂堂御史大夫,卻妖言惑衆。”

“陛下,臣請斬晁錯!”森然的惡意,幾乎是化作實質,將晁錯給徹底淹沒吞噬,而晁錯此時,卻是一臉茫然,他完全不清楚,自己說錯了什麼——固然,帝王不得輕出長安。

但眼下的局面,七國叛軍大佔上風,在他看來,若是不能以帝王之身親率禁軍出征,那絕對不可能擋得住那數十萬的七國叛軍,一旦是叫七國叛軍突破黃河天塹,那長安陷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不需要功成,長安城中,百姓近百萬,叛軍只消是將長安城團團圍住,斷水斷糧,那這長安城,自然是不攻自破。

長安城中有存糧飲水不假,但有出無進,但這些存糧飲水,又能支持多久?

一年?還是兩年?還是說,那些神祇修士,可以憑空的生出糧食飲水來。

便縱然是能夠支持數年,那這數年之間,帝國境內其他的君府州縣,也早就改旗易幟,另尊王號了。

“御駕親征?”

“袁卿,你意下如何?”劉啓沉吟一陣之後,再度伸手止住了氣勢洶洶的文武百官,又將目光,落到了太尉袁盎的身上。

“禁軍不可輕動,還是臣走一遭黃河吧。”袁盎沉思片刻,然後出聲,雖然明知自己此時只要輕輕的一推,晁錯這個老對手,就必然是陷入萬劫不復的境況,但一番斟酌之後,袁盎還是放棄了這誘人的想法。

國事唯危,他自己也將要起行,或許再難重歸朝堂,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是人心浮動,這個當口,作爲監察百官的御史之首,晁錯,絕對不能出問題,一旦晁錯出了問題,那朝中文武大臣爲了爭奪那御史大夫的位置,不知道會生出多少骯髒的交易勾當,而本來就風聲鶴唳的朝堂,必然也會因此,更加的雲波詭譎,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袁盎的話語之後,朝中的文武百官們,也都是察覺到了朝堂上風向的變化,於是這些文武百官們,也都說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偶有一些依舊看不清局勢的人想要說些什麼,也都是被旁邊的人攔住。

……

“這位皇帝,到底在想什麼?”與此同時,十方樓中,九大宗派之人,也都是聚攏到了一起,數十位久經世事,看遍人間沉浮的神境大修,此時卻都是無一例外的,滿臉疑惑。

他們實在是看不懂,這位皇帝啓的棋路。

“這就是棋子和棋手的差距麼!”良久之後,風雷道的一位老道人,纔是感慨着出聲。

如果說將整個神州帝國,比作一張棋盤的話,那這棋盤上的棋手,只有十一個半,分別是九大宗派的道主,長安城的都城隍,至於說萬靈山的山主,只能算是半個,而最後的一個棋手,便是皇帝劉啓。

除開這十一個半以外,整個帝國境內,所有的生靈,無論是什麼身份,也無論是什麼修爲,都只是棋子而已,哪怕是那些半仙巨擘,也是一樣,那些半仙巨擘們,和其他棋子的區別,只在於,這些半仙巨擘們,雖然依舊身爲棋子,但他們已經有了主宰自己命運的能力,不像其他的棋子那般,只能隨機應變,隨波逐流,是生是死,全憑天意。

在削藩策之前,九大宗派在這長安城的主事之人,還對劉啓有所輕視,但在那削藩策之後,劉啓正式在這棋盤上落子,引導這棋盤局勢變化的時候,這些先前對劉啓還不以爲然的神境大修們,卻是發現自己,完全看不懂劉啓的棋路,完全沒辦法從局勢的變幻之間,找出劉啓真正目的,那就更不用提,對劉啓的落子,做出種種的應對來了。

這,就是棋子和棋手之間,最大的差別所在——地位,以及眼界。

棋子的眼界,和棋手的眼界,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故此,棋子想要摸清棋手的想法,當然是難如登天。

就如此時,劉啓雖然只是凡人,但其視野眼界,卻是整個帝國的延續,其謀劃的,非是一城一地一時的得失,而是在數十年,乃至於上百年後的未來,這些眼界僅限於長安城中變故變故的神境大修們,又如何能想得到,劉啓這位人間的帝王,竟敢於用自己的帝位做賭注,逼着各大諸侯王,參加這一場賭局?

而這些諸侯王們,卻沒有一人能夠察覺到,如今的局勢,都是劉啓推動出來的。

就好比絕大多數的文武百官們心中所想,削藩之事,雖然勢在必行,但以劉啓的能力,大義在手,絕對能夠以軟刀子割肉的方式,悄無聲息的,將各大諸侯王的勢力,壓制得老老實實——這畢竟是一個當朝已經三百多年的皇帝,積威之重,絕對不是那些諸侯王們可以想得到的,而五百朝所代表的正統和大義,更不是那些諸侯王們,所能夠媲美的。

人間生靈無數,除開那些練氣修行之人,便唯有當朝帝王天,有五百載壽,這些凡俗的生靈們,他們出聲的時候,帝位上坐着的,是劉啓,而當他們死去的時候,帝位上坐着的,依舊是劉啓。

是以,只要劉啓還活着,那劉啓的存在,就代表着,絕對的正統,絕對的大義,對尋常的百姓們如是,對七國叛軍當中的士卒,同樣如是。

若非是晁錯一捐削藩策加上劉啓一封令各大諸侯王來長安自辯的旨意,將那些諸侯王們給逼到了死角,同時又強行的將‘清君側’的大義塞到了這些諸侯王們的手上,,那些諸侯王們,絕對不可能舉起大旗來。

第八十五章 毒殺第三十九章 災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脈長河,河上渡者第八十一章 生死試煉第三百零九章 雷火柱下第二百零五章 神祇天籍第三百五十一章 船塢第三百零五章第十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武爲功第二百零九章 水獄酷刑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所不爲蕭鳳鳴第一百零五章 祭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刺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河的盡頭,混沌當中的身影第二百零五章 神祇天籍第二百六十八章 死生不過轉瞬第二百六十五章 神祇之論 下第一百五十章 朱雀第一百四十九章 月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戶莊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劍光 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一百九十二章 功決經典道第四百一十五章 朔方城中的燈第一百二十五章 所謂機緣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命天數第三百一十章 雷火陣中第三百零一章 寒露第二百五十七章 黽池城隍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安陰雲第一百零二章 劍光 二第四百零九章 白雲第四十六章 大朝會(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內省,清修第二百四十六章 紫星銅,妖靈血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三百八十一章 再落子第三百零三章 天雷地火第五十三章 前夕第二十三章 不識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弒神兵 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七章 雲天萬景經,天人感應術第四十八章 新一輪的獵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脈第三百六十八章 千絲如意法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八十五章 毒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雲古第二十三章 不識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指點第一章 鷹蛇生死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路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仙凡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魂七魄論第七章 食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靈山中第二百六十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六十八章 死生不過轉瞬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孫說風羽第三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訊第四章 不期第九十章 狹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年關佳節第二百七十七章 逆轉的法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城隍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修行寶地第一百零一章 劍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一百九十章 暗流第三百九十四章 劍影留痕第六十七章 殺陣橫空,來勢洶洶第八十章 來由第十三章 進山第一百一十章 半月之期第二百九十三章 黽池水眼第七十六章 十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河的盡頭,混沌當中的身影第三百五十四章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內省,清修第三百八十四章 地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邀約第二百三十五章 修行寶地第四百零九章 白雲第一百六十九章 七國亂起第一百零七章 試與煉第一百六十四章 返程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始的棋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劍光第二百七十五章 通透心思第八十五章 毒殺
第八十五章 毒殺第三十九章 災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脈長河,河上渡者第八十一章 生死試煉第三百零九章 雷火柱下第二百零五章 神祇天籍第三百五十一章 船塢第三百零五章第十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武爲功第二百零九章 水獄酷刑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所不爲蕭鳳鳴第一百零五章 祭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刺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河的盡頭,混沌當中的身影第二百零五章 神祇天籍第二百六十八章 死生不過轉瞬第二百六十五章 神祇之論 下第一百五十章 朱雀第一百四十九章 月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戶莊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劍光 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一百九十二章 功決經典道第四百一十五章 朔方城中的燈第一百二十五章 所謂機緣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命天數第三百一十章 雷火陣中第三百零一章 寒露第二百五十七章 黽池城隍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安陰雲第一百零二章 劍光 二第四百零九章 白雲第四十六章 大朝會(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內省,清修第二百四十六章 紫星銅,妖靈血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三百八十一章 再落子第三百零三章 天雷地火第五十三章 前夕第二十三章 不識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弒神兵 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七章 雲天萬景經,天人感應術第四十八章 新一輪的獵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脈第三百六十八章 千絲如意法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八十五章 毒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雲古第二十三章 不識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指點第一章 鷹蛇生死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路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仙凡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魂七魄論第七章 食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靈山中第二百六十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六十八章 死生不過轉瞬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孫說風羽第三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訊第四章 不期第九十章 狹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年關佳節第二百七十七章 逆轉的法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城隍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修行寶地第一百零一章 劍光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一百九十章 暗流第三百九十四章 劍影留痕第六十七章 殺陣橫空,來勢洶洶第八十章 來由第十三章 進山第一百一十章 半月之期第二百九十三章 黽池水眼第七十六章 十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河的盡頭,混沌當中的身影第三百五十四章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內省,清修第三百八十四章 地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邀約第二百三十五章 修行寶地第四百零九章 白雲第一百六十九章 七國亂起第一百零七章 試與煉第一百六十四章 返程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始的棋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劍光第二百七十五章 通透心思第八十五章 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