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林小風並未因此停止他的教誨,而是轉身面向那些忙碌記錄的記者們,此時的他就像一位嚴謹博學的教書先生,一字一句、細緻入微地教導他們堅守職業操守,勇敢揭露事實真相,始終銘記爲天下蒼生立命的根本宗旨。衆記者凝神靜聽,筆尖在紙上飛速跳躍,彷彿在捕捉每一個跳動的音符,記錄下林小風那擲地有聲的每一句話。

爲了使教訓更加深入人心,林小風甚至決定採取懲罰措施,要求記者們加班加點,並扣除部分獎金以示警示。當話題轉至楊白溪所提交的文章是否公開發布時,林小風展現出了無比堅決的態度,堅持將其公之於衆,同時指示項協宏務必妥善安排鄉試監考的各項事務。

對於太子帶走備考資料一事,林小風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但他並沒有因此對記者們產生絲毫怨恨,反而選擇了以寬容和包容的態度去待人接物,竭力挽留每一個願意爲正義發聲的人才。

連續兩日,林小風在北廊坊的市井巷陌中遍尋不着李德賢的身影,這位曾是民間輿論焦點、活躍於各處的太子,彷彿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擊垮,如今竟悄然隱匿於自家宅邸之內,沉溺在無邊的靜默與孤獨之中。林小風敏銳地捕捉到這異樣的變化,但他並未急於涉足其中,反倒是藉此難得的平靜時光,更加專心致志地研讀科舉典籍,以保持自己學霸的形象不容半點瑕疵。他猶如捕風捉影的獵手,巧妙地通過各種渠道探聽科舉流程的細節,力求將每一個環節都瞭然於胸,以便臨陣之際能從容應對,不會因任何疏忽而亂了方寸。

某日,陽光明媚,碧空如洗,林府上下在庭院濃蔭掩映下共享午餐,餐桌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佳餚,尤其是一道奶香四溢、色澤誘人的紅燒豬蹄,瞬間勾起了衆人肚中的饞蟲,正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時,歐智勇卻匆匆趕來,面露焦急之色,通報太子已連續兩天滴水未沾、粒米未進,並且緊閉門戶不願出門。太醫經過仔細診察後確認,太子身體並無明顯病症,這個消息讓林小風聽來頗感意外,但並未即刻換上朝服前往東宮慰問,而是淡然地邀請歐智勇一同就座用餐。

歐智勇心急火燎,力勸林小風迅速前去東宮探視太子病情,然而林小風卻笑眯眯地提出一個別出心裁的想法:何不先將今日餐桌上的豬蹄珍饈送至太子跟前?他堅信,在美食麪前,無人能夠抵擋其獨特的魅力。儘管歐智勇心中依舊對太子的狀況憂心忡忡,但林小風推測太子可能僅是暫時性食慾不振,遂果斷催促歐智勇立刻將盛滿美味佳餚的食盒送往東宮。歐智勇略顯遲疑地接過那滿載佳餚的食盒,林小風還不忘貼心地往裡塞入幾包瓜子核桃,希望這些小零食能給太子增添幾分口福的樂趣。此時此刻,林小風內心深處逐漸意識到太子的情況或許遠比表面看起來嚴重,於是,他迅速更衣,換上了莊重的官服,決定陪同歐智勇一道前往東宮一探究竟。

行走在路上,林小風不斷詢問起太子近日的生活細節,當他得知太子連平素最爲鍾愛的書籍也棄之不顧時,內心不禁涌起一種複雜的情感,既有對太子深藏苦衷的敬佩,又更加堅定了查明太子真實狀況的決心。他疾步趕回馬廄,快速整理好馬匹,回頭再三叮囑家中僕役繼續享用午餐,然後便與歐智勇並駕齊驅,策馬疾馳在通往東宮的大道上,一場關乎太子身心健康真相的探尋大戲就此拉開了帷幕。在這場旅程中,林小風那冷靜而智慧的目光,始終投向那隱藏在重重疑雲背後的答案,期待揭示出太子痛苦掙扎背後的真實故事。

途中,歐智勇如數家珍般向林小風細緻地描繪了太子李德賢這兩日的舉止行蹤,言語間流露出無法掩飾的焦慮與不安。林小風聽罷,背後冷汗瞬時滲出,沿着脊背一路滑下。據歐智勇所述,太子近來的行爲已然偏離常態,他手中緊握那支硃砂筆,在名單上劃圈點叉,其間的決絕與殺伐之意似乎直指環保隊一衆成員。林小風心中暗忖,自己此前對太子的勸誡並未能消解其心頭的熊熊怒火,加之屬下的背叛猶如一把利刃刺入太子的心臟,使得他的情緒如同狂風驟雨中的船隻,一旦方向把握不當,隨時可能顛覆整個朝局,將危機推向更爲兇險的深淵。

兩人駕馭駿馬,蹄聲疾如戰鼓,轉瞬間已至東宮門前。此刻,李德賢仍獨自封閉在寢室之內,不聞世事。林小風輕手推開未鎖的房門,步履悄無聲息地步入室內,原本預備面對太子可能爆發的激烈情緒,卻只見他躺在牀上,面色蒼白如紙,彷彿正陷入一場深沉而疲憊的夢鄉。林小風心生機巧,示意歐智勇以一種既高亢又不至於刺耳的聲音通傳,以免突然的驚擾觸怒到太子本就敏感的神經。

李德賢被這聲音喚醒,掙扎着起身穿衣,面容憔悴不堪,眼神中盡是萎靡之色,以身染風寒爲由解釋近日來身體狀況的急劇下滑。林小風的目光在牀邊散落的報紙堆裡逡巡,見並非預想中的陰謀策劃草圖,內心稍感寬慰。太子遞給他的一張滿目瘡痍的名單,赫然映入眼簾的是硃筆劃過的痕跡,多人名上紅槓交叉,那些人正是環保隊的核心成員。

在林小風追問之下,李德賢痛苦地揭露了環保隊背後的醜惡嘴臉:他們表面上打着行善的旗號,實則對商戶進行敲詐勒索,手段卑劣。儘管太子胸中燃燒着正義之火,一心想要嚴懲這些敗類,但他也清醒地意識到,這場風波起因於自己對待下屬方式失當,若僅憑一時憤怒擅自定奪,不僅違背律法公正,更會引來世人的非議和不滿。

林小風溫文爾雅地開導太子,懇切告誡他務必保持理智,任何決策都必須嚴格遵循法律,同時顧及情理,不可因一時衝動而誤判錯斷,傷害無辜。然而,李德賢聽後仍舊滿腹鬱結,憤懣難平,反駁道那些環保隊成員利用職權謀私,已經喪失了公僕本分,並質疑林小風過於顧慮重重,欠缺果斷行動的決心。面對太子的質問與激憤,林小風心底亦激起一股深深的憤慨之情,他知道此事已在太子心中紮下了根深蒂固的心結,亟需找到合適的化解之道,否則這個心結就如同一根銳利的荊棘,深深刺痛他的心靈,疼痛難以忍受;而且,如果不得妥善處理,這枚隱患或將引起朝廷內外更大的波瀾動盪,牽動整個國家的命運走向。

林小風面色凝重,喉頭似有積鬱欲言又止,稍作咳嗦之後,他那堅定的言語如同鐵錘砸在磐石之上:“咳!此乃科學實驗之偉大功績,實爲黎民百姓福祉所繫,願史官筆下如實記載。”此時,李德賢聞其言辭,眼波流轉,斜睨之間嘴角勾勒出一抹哂笑,彷彿對林小風這番言論並不以爲然。林小風見狀並未退縮,反而挺直了腰桿,繼續陳詞進諫:“殿下若果決意採取極端手段對付環保隊一衆,恐怕非但不能贏得民間的一片叫好,反而會激起輿論的波瀾。誠然,他們確有向商戶敲詐勒索之惡跡斑斑,但在多數平民心中,環保隊仍被視爲善行與正義的象徵。倘若輕易動用武力裁決此事,必將引發民衆的不滿與哀怨,進而玷污殿下的清譽。儘管他們的罪過不可饒恕,卻尚未達到死罪的地步,理應以嚴懲代替殺戮,以此尋求人心的歸服。”

李德賢聽着林小風的話,臉龐上浮現出深沉而複雜的感慨,他徐徐迴應:“老林你所說的雖富含道理,卻讓我想起了昔日在東宮師長們苦口婆心的教誨。”林小風聽罷微微一笑,對此不以爲忤,接着說:“殿下只需妥善處置環保隊之事,至於其餘策略,臣不敢再過多贅述。不知殿下對於其他政務裁斷有何見解?”李德賢此刻眼神堅毅,宣佈決定廢除舊制,一切迴歸原貌,並計劃出資賠償商戶損失,同時通過官方途徑公開致歉。

然而林小風立刻發聲制止:“恢復舊制尚可接受,但對於道歉和賠償之事,則萬萬不可行!朝廷須始終高懸聖明之鏡,豈能隨意承認過失!”李德賢反駁道:“哪個朝代沒有過失誤?歷朝歷代都有帝王頒下罪己詔以示自我反省。”林小風據理力爭:“朝廷公開認錯固然是權宜之策,但百姓的記憶短暫,唯有待風波平息、怨氣消散之後,罪己詔才能真正體現皇恩浩蕩的本質。”

林小風警醒太子:當前形勢下,不宜急於攬過,以免民心動搖,影響皇家尊嚴。對此,李德賢憤慨不已,堅決表示願獨立承擔一切責任,不受他人擺佈。林小風內心暗生慍怒,直言朝廷一貫運用的手腕,在這個時刻太子亦當效仿。他指出,賠錢的做法不僅無助於問題的根本解決,反而可能開啓一個難以收拾的局面,因此應當公正而嚴厲地懲罰那些犯錯的環保隊員,除此之外無需多加任何粉飾。

面對林小風犀利而深入的剖析,李德賢的臉色漸漸由激動轉爲深思,但他仍然猶豫是否應該補償受損商戶。林小風則細緻入微地分析其中的利害關係,強調賠錢之舉一旦開了先例,將難以收場。他提議通過減免稅收、扶持商戶生意等方式來間接彌補損失,這一觀點終於觸動了李德賢的心絃。在感傷的情緒瀰漫中,太子的心情也逐漸趨於平靜。

林小風適時遞上溫暖,從懷中取出一份詳盡的商戶名單,提醒太子即使面臨困境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李德賢接過名單,眼中閃爍着感動的淚光,含淚微笑。此刻,林小風巧妙地展示了袖中的珍饈美食,席間勸太子用餐以緩解緊張情緒。李德賢腹中響起了陣陣空鳴,尷尬之餘也不禁破涕爲笑,最終與林小風共食一道美味的肘子,以此暫且排解內心的糾結與紛擾。

李德賢在林小風的智慧啓迪與美食的慰藉中,心境如同春雨滋潤下的土壤,逐漸舒展開來。次日破曉時分,他精神抖擻地挺直脊樑,猶如砥柱中流,重新投身於繁雜如織的政務海洋之中。對於環保隊的醜行,經過記者們精心雕琢的報道一旦面世,猶如一塊巨石重重砸入湖心,瞬間激起了社會輿論的狂瀾巨浪。朝廷對此反應迅速而有力,處置得當,百姓紛紛讚不絕口。酒樓的部分限制措施得以保留,同時暗自下令環保隊不得再插手任何檢查事務,這一步棋是林小風早有預見的佈局,爲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變故預設了迴旋餘地。

面對環保隊面臨的信任危機,李德賢果斷引入三神幫進行監督制約,這一招棋如定海神針般穩住了動盪的局面,使得朝野上下歸於寧靜。恰逢鄉試臨近,林小風身先士卒,帶領一羣記者策馬疾馳向貢院,路上談笑風生,用輕鬆的話題驅散考生心頭的壓力,讓他們能夠以更加飽滿昂揚的精神面貌去迎接考試的挑戰。

鄉試對於每一位考生而言,無疑是一場關乎命運轉折的重大考驗,金榜題名則意味着身份地位的飛躍提升,但嚴苛的錄取率卻令人望而生畏。一旦成功通過鄉試成爲舉人,不僅享有免稅特權等諸多優待,甚至有可能躍升爲一方士紳,生活境遇由此改觀。然而,林小風心中深感憂慮,若報社中的精英員工在這場科考中脫穎而出,恐怕會失去這些寶貴的人才資源。爲此,他煞費苦心地爲全體考生準備了寓意吉祥的餐食、精良的文具以及充足的補給品,並特意提醒大家攜帶清水以防考場水質不良引發身體不適。

抵達莊嚴肅穆的貢院門前,考生們秩序井然地魚貫而入,林小風立於人羣中,向即將奔赴戰場的記者同仁們送出鼓勵的話語:“諸位切莫過於緊張,安心應考即可。想當年我十五歲便已過關斬將,通過會試,你們皆比我年長許多,必定能斬獲佳績。”儘管記者們聽聞此言內心泛起漣漪,對林小風如此年輕便過會試之事頗感驚奇,但他們更爲感激林小風的關愛與激勵,齊聲致謝後,滿載堅定的信心步入考場。

在衆人奮筆疾書之際,林小風則化身成一位公正嚴謹的監考官,嚴肅且公正地履行着自己的職責。他承諾待考試結束後,將在報社大擺慶功宴,以此表彰每一個勇敢赴考的同仁。這場關係到個人命運轉折的鄉試,在林小風周全細緻的安排下,既充滿了艱難險阻的挑戰,又瀰漫着濃厚的關懷與溫馨,註定將成爲所有人記憶中一段無法磨滅的經歷。

記者們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有序地邁入闈場之內,而林小風則直奔監考官所在的位置而去。那監考官一見林小風的身影映入眼簾,立即疾步上前,臉上掛着一絲焦急與責備交織的表情,對林大人遲來的身影表達不滿,並告知宮中早有要事亟待他處理。林小風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愕然,忙追問何等要事如此緊急。監考官淡然一笑,憶起往昔在宮廷內與林大人的交集,催促他速速進宮應對。

就在這緊張而又微妙的氣氛中,一陣突如其來的喧譁打破了平靜,吸引了林小風和監考官的目光。原來是一名報社考生楊白溪,因其攜帶的物品疑似違規,被考場工作人員粗魯對待,阻撓其入場。林小風目睹此情此景,眼神一凜,迅速移步至紛爭現場,急切詢問詳情。周圍的記者紛紛解釋,聲稱所攜食物並無作弊可能,卻遭受了無理的拒斥。

林小風面色沉靜如鐵,目光犀利地質問負責此事的小吏,監考官見狀,試圖緩和氣氛,他解釋道,在歷次考試中此類狀況屢見不鮮,不必過於在意。然而,林小風並未妥協,堅持查明真相,親自介入事件之中。

監考官只好按照林小風的要求,親自對楊白溪籃中的物品進行逐一覈查。當他翻出幾包方便麪時,因對此類新穎食品知之甚少,不由得對其合規性產生了疑慮。林小風則字字珠璣,條分縷析地辯駁:麪條包裝完整無損,內容清晰明瞭,絕無夾帶作弊材料的可能性,且這些便捷食品是爲考生在備考期間補充能量精心準備的。面對林小風有力的辯護,監考官雖心存疑竇,但也只能暫時退讓,繼續檢查籃中其他的食品。

當一塊肉乾因爲散發出類似牛肉的氣息而再次引發監考官的警惕時,林小風嘴角浮現出一抹淡然笑意,澄清那是鴨肉乾,並強調這些食物與考試本身並無直接關聯,因此不應成爲阻礙考生入場的理由。

隨後,監考官仔細審視着籃中更爲豐富的食品種類,從切糕、蝦條、佐料到沙琪瑪,不禁令周圍的人瞠目結舌。尤其當他發現籃中竟藏着一包珍貴的幹鮑魚時,更是驚愕得幾乎難以自持,他困惑不解爲何考場之內會有這種食材出現。林小風耐心解釋,考生可在休息時段自行烹煮食用,既可滿足口腹之慾,又能提振精神狀態。待監考官又發現了脫水蔬菜的存在,楊白溪立刻說明其輕便實用的特點,令監考官啞口無言。此時的林小風心中暗自得意,爲自己及下屬這份體貼入微的心思感到欣慰。

經過林小風的一再堅持以及對所有物品的詳細覈實確認,楊白溪終於得以攜帶籃中全部食物安然進入考場。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林小風公正無私的原則立場,更體現了他對下屬及考生細緻入微的人文關懷。考場內外,人們議論紛紛,無不以欽佩的目光投向這位行事獨特、心思細膩的林大人。他的行動如同一股清流,盪滌着考場內外冷漠刻板的風氣,使得這場關乎命運轉折的考試,平添了幾分人性的溫暖與光輝。

林小風與監考官並肩而行,共同對每一位記室所攜帶的食籃進行細緻入微的檢查。籃中物品繁多,琳琅滿目,有乾果、糕點、醃製肉類以及各種新奇的食物,監考官一邊查驗,一邊苦笑連連,心中不禁暗自感嘆時光流轉,今非昔比,如今考生們所攜食物之豐盛,實乃前所未見。圍觀的學子們目睹此景,各自心生五味雜陳,對比之下,自覺所帶食物顯得簡陋寒酸,頓感自卑與挫敗。

待所有物品逐一查畢,林小風遂與監考官一道踏入那座莊嚴肅穆的貢院之內。貢院佔地廣闊,巍峨壯觀,可容納萬餘名士子同時應試,然而其間的號舍狹窄逼仄,僅能容一人蜷縮其間休息,條件之艱苦令人咋舌。每當科舉大典之際,無論貧富貴賤,衆考生皆需在此忍受種種艱難困苦,正是在這嚴苛環境下的公平競爭,使得科舉成爲了世間罕有的公正選拔殿堂。

在貢院內巡視了一番後,林小風疾步前往鷺湖樓,只見陳曙光早已在那裡等候,面帶慍色,質問他爲何姍姍來遲,並強調掄才大典如此重大之事絕不可掉以輕心,若再延誤,恐將面臨彈劾之虞。林小風聞聽此言,面上閃過一絲尷尬,旋即解釋自己剛纔在外處理考生夾帶違規物品之事,並親切地喚了一聲“三舅”。這一聲呼喚令陳曙光臉色陡然變得複雜起來,彷彿勾起了某種深藏的情感波瀾。

緊接着,陳曙光提及除監考任務外,林小風還需承擔閱卷重任,林小風聞聽此言,內心頓時一緊,深知一旦涉足閱卷環節,將會帶來無窮的隱患,故堅決拒絕參與。周圍的羣考官聽到林小風親暱地稱呼陳曙光爲“三舅”,無不驚訝萬分,紛紛猜測他們之間究竟有何種特殊關係,頃刻間,議論之聲四起,猶如沸水般翻涌不息。

陳曙光無奈而又嚴厲地告誡林小風,在公共場合切不可如此稱呼他,着重強調作爲監考官,閱卷本就是職責所在,不容推諉迴避。然而,面對陳曙光的勸誡,林小風依舊堅持己見,只願擔任監考而不願參與閱卷。陳曙光見狀怒氣勃發,厲聲警告林小風務必履行全部職責,否則必將此事上報朝廷,請求予以嚴懲。

就在這緊張氣氛即將升級之際,林小風突然拋出一句驚人之語,聲稱自己最近所讀的書籍均爲淫穢之作,此話一出,周圍人羣瞬間愕然失色,陳曙光更是面色鐵青,震怒至極。他聲色俱厲地命令林小風必須完成監考官的所有工作,不得有任何疏忽懈怠,否則必會追究其失職責任。周圍的其他考官對此也是搖頭嘆息不已,紛紛惋惜林小風此舉不僅讓身爲三舅的陳曙光焦頭爛額,更給整個科舉大典平添了無盡的困擾和紛擾。

林小風面對陳曙光那猶如雷霆般的嚴厲警告,非但未予辯解,反而將話語悄然嚥下,心中卻已在默唸着一套巧妙的脫身之策。任憑陳曙光的話語如何犀利如刀,林小風始終泰然自若,像一塊穩穩紮根大地的磐石,無動於衷。待到考生們逐一踏入闈場,東方天際已現出魚肚白的微光,監考官們逐一完成考場封閉工作,各自開始履行各自的職責。考試的大幕正式拉開,衆考官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號舍之間,進行巡察監督,而林小風亦跟隨隊伍巡視,但他關注的重點並不在於試卷上的墨跡斑駁,而是鎖定在考生們的姓名籍貫之上。每當目光觸及面容和善、氣質出衆者,他便會在內心深處默默記下其身影,等到獨處無人之際,纔將其詳細記錄於紙張之上,儘量避免打擾到考生們的專注答題。

林小風選拔記者的標準獨特且飽受爭議,他以相貌爲首要考量因素,憑藉前世的洞察力堅信,一個人的外貌往往能折射出其是否具備有效的溝通能力。儘管報社是他一手創辦並經營起來的,但具體的日常事務管理早已交由他人打理,他自己則專掌財政大權這一要職。如今靖江帝誤以爲他在人才選拔上經驗豐富,特命他參與此次記者選拔,林小風雖感無奈,卻只能憑藉生活中的點滴經驗和直覺來做出判斷。在他看來,由於記者需要頻繁接觸社會各階層人士,因此相貌出衆之人更有可能在人際交往中游刃有餘,這成爲了他別具一格的考覈基準。

隨着腳步在六排號舍間徐徐巡行,林小風已從人羣中篩選出十多位面龐端正、衣着簡樸的寒門學子,他們身上散發出一股蓄勢待發的潛力與堅韌不屈的精神風貌。林小風深知那些家境優越之人或許難以全心投入記者這份職業,反倒是出身貧寒的子弟,通過成爲記者可以接觸到權貴階層,拓寬人脈,甚至有望步入仕途。他以樂善好施的心態,願意竭盡全力去發掘每一個具有潛質的人才。許多考生都感受到了他的關注,儘管感到異常,卻都不敢因此分神。

當林小風漫步至洪字號舍時,恰巧瞥見楊白溪正在認真作答,字跡工整有力,不禁微微點頭,頗感滿意。接下來,在陸深深所在的號舍前,他駐足停留。陸深深乃是戶部尚書陸印生的兒子。林小風暗自一笑,憶起平日裡陸深深父親對其諸多不滿的情景,今日在此相遇,心頭不由得掠過一絲得意。此刻,陸深深正全力以赴地解答試題,胸有成竹,懷揣着有一天能夠接近權力核心,洗刷恥辱的決心,尤其是對林小風有着深深的忌恨。

正當陸深深沉浸於自己的世界之中,忽覺光線變得昏暗,擡眼一看,只見林小風正微笑着站在自己面前。陸深深瞬間驚恐萬分,面上擠出一抹猙獰的笑容,勉強問候道:“林……林大人好。”

林小風面色溫和如春日陽光,面對陸深深那滿目惶恐、緊張不安的神色,嘴角掛着一抹淡然的微笑,言辭沉穩:“陸公子,真是久違了。”陸深深聞此語,心頭一緊,猶如被無形之手緊緊扼住咽喉,低頭含糊應答,然而內心深處那份恨意卻如同潮水般洶涌澎湃,他心中暗自發誓:今日所受之屈辱,必將在他日以輝煌騰達的方式予以清算!林小風則用低沉而平靜的聲音安撫着他:“陸公子無需過於憂慮,保持心境平和是首要。至於那些陳年往事,譬如畫舫酒宴後的荒唐行徑,在下早已將其拋諸腦後。”

陸深深聽罷,胸中怒火瞬間升騰起來,彷彿熾熱的岩漿在血管中翻滾,但他竭力忍耐,將緊握的拳頭深藏於寬大的衣袖之中,不敢輕易泄露半分敵意。林小風不急不躁地繼續道:“雖然你我兩家之間存在一些難以化解的嫌隙,在下對伱們父子確有些許不滿,但在此科舉大典之上,身爲考官,我必須公正無私,不受任何私人恩怨影響評判。”他強調着自己的立場:“你要明白,我並非那種陰險狡詐之人,行事自有原則。”

待林小風轉身離去時,陸深深極力抑制住內心的波瀾,艱難地挺直腰桿,強顏歡笑,敷衍地讚許林小風處事公平。然而,當林小風再度巡迴至號舍間巡查之際,陸深深的憤怒終於無法再壓抑,他突然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咆哮,這一舉動立刻吸引了周圍所有考生的目光。儘管由於號舍的遮擋,旁人無法看清內情,楊白溪從陸深深的異狀中敏銳察覺到了林小風的關注焦點原來並未全在他身上。

林小風聽到陸深深的怒吼,臉色瞬時變得冷峻嚴肅,立即上前警告制止。周圍的衆考官聞聲紛紛趕來,當他們發現爭執雙方竟是戶部尚書陸印生的兒子與林小風時,不禁個個面露難色。林小風嚴正聲明自己作爲考官絕不可能有任何偏私行爲,並質問陸深深爲何在這種場合失態喧譁。考官們追問之下,陸深深藉口稱林小風在附近頻繁出現影響了他的考試狀態。

考官們神情嚴峻,嚴厲訓誡陸深深考場紀律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再有任何喧譁行爲必將被驅逐出場。陸深深啞口無言,心有餘悸之下只能辯解是誤以爲監考官正常巡視造成干擾。儘管考官們對此解釋頗感無奈,但他們依然再次嚴詞警告陸深深務必遵守考場規則,不得再犯錯誤。

林小風在處理此事時,雖帶着一絲揶揄,卻又不失關懷之情,他提醒陸深深應當集中精力於考試本身,不應被外界微不足道的動作所左右,同時舉例其他考生都能泰然自若地應對類似情況。陸深深聽後羞愧得無地自容,內心空洞無力,唯恐真的因此事件失去寶貴的考試資格。林小風展現出寬容大度的一面,勸告衆人儘快迴歸各自崗位,減輕陸深深的緊張壓力。

目睹林小風如此妥善處置,考官們無不感到驚訝,進而要求陸深深向林小風表示歉意。陸深深顫抖着垂下了頭顱,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幾乎要溢出。臨走前,林小風還不忘諄諄教誨陸深深應當心無旁騖地參加考試。隨着林小風及考官們漸行漸遠,人羣中的竊竊私議漸漸散去,留下的只是陸深深在狹窄的號舍內獨自品味悔恨交織的情感。

此刻,陸深深的面色蒼白如紙,最後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耳邊迴盪着遠去的腳步聲和考官們的低聲議論。人們都在惋惜陸印生對兒子教育上的疏漏。陸深深留在號舍之內,面對着未知的命運,他默默祈禱這場風波不要讓他失去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能夠順利通過這次至關重要的考試。

林小風與衆考官共聚一堂,話題不離教子育才之大計。他們熱烈討論着林小風提出的二十一世紀嚴苛教育理念,這一套體系猶如砥礪石,要求日誦詩百首、文二十篇,熟讀兩卷經書爲常課,甚至包括雪地苦行以鍛鍊意志,琴棋書畫全面發展,力求塑造全才。其細節詳盡至極,聽得衆考官目瞪口呆,無不感慨林小風年少科舉及第的成就背後,與這嚴謹得近乎殘酷的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其中兩位考官聞此教誨,竟生出再生子嗣以實踐這套教化法則之意;餘下的則默默盤算在孫輩中試行,深感遺憾未能早些領悟其中奧秘。

正午陽光熾烈,衆人暫且收起交談,各歸其位履行監考職責。林小風步履輕盈,在考生叢中穿行,宛如審視一片生機勃發又飽受壓抑的叢林。他細細捕捉每一位學子的獨特神態:有的眉峰緊鎖,如入無人之境,陷入深深的沉思;有的卻漫不經心,筆走龍蛇間流露出敷衍之意;而最令林小風動容的,則是那些抓耳撓腮、愁雲慘淡者,儘管滿腹疑慮仍咬牙堅持,無從下筆的焦灼痛苦顯於色。他仔細觀察號舍間的差異,底樓空間因鄰近茅廁而惡臭熏天,逼仄的小號舍使人坐臥皆不適,唯有居中的老號舍成爲了衆多考生競相爭奪的風水寶地。林小風注意到,貧窮的學子往往被命運擲骰般定在底層,這一現象映射出選拔機制的不公,他對此只能付之一笑,深知世事艱難,貧富子弟之間彷彿是騎自行車的少年與駕馭跑車飛機的驕子並駕齊驅,即使後者奮力追趕,也需付出數倍努力才能觸及那遙不可及的平等起跑線。

午後陽光似火爐般炙烤大地,林小風身上的官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考場內混合着一股異味,源自考生們就地解決生理需求後的殘留。這時,林小風偶然發現連向來機敏的報社記者商清亦有此舉,不禁面色微慍,質問他何故不去茅廁解決問題。商清面露羞愧,坦言坊間流傳一則傳言——若在考試期間去茅廁,會被考官認爲毅力薄弱,並可能因此在試卷上留下無形的“屎戳”,影響最終評判。林小風聽罷驚訝萬分,對於如此荒誕不經的潛規則感到憤慨不已。

隨後,林小風返回公務室,向陳曙光探詢有關“屎戳”的來歷,這才得知原來這是歷年鄉試沿襲下來的傳統,意圖考驗考生的忍耐力和堅韌品格。然而,林小風對這樣的規定提出質疑,認爲吃苦耐勞並非衡量人才高下的唯一標準,不應成爲加諸學子身上的額外負擔。陳曙光則迴應說,讀書人本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只是小小的磨礪,倘若連這點小挫折都難以承受,恐怕日後難堪重任。

談話間隙,林小風提及沐浴之事,驚悉朝廷同僚竟有人五日才沐浴一次,對此他表示極爲不可思議。儘管內心對“屎戳”規矩持有異議,但現實面前,林小風只好暫時接納現狀,繼續一絲不苟地執行監考任務,確保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學子。

陳曙光聽聞林小風言語間那股未經修飾的直率與粗獷,頓時面色陡變,一雙怒目圓睜如銅鈴,嗓音嚴厲地喝止他不可再信口開河。面對陳曙光的厲聲責難,林小風並未急於辯駁,他深知與其在脣槍舌劍中耗盡精力,不如選擇沉默以待時機。於是,他淡然地將杯中剩餘茶水一飲而盡,衣袖輕輕揮動,留下一個決然轉身的背影,只留給陳曙光滿腹憤懣與不平。

午後陽光斜斜灑落,光影斑駁於考場之內,林小風緩步穿行其間,目光所及之處,衆多考生面露飢色,忍受着生理需求的煎熬,他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同情與關懷。當他的視線落在楊白溪的號舍前時,只見楊白溪臉色蒼白如紙,眉眼之間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急需如廁的尷尬窘態。楊白溪忍無可忍之下,向林小風投來求助的目光。林小風見狀,毫不猶豫地親自陪同楊白溪前往茅廁,並藉此機會再次提及那個讓人心頭一緊的“屎戳”舊俗。楊白溪對林小風的理解和體貼感激涕零,同時也道出了諸多學子在這莊嚴肅穆的考場之上,不得不做出違揹人之常情的無奈之舉。

林小風獨自立於茅廁之外,目睹熙攘的考生們進進出出,心頭五味雜陳,反覆琢磨如何能革除這壓抑人性、束縛學子的陳規陋習。終於,他心底萌生一股堅定的決心,誓要爲這些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做些什麼。於是,他逐一拜訪各監考官,憑藉機智找尋託詞,一一借來那些象徵嚴苛教條的“屎戳”,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將它們盡數投入茅廁之中,以此宣告這一不合理規則的終結。此舉不僅消除了縈繞在考生心頭的憂慮,使他們能夠全心投入到考試本身,更顯現出林小風身爲公職人員,對莘莘學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庇護之情。此事迅速在考場內外傳爲佳話,猶如一道暖陽穿透了籠罩科舉世界的陰霾,給這個看似冷酷無情的制度帶來了一絲人性的溫暖與光明。

林小風深知,僅靠收繳“屎戳”這一舉措並不能根除科舉考試中那些嚴苛且冷酷的規矩。於是,在夕陽斜照的餘暉下,他再次踏入公房,執筆疾書一封長信。陳曙光見其再度歸來,雖未多言詢問,卻始終用目光緊緊跟隨着他的動作。片刻之後,書信已然完成,林小風特地安排監考官將這封信親自轉交給北廊日報的項協宏,並囑咐備上豐盛佳餚以犒勞所有參與監考的官員。監考官接過了那沉甸甸的信函與銀票,臉上掠過一絲遲疑之色,對此,林小風洞悉於心,又增補了一些銀票,並溫和地安慰他不必有任何憂慮。 待監考官離去,天邊最後一抹霞光也逐漸消逝,考場內燈火通明,考生們仍聚精會神地在試卷上揮毫潑墨。林小風稍作休整,重新回到考場之中,巡視着每一個號舍內的學子。黃昏時分,按照慣例,每位考生都會領取三支蠟燭,直至三支蠟燭燃盡,方意味着一天的考試落下帷幕。此刻,陸續有其他考官前來詢問“屎戳”的去向,林小風面帶從容微笑,逐一應對,直至四位考官同時出現,追問戳印何在。林小風微笑着答道:“不慎遺忘在了公房之內,幸而有人臨時找來替代。”儘管諸位考官心中仍有疑惑,但考慮到今日已接近尾聲,便暫且按下不表。

夜幕低垂,考試終告一段落,林小風重歸寂靜的公房,考官們再次追問戳印之事,他則藉故推諉明日定會取回,並提及已經準備了豐富的酒宴款待大家。聽聞此言,考官們心中的不滿稍有緩解,但不忘提醒爲保證夜間閱卷的質量,不得飲酒。不久,一道道精緻菜餚如畫卷般鋪陳開來,面對陳曙光對這場奢華晚宴的不解,林小風巧妙引用膾炙人口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此解釋這是爲了讓辛勞了一整天的衆人能在艱苦之餘品味生活,享受一頓精心烹飪的美饌。此言一出,滿堂頓時掌聲雷動,熱烈的喝彩聲中充滿了對這份深邃人文關懷的感動。陳曙光也被深深打動,遂與衆考官一同落座,共同品嚐這場別具意義的特別晚宴。

陳曙光的話語方落,猶如暮鼓晨鐘,給在座的衆考官帶來了一絲寬慰。三年一度的鄉試盛典雖在京城貢院舉行,但參與監考的官員中不乏遠道而來的外任地方要員,此刻齊聚一堂,不僅有利於嚴密防範科場舞弊行爲,更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加強了溝通交流。這些長期在外任職的官員鮮有經歷如此冗長而艱辛的監考歷程,面對滿桌珍饈美饌,不由得感到一種久違的釋然與慰藉。

席間,笑聲不斷,追憶起歷屆科舉中的種種逸事趣聞。林小風並未急於大快朵頤,而是面帶和煦微笑,在席位間穿梭自如,如同一位親民的好客主人,周到地爲每位官員斟酒佈菜,那親切隨和的姿態讓人倍感舒適自在。儘管衆考官均明瞭公務重於泰山,對飲酒一事嚴詞拒絕,卻無法抗拒佳餚的誘惑,盡情品嚐。林小風見狀,並不強勸,轉而以一雙筷子代替了酒杯的角色,頻繁地爲大家分餐添食,頃刻之間,宴席氣氛愈發溫馨和諧,衆人對林小風的好感如春風化雨般悄然滋生,特別是那些來自基層的地方官員更是受寵若驚,儘管他們也曾聽聞林小風行事張揚霸道的傳聞。

陳曙光獨坐一隅,目光犀利且狐疑,仔細觀察着林小風的一舉一動,揣測他每一步背後可能隱藏的深意。林小風則全然不顧他人目光,大口暢飲,豪邁吃肉,彷彿刻意吸引全場注意。陳曙光適時提醒他勿沉溺宴樂,以免耽誤正事,然而林小風哈哈一笑,聲稱自己海量無懼,此番特意準備美食盛宴,實則是投其所好,迎合陳曙光平素對飲食的講究。聞此言,陳曙光心中的疑惑更深一層,直言“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警示林小風科舉關乎國之根本,不容絲毫輕忽。

林小風對此不以爲意,輕鬆笑對,稱自己尊老敬賢,斷不敢在科舉這等國家大事上胡作非爲,甚至還親暱地以“三舅”之稱喚陳曙光,試圖以此消解微妙的緊張氛圍。陳曙光慍怒未減,內心充滿懷疑,追問何人背後對他妄加議論。林小風卻憑藉一句機智詼諧的話轉移了話題,巧妙避開了質疑的鋒芒。

正當此時,鄰座的一位府推官佘文清向林小風拋來橄欖枝,誇讚他在京中有“殘詞聖手”的美譽,對其脫口而出的詩句讚不絕口,進而懇請林小風傳授詩詞之道。佘文清聲情並茂地朗誦起《憫農》詩篇,再次引燃了全場熱烈的掌聲與喝彩。

林小風聽聞佘文清如此讚譽,心頭涌起一陣惶恐不安,因爲他深知自己抄襲詩句的秘密終難長久隱瞞,如今佘文清的盛讚反而令他尷尬至極。在周圍人的期待與興奮之中,連陳曙光也饒有興趣地將注意力轉向了這邊。面對佘文清誠摯的請教,林小風一時語塞,窘迫萬分。短暫的沉默後,林小風硬是擠出鎮定自若的表情,輕輕拍了拍佘文清的肩膀,示意他重新坐下,準備接受一場關於詩詞內涵的深度探討。這場突如其來的詩詞對話,成爲了夜幕下宴會的一抹獨特亮色,也爲林小風的命運埋下了未知的伏筆。

佘文清的內心,猶如平靜湖面被輕投一顆石子,蕩起了微妙而深邃的漣漪。當那林小風以“文清”二字親暱地呼喚他時,他並未過多揣摩這稱呼背後可能潛藏的深意,只是順其自然地在席間落座。林小風,這位被外界讚譽爲“殘詞聖手”的才子,卻在滿堂賓客面前,以一種坦誠無僞的態度推辭了這份他人眼中的至高榮譽,直言自己並無對詩詞雅緻的嗜好,此言甫出,全場瞬間陷入愕然的寂靜,各人心中各自盤算着,這個男人是否過於謙遜,抑或是隱藏了更深的智慧。

然而,每當話題流轉至他的成名之作《雨霖鈴》之際,人羣的情緒便如湖水般波動起來,滿懷期待與由衷的讚美。他們熱切期盼林小風能就詩論展開一番分享,彷彿是在等待一場精神盛宴。而林小風也確實不負衆望,他借憫農詩意象生動地闡述作詩之道——如同在生活中捕捉那些細微的美好,積攢素材,靜待靈感如同滾油炸制豆角與麻團般,在某一瞬爆發出來,方能使平凡的生活瑣碎昇華爲詩意的佳餚。他再以巧妙的比喻道出詩才的噴涌:就像冷麪團遇熱後的急劇膨脹,只有在靈感閃現的一剎那,平日裡積澱的智慧纔會如雲霧翻騰般昇華。

佘文清沉浸在這番詩論之中,心神嚮往更深層次的探討,於是他誠摯懇請林小風即興賦詩一首。然而,林小風卻以靈感難以即時捕捉爲由,婉轉拒絕了這一要求,隨口吟詠出那句流傳千古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竟意外收穫了全場熱烈的掌聲與喝彩,這其中陳曙光更是讚不絕口,眼中閃爍着欽佩的光芒。儘管林小風對此略顯尷尬,但他亦藉此機會坐下,舉杯飲酒,試圖以此化解心中的困頓與無奈。

此時此刻,宴席的氣氛再度攀升至高潮,就在人們幾乎要忘記剛纔的話題之時,忽有一人提及林小風向諸位考官逐一借取印章之事,此言一出,立即引發了考官們竊竊私語和紛紛議論。直至此時,大家才驚覺,原來林小風手中已經握有了所有考官的大印。陳曙光的臉色瞬間變得嚴峻,厲聲質問林小風此舉背後的真正意圖。面對這樣的質疑,林小風則故作懵懂無知狀,淡然迴應,聲稱不知何爲所謂的印章,這讓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愕然,同時也更加激發了他們對他深深的好奇與探究之心。

林小風舉杯對月,眼中倒映出宴席間的衆生百態,諸人面色各異,有的皺眉疑惑、有的憤懣不平、有的淡然卻又充滿好奇。儘管各自心緒翻涌,但礙於共聚一堂且主考官陳曙光威嚴在座,衆人皆壓抑着內心的不滿,未敢發作。陳曙光目光如炬,遊走於各人臉龐之間,那午間林小風戲謔提及的“屎戳”之事此刻猶如一幅畫面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他心中瞬間有了計較。見林小風竟然悄無聲息地將所有印章收爲己有,陳曙光臉色陡變,怒不可遏,揚聲喝道:“休得裝瘋賣傻,速速歸還印章,否則我必上報朝廷,嚴懲此事絕不寬貸!”

面對陳曙光的嚴厲責難,林小風故作恍然狀,眼神閃爍中帶有一絲狡黠,他辯解道此舉實爲助人爲樂之舉,考場之上人數有限,印章數量多寡並無實際作用,一人一枚足矣,因此才代新來的同僚分擔瑣事。佘文清聞此言,愕然之餘無以迴應,內心波瀾起伏。

陳曙光聽罷冷笑連連,正欲親自搜尋印章,卻被林小風從容制止。林小風直言揭露他人之短乃卑劣行爲,並提議如有異議,不妨來一場公正對決,鑑於自己正值壯年,體魄強健,願意讓對方先出手三拳以示公平。此言甫出,全場譁然,無人預料到林小風竟有如此傲骨凌雲的一面。陳曙光更是被激起了滿腔怒火,氣血上涌,欲上前教訓林小風,卻遭到其他考官們的力阻。此時,人羣中突然有人爆出驚人內幕——原來林小風是陳曙光的外甥,這消息如同烈火遇上了油,使得陳曙光氣急攻心,最終昏厥過去。

考官們頓時亂作一團,郎中聞訊迅速趕來,忙將昏迷不醒的陳曙光擡離了現場。林小風站在尷尬與無奈交織的風暴中心,原本計劃先展示霸道姿態再曉以情理,卻不料陳曙光會因情緒激動而暈厥。此刻,羣情激憤,考官們紛紛指責林小風借走印章的真實目的以及其攪亂考場秩序的行爲。林小風硬擠出一絲苦笑,試圖解釋陳曙光舊疾纏身,易發暈厥症狀,並懇請衆人對其親屬關係保密。

一位神色嚴峻的考官厲聲質問林小風如何膽敢頂撞上官、擾亂考場秩序,並堅持要求他明確交代印章的具體去向。待陳曙光被妥善安置於寢室之後,林小風挺直腰板,提高嗓音坦誠已將多餘的印章悉數丟棄,並保證會賠償由此帶來的任何損失。他直言印章的存在純屬多餘,若真有人意圖舞弊,在閱卷之時自有其它途徑加以甄別。然而,他的這一番剖白非但沒有平息衆人的憤怒,反而更激起一片強烈的譴責之聲,人們痛斥他膽大包天,行事放肆,不知敬畏。

林小風的嘴角微微挑起一抹哂笑,那笑意如同一把銳利的刀刃,切割開世事的表象,直抵其內核。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毫不掩飾地揭示了考場舞弊之事被輕率地以出恭這般微不足道的理由定性,直言這是對公正天大的褻瀆。此言甫一出口,就像一塊頑石投入了靜謐的湖心,激起一圈圈漣漪。衆考官聞聽之後,面面相覷,猶如初夏時節的蟬鳴般,議論之聲此起彼伏,嘈雜而紊亂,充斥着整個空間。

林小風面對這番喧囂與紛亂,並未退縮,反而挺身而立,眉宇間凝聚的凜然正氣猶如破曉時分的陽光,驅散陰霾。他高聲質問在座每一位考官,科舉制度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如一聲驚雷,震動全場。

人羣中,佘文清在點名之下沉思須臾,然後鏗鏘有力地吐出了兩個字,那聲音重如千鈞,彷彿能夠壓垮一切不公——“公平”。然而,林小風並未滿足於這一答案,他繼續深入挖掘,藉由家境貧富差距對考試產生的深遠影響爲引子,生動描繪了北廊報社記者攜帶鮑魚赴試的例子,以此力證在規則允許範圍內,對於那些身處劣勢的一方進行合理扶持是多麼必要且迫切。

儘管四周考官們或投來揶揄、或充滿質疑的目光,但林小風卻表現得異常平靜,彷彿任何風雨都無法在他的內心掀起波瀾。他接着敘述了一個來自偏遠山村青年科比的故事,科比歷經生活的艱辛磨礪和求學路上的困苦坎坷,終於站在了京城鄉試的大門前。然而,一場因誤解與無情戳記引發的悲劇,讓科比多年的辛勤付出化爲烏有,令人痛心疾首。林小風藉助科比的遭遇,犀利地揭露了現行科舉制度下的諸多不平之處,並堅決主張,在監考已經極其嚴密的情況下,不應再輕易因爲一個戳記就斷送掉考生一生的希望和前程。

話音未落之際,林小風怒不可遏,從懷中猛地掏出那隻私留的戳記,用力擲向地面。只聽得“砰”地一聲脆響,戳記瞬間破碎成無數碎片,散落在冰冷堅硬的地磚上,彷彿象徵着他堅決捍衛公正的決心和誓言,決不允許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目睹這一切,考官們無不瞠目結舌,紛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與反省之中,原本嘈雜的考場瞬時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沉寂。

最後,林小風留下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話語,然後轉身離去。他掩面的動作中蘊含着對公正理想的執着堅守,也流露出對現實困境的深深無奈與悲涼,那背影在夕陽餘暉中顯得格外堅韌而孤獨,卻也充滿了力量。

在世間繁華與蒼涼並存的角落,那些看似粗獷實則淳樸仗義的屠狗者們,他們的俠肝義膽往往源於骨子裡那份來自泥土的本真和未被世俗污染的善良。他們因情感的熾熱而行動果決,直截了當,不拘泥於繁文縟節。相比之下,讀書人並非皆爲冷漠無情之流,他們大多生活在溫飽無虞、詩書滿室的環境中,見識廣博,深思熟慮,每一舉動都牽扯着對長遠影響的權衡,因此,在行爲舉止上與屠狗者形成鮮明對照。

貢院之內,那些身居高位的考官們,儘管心懷林小風所揭示的考生困苦,但面對積澱千年的科舉舊制,彷彿每個人肩頭都壓着一塊無法輕易撼動的磐石。深知一旦觸動根基深厚的制度,就可能引發一連串難以預測的動盪與風險,無人願做那破冰前行的第一人。夜色降臨,林小風離去之後,十數位考官按捺不住內心的掙扎,上門索要戳子;而其餘的人則選擇避而不談,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各自歸寢,等待次日未知的變局。

···································································

次日清晨,晨光熹微中,林小風門前竟聚集了十幾名考官,他們面露尷尬,話語間充滿遲疑,顯然是前來討還昨晚提及的戳子。然而林小風對此並未顯露出絲毫慌亂,他泰然自若地回答已經將戳子丟棄,並承諾儘快重新購置一批以替代舊物。隨後,林小風借酒醉不適爲由,閉門謝客,衆考官只得怏怏離去,心中五味雜陳。

又是一輪朝陽升起,科舉考試依然按照既定程序進行。此刻,主考官陳曙光在清醒狀態下,特意召見林小風,針對前夜之事嚴詞質詢,明確要求林小風交還戳子,否則將剝奪其監考資格,並可能將此事上報至靖江帝。面對陳曙光的強硬態度,林小風依舊保持淡然的姿態,再次道歉並透露已派人緊急採買新的戳子,並試圖通過講述一則故事來緩解緊張氛圍。然而,陳曙光並未接受他的緩和策略,反而冷嘲熱諷地提起林小風過去在陽曲縣所推行的改革嘗試,那些未能得到廣泛認可的做法,嚴厲斥責他擅自篡改科舉規則的行爲。

陳曙光堅持認爲戳子問題關乎科舉公正的根本,不容林小風隨意改動。對此,林小風面色嚴峻,眉頭緊鎖,反駁道:所謂規矩,實質上是封建殘餘勢力的一種僵化象徵,他援引自己曾在北廊坊教育體系中實施的改革爲例,深入剖析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兩人之間的辯論如劍拔弩張,激烈的言辭猶如刀鋒相擊,現場氣氛逐漸凝重起來,彷彿預示着一場疾風驟雨般的變革風暴即將來臨。這場爭論不僅聚焦於小小的戳子,更是在叩問整個科舉制度的靈魂,拷問何爲真正的公平與正義。

林小風陡然間一掌狠拍在案上,這突如其來的響動猶如寂靜深夜的炸雷,在沉寂壓抑的考場中炸裂開來,瞬間將空氣凝固。陳曙光被驚得臉色瞬息萬變,宛如被一股無形而強大的衝擊波掃過,身形微不可察地顫抖了一下。他緊皺着眉頭,面容嚴肅,話語中蘊含着堅定與不屈:“這世間哪有如此不公之規,理應改弦更張!試問,茅廁本是滿足人基本生理需求之地,怎可因其禁錮,便無視人性王法?我靖江律例之中,是否真有明文規定,考生在科舉考試期間不得如廁?請您明確指教一番!”

林小風的話語粗獷直接,言語中的穢物比喻頻繁拋出,那股直抵人心的衝擊力使得在場之人聽聞後內心翻江倒海,幾欲作嘔。陳曙光面泛紅潮,眼中交織着慍怒與無奈,聲色俱厲地反駁道:“休得在此混淆視聽,考場自有其嚴正規範,豈能容你用這般粗鄙言辭玷污神聖殿堂?”

林小風聽完,嘴角勾起一抹哂笑,一股狂放不羈的氣息撲面而來:“排泄何罪之有?即便是備受尊崇的文曲星下凡人間,也需面對世俗之事!”此話擲地有聲,令陳曙光勃然大怒:“你竟敢對象徵朝廷尊嚴、天下士子膜拜的文曲星進行褻瀆?”

文曲星,那是文昌帝君降臨塵世的化身,被視爲萬千學子精神寄託的神聖存在,任何對其的輕慢和褻瀆,都會觸及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敬畏。此刻,林小風在肅穆莊嚴的貢院考場內拋出這番離經叛道的話語,無疑讓陳曙光內心難以承受。

“你膽敢以卑賤污穢之事關聯至高無上的文曲星,實乃猖獗至極!”陳曙光手指抑制不住地顫抖,胸中滿載憤懣與痛心,急於制止林小風的胡言亂語。林小風見狀,眼神微微閃爍,適時收斂了鋒芒,顧念到對方年長於己,轉而語氣平和地道:“三舅,此事不宜再深究,確實有失雅觀。”

儘管心中依舊波瀾起伏,陳曙光還是接納了林小風的轉變。林小風進一步追問防止作弊的真實情況,陳曙光坦誠迴應:考場內外佈滿了森嚴戒備,並非僅依靠外界傳言中的“屎戳子”來約束考生,但科舉考試確實是仕途必經的一道關卡,不論是官員還是考生,都必須接受並適應這種權威的考驗。“無法通過這小小考驗的人,自然不足以擔當官職重任,朝堂上下對此皆心知肚明,這是簡單而又真實的道理。”陳曙光語氣莊重地強調。

林小風聽罷,心頭涌起萬千感慨。所謂的“屎戳子”,其實並非簡單的防弊工具,而是科舉制度無形中馴化未來官員的一種體現。從步入貢院的第一刻起,考生便開始接觸權力體系,自上而下的權威洗禮接踵而至,順從而行,正是踏入仕途的第一步。這樣的規矩,並非一人一時所能決定,而是官僚系統歷經歲月演化的結果,一種深深烙印在骨髓裡的馴化方式。

林小風回憶起前世種種,深知這其中的奧秘所在。如今提及考場舞弊,實質上觸及的是貧寒子弟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他敏銳洞察到,那些身處底層考號的貧寒學子比例過高,甚至最基本的如廁權益都被剝奪,相比之下,權貴子弟卻享受着優渥待遇。面對林小風的揭示,陳曙光面色愈發凝重,承諾會深入調查並將事實真相如實上報朝廷,並且質問這一現象與“屎戳子”的關聯所在。

林小風直言無諱,堅持認爲考場應當秉持公平至上原則,揭露底號貧寒學子所承受的不公待遇,質疑考場公正性的根本基石。陳曙光在激憤中起身,雖答應徹底查證並將不公問題上報朝廷,卻又堅決表示要在午時之前廢除“屎戳子”制度,隨後轉身拂袖而去。

林小風望着陳曙光遠去的身影,面上波瀾不驚,然而那雙深邃的眼眸裡卻彷彿已洞悉一切,正在醞釀下一步行動的策略,如同一隻蓄勢待發的獵豹,準備對這場關乎公正與權利的遊戲發起新一輪的挑戰。

正午時分,陽光如烈火般熾熱,陳曙光滿面憂慮地匆匆趕回貢院,心頭纏繞着關於考場座次安排的疑雲,滿腹愁腸難以排解。他目光一瞥,看見林小風仍舊停留在原處,頓時怒氣勃發,疾言厲色地質問道:“你爲何還不去監考,還在此地滯留?”

此刻的貢院內沉悶得彷彿能擰出水來,六部調查記者的事宜已然結束,剩下的時間裡,林小風在炎炎夏日中百無聊賴,昏昏欲睡,索性伏案打盹。

面對陳曙光的責問,林小風慵懶地擡起頭,眼神朦朧而迷離,含糊其辭地迴應:“您不是吩咐過我,要等到考試結束後才能離開嗎?我正在此等候。”陳曙光急不可耐地追問:“那‘戳子’現在何處?!”

林小風從桌案上緩緩起身,桌面下露出一隻精巧的小木盒,他輕輕打開盒子,裡面整整齊齊擺放着幾排小巧玲瓏的印章。陳曙光見狀,心中稍感寬慰,便伸手欲取,卻見林小風小心翼翼地捧起木盒遞給他。接過時察覺異樣,他從盒底抽出一張紙,疑惑不解地詢問:“這是何物?”

林小風漫不經心地回答:“不過是今日新買的報紙,閒來無事拿來看看消磨時光罷了。”話音剛落,他還特意舒展了一下腰身,爲陳曙光倒上一杯涼茶。陳曙光對此並不在意,展開報紙仔細閱讀起來,甫一開篇,他的血壓便如同江河決堤般陡然飆升!

報紙上密密麻麻布滿了科舉相關的報道,歷屆考生訪談詳盡入微,尤其聚焦了本屆科舉九日內發生的種種不便利之事,甚至辛辣地諷刺考生因如廁受限,宛如在糞坑之中舞文弄墨。衆多名落孫山的士子紛紛抱怨考場待遇極不公平,因爲身體不適未能充分發揮才學,否則定能金榜題名。這些報道直指科舉制度、聖賢教誨乃至儒家經典遭受了莫大的侮辱!

放下報紙,陳曙光陷入長時間的沉默,內心焦慮不安:“區區一場考試,竟至如此田地!老夫年歲已高,這將是最後一次擔任主考官,怎能在關鍵時刻節外生枝?林小風這小子,走到哪裡都能攪動風雲,自從踏入朝堂以來就從未安寧過,如今竟然把自己也牽扯其中。”

陳曙光認定林小風是此事背後的推手,眼中血絲乍現,聲音沙啞且嚴厲地質問:“這份《北廊報》上的報道,可是你授意記者撰寫的?”林小風趕緊澄清:“非也,之前與太子商議,委託《北廊報》製作一期關於科舉的專題報道。”

“太子……”陳曙光喃喃自語,“報紙已經傳到民間了嗎?”林小風答道:“確實如此,昨日稿件確定後,京城四面八方都設置了新的印刷坊,稿件一送達即刻排版印刷,大量發行。估計此時此刻,報紙已被搶購一空。”

聽聞此言,陳曙光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頹然跌坐椅中,神情恍惚,失神良久。林小風則在一旁默默相對,本無意刺激他的情緒,然而道理講不通的時候,只能藉助輿論的力量促使他反思。此事雖看似不大不小,就像人身上的微疾,平時容易被忽視,一旦觸及,痛楚難當。

林小風見陳曙光久久沉默,主動打破僵局:“三舅,是否需要我現在就將戳子分發給各位考官?”陳曙光渾身顫抖,幾乎帶着哭腔喊道:“萬萬不可!絕對不行!”想到外界沸沸揚揚的議論,落榜考生受此刺激可能滋生怨恨,恐引發民亂,尤其是本屆考生的情緒尚未平復,若消息擴散開來,後果不堪設想。原本以爲監考工作可以順利收官,沒想到會出現如此變故,處理不當,不僅朝廷顏面掃地,自己也將留下千古罵名!

陳曙光聲色俱厲地指責:“林小風!你真是把我害苦了!《北廊報》怎敢如此胡言亂語,這樣的事情怎能隨意報道出去!”林小風反駁道:“報社關注民生百態,科舉關乎天下蒼生的前程命運,有何不可報道?”

陳曙光憤怒不已:“你腦子是不是糊塗了?看看那些內容,惹起了多少落榜士子的不滿,再加上本屆考生的情緒波動,情勢危急萬分!到時候如何收場?你說說看!”

林小風聽到這話愣住了,片刻後突然領悟過來,驚呼一聲:“原來此事牽連如此深遠!”隨後追問道:“面對衆多借此機會誹謗朝廷的言論,我們該如何應對?!”

陳曙光心中懊悔無比,深知林小風素來只報喜不報憂,這次或許是一次意外。既然報紙已經流傳出去,無法收回,至少京城貢院還可以安撫考生停用戳子,但其他各地貢院信息傳播滯後,處理起來頗爲棘手。

林小風低頭沉思片刻,然後鎮定自若地說:“也許這件事並沒有您想象中的那麼困難!現如今讀書人數量日益增多,此類批評之聲早晚難免,早發現可防患於未然,或許反而是好事一件。”

作爲主考官,陳曙光有權直接向陛下奏報。林小風建議道:“您應立即擬寫奏章呈遞給陛下,要求立刻停止使用戳子,並對考場遭受不公待遇的考生及時調整座位,在貢院考試結束後對茅廁進行修繕,使其遠離考生區域,以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趁科舉尚未結束,輿論熱度未減,陛下的旨意應當先傳遍民間,讓天下讀書人都知道陛下的仁德之舉,必將感恩戴德,朝廷也因此備受矚目。這樣一來,您將成爲天下讀書人心目中的功臣啊!”

林小風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之後,陳曙光的情緒如潮水般逐漸平息,當他耳中掠過“大功臣”三字時,內心深處竟悄然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暗喜,儘管他的面容仍舊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嚴肅與凜然,他厲聲迴應:“此事並非你口中輕描淡寫的那麼簡單。”林小風對此報以一笑,那笑容深藏智慧與從容,他悠然答道:“手中握有輿論之劍,豈敢對陛下的聖明有任何欺瞞?百姓們個個都是生活的智者,然而一旦羣聚,便容易被他人所引導,朝廷的一言一行,若不能持之以恆,便會引發人云亦云的混亂。就比如那報紙上流傳的牛尿能治病一說,竟然也有不少人信以爲真,欣然接受。”

在林小風深入淺出的剖析下,陳曙光的心結猶如春雪初融,儘管他無奈地嘆了口氣,沉聲道:“無需再多言!”但還是決定立刻行動起來,親自草擬奏章,向朝廷建議停用戳子,並鄭重承諾兩天後將親自監督調整底號考生座位的工作,同時委託林小風協助整理需要調換座位的考生名單。林小風見狀,靠近陳曙光,笑語盈盈地道:“此等瑣碎小事,哪裡值得您如此客氣?”陳曙光感受到林小風貼近的氣息,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難以名狀的不安,卻無法確切找到源頭。

林小風搓着手掌,面露純樸而謙遜的笑容,直言無諱地說:“如今我們正同舟共濟,共度難關,想來在這關鍵時刻,您應該不會對我有所彈劾吧?”陳曙光聽罷臉色驟變,憤怒之情溢於言表,立即喝令林小風退下,然後迅速投身到奏章的撰寫之中。他在採納了林小風的意見之餘,還補充提出了多項有利於考生的改進措施,經過精心打磨潤色後,急匆匆派遣專人快馬加鞭將奏摺送至皇宮內廷。

55.第55章38.第38章 下棋146.第146章59.第59章133.第133章第5章 月樓兒女第12章 太火爆了!153.第153章第10章 荒唐!115.第115章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第12章 太火爆了!第2章 握草大爺35.第35章 君臣暢聊51.第51章155.第155章76.第76章124.第124章24.第24章 災神教63.第63章154.第154章28.第2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45.第45章 死神128.第128章50.第50章22.第22章 能吃嗎第4章 拳拳愛國之心145.第145章24.第24章 災神教22.第22章 能吃嗎第9章 吊起來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25.第125章141.第141章83.第83章116.第116章71.第71章52.第52章第8章 逆子!80.第80章14.第14章 不當45.第45章 死神16.第16章 炸了!16.第16章 炸了!127.第127章44.第44章 六公主61.第61章61.第61章89.第89章34.第34章 忒!150.第150章69.第69章156.第156章60.第60章133.第133章128.第128章93.第93章126.第126章第7章 好苗子154.第154章67.第67章119.第119章152.第152章第11章 再添一方小妾78.第78章143.第143章23.第23章 仁愛之心63.第63章第2章 握草大爺57.第57章44.第44章 六公主136.第136章111.第111章110.第110章22.第22章 能吃嗎145.第145章53.第53章76.第76章104.第104章33.第33章 我有什麼錯152.第152章第8章 逆子!46.第46章 紅人蔘15.第15章 再臨陽曲縣88.第88章83.第83章18.第18章 士農工商103.第103章110.第110章125.第125章119.第119章第2章 握草大爺第1章 你特麼叫這是貧困縣?139.第139章57.第57章16.第16章 炸了!67.第67章38.第38章 下棋40.第40章 賢太子56.第56章
55.第55章38.第38章 下棋146.第146章59.第59章133.第133章第5章 月樓兒女第12章 太火爆了!153.第153章第10章 荒唐!115.第115章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第12章 太火爆了!第2章 握草大爺35.第35章 君臣暢聊51.第51章155.第155章76.第76章124.第124章24.第24章 災神教63.第63章154.第154章28.第2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45.第45章 死神128.第128章50.第50章22.第22章 能吃嗎第4章 拳拳愛國之心145.第145章24.第24章 災神教22.第22章 能吃嗎第9章 吊起來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25.第125章141.第141章83.第83章116.第116章71.第71章52.第52章第8章 逆子!80.第80章14.第14章 不當45.第45章 死神16.第16章 炸了!16.第16章 炸了!127.第127章44.第44章 六公主61.第61章61.第61章89.第89章34.第34章 忒!150.第150章69.第69章156.第156章60.第60章133.第133章128.第128章93.第93章126.第126章第7章 好苗子154.第154章67.第67章119.第119章152.第152章第11章 再添一方小妾78.第78章143.第143章23.第23章 仁愛之心63.第63章第2章 握草大爺57.第57章44.第44章 六公主136.第136章111.第111章110.第110章22.第22章 能吃嗎145.第145章53.第53章76.第76章104.第104章33.第33章 我有什麼錯152.第152章第8章 逆子!46.第46章 紅人蔘15.第15章 再臨陽曲縣88.第88章83.第83章18.第18章 士農工商103.第103章110.第110章125.第125章119.第119章第2章 握草大爺第1章 你特麼叫這是貧困縣?139.第139章57.第57章16.第16章 炸了!67.第67章38.第38章 下棋40.第40章 賢太子56.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