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二章 高僧玄奘

看着面前這個剛剛年過四旬卻早已鬚髮潔白、滿臉皺紋的僧人,房俊很想問一句:“大師兄何在?”

聞聽玄奘的笑問,房俊也笑道:“當年聽聞大師西行之壯舉,心中欽佩無以復加,故而閒暇之時將所知西域地理、風土人情胡編亂造一番,得罪之處,還望海涵。”

當初他無聊時給晉陽公主講起各種童話寓言、神話傳說,便曾將《西遊記》簡略的講了,有些被宮女內侍們聽去,漸漸流傳。此刻玄奘提及“山精野怪”之言,顯然已經耳聞這些故事,倒是並未顯得責怪。

玄奘滿含風霜雕琢的臉上飽含笑意,緩緩頷首,欣然道:“越國公一番胡編亂造,卻對本座影響甚大,使得關中僧侶皆知有一僧不遠萬里奔赴天竺求取真經,事故本座回返之後,頗受關注。本座孑然一身、以心向佛,固然不在意這些世俗名譽,但如此一來使得求回之經文受到廣泛關注卻也是真,說到底還是託了越國公的福。只不過什麼山精鬼怪固然全無,妖嬈惑人的女兒國主更不曾得見,一路行去,唯有漫漫黃沙、艱苦征途,以及一顆堪比堅石之佛心。”

事實上,前往天竺求取佛經並非玄奘的創舉,在他之前便有過諸多僧人進行過類似的舉動。譬如東晉高僧法顯便曾奔赴天竺求取佛經,並且回國之後寫就《佛國記》一書,記錄其艱難路程以及求法經過。

但這只是在佛門內部有一定的影響,外界毫不知情。玄奘也是看過《佛國記》之類的書籍,滋生起向西求經之心。

但是這一次他求經歸來,卻在關中各地掀起軒然大波,皆是人們發現之前流傳甚廣的一個神話故事,居然是真人真事……

所以對於玄奘、對於佛門來說,講述《西遊記》或許只是無心之舉,但引起的影響卻使得佛門大爲收益,乃是不爭之事實。

這也是玄奘爲何此處陪同房俊飲茶,且和顏悅色之原因,否則依照他的秉性,必然坐在禪房之中翻譯那些帶回來的佛經,哪有耐心陪一個權貴寒暄應酬?

房俊卻有些愕然:“大師乃是佛門高僧,自當六根清淨、不染塵俗,怎地也會爲了佛門昌盛而心生喜悅?”

玄奘聞言開心的笑起來。

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染滿風霜的面頰上法令紋掀起成一個圓弧狀,兩隻湛然眼眸眯起,露出潔白的牙齒,溫煦欣然,充斥着無以名狀的親和力。

他道:“佛門經文萬千,釋義更是多種多樣,但追根究底,無非‘度人,度己’這四字而已。宇宙萬有悉皆心識之動搖所現之影像,內外二界,物質非物質,無一非心識所變。‘度人、度己’在於心識,‘入世、出世’又何嘗不是心識所感?佛門昌盛與否,典籍流傳與否,釋義正確與否,皆是心識。”

這是他自天竺修行佛法之時,心有感悟而總結出來的理論,深奧難明,見到房俊聽得一頭霧水,遂開懷一笑:“越國公身在高位,卻常懷蒼生福祉、社稷興衰,更能於逆境之中堅守本心,此亦是‘唯識本心’也。本座身在空門,心識卻在紅塵,自然難捨喜怒,聞聽佛法昌盛,焉能不喜?”

這是在說房俊本不必追隨即將被廢之太子,進而影響自己的前途,畢竟房家乃是貞觀勳臣,房俊更是皇家駙馬,並非倚仗太子而平步青雲,即便太子被廢,只需表達對新任儲君之忠誠,一樣可以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大權在握。

但房俊卻選擇了這樣一條佈滿荊棘的道路,無論起因爲何,其中之堅持便令人欽佩,也足以見得房俊所爲並非貪圖權勢。

房俊總算是聽明白了一些,頷首道:“金剛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人心既是佛心,佛心亦是人心,兩者既有天淵之別,但本質卻並無差異。”

玄奘一雙洞察世事人情的湛然眼眸之中光彩大盛,面上笑容愈發燦爛,撫掌大笑道:“素聞越國公文采斐然,堪爲當世第一,這一闕楹聯短短兩句,卻盡顯佛性!若非本座早已戒酒多年,當浮一大白!”

房俊笑笑,難免心虛。

穿越者有時毋須刻意剽竊後世詩詞,往往不經意之間將一些早已印刻在腦海之中的經典句子隨口道出,便可驚豔世人……

兩人相談甚歡,頗有幾分相見恨晚之意,且不說房俊知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玄奘作爲大德高僧卻毫無半分出家人清高自傲之矜持,姿態隨意、言語精闢,頗似一位敦厚長者。

李承乾將家眷安頓好,在一個僧人引領之下來到禪房精舍見到這一幕,頗爲驚奇道:“不知二位所談爲何,這般投契?”

他知道房俊才華橫溢、滿腹錦繡,對於道家學說也略有涉獵,卻沒想到居然能夠與佛法精深的玄奘法師相談甚歡……

玄奘見到李承乾入座,執壺爲其斟茶,含笑道:“越國公天資聰穎,才學無雙,本座心生欽佩,若不嫌棄佛寺枯燥,可時常前來飲一杯茶水,談一談度世佛法,當爲快事也。”

李承乾越發驚訝,同時也心底一動。

谷騘時至今日,因自天竺求取真經之緣故,玄奘法師可謂名滿大唐,舉國上下的佛門子弟皆對其弘揚佛法之舉感恩戴德,即便那些年逾古稀的高僧大德,在其面前要麼尊敬崇拜,要麼執弟子禮。

加之其佛法精深,隱隱有自成一派之趨勢,地位愈發崇高……

若是能夠得到玄奘之支持,則意味着整個大唐的佛門都站在他身後。佛門出世,不染塵俗,必不肯對抗父皇以保住他的儲位,但只需玄奘表態,想要力保他以及東宮家眷性命,卻是不難。

這是一大助力呀……

李承乾遂振奮精神,一邊品茗,一邊暢談佛學知識。他雖然天份不如李泰、李治,但也是少有的飽學之士,對於道家、佛門思想皆有涉獵,再有房俊從旁幫襯,一時間相談甚得。

玄奘坐了許久,外頭有僧人入內告知寺中有事亟待處置,這才戀戀不捨的告辭,並且一再表示請房俊閒暇之時前來相會。

房俊自是含笑應允,無論如何,能夠與這樣一位在佛門地位崇高,且註定在歷史之上開宗立派的高僧大德交好,好處多多。

待到玄奘離去,李承乾才問道:“雉奴欲出海建國之事,可是你的手筆?”

房俊先是頷首,繼而搖頭,道:“晉王殿下尋到微臣,請微臣出兵覆滅倭國,盡收其地,以便使之前往倭國諸島封建一方、爲國藩籬……不過此事微臣事先全然不知,既然晉王開口,微臣便應允下來。況且最近蘇我氏蠢蠢欲動,暗中聯絡天皇餘脈對抗水師,水師正打算講起一舉殲滅,也算是送晉王殿下一個順水人情。”

李承乾蹙着眉頭,低聲道:“依你所見,雉奴此番要求出海建國,是真心這麼想,還是有什麼陰謀詭計?”

晉王出海對於東宮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少了一個爭儲的對手,父皇原本堅定的易儲之心未必不會動搖。

但負面影響也不小,譬如使得父皇引起驚覺,懷疑是否他這個太子暗中對晉王威逼恐嚇,逼着晉王不得不出海躲避……

一旦父皇認定這一點,那麼就算母后復生,只怕也保不住他李承乾的小命。

房俊早已想到這一點,所以乾脆利落搖頭道:“微臣不敢肯定,晉王心思深沉,任何可能都有。”

任誰會小覷了一臉青澀純真的李治,房俊也絕對不會犯下那樣的錯誤。歷史上這位晉王殿下由最不可能的末位一路逆襲,最終依靠“孝心”打動李二陛下成爲太子,然後分別幹掉太子、魏王、吳王等一衆有可能危及皇位的兄弟。

儘管這幾人都是他黃泉路上的絆腳石,莫名其妙各種死法看上去卻與李治沒有半分關係,但作爲最大受益者,誰敢說他在其中當真純潔無瑕?

可即便如此,天下人居然沒有一個懷疑他……

甚至於後來廢黜王皇后、徹底擊潰關隴門閥,世人都將罪名盡數歸納於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武媚娘,世人依然相信李治純潔有如白蓮花,似乎心慈面軟連一隻兔子都不敢殺。

試問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臻達李治這份境界?

而登基之後,李治看似身體虛弱、時常染病,又各種緋聞、好色胡鬧,怎麼看都沒有明主之相,偏偏大唐帝國在他治下臻達領域寬廣之極限,整個華夏曆史之上也少有人及,吏治清明、海清河晏,延續貞觀之治的同時,也奠定了開元盛世之基礎。

用一句“一代人傑”來形容,再是合適不過……

誰敢輕視這樣一個人,只怕死了都不知自己怎麼個死法。

李承乾顯然也很是瞭解這位兄弟,謹慎道:“要注意雉奴的動向,免得被他坑了。這兩天聽說不少大臣、御史皆上書言及青雀‘肖似煬帝,不似人君’之言,若無差錯,應當是雉奴所爲。”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不知廉恥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你挖個坑(上)第三千一百十一章 登基在即第九百三十九章 腦補厲害第七百二十八章 正旦朝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抵定亂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人民之師!(求月票)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怕啥來啥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先救人,救火不着急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忠臣,逆賊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三千一十四章 君王之妒第五十二章 二哥有些不同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貪婪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相似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胡攪蠻纏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八百七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九百六十五章 提議通過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第一百三十四章 揭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各懷機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想很豐滿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惶恐不安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社會體系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三十二章 以功勳換自由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三千二十五章 易儲變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一千一百章 心懷戒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求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晨起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有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公堂審訊第三千一百章 各懷心機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怨深重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死士誓死第三千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三十二章 蠻橫出關第六百七十四章 飲鴆止渴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你想學魏徵?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求援第八百九十五章 殺魚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姓家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盧氏教子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六百六十三章 鬥爭明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4317章 風急雨驟第九十四章 蔣王的伎倆第三千九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雨夜拉攏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李二落馬第八百二十九章 薛仁貴發飆(下)【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憂心忡忡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零八章 堅不可摧第兩千七十五章 退出競爭第七百二十五章 決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這位小友,姓甚名誰?第二百五十三章 鋼鐵與柔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危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丟盔卸甲第八百八十四章 生活的享受第九百九十八章 攻城大戰第一千零三十章 時不我與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萬字求月票)第八百零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八十七章 暢想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鬧劇第七百一十八章 局勢糜爛(求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猜測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探底線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出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反跡已現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五百三十章 定局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惶恐不安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百零四章 零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誤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這位小友,姓甚名誰?第三百一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二百八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集體封駁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不知廉恥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你挖個坑(上)第三千一百十一章 登基在即第九百三十九章 腦補厲害第七百二十八章 正旦朝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抵定亂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人民之師!(求月票)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怕啥來啥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先救人,救火不着急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忠臣,逆賊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三千一十四章 君王之妒第五十二章 二哥有些不同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貪婪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相似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胡攪蠻纏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八百七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九百六十五章 提議通過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第一百三十四章 揭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各懷機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想很豐滿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惶恐不安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社會體系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三十二章 以功勳換自由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三千二十五章 易儲變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一千一百章 心懷戒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求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晨起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有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公堂審訊第三千一百章 各懷心機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怨深重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死士誓死第三千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三十二章 蠻橫出關第六百七十四章 飲鴆止渴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你想學魏徵?第一千零五章 郭孝恪的機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求援第八百九十五章 殺魚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姓家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盧氏教子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六百六十三章 鬥爭明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4317章 風急雨驟第九十四章 蔣王的伎倆第三千九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雨夜拉攏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李二落馬第八百二十九章 薛仁貴發飆(下)【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憂心忡忡第七百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零八章 堅不可摧第兩千七十五章 退出競爭第七百二十五章 決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這位小友,姓甚名誰?第二百五十三章 鋼鐵與柔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危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丟盔卸甲第八百八十四章 生活的享受第九百九十八章 攻城大戰第一千零三十章 時不我與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萬字求月票)第八百零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八十七章 暢想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鬧劇第七百一十八章 局勢糜爛(求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猜測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探底線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出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反跡已現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五百三十章 定局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惶恐不安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百零四章 零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誤會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這位小友,姓甚名誰?第三百一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二百八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二章 集體封駁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