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喜報比人早

第17章 喜報比人早

李學棟竟然被點到了府學,大家都沒想到。

李金珠一直以爲這縣學府學,是按照離家遠近分派的,李學棟和李小囡也不知道縣學和府學的分別,書上沒有,也沒聽人說過。

李文華雖然不知道府學和縣學的分別,可他覺得府學更好,因爲說起來,平江城肯定比崑山縣光彩麼!

至於李金珠擔心的平江城吃穿用度貴費用大這事體,他不怎麼關心,他們家秀才公的用度,以後肯定是族裡公中出,公中的銅鈿,多點少點,他是無所謂的。

李金珠做了一路針線,愁了一路。

憑着直覺,她覺得府學的課肯定比縣學難,別說府學,就是縣學裡,那些功課,學棟一個人能不能學下來,連學棟自己都不知道。

萬一學不下來,讓人起了疑心,再扯出阿囡替考的事兒,那可不光是他們一家子的大罪,還要牽連不知道多少人!

讓阿囡跟着去吧,這倆小的從小兒就沒正經幹過活,到現在,阿囡連燒鍋都燒不好,總是燒的火大一陣小一陣。

再說了,上學耗心費神,阿囡自己要學,還要教學棟,再做家務,肯定要累壞的。

讓學棟做家務吧,阿囡是打着照顧她哥哥的旗號跟在她哥哥身邊的,反倒讓她哥哥做家務照顧她,這事體可說不過去。

她和老二老三得跟過去一個,老三毛毛糙糙,肯定不行,要麼老二,要麼自己。

老二性子悶,從小兒起,凡事都聽她這個大阿姐的,聽慣了,沒自己拿過主意,小阿囡膽子太大,心氣兒又太高,什麼都敢想,老二又太疼她,讓老二跟過去,她不放心。

自己跟過去,讓老二和老三留在家裡吧,她倆肯定鬥不過三堂伯。再說,家裡只有兩個人,那三十幾田肯定顧不過來,五口人分兩處,費用肯定比在一處多。

都跟過去吧,在縣城還敢想想,到平江城,唉,平江城裡的東西太貴了,她們肯定住不起。

唉,到家再看吧,先去問問高先生,能不能從府學挪回縣學,要是不能,再看看寬老太爺的意思。

唉,這樁事體難就難在學棟上學的難處講不得!

李小囡挨着大阿姐,看着她做針線,看着她發愁。

照她原本的打算,是先到縣城,摸清楚情況,站穩了腳跟,再想辦法往平江城挪。

可現在,一步直達平江城,她這心裡也是忽突忽突的沒底兒,沒底兒的事,她可不敢亂講話。

………………………………

院試考完,那份大紅的新科生員名錄貼出來,抄往各州府的紅案也雞毛急遞發向各處。

平江府離杭城也就三百多里路,快馬急遞當天就到了。

從平江城再到崑山縣,也就半天。

黃縣尊收到平江府轉來的喜報,趕緊讓人敲鑼打鼓往李家和李氏族裡報喜。

喜報報到小李莊,滿村茫然。

正在田裡幹活的李銀珠聽到報喜的一聲喊,高興的腳下一滑,一頭栽在水田裡,被李玉珠一把拽起,李銀珠揮着滿胳膊滿手的泥漿,興奮的蹦着跳着,狂喊亂叫。

李玉珠只覺得兩腿發軟,挪到田梗邊,一屁股坐下,捂着臉哭一陣笑一陣。

幾個報喜的一看這架勢,這兒肯定要不着報喜錢了,趕緊一個調頭,直奔李家集。

三堂伯李文才看過一回喜報,根本不相信,這不可能!

想要再看一遍時,報喜人已經舉着喜報,直奔李家集了。

李文才跟在幾個報喜人後面,一口氣跑到李家集。

整個李家集已經熱鬧的沸反盈天,祠堂前鞭炮響的震耳欲聾,喜慶的硝煙味兒從祠堂門口溢向四面八方。

一羣年青後生大呼小叫着,擡着一根根木頭送到祠堂門口。

他們李家祠堂門口能豎一根旗杆了,一定得挑根極好的木頭。

李文才呆站在熱鬧的人羣中,好一會兒,慢慢轉過身,一步一步往回走。

學棟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初識字的時候,三天記不住一個字,這樣的笨貨,他怎麼能考出秀才?

這不可能!

李文才越想越不可能,越想越氣憤難當,那樣的笨貨蠢貨病殃子,他憑什麼考出秀才!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李文才越想越氣,越走越快。

學棟那樣的蠢貨病殃子,他肯定考不出來!肯定不是他考的!肯定是別人替他考的……

對!一定是這樣,是有人替他考的這個秀才!

他那個妹妹!

李文才猛的站住。

他那個好吃懶做的妹妹,那個小囡兒,一定是她!

那死妮子聰明得很,聽一遍就能背會,看一遍就能記住,一定是她替學棟考的這個秀才!

肯定是這樣!

李文才直着頭,連走帶跑,直奔回家。

他要去告發!他要讓那個蠢貨病殃子,還有那一窩子死妮子死在大牢裡,死在流放的路上,死光死絕!

李文才直衝回家,猛的推開迎上來的老伴兒,直衝進屋,拿出墨硯,呼呼磨了滿滿一硯墨,找出紙筆,坐下寫告發狀。

幾個媳婦拿着針線,抱着孩子,站在婆婆身邊,和婆婆一起,伸長脖子看着在堂屋裡奮筆疾書的李文才,連幾個兒子孫子在內,一大家子一聲兒不敢響。

那個病殃子成了秀才公了,她們這心裡,七上八下,害怕的厲害。

大兒媳婦時不時瞄一眼跟在他四叔李學福身邊的大兒子,暗暗盤算着,是不是這會兒就把兒子送到她大舅舅那兒避避,她家老大跟着他四叔五叔打那個病殃子秀才公,從小兒打到大。

這二三十年,李文才沒寫過超過三行的文章,這份告發狀,寫了一張又一張,一直寫到人靜前後,扔了兩大簍子字紙,總算寫好了。

李文才舒了口氣,舉起來看看,一團一團塗黑的墨團太多了,又抄了一遍,仔細收好,這才歇下。

第二天天還沒亮,李文才吃了碗鹹肉面,揣着告發狀,直奔縣城。

第268章 準備第295章 亦復如是第52章 一對兒小夫妻第122章 石滾的抱怨第265章 拜年章第195章 真閒扯第223章 吉言第159章 二當家第84章 各有其蠢第308章 生事第46章 打個羣架第14章 那位洪兄第237章 臘月第50章 晚晴姑娘第250章 看現實第152章 尹嫂子的怒火第240章 還是大章第27章 管事們第208章 隊伍壯大了第55章 聰明的程度第244章 教導第225章 規矩多借口多第236章 上風第225章 規矩多借口多第270章 啓程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269章 無人能幫第210章 攻防第144章 尋源第123章 該講就講第49章 欠着人情第116章 借錢第56章 慫人第223章 吉言第58章 不見外第201章 意在言外第49章 欠着人情第130章 明白人第169章 得躲躲了第271章 啓程前的準備第295章 亦復如是第145章 不得不和不必了第263章 差距太遠第233章 能不想多麼第64章 阿武和雨亭第228章 小動作第10章 院試第176章 第二步第85章 你我而已第76章 過年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27章 管事們第93章 大哭和大笑第158章 可言者第140章 極小處極大第20章 審一(加更)第157章 動手第274章 朋友第65章 換個地方吧第80章 順水推舟第152章 尹嫂子的怒火第280章 自欺易欺人難第242章 百忙之中第37章 洪兄第124章 啓動第136章 欠章一第233章 能不想多麼第284章 找個人說話第23章 小族長第140章 極小處極大第120章 搬回一堆第33章 合夥第79章 擠進祠堂第314章 生意之外第222章 都有小算盤第3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8章 沒出息啊第244章 教導第173章 歪打中了第241章 晚宴第21章 審二第3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章 寬老太爺第125章 坎坷賓主的轉運第252章 第一步第79章 擠進祠堂第55章 聰明的程度第47章 你行你上第294章 回鄉第169章 得躲躲了第302章 第一份請帖第54章 阿姐第5章 府試第177章 過個二七吧第188章 有人可言(欠2)第181章 自找第301章 頭一個月第2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44章 尋源第21章 審二
第268章 準備第295章 亦復如是第52章 一對兒小夫妻第122章 石滾的抱怨第265章 拜年章第195章 真閒扯第223章 吉言第159章 二當家第84章 各有其蠢第308章 生事第46章 打個羣架第14章 那位洪兄第237章 臘月第50章 晚晴姑娘第250章 看現實第152章 尹嫂子的怒火第240章 還是大章第27章 管事們第208章 隊伍壯大了第55章 聰明的程度第244章 教導第225章 規矩多借口多第236章 上風第225章 規矩多借口多第270章 啓程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269章 無人能幫第210章 攻防第144章 尋源第123章 該講就講第49章 欠着人情第116章 借錢第56章 慫人第223章 吉言第58章 不見外第201章 意在言外第49章 欠着人情第130章 明白人第169章 得躲躲了第271章 啓程前的準備第295章 亦復如是第145章 不得不和不必了第263章 差距太遠第233章 能不想多麼第64章 阿武和雨亭第228章 小動作第10章 院試第176章 第二步第85章 你我而已第76章 過年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27章 管事們第93章 大哭和大笑第158章 可言者第140章 極小處極大第20章 審一(加更)第157章 動手第274章 朋友第65章 換個地方吧第80章 順水推舟第152章 尹嫂子的怒火第280章 自欺易欺人難第242章 百忙之中第37章 洪兄第124章 啓動第136章 欠章一第233章 能不想多麼第284章 找個人說話第23章 小族長第140章 極小處極大第120章 搬回一堆第33章 合夥第79章 擠進祠堂第314章 生意之外第222章 都有小算盤第3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8章 沒出息啊第244章 教導第173章 歪打中了第241章 晚宴第21章 審二第3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章 寬老太爺第125章 坎坷賓主的轉運第252章 第一步第79章 擠進祠堂第55章 聰明的程度第47章 你行你上第294章 回鄉第169章 得躲躲了第302章 第一份請帖第54章 阿姐第5章 府試第177章 過個二七吧第188章 有人可言(欠2)第181章 自找第301章 頭一個月第2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44章 尋源第21章 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