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長篇大論

“敗家子啊!”

李世民就在露臺旁邊的包間,外面人聲鼎沸,他如何能聽不見?李牧撒錢的全過程,他都看在眼裡,簡直是痛心疾首。昨日剛剛平復下來的心情,在目睹了李牧撒錢之後再度心塞。他看着李牧把錢扔下去,彷彿看到了在戰場上,大唐士卒把兵刃甲冑送給了敵人。這樣的花錢方式,對於一個窮皇帝來說,實在是心裡負荷太大了!

李世民猛地灌了一杯酒,沒好氣地吼道:“高幹,去,把李牧那個混小子給朕帶過來!”

“陛下……”長孫皇后想勸,李世民已經聽不進去了,強忍着怒色,道:“皇后,你莫要再勸了,朕今天必須跟他好好說道一下,朕不是想把他的錢據爲己有,而是看不得他這樣窮兇極奢。在這樣下去,這小子非得走歪路不可!”

長孫皇后聞言,也覺得有點道理,但還是說道:“陛下,李牧畢竟還小,又是有大才的人,說話的時候,還是當委婉一些。”

“哼,朕與他用不着委婉!”

說着話,李牧已經滿面紅光地跟着高公公進來了。他瞧見李世民拉長着臉,像是沒看出來似的,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笑嘻嘻走過去,道:“剛纔的場面,陛下覺得如何?可闊氣麼?”

李世民瞥了李牧一眼,瞧着他這不知死的模樣,氣就不打一處來,劈頭蓋臉罵道:“你小子還要跟朕置氣到什麼時候?你不是嚷嚷着沒錢,窮麼?昨天十萬貫,今天又搞出這一出,你什麼意思?氣朕?!”

李牧愣住了,表情十分到位,笑容僵在臉上,茫然地看着李世民,像是有什麼不可理喻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了一樣。若不是真的氣急了,李世民看他這副樣子,真的要懷疑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好一副無辜的嘴臉!

“陛下,臣是真沒錢,不是假沒錢。臣沒有騙過陛下啊!”

“你還敢說?”李世民見李牧狡辯,更加火大,質問道:“昨日給李思文提親的十萬貫哪來的?”

“那是臣與江南客商簽訂了一年的供貨合同,一共一萬罈三杯倒,打了個八折,收了八萬貫。然後臣又拾掇了一下家裡的富餘,湊了兩萬貫出來,拿到銀行去換了黃金——”李牧非常認真地解釋着,其實他這完全是扯淡。這筆黃金,大部分都是鞠智盛送給他的。鞠智盛給了他一千斤黃金,一千斤白銀。共計十一萬貫,他供出去兩萬貫,貪墨了九萬貫。他是自己湊了點,不過一萬貫而已。

這裡頭的事情,只有他和鞠智盛倆人最清楚。除非鞠智盛站出來告發他,否則李世民是永遠不可能知道的。至於酒坊訂單的說法,做假賬,這個時代誰搞的過他?

忽然“恍然大悟”般,奇怪地看向李世民,道:“陛下問這個幹什麼?內務府如今可還欠着臣的錢呢,莫不是陛下以爲臣貪墨了內務府的錢?陛下怎能如此想我!”

李牧雙眼通紅,像是一個委屈的孩子,被大人無恥地污衊了一樣。李世民瞬間接不上話了,張了張嘴,又閉上了,求救地看向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無奈地看了他一眼,接過話道:“李牧啊,陛下也只不過是擔心你誤入歧途,沒有別的意思。”

“哦。”李牧像是輕鬆了不少,笑道:“臣多謝陛下關心,陛下請放心,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絕不會誤入歧途的。”

李世民看着李牧這副樣子,覺得好像自己的智商被碾壓了,他的直覺告訴他,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李牧絕對不是他說的這樣,只是苦無證據罷了,見李牧這樣說,便接過話來,道:“對呀,朕就是擔心你誤入歧途。你看看剛纔的樣子,旁人看買賣,講究的是掙錢,你倒好,沒等掙錢,先撒出去了?你這不是敗家麼?那些錢你撒出去有何用?門口都是百姓,你這賭坊他們又進不來!這些錢豈不是都白白浪費了?你這樣做,無非是炫耀財富而已,這難道不是誤入歧途麼?”

“陛下這話,臣可不敢苟同!”

李牧忽然換上一副極其正色的樣子,擲地有聲地反駁。不顧李世民難看的臉色,李牧繼續道:“陛下,臣有幾點不敢苟同。陛下若恕臣無罪,臣便說出來。”

“哼,要說就說,爲何還要朕先恕你無罪?”

“陛下不恕罪,臣就不說了。”

李世民虎着臉,道:“你說!”

“陛下,這其一。這些錢,是臣的。”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的臉色極其難看了起來。這句話顯然是戳中了他的心思,而他又不能說,朕想要你的錢,你的錢就是朕的。作爲皇帝,又是李牧的長輩,李世民實在是沒有那麼厚的臉皮。他還不能表現出生氣來,若是表現出來,豈不是等於默認了李牧的說辭?只好面無表情,像是跟自己無關一樣,其實心裡已經火冒三丈了。

李牧自顧說道:“陛下,臣是這麼覺着。陛下若想做一個明君,首先一定要遵守的就是,不能掠奪民財。爲何臣這樣說?並非是爲了臣自己,而是臣讀《史記》總結出來的道理。”

“又扯到《史記》上去了?”李世民實在是忍不住,沒好氣道:“《史記》便是你的擋箭牌麼?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不必假古人之口!”

“陛下,臣真的是從《史記》得出的道理。”李牧嘴硬說道,他可不是傻子,不託司馬遷之口,等着小鞋穿麼?

李牧瞄着李世民的臉色,先捧上一句,道:“陛下和皇后,都是通讀《史記》的人。臣便不舉具體的例子了,只說一個現象。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春秋,到戰國,再秦、漢、三國……從現在往前看,會發現一件事,那便是無論多強大的國家,當他開始滅亡的時候,都是有跡象的。”

“所有的跡象,最後歸結到一處,那便是‘無道昏君’四個字。商紂,周幽,皆無道也。那麼何爲無道?臣觀之,皆從不能自控開始。”

“人有七情六慾,錢財,誰人不愛?美人,誰人不喜?百姓若想得到這些,也許要付出一輩子的努力,而君王想要得到,則是一念之間而。”

“但是,這天下的錢財和美人,難道都是君王一個人的麼?必然不是。而君王仗着自己的勢力,強取豪奪。人不敢言,卻敢怒。當怒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一定會爆發出來。因爲民心民意不可違,而這些怒,究其根由,都是君王不能自控導致的。”

“陛下,百姓想要安居樂業,在臣看來,非常簡單。首先,令其果腹,然後,讓其有居。衣食住行,四者而已。古之饒舜做的事情,也無非就是儘量讓百姓得到這四樣而已。但即便是饒舜,他們也無法做到,贈與百姓這些。那麼能做到的是什麼呢?只能是引導百姓,向這個目標去努力。”

“人付出的多少不同,得到的多少也不同。如何量化人的付出多少,這纔會有錢財的概念。每一個百姓,只要不是坑蒙拐騙,偷搶得來的錢財,任何渠道賺來的錢財,都應該被保護,都應該被尊重,因爲他付出了。而若君王,見某個人錢財很多,便想爲一己之私而拿來自己用,那麼便是他不能自控的開始。”

李世民滿臉漲紅,道:“你休要指桑罵槐,朕搶過你的錢麼?”

“陛下!”李牧正色道:“陛下怎麼還不明白臣的意思,臣不止是在說自己。臣是在提醒陛下,臣是個不愛錢財的人,就算陛下把臣的家抄了,臣受陛下的恩德,以此報之,臣也絕無怨言。但陛下會因此停止麼?今日臣萬貫家財,陛下一句話就得到了。因爲臣是臣,而陛下是君,臣不能逆君,陛下因此得逞。若是明日,陛下揮霍光了臣的家財。此時,陛下已經嘗過了甜頭,還會等着收稅麼?”

“陛下會忍不住去想,李牧是臣,我搶了他的家財,他沒有辦法。長孫無忌也是臣,他也有萬貫家財,我搶他的,他也沒辦法?太原王氏更富,找王珪要,他也沒辦法……”

щщщ▪тт kΛn▪C〇

“一個沒辦法,兩個沒辦法,若是千個,萬個……門閥,世家,士族,他們都沒辦法麼?”

“前隋煬帝亡魂不遠,陛下可還記得,當年隋煬帝是如何爲了成就一己之功業,讓萬民陷於水火之中,以至於羣雄並起,亡國只在旦夕間?”

李牧越說越激動,李世民也不得不正色起來。他本來沒想到這麼多,也沒想這麼深,但經過李牧這樣一說,他無法否認,李牧說得是對的。

且不說別的,僅李牧一個人,便在兩天之內,連續動搖了他的意志。由此可見,此例不可開,開,則無法止。

“此言大善,朕記住了。”

李牧長出了口氣,又道:“臣真的怕陛下不認可臣的話,若陛下不認可,下面的話,臣也沒必要說了。”

李世民徹底正經了起來,道:“你且說,朕聽着呢。”

“陛下,臣以爲,只有保障了百姓對自己奮鬥得來的財產屬於他們自己,百姓們,纔有爲了好的生活而努力的動力。陛下,臣早就說過,饒舜就是饒舜,無法致君於饒舜。同樣,饒舜之民,也無法教百姓做到。只能是百姓自己想去做到,才能成就饒舜之世。作爲一個成功的郡王,光有‘明’,是絕對不夠的。”

“臣諫言陛下設立內務府,並且以目前的方式運作,正是想要找一條路出來。”

“陛下可知道訂單?”

李世民點頭,道:“朕最近常常聽說。”

“陛下,訂單,便是臣所使用的一個辦法。”這是李牧早就想說的話,一直沒找到機會,今天總算是能一吐爲快了:“陛下,木頭在山裡,一文錢不值,只能用來燒柴。但工部現在要做貞觀犁,需要木頭。於是,臣下了一批訂單。有人接了這批訂單,他們就會去伐木,伐木需要用人,商人會給工錢,運木需要用人,馬伕還能賺一筆,需要用車,還得造車的能賺錢,需要買馬,馬販能賺錢。運到長安加工,木匠能賺錢。他們把貞觀犁的零件做好了,工部收購了這一批零件,做成了貞觀犁,賣給種地的農夫,農夫因此能多種十畝地,頭一年,他們爲了給犁錢,或許不會掙錢,但是第二年,他們把犁錢還了,還多了土地,他們就會賺錢。”

“而陛下會因此多出很多商稅,農稅等。陛下發現了麼?內務府不過是下了一批訂單,就有很多人因此得益。他們還會非常高興,因爲他們付出得到了回報,能養家,能餬口。他們的動力,源自於此。”

“但若不用這種方式呢?”

“陛下可以試想一下,沒有內務府,不下訂單。陛下徵發徭役,規定各道各府,必須得徵發足夠的青壯進山伐木,然後運到長安,再徵發工匠們去做。倒是不用花錢,但陛下真的省下了麼?”

“徭役哪有不死人的?且把這事放在一邊,不給錢的徭役,給錢的一份工,陛下覺得作爲百姓,他會一樣對待麼?”

“真這樣做了,陛下得到的貞觀犁的零件,也必然都是劣質的。如此一來,如何開墾更多的土地?”

李牧說得嘴皮子都發燙了,口乾舌燥,自己倒了一杯酒潤喉,最後總結道:“總之,臣以爲,自私是人的本性和動力。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陛下也改變不了,只能因勢利導。畢竟這天下人,無法做到像臣這樣,大公無私,視金錢如糞土,重情義如性命……”

又來了!

李世民聽了李牧的長篇大論,正要誇獎幾句,忽然聽到這幾句話,瞬間把所有的氛圍都破壞了。

這小子怎麼就不能多正經一會兒呢?

說他是裝的吧,能一以貫之的裝,也不能算是裝吧。但說他不是裝的,明顯就是兩個人的樣子,難不成是腦疾影響,神魂錯亂了?

李世民想不通,但他知道現在該怎麼做。

他伸手指了指門。

李牧閉上了嘴巴,蹲下來,往地上一躺。

“臣滾了!”

一圈,一圈,滾出了門外。

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697章 裂痕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630章 圍城第712章 夜刺第238章 苦惱第158章 各懷心思第20章 親家登門第872章 歸心似箭第33章 簡單幸福第342章 舌綻蓮花限免總結!第453章 糧價第347章 漂亮的迴旋踢!第51章 煤爐、火牆、盤炕第75章 黃昏戀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13章 夜半第830章 蛇潮第547章 攤丁入畝第369章 如意算盤(恭賀“詛咒該死的你”榮升盟主!)第109章 凌厲手段第659章 狼煙四起第152章 利弊第78章 約法三章第161章 難得糊塗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1章 穿越成俘虜第3章 返家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589章 賺點外快大封推、年底爆更活動預告!第852章 天佑大齊第228章 腦殘粉第947章 忍者始祖第779章 白馬寺第110章 弘文館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104章 刺殺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860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兇奴俏婢(2)第357章 終相見第189章 穩賺不賠第61章 分別第741章 牡丹亭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816章 砍火星節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128章 得授勳官第23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夜半第54章 烈火焚城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194章 玩埋汰第1015章 火燒連營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151章 講道理第591章 抄起來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5章 西市採買(求首訂)第424章 借坡下驢第534章 歌功頌德第674章 坦誠相告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404章 隱族第448章 謫仙人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757章 推背第5章 西市採買(求首訂)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765章 再回洛陽城第834章 唱大戲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110章 乞命第89章 意外立功第976章 薛延陀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391章 拿錢來!第423章 東窗事發(恭賀“小寶愛李牧”榮升盟主!)第751章 賜服逾制第411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1191章 急轉直下第72章 馬蹄鐵第14章 “思文”縣令第53章 奉旨貪污(1500均訂加更)第100章 酒動長安第97章 替父出頭第924章 佛光普照推書:《大唐第一狠人》第426章 大碗寬面(卷終)第468章 年根兒第705章 最後一搏!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
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697章 裂痕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630章 圍城第712章 夜刺第238章 苦惱第158章 各懷心思第20章 親家登門第872章 歸心似箭第33章 簡單幸福第342章 舌綻蓮花限免總結!第453章 糧價第347章 漂亮的迴旋踢!第51章 煤爐、火牆、盤炕第75章 黃昏戀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150章 大唐日報第488章 來點新鮮第129章 債主上門第13章 夜半第830章 蛇潮第547章 攤丁入畝第369章 如意算盤(恭賀“詛咒該死的你”榮升盟主!)第109章 凌厲手段第659章 狼煙四起第152章 利弊第78章 約法三章第161章 難得糊塗第775章 往日仇怨第1章 穿越成俘虜第3章 返家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589章 賺點外快大封推、年底爆更活動預告!第852章 天佑大齊第228章 腦殘粉第947章 忍者始祖第779章 白馬寺第110章 弘文館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104章 刺殺第39章 出來吧!四則運算!第860章 暗流涌動第83章 兇奴俏婢(2)第357章 終相見第189章 穩賺不賠第61章 分別第741章 牡丹亭第734章 太子的心思第772章 帝王之術第816章 砍火星節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128章 得授勳官第23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夜半第54章 烈火焚城第608章 兵行險着第194章 玩埋汰第1015章 火燒連營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151章 講道理第591章 抄起來第684章 越權自封第5章 西市採買(求首訂)第424章 借坡下驢第534章 歌功頌德第674章 坦誠相告第142章 皇后妙計第404章 隱族第448章 謫仙人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757章 推背第5章 西市採買(求首訂)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765章 再回洛陽城第834章 唱大戲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110章 乞命第89章 意外立功第976章 薛延陀第157章 削鐵如泥(“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391章 拿錢來!第423章 東窗事發(恭賀“小寶愛李牧”榮升盟主!)第751章 賜服逾制第411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1191章 急轉直下第72章 馬蹄鐵第14章 “思文”縣令第53章 奉旨貪污(1500均訂加更)第100章 酒動長安第97章 替父出頭第924章 佛光普照推書:《大唐第一狠人》第426章 大碗寬面(卷終)第468章 年根兒第705章 最後一搏!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