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十章 利益爲上

東宮六率撤出長安,等同太子正式宣佈放棄儲位,只等着李二陛下一紙廢儲詔書頒佈。

且向外界宣告儲君之位誰又能耐誰就搶吧……

無論魏王、晉王,只要有志於儲位,焉能放棄此等良機?這個時候誰佔據先手,誰就在儲位爭奪當中佔據主動, 局勢迥然不同。

程咬金雖爲山東出身,但其行事未必忠於山東世家,對於魏王、晉王來說首先要試探一番,探明其心意誰屬、立場如何,若傾向於自己,便傾力支持;反之, 責務必想方設法令父皇收回成命,再更換自己這邊的人入駐京城,宿衛京師。

由此,亦可探明父皇心意究竟更傾向於將儲位交給誰……

一時間,東宮六率撤出長安導致各方措手不及,之後便迅速反應過來,紛紛動作,局勢驟然緊張。

其中最苦的便是程咬金,看似憑白得了一個宿衛京師的重任,大權在握聲勢赫赫,卻成爲各方角逐之焦點,無數親朋故舊登門試探,自己卻不敢有任何自身傾向之流露,頓時一個頭兩個大,煩不勝煩,乾脆藉口整編軍隊卷輔蓋遁入軍營,任誰拜訪皆一概不見。

……

宇文士及與尉遲恭私下相會,嘆息道:“東宮弄出來這一手着實高明,一下子便將這潭水徹底攪渾,自己遁入大慈恩寺坐山觀虎鬥, 任憑朝中爭得死去活來。”

東宮當真完全放棄儲位,徹底躺平?他是不信的,只從當下這一手施展出來,便可知東宮仍在垂死掙扎,只不過動作更加隱秘,更加合乎情理,即便陛下看得出來也不會過於在意。

人家連軍隊都徹底撤出長安,擺明了一副徹底退出的姿態,誰能拿他如何?

尉遲恭有些煩躁,喝口茶水嫌燙,便又放下茶杯,問道:“陛下指定由誰率軍入駐長安,等於向外界宣告儲位之人選,所以有志於儲位的幾位親王殿下一定爭個你死我活。可這件事與吾等何干?”

入駐長安、宿衛宮禁之職責幾乎於新任儲君掛鉤,但這件事如何能輪得到關隴門閥?

畢竟現在的關隴門閥只得縮起頭做人,以免招致李二陛下清算大禍臨頭,連一個支持的爭奪儲位的對象都沒有……

宇文士及拿起茶杯,搖搖頭,沉聲道:“未必如此……陛下若已經下定決心,大家爭來爭去自是無用,可若是陛下尚未決斷,那麼誰都有機會。”

尉遲恭不解:“就算誰都有機會,可咱們卻半點機會也無吧?”

宇文士及喝了口茶水:“你說說,陛下選擇儲君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尉遲恭雖然是武將,但出身名門世家,讀的書不少,這些年在朝堂上廝混也有見識,想了想,道:“最怕的自然是後繼之君全盤推翻陛下的政策,‘人亡政息’這話有些大不敬,但卻是現實,誰又願意看着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最終改弦更張呢?”

只要當下的國策一直延續,即便陛下殯天,亦有如長存;相反,有朝一日新君即位便將他這個皇帝的政策全盤推翻,甚至冠以一個“庸政”之名頭,誰受得了?

宇文士及頷首,道:“正是如此。陛下考慮儲君之人選,不僅要看誰更適合做好一個皇帝,更好看每一個皇子身後的力量以及派系,最重要是各方所代表的利益。利益不同,路線便不同,治國之理念更加不同……你以爲治國那麼簡單?一個儲位之歸屬,所牽動到的利益已數之不盡,更遑論執掌天下的皇帝。”

忠奸對錯,有些時候絕非看上去那麼簡單,史書當中每一件驚天動地或者平靜無波的事件背後,都隱藏着看不見的利益交換……

青史斑斑、王朝興滅,追根究底也不過是“利益”二字……

尉遲恭愈發不解:“可咱們附和誰的利益?”

宇文士及道:“自然是陛下的利益。”

尉遲恭瞪着眼睛,完全聽不明白,咱們前些天還差點滅了東宮太子,行徑幾乎與謀反無異,陛下能夠念着舊情不予追究已經算是寬宏大度,咱們也只能夾着尾巴過活,唯恐行差踏錯招致滅頂之災。

怎地還代表了陛下的利益?

此刻尉遲恭手中的軍隊乃是關隴門閥最後的倚仗,所以宇文士及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釋:“咱們施行兵諫、廢黜太子,爲了是咱們自身的利益,並非謀反,這一點陛下是清楚的,時至今日所受到的損失已經足以彌補過錯,所以陛下才會放咱們一馬。但是如此一來咱們雖然實力大損,卻並不依附於魏王或晉王其中任何一方,成爲特立獨行的那一個,所能倚仗的唯有陛下……在這個陛下尚未決斷的關頭,唯有咱們才能夠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會傾向於任何一位皇子。”

任何一方依附於某一位皇子,都會影響陛下對於立儲的判斷,畢竟陛下需要考量每一個皇子所代表的勢力、派系,以及這個勢力、派系的根本利益。

但是關隴門閥如今乃喪家之犬,根基幾乎盡數拔起,只能徹徹底底的倚仗李二陛下,如此自然從紛亂的派系當中脫穎而出,愈發能夠被李二陛下委以重任。

尉遲恭終於聽明白了,當即精神一振:“是否需要吾即刻入宮,自請率軍入京宿衛宮禁?”

宇文士及趕緊搖頭:“萬萬不可!當下咱們雖然不予任何一方有所瓜葛,但陛下猜忌之心未必盡去,越是主動,便越是惹得陛下懷疑。你且在家等候消息,傍晚時分吾即入宮,稍後自見分曉。”

尉遲恭重重點頭。

關隴起兵覆亡東宮廢黜太子,他是最冤枉的那一個,根本不曾深度參預,結果最終卻被關隴門閥牽累,原本深受陛下器重、信任的當朝武將之一,且不得不投閒置散,差點連手中的軍隊都保不住。

前後落差之大,自然心中耿耿於懷……

只要陛下依舊信任關隴門閥,那麼他尉遲恭便首當其衝被陛下啓用,風光顯赫之日不遠。

……

傍晚時分,宇文士及換上官服,乘車來到太極宮覲見。

李二陛下剛剛用過晚膳,聞聽通稟,蹙眉想了想,便於書齋之內召見……

君臣落座,內侍奉上香茗退在一邊,李二陛下呷着茶水問道:“郢國公這個時候入宮,可是有什麼急事?”

宇文士及起身,跪伏於地,垂泣道:“老臣自知罪虐深重,之所以苟活於世,只想以慘敗之軀率關隴上下回報陛下天恩,洗刷前罪!但請陛下相信,關隴上下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貳心,若有半分不忠之心,甘願千刀萬剮、斷子絕孫!”

眼看着一路跟隨自己的老臣這般伏地悲泣,李二陛下亦是感觸萬千,想了想,嘆息道:“起來吧,事已至此,還說這些做什麼?朕也並未責怪於你。”

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關隴爲了保證自身利益,悍然施行兵諫欲廢黜與山東、江南門閥越走越近的太子,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何況長孫無忌之所以敢於起兵,是被自己一步一步逼到了那個地步,更以“假死”欺騙。

說到底,關隴門閥算不得謀逆。

對於皇帝來說,只要不涉及謀逆,那麼一切罪責都有的商量,何況眼下長孫無忌已死……

將宇文士及叫起,他溫言問道:“郢國公可是有什麼事相求?不妨直接說出來,讓朕思量思量。”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白天因爲李靖提請將東宮六率撤出長安而導致的一場軒然大波,畢竟“入駐長安、宿衛宮禁”這樣一個權力,幾乎意味着儲位的歸屬,各方自然明爭暗鬥,不敢罷休。

莫非關隴各家也有此意?

可他們支持的是哪位皇子?

畢竟之前長孫無忌起兵之後曾先後欲扶立魏王、晉王二人爲儲,結果被二人所拒,使得長孫無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扶立齊王,這也是關中最終兵敗的一個原因,齊王不能服衆……

宇文士及搖頭道:“當初一時糊塗,鑄下大錯,焉能不知悔改?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春秋鼎盛,吾等自然誓死追隨。將來陛下立儲,無論立誰,吾等都謹遵皇命、以死效忠。”

我們知道錯了,在大唐這片天地,您是主宰一切的帝王,咱們什麼也不想,只以您馬首是瞻,至於儲君爲誰,您說了算,我們都聽着……

這話說得漂亮,李二陛下聽着舒心。

再想到今日東宮撤走東宮六率之後朝野上下一片喧鬧的各方派系,李二陛下心有觸動……說到底是陪着他出生入死、破家舍業打天下的舊人,既然無關謀逆,自然依舊深信幾分。

想了想,他說道:“回去讓敬德將右侯衛好生整頓,損失的兵員迅速補充,新兵也要加緊訓練。好歹也是貞觀勳臣、當代名將,千萬別被一干小輩笑話了去。”

宇文士及心中大喜,感激涕零道:“陛下寬容,老臣羞愧至極……謹以此身,回報天恩!”

關隴如今就好似一條斷了腿的喪家之犬,無依無憑、無所倚仗,只要誰給了一根骨頭,就會爲誰看家護院、以命相搏……

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心逐利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皇帝召見第三千四十八章 病入膏肓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玉佩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心機手段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豪雄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九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抵定亂軍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都不老實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奉魏王之命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六百八十四章 坑你沒商量!第二百九十六章 指點你的人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姓家奴第一百零五章 手足相殘(上)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行之力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皇帝的推心置腹第八百七十九章 駙馬,你太快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繡樓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網開一面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三千六十三章 自私自利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決戰在即第八百五十五章 怒火填膺第三百零七章 穆阿維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雪夜危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狼奔豕突第四十五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上)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疑心重重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荊王擔憂第三十三章 道門危亡之秋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八百二十六章 燒個精光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摸清底細第九百三十一章 破鼓萬人捶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韓王別跑!第三百九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八章 世間再無狼騎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瞠目結舌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硬出城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褚遂良教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夜涼如水的路口,那囂張的少年第三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現第九百八十六章 利通二便(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變故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房俊捱揍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4283章 躊躇滿志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萬字求票】第五十章 這是圈套第一千一百章 訛死你!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四十章 不堪一擊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二章 緝拿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勸諫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這位御史不識數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兩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鋒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三千花郎第一百二十五章 提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九百八十一章 房遺愛落井下石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調整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隱患第六百三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兩千六十九章 門閥落魄第九百三十二章 萬家生佛華亭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雨夜(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徹底的架空第四百一十八章 時也命也第五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
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心逐利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皇帝召見第三千四十八章 病入膏肓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玉佩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心機手段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豪雄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九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抵定亂軍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兩千五十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都不老實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奉魏王之命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六百八十四章 坑你沒商量!第二百九十六章 指點你的人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姓家奴第一百零五章 手足相殘(上)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行之力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皇帝的推心置腹第八百七十九章 駙馬,你太快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繡樓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網開一面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三千六十三章 自私自利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決戰在即第八百五十五章 怒火填膺第三百零七章 穆阿維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雪夜危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狼奔豕突第四十五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上)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疑心重重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荊王擔憂第三十三章 道門危亡之秋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兩千六十八章 人性自私第八百二十六章 燒個精光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摸清底細第九百三十一章 破鼓萬人捶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韓王別跑!第三百九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八章 世間再無狼騎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各方反應,瞠目結舌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硬出城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褚遂良教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夜涼如水的路口,那囂張的少年第三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現第九百八十六章 利通二便(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變故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房俊捱揍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4283章 躊躇滿志第八百六十四章 前隋帝胄【萬字求票】第五十章 這是圈套第一千一百章 訛死你!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背水一戰?第四十章 不堪一擊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二章 緝拿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勸諫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這位御史不識數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兩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鋒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三千花郎第一百二十五章 提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九百八十一章 房遺愛落井下石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調整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隱患第六百三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兩千六十九章 門閥落魄第九百三十二章 萬家生佛華亭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雨夜(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八章 龍顏震怒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徹底的架空第四百一十八章 時也命也第五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