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底線試探

宇文士及略作沉吟,並未第一時間對太子之言做出反對,而是沉聲問道:“不知殿下打算如何處置關隴各家?”

錢財乃關隴各家祖祖輩輩百餘年之積累,更是日後賴以東山再起的根基所在,自是不肯輕易交出。但如果太子並無其他條件,亦或其餘條件寬鬆一些,那麼這一條倒也不是不能答允。

畢竟對於門閥來說,權力與政治地位纔是最重要的,能夠擁有足夠的權力與政治地位,在未來帝國中樞的政治動盪之中左右逢源,失去再多的錢財也能重新賺回來……

李承乾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倒也不客氣,直接將東宮底線拋出:“第一,解散取締所有私兵,並且贊同修改《貞觀律》中關於私兵、奴隸之條例,天下任意一家一任意形勢豢養私人武裝,皆視如謀逆,夷三族。”

程咬金在一旁面色凝重,這是打算對天下門閥的根基下手了,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門閥豢養私兵,名義上依附中樞,實則割據一方,使得朝廷政令在門閥控制區域內形同虛設。朝廷委任之官員往往要仰望當地門閥之鼻息,否則要麼遭受彈劾,要麼倍受打壓,連官衙之中的屬下、胥吏都無法指使,談何牧守一方?

尤其是門閥產業衆多、勢力龐大,直接壟斷當地絕大部分的田地、商業,致使朝廷稅賦難以收繳,長此以往,門閥愈富、中樞愈窮,強枝而弱幹,本末倒置,國家不靖。

門閥憑什麼敢無視中樞?就因爲各家門閥皆豢養私兵,有的甚至數量龐大、戰力強橫,朝廷欲將地方權力收歸中樞,便需派兵直接剿滅,由此引發的後勤靡費、兵員損失、民心恐慌,是每一個政權都不願面對的。

每遇政局動盪,門閥便自成一體,窺視天下,擇選一方勢力以依附,渾然不顧家國之念、忠貞之義,更有甚者,乾脆揭竿而起、嘯聚一方,參預進逐鹿天下的軍法混戰之中。

此等殷鑑不遠,譬如隋末之時的王世充、蕭銑……

宇文士及沉思片刻,道:“老臣雖不能代表關隴各家給於準確之答覆,但此事攸關帝國穩固,想來大家都會支持殿下。”

如今關隴大敗虧輸,除去侯莫陳家的私兵尚算建制完整,其餘各家的精銳私兵盡皆死傷殆盡,活下來的都是烏合之衆,即便是這些烏合之衆,也還得指望他們以後耕種各家廣袤的良田,那裡還有人口編組私兵?

故而,太子這個要求明顯是針對天下門閥,尤其是山東、江南兩地的世家望族,兵變尚未收尾,已開始針對天下門閥進行佈局,東宮不僅謀略深遠,且態度堅決,可見一斑。

太子對宇文士及的回答不置可否,續道:“第二,自今而後,關隴勳貴一律下野,可保留爵位,但終生不可入朝,關隴子弟不可擔任四品以上官職,但若以科舉入仕,則不在限制之列。”

宇文士及心頭一震,終於還是走到這一步……

他自是不甘關隴門閥徹底退出帝國中樞之外,試圖挽救:“殿下明鑑,此前種種,關隴上下已然認識到錯誤,悔恨不已,誓要痛改前非,願意以死報效殿下,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誒誒誒,郢國公言重。”

李承乾笑着擺擺手,一臉溫潤笑容,不見絲毫火氣:“彼此政見不同,相互攻訐,實乃常有之事,如今勝負即分,自當摒棄成見、共謀朝政,孤雖不敢自稱明事理,但起碼的信用還是有的,只需此番談判達成,日後必將一視同仁,所以郢國公大可不必擔憂孤會針對關隴,孤還不至於那般沒擔當、沒氣量……”

笑容溫柔,語調和藹,盡顯溫厚之風。

不過說到這裡,話鋒一轉,頗感爲難道:“但想必郢國公也深知如今門閥之痼疾,那便是子弟不肖、人才難出。其實倒也難怪小輩吃不得苦、沒什麼出息,家中鐘鳴鼎食,成年即可授官,官場之上又盡是親朋故舊相互維護,誰肯勵精圖治、開拓進取?故而父皇大禮提倡科舉考試,以此簡拔寒門士子入朝,希望能夠刺激世家子弟一心向學、爲國效忠。不然,讓那些紈絝直抵充斥朝堂、把持朝政,大唐怕是亦要如秦隋那般盛極而衰。”

宇文士及心中對於太子的言語卻不是太認同。

誠然,科舉考試之初衷於國有利,乃是不爭之事實,一旦寒門子弟陸續進入朝堂,甚至漸漸升上高位,對使得帝國人浮於事的現狀得到極大之改善。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不盡然。

自秦漢至今,最好的教育一直由世家門閥所壟斷,最好的書籍、最佳的解讀、最廣闊的人脈,使得世家子弟自幼受到最優質的教育,這豈是寒門子弟區區一句“頭懸樑、錐刺股”便能夠企及?

在世家門閥一代一代所積攢的教育底蘊面前,寒門子弟再多的辛苦付出都是徒勞……人家祖祖輩輩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輕輕鬆鬆便被十年寒窗所擊敗?

所謂的科舉,短期內的確能夠促使世家門閥感受到危機,甚至一度被寒門子弟爭奪權力。但長遠來看,等到世家子弟感受到寒門學子的威脅,定下心鑽研學問,任何考試都可以碾壓寒門學子。

心中篤定科舉未必能夠給於世家門閥太多威脅,但眼下卻是關隴最爲困難之時,語氣帶着哀求:“還請殿下垂憐,關隴自代北崛起,入主關中近百年,早已枝繁葉茂、人口衆多,若各家皆無人立於朝堂,豈非露富與外、引狼入室?則自今而始,關隴必將成爲各方覬覦之美食,亟待分而烹之,子子孫孫永無寧日矣!”

這句話看似哀求,語氣之中滿是恐懼,沒有一字半句的逾距之初,但其本意卻充滿威脅——若關隴子子孫孫永無寧日,豈肯甘爲豚犬任人宰割?何妨奮力一戰,死則死矣!

李承乾面上笑容漸漸收殮,看了宇文士及一眼,淡然道:“此乃東宮之底線,不會讓步。”

語氣強硬而堅定。

宇文士及心中暗暗叫苦……

這一條也不是不能答允,事實上就算太子網開一面,准許關隴各家依舊官復原職,經由此番起事之後兵敗,勢必受到各方勢力之抵制,任誰也繼續繼續號令本衙,驅使屬下……

但若無權無錢,關隴門閥憑什麼存活於羣狼環伺的關中,將來憑什麼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權與錢,總得保住一樣才行……

他看向旁邊程咬金,以目光懇求程咬金幫助美言幾句,以此來試探程咬金之立場。

孰料程咬金也不是省油的燈,將自己撇的乾乾淨淨:“吾所受之軍令,乃是儘快消弭兵變、止息戰禍、穩定局勢,使得中樞儘快恢復運轉,至於東宮與關隴之間如何取捨進退,一概不管。”

宇文士及蹙眉,心中憂慮更甚,程咬金嘴上說着一概不管,但語氣、做派明顯偏向東宮,只不知這是他自己的立場,還是東征大軍之中的主流傾向,亦或根本就是李勣的意向?

面對太子的強硬態度,宇文士及既不敢貿然拒絕,更不敢輕率答允,只能無奈道:“茲事體大,老臣不敢擅專,待回去之後向各家徵詢意見,再予以答覆,還望殿下體諒。”

李承乾倒是沒說什麼,停戰談判攸關多方利益,豈能一言而決?自然各方都要經由試探、磋商,一點一點求同存異,才能向前推進。

即便他再是心焦如焚,也知道此事絕無可能一蹴而就。

程咬金執壺給兩人斟茶,對宇文士及有所不滿,大咧咧道:“郢國公既然什麼也不能做主,那今日前來又有何用?當下局勢緊迫,水患兵災肆虐,朝廷中樞停滯,亟待各方止息兵變、達成一致,一遍儘快恢復朝廷運行,總不能堂堂帝國卻要指望着人家右屯衛代替朝廷賑濟百姓吧?”

這回,連李承乾都看了程咬金一眼,心中揣摩着這廝的立場……

宇文士及更是因爲這番話壓力驟增,心中亦是恨極,既然明知我說了不算還要這般揶揄嘲諷,有什麼意思?

敷衍道:“吾自然做不得關隴各家之主,至於右屯衛奉殿下之命賑濟關中百姓,關隴上下深感欽佩,稍後亦會鼎力相助,盡一份心力。”

李承乾自然不在乎關隴會否參預賑災,事實上就算關隴對此表現得極爲主動,他也會斷然拒絕。

憑什麼你關隴利慾薰心一手操縱兵變,致使關中百姓陷於兵連禍結、天災危厄之中無家可歸、死傷枕籍,後頭卻又要展示僞善之心,讓關中百姓接受你虛僞的饋贈還要感恩戴德?

況且這也是東宮最好收割聲望的機會,豈會拱手相讓……

他不理會宇文士及的話語,而是言辭咄咄,追問道:“且不論關隴各家對於孤之條件有何取捨抉擇,孤只問郢國公意下如何?”

宇文士及語塞,太子大異尋常的咄咄逼人令他大感意外,同時也被逼到牆角,再想敷衍了事、模棱兩可卻是不行了。

但與此同時,他也感受到太子之所以這般咄咄逼人之真實意圖……

分而化之麼?

宇文士及一顆心嚯嚯跳動起來,或許,這是宇文家一直以來都在夢寐以求超越長孫家領袖關隴的機會……

如何應對?

是做一個對關隴忠心耿耿,跟隨關隴一起沉入深淵的盟友,還是當一個背棄聯盟的“二五耦”,將關隴各家的利益當作自己的踏腳石,忠心歸順太子以達到取代長孫家成爲關隴領袖之志向?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發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雨夜(六)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立場動搖第三千一十五章 積蓄髮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羊吃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五百九十三章 恐慌蔓延第4554章 皇室醜聞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三百四十章 締結聯盟第二十七章 欺君之罪?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不難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自薦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誤捉蔣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棉花第三百九十四章 吐習慣了就好第三千一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章 怨恨第四百六十二章 告御狀第四百三十四章 君心似虎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4536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九章 呼風喚雨房遺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雨夜(五)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五百八十章 姐妹第九百四十九章 入宮進諫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零五章 家宴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戰而定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輕裝上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九百五十五章 艱難抉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更!)第三百八十章 畏罪潛逃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祿東讚的哀愁(下)第4497章 順娘登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不爲所動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家事難斷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表白愛意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四百五十三章 出城秋遊第五章 房遺愛拳打鎮關西(上)第九百零二章 瀚海迷途【萬字求票】第三千五十九章 利之所至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官場生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反殺!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駐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數學家?第四百八十章 九錫之禮第七百零五章 兩軍相逢,勇者勝!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雨夜(七)(爲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上)萬字求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鵲巢鳩佔(萬字,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二試探第三百一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戰局叵測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雨戰殺戮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酒宴之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鋌而走險第八十四章 鏖戰趙信城(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續)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罵我父親,我打你兒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兩個棒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零一章 竹海【萬字求月票】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兩千一十三章 臨川夜訪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撼山易,撼右屯衛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中允第七百八十九章 父子恩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驟然變化第六百四十章 青樓詛咒第一百零一章 以德服人第四十六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太子不好當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二百六十七章 寶圖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一百六十章 默許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彙報情況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鬧平康坊 (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財源廣進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發行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雨夜(六)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立場動搖第三千一十五章 積蓄髮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羊吃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五百九十三章 恐慌蔓延第4554章 皇室醜聞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三百四十章 締結聯盟第二十七章 欺君之罪?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不難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自薦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誤捉蔣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棉花第三百九十四章 吐習慣了就好第三千一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章 怨恨第四百六十二章 告御狀第四百三十四章 君心似虎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4536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九章 呼風喚雨房遺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雨夜(五)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五百八十章 姐妹第九百四十九章 入宮進諫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零五章 家宴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血戰宮闕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戰而定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輕裝上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六百九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九百五十五章 艱難抉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更!)第三百八十章 畏罪潛逃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祿東讚的哀愁(下)第4497章 順娘登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不爲所動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家事難斷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表白愛意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四百五十三章 出城秋遊第五章 房遺愛拳打鎮關西(上)第九百零二章 瀚海迷途【萬字求票】第三千五十九章 利之所至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官場生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大敲竹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反殺!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駐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數學家?第四百八十章 九錫之禮第七百零五章 兩軍相逢,勇者勝!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雨夜(七)(爲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上)萬字求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鵲巢鳩佔(萬字,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二試探第三百一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戰局叵測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雨戰殺戮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酒宴之後第八百二十五章 鋌而走險第八十四章 鏖戰趙信城(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續)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罵我父親,我打你兒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兩個棒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零一章 竹海【萬字求月票】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兩千一十三章 臨川夜訪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撼山易,撼右屯衛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中允第七百八十九章 父子恩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驟然變化第六百四十章 青樓詛咒第一百零一章 以德服人第四十六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太子不好當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二百六十七章 寶圖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一百六十章 默許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彙報情況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鬧平康坊 (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財源廣進